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1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帆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3510-3511
目的:讨论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115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直视下活检。结果:B超报告子宫内膜正常者63例,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例,增殖期子宫内膜4例,宫颈管息肉2例,病理报告与宫腔镜诊断相符,B超发现异常情况52例,经宫腔镜检查活检、诊刮的病理报告异常的有35例。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较高分别为100.0%、85.9%、100.0%,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萎缩的准确性分别达59.1%、60.0%、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漏诊率为零,B超检查的漏诊率为8.7%。结论:宫腔镜检查结合B超定位活检、诊刮相结合才能提高对异常子宫出血诊断的准确性,宫腔镜检查对诊断宫腔及宫颈管内疾病有重要价值,若联合B超检查可以使宫腔镜检查更加安全、准确并同时诊断宫腔外的盆腔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各种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98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96.97%,予宫黏膜下肌瘤为88.89%,子宫内膜增殖症为60.49%,子宫内膜癌60%.结论: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可提高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率.尽管对于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与单纯诊刮相似,但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3.
叶巧和  黄玉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2):3140-3141
目的:比较宫腔镜检查与诊刮术诊治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患者68例,镜下直视定位取材或定位诊刮;对照组65例行传统诊刮术。所取组织全部送检。结果:宫腔镜诊断后镜下直接取材与治疗的治愈率为98.53%(67/68),无误诊或漏诊。传统诊刮术后采取对因治疗的治愈率为89.23%(58/65),漏诊子宫内膜息肉13例,粘膜下肌瘤3例,子宫内膜增殖症4例。结论:宫腔镜检查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的诊断率,并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学变化,并可在直视下定位取材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B超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雷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467-3468
目的:探讨宫腔镜、B超检查在各种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326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宫腔镜、B超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97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5.98%,子宫内膜息肉89例,符合率98.87%,慢性子宫内膜炎70例,符合率90.00%,子宫内胚物残留27例,符合率100%,子宫粘膜下肌瘤22例,符合率为90.91%,子宫内膜癌3例,符合率70.00%。结论:对异常子宫出血中,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率,尽管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与单纯诊刮相似,但因镜下可以定位活检,提高了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王丽萍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584-3586
目的:探讨绝经后老年妇女子宫内膜良恶性的特点。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因绝经后子宫出血进行分段诊刮并病理诊断的80例老年妇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超声检查与分段诊刮病理结果符合率,恶性病变患者(恶性组)与良性病变(良性组)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绝经年龄、绝经时间、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情况。结果:①超声检查结果异常64例,正常16例,异常率80.00%,超声异常显示其中宫腔占位31例(38.75%),子宫内膜增厚22例(27.50%),宫腔积液11例(13.75%)。②病理检查恶性病变患者13例,良性病变6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产次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年龄、绝经时间、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主要是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为主,恶性病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绝经年龄、绝经时间、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良性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是因调节月经周期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以致月经紊乱、月经量过多,在青年期和更年期较常见,可造成患者贫血等身心健康损害。治疗功血的常见方法是药物和诊刮,如若无效最终行子宫切除。我院应用子宫热球内膜剥离系统治疗功血,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0年1月~2002年12月在本院采用热球仪治疗功血的患者48例,年龄34~53岁,平均47岁,所有患者均经药物或诊刮治疗无效,需行手术内膜剥离或子宫切除术。术前B超宫腔镜检查及内膜活检均为正常。1.2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无需导尿,麻醉成功后将宫…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述阴式超声及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阴式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检查后常规进行定位诊断性刮宫(诊刮)或定位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并送病理检查(病检)。结果:未发现子宫内膜厚度与病理学诊断之间有明确的关系;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较高,为76.42%。阴式超声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符合率为75.47%。结论: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宫腔镜检查明显优于阴式超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择卵泡中、晚期阴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紊乱如官腔内一个或数个强回声光团或基底层下低回声或内膜异常增厚患者(n=280),分为宫腔镜下定位活检并普遍诊刮病检(n=100)和月经来潮24 h内行诊刮病检(n=180)两组,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本研究官腔镜下定位活检并普遍诊刮病检100例,检出子宫内膜病变94例,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为94%;月经来潮24 h内行诊刮病检180例,检出子宫内膜病变138例,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为76.67%.