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慢性乙肝患者(CHB)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评价CHB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以提高CHB人群的生活质量.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三项自评量表对74名CHB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 结果 CHB患者的SCL-90 9项因子中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6项指标均高于国内常模中的相应结果(P<0.01);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低于国内常模中的相应结果(P<0.01);SAS和SDS 20项冈子的标准分均未超过界分50分,抑郁指数为(0.61±0.04),焦虑评分为(30.47±4.42). 结论不同因子对CHB的影响不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问题较突出,应有针对性加强对慢性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支持和必要的社会支持,提高CHB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放置宫内节育器育龄妇女的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放置宫内节育器(IUD)育龄妇女的精神症状及心理卫生状况,为更好地开展避孕节育优质服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对2008年3月~2009年12月在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放置IUD的妇女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测评。结果:SCL-90与全国常模相比,除躯体化、精神病性因子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5);SDS分值亦低于全国常模(P<0.05);SAS分值则高于全国常模(P<0.05)。结论:放置IUD是一个安全、简单、有效、可逆的避孕措施,但作为一项手术,可能成为一个应激源,引发置器妇女的轻度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完善"人本管理"对行政、临床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测试60名医院内行政、临床人员干预前后不同的心理状况。结果:进行干预后,医院行政、临床人员无抑郁症率、无焦虑症率、工作激情、总体幸福感等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医院行政、临床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加强医院管理及文化建设,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失眠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及躯体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忧郁等精神障碍,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5.
林桂珍  黄正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462-2463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中焦虑和抑郁共病的发病率以及社会支持对其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焦虑和抑郁共病患者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筛查。结果:焦虑和抑郁共病在妇科门诊中占有一定的比例(6.00%)。社会的支持和家庭的关心,可使大部分病人的症状得到缓解。结论:焦虑和抑郁共存时是一种不同于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独特疾病实体,社会支持、家庭的关心和照顾能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并能改善焦虑和抑郁共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孕期心理干预合用养血安神散对产褥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88名孕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56人,对照组432人。两组均按孕产期保健流程给予产前保健服务,研究组进行心理干预,对有明显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孕妇合用养血安神散治疗。两组均在产后6周内进行产后访视,同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检查。结果两组SCL-90各项因子分比较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SAS量表评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心理障碍"检出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14.3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研究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养血安神散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孕期心理干预合用养血安神散对于预防产后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某医院护工心理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某医院护工的心理状况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改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医院老年干部病房护工进行测评,与国内常模做比较.结果 受调查护工SAS、SD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SCL-90测评因子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项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受调查护工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HIV感染者/AIDS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对来自参加上海市静安区爱之家关怀活动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和部分来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部的136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调查,采用基本信息表、SCL-90量表、SDS量表和SAS量表进行统一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国内正常人群差,SCL-90总分、总均分及除人际关系因子分之外的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01),阳性症状总检出率超过40.0%;检出率较高的是抑郁、焦虑等症状,SDS总分为(53.73±12.93)分,高于国内常模(P<0.001),有60.3%的调查对象有抑郁症状;SAS总分为(48.79±8.76)分,高于国内常模(P<0.001),有41.9%的调查对象有焦虑症状.结论 针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提出了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增加心理支持的内容,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采用心理学量表进行筛查和评估,并根据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适宜的心理关爱和情感支持;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机构和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合作,以便为HIV感染者/AIDS病人提供可及性更好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9.
旅客列车乘务员抑郁、焦虑情绪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勇燕  高锴 《职业与健康》2001,17(10):16-17
随着临床医学研究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着重探讨生活节律无常,昼夜节律不断变化,季节不断迁移,生物节率变更频繁等职业因素对列车乘务员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由Zung编制,因使用简便,应用颇广,但应用于列车乘务员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尚未见报告,本文应用SDS、SAS量表对347名列车乘务员进行了测试,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10.
