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针刀治疗肩周炎的选点规律。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收集2005年1月-2019年8月以针刀为主治疗肩周炎的文献并建立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21.0、Clementine 14.0进行描述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纳入针刀处方92条,高频选点依次为喙突、大结节、小结节、结节间沟、肩峰下、肩胛外侧缘、三角肌粗隆、压痛点、肩胛内上角、肩峰后下点;关联规则结果显示“喙突-大结节-小结节-结节间沟-肩峰下”作为核心选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存在2个有效聚类群。结论:针刀治疗肩周炎选点配伍的使用有一定规律性,可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959-1961
目的:运用关联规则挖掘分析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选点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15年临床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运用关联规则挖掘,分析针刀处方选点的频次、选点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共纳入针刺处方81条,选点34个,使用总频次为485次,频次大于16次的单个选点10个,两点组合17个,三点组合9个,四点组合1个,并总结置信度为1的配伍规则15个。结论: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理主要是调整膝关节力学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现代中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21年6月1日中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建立中药治疗颈型颈椎病数据库,并将相关数据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利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现代中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结果 最终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357篇,共388首方剂,合计183味药。高频用药中排名前9的分别为白芍、葛根、桂枝、当归、川芎、甘草、黄芪、羌活、威灵仙,药性以性温占多数,药味则以味辛居多,归经多以入肝、脾、肺经为主;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推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新处方4个;由关联规则分析出葛根-白芍,葛根-桂枝,桂枝-白芍,当归-川芎等22个常用药对组合;通过复杂网络获得1个核心处方。结论 现代中药治疗颈型颈椎病遵循了祛风散寒、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治疗原则,注重行气、舒筋、活血、祛风,尤其重视解表药、补虚药以及活血化瘀药的应用,用药多以归经肝、脾、肺经,味辛性温的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析谷世喆教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用穴特点、取穴规律和组方特色。方法:运用Excel2019创建谷世喆教授治疗颈型颈椎病针灸处方库,使用R语言对其进行频次分析,运用Apriori算法对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Gephi软件对针灸处方进行社区聚类分析。 结果:共纳入病例101首针灸处方,谷世喆教授治疗颈型颈椎病用穴共64个,总频次1107次,使用最多的腧穴为颈百劳,其次是肩中俞、天柱、合谷、风池。阳经穴位使用频率高达70.37%,使用频次最多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治疗颈型颈椎病腧穴配伍以颈百劳-天柱-肩中俞最为常见。社区聚类结果显示,形成了三个稳定的腧穴群组,分别为:肝俞-肾俞-膈俞-大肠俞;膻中-百会-印堂-安眠;肩中俞-天柱-风池。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得出谷世喆教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注重阳经选穴,颈项局部选穴和腰背部选穴相结合,体现了谷教授治疗颈椎病“温阳通气,形神同调”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总结针灸治疗痛经的选穴共性和规律。方法:采用以"痛经""经行腹痛""针刺""针灸"为主题词加关键词的检索方式,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中针刺治疗痛经的临床文献,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治疗痛经针灸处方主穴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和聚类方法,分析针灸处方用穴的特点和规律。结果:总纳入针灸处方114条,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经络和部位分别为三阴交、足太阴脾经和下肢膝部及膝部以下,关联规则结果显示置信度最高的穴位组合为三阴交-太冲,支持度最高的穴位组合是三阴交-关元,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存在3个有效聚类群。结论:临床治疗痛经可以使用三阴交-太冲-关元组合,并结合具体情况搭配足三里、次髎、中极等穴位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244-2247
背景:针刀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常用疗法,但目前对针刀与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缺乏系统性评价。目的:评价针刀与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1966/2016)Cochrane library(1993/2016)、中国知网CNKI(1979/2016)、维普数据库VIP(1989/2016)、万方数据库Wangfang(1990/2016)中有关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由两名评价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的要求单独提取,而后相互核对探讨,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5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被纳入,共44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刀组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近期总有效率、治愈率和远期总有效率均高于针灸组。结论: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针刀疗法优于针灸疗法。然纳入文献量少且质不高,尚需方法科学的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现代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选穴规律。方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近10年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文献,利用Excel软件建立2型糖尿病针灸处方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选用腧穴频次最高为足三里,足太阳膀胱经穴位选用最多,常用穴位分布在背部,特定穴中五输穴使用占优势;关联规则分析出穴位间相关性最高的是气海-胃脘下俞-足三里;聚类分析得出7个有效聚类群。