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街头献血乳糜血筛查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缺少方便有效的街头献血乳糜血筛查检测手段,目前国内各血站常有血液采集后因血浆乳糜不合格造成浪费。笔者统计2003年5月街头采血2937袋,其中因乳糜血浆报废215袋,报废率达到7.3%,造成血液资源的严重浪费。鉴于上述原因,2003年6月,笔者开展了一个月的街头血样乳糜程度的筛查,并统计了筛查前、后乳糜血浆的报废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街头与计划献血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深入实施,公民的无偿献血意识逐步提高,自发到街头流动采血车上参加无偿献血的市民在逐渐增加。为了解街头献血与计划献血的检测合格率及各项经血传播疾病检验结果。笔者对2002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街头献血是实现无偿献血制度的重要形式之一 ,也是保证无偿献血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使广大健康适龄公民了解有关献血的法规、科普知识 ,逐步自觉自愿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 ,以达到采集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 ,满足临床医疗用血的目的。我站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的有力时机 ,大胆实践 ,努力探索 ,积极开展街头献血工作 ,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献血法》在我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并多次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 1 999年被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授予“全国城市无偿献血先进市”的称号 ,为我市的两个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街头献血人群与集体献血人群HIV的感染状况,探讨新形势下保证血液安全的招募对策。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采供血机构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195 890人份。抗-HIV采用ELISA初筛检测,反应性标本用免疫印迹法(WB)确认。结果街头献血者的HIV感染率为29.34/10万,集体献血者的HIV感染率为8.41/10万,街头献血人群与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街头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22.23/10万、15.46/10万、16.15/10万、36.37/10万、55.50/10万,2008年以来街头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均为0.00/10万,2011年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31.61/10万,呈现明显增长;2011年集体与街头献血人群HIV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街头人群比集体献血人群具有更高的HIV感染率,加强集体献血人群招募可以有效保障血液安全。但2011年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同样呈现明显增长,未来集体献血人群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昆山"8.2"事故发生后献血人群检测的淘汰原因,为重大突发事件中献血者的组织动员及血液筛查应急检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事故发生后,2014年8月2~12日献血人员检测淘汰数据和前1年同期苏州市无偿献血人群检测淘汰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急时间献血男、女性比例与2013年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7,P=0.00),女性献血者明显增加(由30.15%提高至40.16%);献血者年龄段构成与2013年同期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P=0.006),30岁以上献血者由56.36%提高至60.31%。结论应急献血时应更加重视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关注30岁以上的男性献血者和自愿献血者,采取进一步筛查梅毒的策略,有效降低血液检测淘汰率,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6.
对于血液检测发现HBsAg、抗-HCV、抗-HIV、TP呈反应的献血者,国内血站目前采用永久屏蔽或淘汰的方式,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深入发展,此举的弊端越加突显.如何允许其中的假阳性献血者再次献血,是血液行业和众多的献血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对此做了初步思考,现抛砖引玉,目的是与同行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7.
<正>深圳于1993年率先启动自愿无偿献血工作,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街头无偿献血模式,街头采血占无偿献血量的90%以上[1]。然而近4年来,深圳临床用血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献血淡季(夏季和冬季),原有的街头无偿献血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临床用量。为了更好的作好血液保障,中心加强了团体献血服务的管理,从团体献血前中后的各项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HTLV在赣南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研究HTLV在赣南献血人群中进行常规项目筛查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双抗原酶免夹心(EIA)方法进行HTLV抗体筛查试验,初检阳性标本进行双孔复试,复试阳性标本送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进行确认。结果 2016年7月-2016年10月共检测12388例无偿献血者标本,结果检测2例可疑阳性,经确认均为阴性。结论 HTLV在赣南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极低,从输血安全角度、血液检测成本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HTLV列入常规筛查项目的可行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烟台市献血筛查回顾及献血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烟台市献血人群构成与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率、体格检查(体检)不合格等原因的关系,笔者对1996年1月~2001年12月烟台市献血人群的血液筛查指标、4种血源性传播疾病与献血人群的关系、无偿献血者职业与疾病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以确立最佳献血模式、选择组织低危人群献血、减少乃至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实施献血法以来。在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下,街头献血逐渐成为无偿献血的主要形式。为此,加强街头献血的宣传和服务已越来越受到血站工作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街头采血献血后晕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献血后晕厥是指献血过程中由于生理或心理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其主要症状是一过性的意识丧失 [1 - 3] 。不仅易造成献血者摔伤和脑震荡 ,而且会引起献血人群的恐惧心理 ,影响群众献血的积极性。为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保证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笔者对 2 4 5例发生献血后晕厥反应的献血者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对象 自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1月在街头采血车上献血的 13870名体检合格的献血者 ,其中发生献血后晕厥反应 2 4 5例。2 晕厥反应诊断 献血者体格检查按照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2019—2021年我国部分采供血机构全血献血人群和单采献血人群延迟献血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2021年我国部分采供血机构延迟献血相关数据。采供血机构根据省级(血液中心)和地市级(中心血站)不同分为甲乙2组,献血人群分为全血献血人群、单采献血人群,主要研究饮酒、服用药物、月经生理期、既往病史、体重不达标、体温异常、脉搏异常、血压异常、乳糜血、血红蛋白(Hb)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抗-TP)阳性、艾滋病毒抗体(抗-HIV)阳性、其他等16个延迟献血原因。根据分组、献血人群和延迟献血原因排序不同,分别收集延迟献血率和延迟献血原因排在第1、第2、第3位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血献血人群延迟献血率(中位数8.57%)低于单采献血人群延迟献血率(中位数10.79%);甲组不同年度不同献血人群的延迟献血率中位数均高于乙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所报告的排在前3位的延迟献血原因数据中,全血献血人群涉及11个,较单采献血人群多了饮酒、服用药物、脉搏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宝安地区血液筛查不合格献血人群的结构,为制订降低输血风险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8~2015年输血管理信息系统中血液筛查不合格献血人群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职业情况,并对以上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进行检测。