比较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筛查手段,其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与官腔镜病理检查结果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吸管活检和诊刮在不孕症患者中病理诊断差异。[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的63例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5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月经来潮或撤退性出血d20~25,同一患者先用子宫内膜吸管进行子宫内膜活检,作为子宫内膜活检组(A组);然后诊刮,作为诊刮组(B组);先后对两组标本进行评估和病理检查。[结果]A组和B组被评为标本质量"不满意"比例分别为7.4%(5/68)和2.9%(2/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取评价标本满意的63对标本进行配对比较,正常周期子宫内膜的检出率分别为45/63和41/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内膜息肉检出率分别为7/63和12/6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74);子宫内膜炎的检出率分别为3/63和3/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子宫内膜增殖症的检出率分别为7/63和6/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分别为1/63和1/6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1.0)。63名患者术后分别对疼痛进行评分,A组为(1.8±0.26),B组为(4.7±0.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9,P=0.00)。[结论]对于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吸管活检与诊刮的子宫内膜组织病理诊断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经阴道彩超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CD-TVS)在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诊断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116例患者,经CD-TVS拟诊,并与分段诊刮、宫腔镜检查、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CD-TVS拟诊、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灶区血流R I值(0.41±0.018)显著低于内膜良性病变〔R I>0.48,(0.58±0.1)、(0.56±0.07)、(0.63±0.11)〕,P<0.01;内膜良性病变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子宫内膜增生89.10%,内膜息肉85.20%,黏膜下小肌瘤86.67%,内膜炎92.30%,内膜恶性病变的超声诊断符合率90.90%。结论:CD-TVS能为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内膜病变性质预测及内膜癌分期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组织吸引管在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2月该院门诊因异常子宫出血就诊并需要进行子宫内膜检查109例患者,先用宫腔组织吸引管吸取子宫内膜,再进行诊断性刮宫(简称诊刮),分别行组织学检查,将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腔组织吸引管采集内膜阳性率86.24%(94/109),诊刮阳性率99.08%(108/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诊断符合率83.49%(91/109)。结论:宫腔组织吸引管宫腔组织学检查对于子宫内膜组织检查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但诊刮术仍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6例患者因异常子宫出血、宫腔内占位病变等先经B超检查,再采用宫腔镜检查并定位取材或进行诊断性刮宫术,取出的组织送病理学进行诊断.结果 其中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4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77例,符合率为81.9%;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53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35例,符合率为66.0%.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高于B超(χ2=4.7096,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高于单纯B超检查,可以避免诊刮手术的盲目性,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涂片后筛查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到2007年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00例妇女为筛查对象,采用宫腔刷直接取材于子宫内膜学涂片筛查子宫内膜癌,将非典型细胞增生、可疑子宫内膜癌作为阳性结果,分段诊刮送病理检查确诊,分析阳性结果与患者年龄、绝经后出血、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的关系。结果使用宫腔内膜采集器取材满意率100%,筛查结果阳性为12%,诊刮确诊为子宫内膜癌为5%。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与年龄50岁以上、绝经后出血、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存在一定的联系。结论子宫内膜学涂片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取材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准确性高等优点,在筛查子宫内膜癌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罗克惠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58+160-158,160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诊断和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2月-2012年6月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子宫异常出血128例患者进行官腔镜检查、诊断和治疗。结果官腔镜发现有阳性发现者98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31例,子宫内膜增殖症36例,子宫内膜炎1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9例,子宫颈管息肉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4例。阴性即官腔正常者30例。阳性者在检查同时行定位活检、内膜诊刮、内膜息肉摘除、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后两者行宫腔镜电切除术)。