结论:总结出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穴位的常用组合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选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自建库至2021年4月收录的针灸治疗PCIV的相关文献,建立PCIV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PCIV的取穴规律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处方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7篇,涉及针灸处方212首、穴位114个;频次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频次前3位的穴位为风池、百会及足三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最高的穴对和穴组分别为风池-百会(61.12%)、内关-三阴交-风池(18.96%);处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使用频次>20次的穴位分为3类,第1类为肾俞-肝俞-太溪-悬钟-百会-头维-太冲,第2类为丰隆-中脘-天柱-完骨-风池-内关-三阴交-气海-血海-足三里,第3类为风府-大椎-太阳-印堂-颈夹脊。结论:针灸治疗PCIV以补益肝肾、健脾和胃、补益气血、醒脑开窍为主要治法,主要选穴包括风池、百会、足三里及内关等。  相似文献   

9.
张磊  冯英  黄桂晨  游俊  朱书秀 《中成药》2023,(10):3493-3497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CNKI、万方、SinoMed、VIP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4月17日以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建立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处方数据库,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70篇文献,涉及中药处方73首,中药117味,累积频次905次。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有28味,累积使用频次636次(频率70.28%);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红花、透骨草、伸筋草、桂枝、威灵仙;中药功效分类以祛风湿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苦味为主,归经以肝、脾、肾、心经为主。组方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中药组合20个,系统聚类分析共得到中药聚类组合5个。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以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为主。经数据挖掘技术得出的用药和组方规律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可为相关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2009年7月15日至2019年7月15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 ed)、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收录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对高频腧穴、经脉和腧穴组合进行频数、总有效率统计,并运用Apriori算法对腧穴、经脉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87篇文献,涉及腧穴104个,总频次为921次。其中,累计应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为颈夹脊(87次)、风池(70次)、后溪(54次)等;常用腧穴主要分布于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腧穴配伍以风池-颈夹脊最为常见,且多为近端取穴及远近配穴相结合;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了15组腧穴关联规则和15组经脉关联规则。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探析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配伍规律是可行的,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并总结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选穴共性和规律。方法采用以"偏头痛""针刺""选穴""疗效分析"为主题词加关键词的检索方式,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中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文献,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治疗偏头痛针刺处方主穴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和聚类方法,分析针刺处方用穴的特点和规律。结果总纳入针刺处方72条,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经络和部位分别为风池、足少阳胆经和头面部及颈项部,关联规则结果显示置信度最高的穴位组合为百会、风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存在3个有效聚类群。结论临床治疗偏头痛可以使用百会、太阳、风池组合,并结合具体情况搭配太冲、阳陵泉等穴位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归纳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1998-2018年针灸治疗TMD的相关学术论文。建立数据库,分别利用Excel2016、SPSS 24、IBM SPSS Modeler 18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①描述性分析: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69组有效处方,涉及30个穴位;穴位频次排序前3位的为下关(63)、合谷(53)、颊车(43);头面部取穴为主(188),四肢取穴为辅(99);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31.9%);择经排序前3位的为足阳明胃经(67),手阳明大肠经(53),手少阳三焦经(30);②关联规则分析:二阶、三阶、四阶关联支持度最高的分别为患侧合谷→下关,颊车→合谷+下关,听宫→颊车+合谷+下关;③聚类分析:得出4类有效聚类群和5类辨证分析规律。结论:择经取穴具有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孟凤仙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6年孟凤仙教授治疗RA的门诊处方,借助Epidata 3.1、SPSS 20.0、SPSS Clementine 12.0计算机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证型及用药频数分析、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证型及用药频数分析结果显示,1129诊次病例中,湿热痹阻、痰瘀痹阻、瘀血阻络、肝肾不足是排名前四的证型,使用频次20%以上的中药共30味。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乳香、没药是关联规则最强的药物组合,另挖掘出多组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挖掘出5类针对不同证型的常用组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方式,比较客观的总结了孟教授治疗RA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4.