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 对2005年内蒙古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64例,分布在12个盟(市,)的39个旗(县、区,)中,占全自治区总旗数的38.61%.<1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1/10万,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95.40%,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0.00%,粪便标本7 d内及时送检率86.90%,随访表75 d及时送达率为83.80%.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要求,但个别地区监测质量下降,应继续加强培训和主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张忠林 《疾病监测》2002,17(11):417-419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是验证消灭脊髓灰质炎的重要依据。宜昌市于1991年开始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随着消灭脊髓灰质炎各项措施的实施,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不断提高,各项监测指标达到证实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标准要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2001年脊髓灰质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科学地证实消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我们继续做好对AFP病例的监测工作,以实验室监测结果,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准确的、可靠的科学依据,现将2001年AFP病例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粪便标本由AFP病例报告单位的市、区、县卫生防疫站采集粪便标本,在冷藏条件下送至省卫生防疫站本实验室,-20℃保存备检。1.2实验方法按照WHO扩大免疫规划和传染性疾病部《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推荐的方法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脊髓灰质炎病毒阳性标本送国家相关实验室用PCR-RFLP法进行型内鉴…  相似文献   

4.
杜红中 《疾病监测》2007,22(8):526-528
目的 为了提高监测工作质量,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方法 对1996-2005年宝鸡市监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监测系统质量分析.结果 10年共报告AFP病例162例,男、女性别比1.53:1;5岁以下占53.1%;各月均有病例发生;143例AFP病例的标本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阳性3例,为疫苗株,1例(PV Ⅰ+Ⅲ型)诊断为疫苗相关病例(VAPP),其余均为排除脊灰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5/10万,48 h内调查率96.3%,合格采样率84.6%,粪便标本7 d内送达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灰实验室率85.3%,随访及时率80.9%,零病例报告及时率84.7%,主动监测及时率92.0%.结论 1996-2005年宝鸡市AFP监测系统各项指标逐步提高,达到并维持无脊灰状态.但提高合格标本采集率,落实主动监测,是进一步提高AFP监测质量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陈明文  李文  陆沛超  卢然 《疾病监测》2015,30(5):385-388
目的 分析2000-2013年玉林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毒学监测情况,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对玉林市2000-2013年所有AFP病例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在451例AFP病例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PV)13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39株,分离率分别为2.88%和8.65%;13例PV阳性标本进行型内鉴定,共检出1株疫苗变异脊灰病毒,其余均为疫苗相关脊灰病毒,其中Ⅱ型7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PV与NPEV全年均可检出,PV分离率12月较高;全市除陆川县、兴业县外,均检出脊灰病毒阳性病例;各年龄组之间PV分离率以 1岁最高,其次为1~4岁和 4岁组,分别为11.90%、9.60%和4.27%.完成脊灰减毒口服活疫苗(OPV)3次以上全程免疫的AFP病例的PV分离率低于未完成全程免疫者. 结论 玉林市2000-2013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维持了无脊灰状态.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仍应加强AFP病例的病毒学监测工作,以确保最终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叶建杰  罗央努 《疾病监测》2007,22(5):357-358
随着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的广泛使用,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和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野病毒病例明显减少[1]。浙江省慈溪市自1991年至今未发生由脊髓灰质炎病毒野毒株引起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于2000年10月通  相似文献   

7.
我州自1994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逐年提高.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连续4年达到1/10万以上指标,并在加强常规免疫的同时,开展了7次14轮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有效地阻断了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的传播.随着消灭脊髓灰质炎各项措施的进一步实施,我州已连续8年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为进一步完善我州AFP病例监测系统,总结经验,找出薄弱环节,为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州1995-1999年AFP病例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症状监测发展方向与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十年来,症状监测(Syndromic surveillance)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取得很大进展,技术手段趋于成熟。症状监测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不但应遵从公共卫生监测基本准则,还应具备自身特色,体现其早期预警、方便快捷的优势。中国符合症状监测理念的疾病监测系统,包括脊髓灰质炎(AFP)监测、流感样病例监测,以及2004年为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及禽流感预警而开展的“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等[1]。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在中国发展症状监测,需对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定位、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9.
2004-2007年重庆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应琼  赵春芳  凌华  张敏 《疾病监测》2008,23(10):632-633
目的 评价重庆市2004-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运转情况。方法 按照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操作规程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由国家脊灰实验室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法和ELISA法对分离到的脊灰病毒株进行型内鉴定。结果 从395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12株,其中脊灰Ⅰ型 1株,Ⅱ型4株,Ⅲ型4株,PV混合1株,PV+NPEV(非脊灰肠道病毒)混合2株,所有PV经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定,均为疫苗相关株,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株(VDPV)。分离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27株。结论 重庆市2004-2007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株存在,且AFP病例监测系统的各项监测指标都达到控制标准,表明重庆市脊灰实验室监测质量稳定,今后更要继续加强实验室的监测,保持整个监测过程的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济宁市200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学安  吴吉英  孙艺 《疾病监测》2003,18(10):383-385
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的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和疫苗相关病例 ,为疫情控制和无脊灰证实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市自1 991年建立AFP监测系统以来 ,监测质量不断提高 ,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WHO的规定要求。为更好的做好今后的监测工作 ,保持我市无脊灰状态 ,现将我市 2 0 0 1年报告的 46例AFP病例监测情况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AFP病例的监测资料来源于全市AFP监测系统常规报告和主动监测资料。2 VAPP诊断标准 :按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及…  相似文献   