结论宫腔镜能直视官腔发现导致异常子宫出血的微小病变,对异常出血诊断阳性率高,能定位活检,定位切除病灶,从而提高宫内病变准确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官腔病变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15.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诊断性刮宫(简称诊刮)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减少临床误诊率。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6年12月就诊于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71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依据患者年龄分为生育期和围绝经期两组,通过分析诊刮后子宫内膜病理学类型及不同年龄段子宫内膜病变情况,探讨诊刮的价值。结果生育期和围绝经期妇女中以功能性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多见(360/712),占50.56%,其中均以无排卵型为主(286/360),占79,44%;内膜增生过长的病理类型从简单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内膜癌有随年龄增高趋势;内膜癌患者主要集中在围绝经期。结论两组患者子宫异常出血患病率相似,诊刮、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及对病变的综合分析是做好子宫异常出血诊断、鉴别诊断及正确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合并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6年3月-2019年12月199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资料,分析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子宫内膜癌变)和临床表现;按病理结果分为正常组、良性组及癌变组,对比3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良性与恶性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 199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病理正常子宫内膜50例(26.13%),良性病变子宫内膜为126例(63.32%),包括不典型增生15例(7.54%),癌变子宫内膜21例(10.55%)。出血模式中,月经淋漓不尽占44.22%,月经量增多占36.18%,月经时多时少占19.60%。3组在年龄、BMI、孕产次、出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高血压史、宫内节育器放置率、家族肿瘤史及肿瘤标记物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年龄、子宫内膜厚度是子宫良性病变危险因素(P0.05);年龄、子宫内膜厚度及肿瘤标记物是癌变危险因素(P0.05)。结论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病变异常出血存在45~50岁、子宫内膜异常及肿瘤标记物阳性时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癌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女性宫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阴道超声筛查出宫腔积液的绝经后女性,对能接受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的患者取子宫内膜细胞,将其结果与子宫内膜活体组织检查(活检)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子宫腔内膜细胞学检查标本取材满意率91.07%(102/112);分段诊断性刮宫(诊刮)病理学检查者标本取材满意率86.61%(97/112)。2在筛查出的112例患者中,共有94例患者既有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结果又有组织病理学结果。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子宫腔刷)未见上皮内病变和恶性细胞87例(92.55%),良性增生性改变1例(1.06%),子宫内膜细胞不典型增生2例(2.13%),子宫内膜腺癌4例(4.26%)。病理检查结果仅为单纯子宫腔积液、宫腔积脓,未见异常的患者57例(60.64%);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30例(31.9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例(2.13%);子宫内膜腺癌5例(5.32%)。结论绝经后妇女经阴道超声发现宫腔积液,应密切监测子宫内膜。对药物、手术的耐受性低、治疗风险大的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是一种较好的筛查子宫内膜病变和引流子宫腔积液的方法。尤其是难以刮出足量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时,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可用于术前筛查子宫内膜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TB(thermal balloon,热球)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对异常子宫出血进行手术的疗效,并在术前给予刮宫,薄化子宫内膜。方法应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对8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6例6~30个月,月经改善率97.5%。结论采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内膜增生病理状况,为明确诊断病因及正确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医院收诊的26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不同将患者分为育龄期组(年龄40岁) 66例,围绝经期组(年龄40~50岁) 141例和绝经期组(年龄50岁) 53例,对3组患者发病原因及内膜增生病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器质性子宫出血72例占27. 69%(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最多3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51例占19. 62%(其中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最多32例),正常月经周期内膜137例占52. 69%(其中增生期子宫内膜最多93例)。260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患者123例包括单纯性增生91例,复杂性增生15例,单纯性伴不典型增生11例,复杂性伴不典型增生6例;其中育龄期组22例,围绝经期组77例,绝经期组24例。围绝经期组的内膜增生发生率明显高于育龄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围绝经妇女最多,子宫异常出血的发病原因和内膜增生病理状况较为复杂,准确了解发病原因及内膜增生病理特点,对明确诊断和正确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7年8月因异常子宫出血在长春市妇产科医院行宫腔镜检查患者233例,术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异常子宫出血类型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子宫内膜增生58例,94.83%(55/58),子宫内膜息肉51例,96.08%(49/51),粘膜下肌瘤50例,100.00%(50/50),子宫内膜炎15例,93.33%(14/15),宫内节育器20例,萎缩性子宫内膜21例,100.00%(21/21),宫内胚胎物质残留9例,100.00%(9/9),子宫内膜癌9例,100.00%(9/9)。结论:宫腔镜在直观、微创的条件下发现宫腔内病变并对可疑病灶定位取材明确诊断,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