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刀松解颈周腧穴)与对照组(针刀松解患椎上下棘间韧带和两侧后关节的关节囊),在疗程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6月分别统计近、远期疗效。结果:两组近、远期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相近,但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法降低了操作的风险和难度,相对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选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近十年公开发表在各大数据库中有关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治疗的临床文献,运用Excel软件建立穴位处方数据库,设计提取程序对穴位信息进行提取、综合,选用数据挖掘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和聚类分析,总结针刺选穴的特征及规律。结果:纳入处方82条,涉及穴位33个,穴位总使用频次649,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归经、部位分别是合谷(73次)、足阳明胃经(223次)、头面部(480次)。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置信度最高的穴位组合为合谷—太冲,支持度最高的穴位组合是地仓—颊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有效聚类群。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选穴特点局部取穴结合远端取穴,核心穴位为地仓、颊车、阳白、翳风、合谷、太冲,并结合不同的临床症状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6.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后侧入路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探讨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治疗组),单纯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对照组).分别治疗3个疗程,随访3个月判定疗效.对两组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并探析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机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比较,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P<0.05;上述数据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针刀疗法是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2)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是:能够解除颈肩软组织痉挛、松解粘连;减轻颈部神经及关节囊等炎症水肿,消除无菌性炎症;改善颈肩微循环、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增快组织修复;增强颈肩部免疫作用,调整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用药规律.方法:使用检索词,查找并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中医药治疗IBS-C的有效处方,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治疗IBS-C的方剂94首,涉及中药115味,总频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古籍中针刺治疗颈肩臂痛的选穴规律。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华医典》光盘和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收录的针灸古籍中检索1911年之前的有关针刺治疗颈肩臂痛的文献。提取文献中的针刺处方,统计腧穴的分布和归经情况。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Clementine12.0软件对筛选出的高频腧穴和经络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集92部针灸古籍,包含188首治疗颈肩臂痛针刺处方,涉及115个腧穴。针刺处方中的腧穴数目为1~14个,其中以1个腧穴的出现频次最高(146次)。在115个腧穴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为承浆(23次)、风府(17次)、后溪(17次)。对115个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2条关联规则,其中前3位依次为少商→委中、承浆+少商→委中、肩井+中渚→百会。利用规则涵盖关系和规则相似关系对22条关联规则进行规则简约,得到6条关联规则,其中前3位依次为承浆+少商→委中、承浆+肩井+中渚→百会、风府+哑门→风池。188首针刺处方共涉及16条经络,针刺处方中的经络数目为1~6条,其中以1条经络的出现频次最高(146次)。在16条经络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T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1998年至2015年CNKI,万方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TD的期刊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建立中医药治疗TD的方剂数据库,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熵聚类分析,总结分析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232首处方,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是:钩藤、白芍、僵蚕、甘草、天麻等,药物归经以肝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处方,通过聚类分析得到7个新方。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TD以健脾平肝、化痰熄风为主,调肺是关键。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研究中医药治疗TD方剂用药规律具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选穴规律与特点。方法 检索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收录的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分析处方选穴特点和规律。结果 纳入94篇文献,涉及腧穴83个,总频次614次。累计频次应用较高的腧穴为颈夹脊、风池、天柱等;常用腧穴主要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腧穴配伍以风池-颈夹脊最多,大部分为近端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结论 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以选取近部穴位与远端四肢腧穴配伍为主,常选用风池、颈夹脊、天柱、后溪、阿是穴等腧穴,并根据不同证型进行临证加减,为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选穴处方提供一定参考,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