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临床资料患儿A,男,窒息复苏1h后入院,阴道分娩,孕期为35w。其母在产前3h有发热症状,胎盘病理显示为化脓性炎伴梗死。经检查发现,患儿呼吸音较粗糙,凝血酶原时间为37.6s、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为42.6μg/ml,C反应蛋白为145mg/L,血小板为66×109/L。患儿血培养后发现,蛋白2.34g/L、115mmol/氯、脑脊液WBCl279/μl,培养阴性。患儿被诊断为李斯特菌感  相似文献   

2.
<正>李斯特菌又名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致病菌,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脑炎以及自发性流产、死胎,甚至导致死亡[1],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报道较多,曾多次引起食源性暴发流行,新生儿发病率接近0.052%[2]。新生儿发病率低,病死率较高,容易引起误诊,新生儿感染多经宫内传播,是新生儿期较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初期表现为败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22例李斯特菌败血症患儿临床特点,探讨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2例李斯特菌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儿在出生后0.5h~5d发病,低体重儿13例。患儿住院2~77d,治愈出院10例,病情好转家属签字出院7例,死亡5例,均为极低体重儿,死亡原因为脑膜炎和败血症。结论及时准确地留取标本送检,严密的病情观察,注重患儿喂养,实施发育支持护理对提高疾病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所导致的感染患者呈增多趋势。该菌可导致孕妇早产、流产及新生儿感染等,病死率较高。本院1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所导致的早产儿败血症,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儿,女,系第2胎第2产,胎龄(36+1)周。因"胎膜早破、早产临产",经阴道顺产娩出,胎盘、脐带正常,出生体质量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病历:女,胎龄:36周,出生体重:2985克,因母亲为中央型前置胎盘伴发热,体温:38.6℃,行急诊剖腹产,母亲年龄:38岁,孕5产1,婴儿出生后呼吸困难伴发热,20min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给予头孢吡肟,输血浆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细胞内感染的革兰阳性兼性厌氧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1]。LM在免疫正常人群中仅会导致自限性胃肠道感染,但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妊娠期女性、新生儿、老年人,具有潜在的致死性[2-3]。妊娠期女性感染LM常导致早产、流产和新生儿败血症等不良妊娠结局。胎儿宫内感染LM,可诱发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脑膜炎,严重者可致死,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4]。我国LM感染病例较为少见,但病死率为20%~40%,新生儿发生LM感染后,死亡率远高于成人[5-6]。本研究报道1例宫内感染LM新生儿临床症状和诊疗过程,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斯特菌败血症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李斯特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7月至2013年11月共13例经血培养确诊的李斯特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和预后。结果 13例患者中绝大多数有免疫功能低下或重要器官损害。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李斯特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最高,为100%,其次为对亚胺培南、红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对苯唑西林的敏感率仅为33.3%。13例中8例治愈、2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李斯特菌感染患者多系高龄或有基础疾病,早期的病原微生物诊断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之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也有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10.