孕产妇焦虑和抑郁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59例孕妇,比较孕妇在孕期、产时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并以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跟踪调查至产后42 d,EPDS≥13分为阳性,即可确诊为产后抑郁症。结果产时SAS评分(46.02±9.12)和SDS评分(53.24±9.45)明显高于孕期SAS评分(36.12±11.51)和SDS评分(45.00±1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PDS≥13分(产后抑郁症)9例,阳性率为15.25%。9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产时焦虑与抑郁评分较高。结论产时焦虑和抑郁情绪比孕期重;产时焦虑和抑郁情绪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巨大儿产妇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883-2884
目的: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定产妇身心状况与巨大儿出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巨大儿产妇128名(测定组)及正常体重新生儿产妇100名(对照组)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定,以躯体疾病及心理状况作对照分析。结果:测定组躯体疾病与心理状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身体状况与心理因素是巨大儿出生的影响因素;对孕产妇正常查体时,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定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南极考察队员脑电图和生理心理状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比较考察队员赴南极前和在南极居留3~12个月期间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对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40名男性队员进行了脑电图、神衰症状、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和脑工作能力测定。结果表明:在南极居留期间,队员脑电图异步化过程相对增强(β波频率和指数增大、α波指数减少),神衰症状增多;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平均得分值较赴南极前增大,在南极3~6月时编码时间延长。与长城站队员比较,中山站队员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更明显。提示:南极环境可引起脑电图和生理心理状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维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维护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泸州医学院255名教师进行测查,测查时将评定时间跨度由最近1星期改为最近3个月,并对SDS量表标准分大于60分的教师进行面谈.[结果]SCL-90测验结果,90%以上的教师各因子分小于2;SDS、SAS测验,有近10%的教师有抑郁、焦虑情绪,但未检出符合抑郁症诊断的个体.[结论]高校教师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部分教师存在强迫、敌对、抑郁等心理问题.对高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社区冠心病病人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社区冠心病人的心理状况,为其在社区中的心理卫生服务提供目标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社区中的75例冠心病人和75例正常人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对照调查。结果社区冠心病人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01);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高达55%,焦虑发生率高达61.3%,严重心理问题为恐怖、敌意、抑郁、焦虑。结论 社区冠心病人心理问题严重,需要进行心理干预以利于其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某部参与雅安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部参与抗震救灾的官兵275人,进行SCL-90、SAS和SDS调查,发放问卷825份,收回有效问卷819份,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73名官兵中有8名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有14名官兵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年龄、军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SCL-90结果显示救灾官兵的躯体化(1.69±0.51)及焦虑(1.78±0.49)分值均高于军人常模和全国常模(P0.05),抑郁分值(1.62±0.35)高于全国常模但低于军人常模(P0.05);SAS总粗分和SDS总粗分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结论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心理症状自评健康的占91.9%,心理健康状况自评不良的占8.1%;年龄21~25岁、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为危险因素;军龄3~5年和6~10年是保护因素;焦虑症状明显,抑郁症状相对较轻。应该及时对救灾官兵进行心理疏导,保证官兵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予以肿瘤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6周.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2、4和6周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于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心理干预6周末,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 <0.05或P<0.01),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则均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6周末,研究组GQOLI-74总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鼻咽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珠海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方便抽样,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于2020-07-28/08-14对5862名医务人员进行在线调查,运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总均分、因子均分与疫情响应期间普通居民、中国成人常模的差异,运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心理症状筛查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R 3.6.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设为α=0.05。结果医务人员SCL-90总均分为(1.30±0.44)分,心理症状检出率为19.4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均分均低于中国常模人群(P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女性(OR=1.53,95%CI:1.30~1.81)、年龄<50岁(OR=1.61,95%CI:1.19~2.22)以及新冠疫情工作经历(OR=1.64,95%CI:1.44~1.87)是医务人员出现心理症状的危险因素。变量重要性分析显示,新冠疫情工作经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的McFadden’s R2分别为0.0091、0.0046、0.0022和0.0005。结论珠海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疫情工作经历对医务人员心理症状发生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心理症状易感性不同,应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促进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岗前心理培训对精神科示范病房护士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2月被抽调到示范病房的36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对入选护士心理状况进行评定。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心理培训前护士的SAS得分为(41.79±7.79)分,明显高于常模(33.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心理培训后护士SAS得分为(38.06±8.39)分,较培训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培训能更有效减少或排除精神科示范病房护士焦虑、抑郁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再次取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探讨心理干预对第二次取卵患者的心理状态、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再次取卵+IVF-ET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87例)和对照组(181例),实验组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额外给予特殊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084、-2.239,均P<0.05).实验组患者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588,P<0.05),两组获卵率、受精率、优胚率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149、1.178、2.897,均P>0.05).结论 再次行取卵+IVF-ET治疗的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这些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期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与治疗4周末FD症状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4周末,观察组SAS评分(40.37±5.54)比治疗前评分(55.88±4.32)低,也比对照组(56.75±5.5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DS评分(41.83±5.43)比治疗前评分(55.76±4.61)低,也比对照组(57.04±4.9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8.407,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既能显著改善FD症状,又能有效控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