结果 5 545例不合格献血人群中,血液检测总阳性率为2.47%(ALT为0.16%、HBsAg为0.70%、抗-HCV为0.39%、抗-HIV为0.24%、抗-TP为0.56%、灰色区为0.45%),总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但抗-TP阳性率有逐年升高趋势(P0.05)。不合格献血人群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年龄段、学历、职业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降低输血风险,加强献血前的健康咨询,壮大固定献血队伍,在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街头无偿献血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WHO)血液安全战略的首条是从低危献血者中采集较安全的血液,根据这一战略目标制定了无偿献血三个转变,即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转变;全血向成分血转变;计划献血向街头自愿献血转变,从而使街头无偿献血成为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献血有益健康。随着无偿献血的寅传动员工作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公民无偿献血意识的加强。街头无偿献血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对本中心街头无偿献血情况做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采血车到街头接受个人无偿献血与采血车到要求献血的单位接受单位团体无偿献血的比较,找出发展无偿献血的根本途径。方法 把2002年街头个人无偿献血与到要求献血的单位采血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街头个人无偿献血更接近低危人群,更容易控制和选择血型,更有利于采供血的调节,更节约血液资源。结论 街头无偿献血不仅能提供安全高效的血液,还能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起到宣传无偿献血、安全用血的原则,是发展无偿献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硫酸铜目测法与血细胞计数仪在献血筛查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对1 500名献血者献血前标本分别应用硫酸铜目测法和血细胞计数仪进行筛查,以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结果为参考,计算硫酸铜目测法筛查献血者血红蛋白(Hb)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两种方法对异常标本的总体检出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硫酸铜目测法共筛检出29名(占1.9%)献血者因Hb水平低于标准而不适宜献血。采用硫酸铜目测法进行献血前Hb筛查的总灵敏度为99.7%、特异度为82.8%,与计数仪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血细胞计数仪共筛检出标本异常献血者336名(占22.4%),以血细胞计数仪为参考,硫酸铜目测法筛选出的异常标本数占全部异常标本数的8.6%(29/336)。结论硫酸铜目测法可以用于献血者献血前Hb项目的筛查,但该方法特异度较低,筛查项目不够全面,条件允许时应在献血前进行血细胞计数仪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山东省东营市个体和团体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不合格影响因素的差异,从而保证献血者和血液安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东营市中心血站的91 534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献血者的献血组织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个体献血者组(n=66 012)和团体献血者组(n=25 522).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2015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006版)及《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2006版)的相关规定,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梅毒螺旋体(TP)及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5项血液检验性因素项目进行检测.按照《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2012)及国际输血协会(ISBT)的相关规定,对血液的采血量、脂肪血发生情况,以及献血者的献血反应3项非血液检验性因素项目进行调查.并且采用x2检验和趋势x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各个项目的不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①2012-2015年,东营市献血者血液的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献血反应、脂肪血及采血量不足项目不合格率基本稳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趋势=0.25、-0.14、-0.12、0.09、0.13、0.41、0.83、0.28,P>0.05).5项血液检验性因素项目中,ALT的不合格率最高,为3.31%(3 032/91 534),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 560.72,P<0.05);3项非血液检验性因素项目中,脂肪血的不合格率最高,为6.52%(5 969/91 534),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 443.63,P<0.05).②个体献血组血液检验性因素项目的总不合格率为3.90%(2 573/66 012),低于团体献血组的5.70%(1 455/25 522),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20,P<0.05);2组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的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x2 =345.42、31.31、24.55、14.22、4.01,P<0.05).③个体献血组非血液检验性因素项目的总不合格率为9.26%(6 115/66 012),低于团体献血组的15.9%(4 067/25 522),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8.72,P<0.05);2组献血者献血反应、脂肪血、采血量不足项目的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x2 =162.47、603.23、828.72,P<0.05).结论 针对个体献血者,应加强对其献血前健康征询,从低危人群中采集更为安全的血液.针对团体献血者,建议采取减少每次献血人数,或者增加采血车及工作人员的方式进行血液采集,杜绝人员过于集中的采集方式,降低献血反应和采血量不足;并且加强团体献血前的注意事项宣传,降低脂肪血和ALT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金华地区互助献血与自愿无偿献血在献血后初复检5项血液检测结果,分析两组不同献血人群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方法对献血者进行征询体检初筛等献血前筛查,合格后再献血;在献血后分别对3 187例互助献血者与25 694例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初复检5项血液检测,所得数据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互助献血组在献血后初复检ALT、HBs Ag、TP不合格率均高于自愿无偿献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HCV、抗HIV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项总不合格率高于自愿无偿献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愿无偿献血是献血事业的发展方向,互助献血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时期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新余市2006年至2011年献血人群的梅毒感染状,为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新余市2006至2011年无偿献血标本用两种ELISA试剂进行梅毒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按检测时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分布的不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余市2006年至2011年45739名无偿献血者梅毒的感染率为3.69‰;2006年至2010年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但2011年又有所上升;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者的梅毒抗体阳性率以31~40岁年龄组为最高,为6.68‰;工人梅毒感染率最高,学生梅毒感染率最低。结论切实加强健康教育及性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扩大宣传层次,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无偿献血知识,提升广大市民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度,建立以固定献血者及低危人群为主的无偿献血队伍,血液检测选择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筛查试剂,提高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0.
安全献血是保证血液质量的一个前提和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安全献血和安全输血已被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高度。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加强血液全面质量管理又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流行,如何加强安全献血保证血液质量,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对于血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