张玲  陈曦  罗丽娟  王艳  张洁  邹年莉  闫国栋  王红  李群 《疾病监测》2018,33(11):936-939
目的 调查自贡市1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所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检测新生儿血液样本、产妇阴道及外阴拭子样本中的单增李斯特菌,采集该新生儿家庭住所的食品及环境样本、住所附近农贸市场的食品样本,检测样本中的单增李斯特菌,同时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分离到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并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研究菌株的同源性。 结果 从新生儿及其母亲样品中分离到7株单增李斯特菌、居住地附近的农贸市场凉拌熟食摊中分离到1株,8株菌株的血清型均为1/2b,ST型均为ST87型,PFGE带型相似度100%。 感染母亲与市场中污染凉拌熟肉的单增李斯特菌来自同一污染源,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由母婴垂直传播导致。 结论 凉拌熟肉制品很可能是孕产妇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需要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中重点监测。 围产期妇女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筛查应作为产妇产检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患儿,女,2012年4月23日13:00出生,lh后从产科转入新生儿科。因“孕33W+3顺产分娩,出生后无自主呼吸8min”入院,患儿出生体重1.9kg,有宫内窘迫史,其母亲有胆汁淤积综合征、肝损伤病史,羊水三级感染,阿氏评分1分,5min、10min分别评分为2分、5分;以早产、窒息人住新生儿科。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药敏特点,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4例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新生儿进行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常可引起多脏器功能受损,包括肢端栓塞表现。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敏感率达100%;对常用头孢菌素均不敏感。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可获得满意疗效。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发病有增多趋势,且多为医院内感染,对一般常用抗生素不敏感。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研究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菌株耐药状况。方法 对2015年1-12月收治的83例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病例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晚发型患儿常为足月儿,早发型常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早发型患儿反应低下、硬肿、喂养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晚发型;晚发型组肺炎和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高于早发型组;早发型败血症病原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主,晚发型败血症病原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应根据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在临床特点及病原分布差异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默氏李斯特菌感染1例报道黄志刚(宁波市第一医院,浙江宁波315010)关键词贫血默氏李斯特菌败血症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难治性贫血(简称MDS-RA)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一株少见的默氏李斯特菌。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74岁,1994年10月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药敏特点,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新生儿科30例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新生儿进行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常可引起多脏器功能受损。3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菌株8株(占26.7%),非产ESBLs菌株22株(占73.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率达100%,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0%及70%。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不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发病有增多趋势,且多为医院内感染,有部分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耐药性强,对常用的抗生素不敏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分析其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自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并确诊为败血症的新生儿72例,根据新生儿发病时间分为早发组(发病时间为出生72 h内,n=40)与晚发组(发病时间为出生72 h后,n=32)。收集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分析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不良结局主要包括患儿出现感染性休克或死亡。结果 晚发组早产、出生体质量<2.5 kg患儿比例高于早发组,胎膜早破>12 h、母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患儿比例低于早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组新生儿发热、反应差及呼吸道感染患儿比例高于早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组白细胞计数异常(白细胞计数≥30×109个/L或<5×109个/L记为异常)、 C反应蛋白异常(出生6 h内患儿C反应蛋白≥3 mg/L、出生6~24 h患儿C反应蛋白≥5 mg/L、出生24 h后患儿C反应蛋白≥10 mg/L记为异常)患儿比例高于早发组,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7.
刘军  仝婕 《上海护理》2009,9(4):92-93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李斯特菌,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能引起人、畜的李斯特菌病。它是典型的胞内寄生的革兰阳性短杆菌,不仅可以在吞噬细胞内生长,也能在上皮细胞和肝细胞内生长,可以通过损伤的黏膜经神经末梢的鞘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8.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卫民  尹有宽 《临床荟萃》1996,11(22):1013-1016
近年来,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所致的疾病似呈增多趋势。此菌可致脑膜炎、败血症、孕妇流产及新生儿肺炎等,病死率较高。本文对此菌感染的发病 机制、诊断及治疗作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9.
总结20例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观察及护理。认为观察及护理重点是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做好降温及复温的护理,加强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化脓性脑炎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重视消毒隔离管理,以提高患儿的存活率。20例中15例治愈、3例死亡,另2例因家长放弃治疗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感染途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与干预。方法根据发病时间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分组,分为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感染途径方面,两组患儿均以呼吸道感染多见(44.7%与46.O%),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6)。两组间出生情况相比较,早产、出生体质量低、羊水污染、窒息均是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发病的高危因素。两组患儿临床特点相比较,早期发病者多以吃奶差(57.9%,22/38)入院,而晚期发病者易出现发热(42.0%,21/50)。血培养阳性4l例,阳性率46.6%(41/88),两组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分别是75.0%(15/20)、90.4%(19/21),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结论早产、出生体质量低、羊水污染、窒息均是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发病的高危因素。早发型败血症常常表现为吃奶差,而晚发型败血症患儿易出现发热。早发型及晚发型败血症的常见致病菌均为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见。针对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应结合其临床特点早期行病原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