11.
症状监测应用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世纪90年代始,症状监测(Syndromic surveillance)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得到飞速发展。事实上早在“症状监测”概念提出之前,已经具有与该理念相符的疾病监测手段。例如,建立全球网络的AFP监测系统,通过监测急性弛缓性麻痹而警示脊髓灰质炎的发生[1];流感样病例监测,则通过“发热、咳嗽”等非特异性症状来指示流感流行及检测暴发疫情[2]。上述监测系统,其本质均为利用传统公共卫生资源的症状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全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监测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为今后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方案要求,利用EPI info软件对我市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兰州市2000-2006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117例,平均报告发病率1.21/10万,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要求。结论:目前全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个别县AFP病例监测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连续三年未报病例的县区和基层医生AFP病例知识与报告的了解。……t一…t…㈨㈨0't….t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包括中国在内的西太区为无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地区,标志着我国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维持无脊灰状态是此后工作的重要任务,其关键是要开展高水平的脊灰疫苗常规免疫与强化免疫,保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高效与敏感。现将湖南省2000-2002年AFP病例监测  相似文献   

14.
玉林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肠道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玉林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肠道病毒感染及其流行病学情况,为制订维持无脊灰状态AFP监测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玉林市1996~2004年AFP病例中粪便检测到肠道病毒(EV)病例进行分类,分析其免疫史、性别、年龄与病原学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1996~2004年共检测了25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粪便标本,分离到肠道病毒55株,分离率为21.91%。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PV)14株,均为疫苗相关株,其中Ⅱ型7株,占50%;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零”剂次免疫AFP病例的PV分离率依次高于1~2次和≥3次免疫者,分别为20.00%、17.86%和3.40%。PV感染引起残留麻痹6例,其中Ⅱ型4例。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零”剂次免疫的PV感染病例残留麻痹率依次高于1~2次和≥3次免疫者。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41株,NPEV检出农村高于城区。结论玉林市巳连续12年未发现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在无脊灰证实以后,应加强对PV和NPEV的研究,特别是本文中脊灰疫苗株病毒对0剂次免疫儿童的致病和致残率高于全程免疫者的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今后我们应继续抓好常规免疫,提高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赵春芳  陈应琼  凌华 《疾病监测》2005,20(5):253-255
目的 评价重庆市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用细胞培养法对2 0 0 3年报告的98例AFP病例粪便标本进行脊灰和非脊灰肠道病毒的分离鉴定。结果 重庆市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98例。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5 .39% ,粪便标本7d内送脊灰实验室的及时率为94 .38%。粪便标本2 8d内完成病毒分离鉴定的及时率为10 0 %。分离出脊灰病毒(PV) 5株,其中Ⅰ型2株,Ⅱ型1株,混合型(Ⅰ+Ⅲ) 2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 5株。所有PV阳性毒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均为疫苗株。结论 AFP病例监测系统的各项监测指标均达要求。今后应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和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直至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脊灰。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科学地证实消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我们继续做好对AFP病例的监测工作,以实验室监测结果,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准确的、可靠的科学依据,现将2001年AFP病例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自1991年建立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工作质量逐年提高,1995年以来已连续数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卫生部规定的合格实验室的各项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AFP病例的病原学监测,并为最终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河北省1991—2001年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广西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评价,不断提高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的工作质量。结果:2002年广西共报告(AFP)病例199例,15岁以下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53/10万。经省级专家诊断组按病毒学分类标准,最终诊断脊灰临床符合病例1例,排除脊灰病例198例。各项监测指标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监测要求。结论:广西仍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9.
陈洁  史愉聪  吴建宏 《疾病监测》2005,20(10):517-520
目的了解绍兴市残留麻痹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谱。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绍兴市1991~2004年AFP专报系统的监测资料和个案调查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4年,共报告残留麻痹AFP病例32例,主要分布在嵊州市和绍兴县,6~10月发病较多,其中65.62%为4岁以下儿童,男女性别比为2.56:1。麻痹以单下肢为主,其次为双下肢,引起残留麻痹的主要疾病为外伤性神经炎。结论针对引起AFP病例致残的疾病谱,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阻止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的传入和传播,巩固无脊灰成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特征,进一步提高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为制定保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温州市2004-2009年AFP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温州市共报告AFP病例100例,男女病例性别比为2.13∶1。发病率除2004年为0.5/10万外,其余年份在1/10万~1.5/10万之间,均保持在1/10万及以上。14 d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在95.2%~100%之间。除2008年随访率为76.5%,其余年份在87.5%~100%之间。此外AFP等监测指标均达到80%的要求。分离出4例脊灰病毒,均为疫苗株。结论温州市AFP各项监测指标明显提高,AFP监测工作日趋完善,因此做好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提高AFP病例报告的敏感性和及时率,加强AFP管理的督导工作是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