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5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定标准化中心静脉导管上下机操作流程,并对护士进行严格、规范的操作培训,注重无菌观念及加强健康宣教等方法,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开始监测时中心静脉导管均无细菌定植,计算2013年CRBSI发生率。结果:1~6月监测100例有3例患者存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总导管使用天数6 721 d,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446‰;7~12月监测156例总导管使用天数7 334 d,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0%;全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213‰,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5.5‰)。结论: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导管护理操作流程,加强健康宣教,可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徐玉玲 《全科护理》2011,(17):1543-1544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病人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虽然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其首选的血管通路,但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或等待内瘘成熟期的病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建立血管通路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感染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血液透析病人住院率增高和住院时间增加,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现对我院用中心静脉导管术进行  相似文献   

3.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病人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虽然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其首选的血管通路,但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或等待内瘘成熟期的病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建立血管通路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感染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血液透析病人住院率增高和住院时间增加,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静脉导管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输液、胃肠外营养支持及血液净化治疗。尽管穿刺技术和中心静脉导管的材质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中心静脉置管仍然是菌血症的重要来源,占医院内与血管内装置相关的菌血症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5.
刘新萍  马晓萍  赵慧玲 《全科护理》2012,10(29):2707-270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VC)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TEGO连接器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CVC配合使用一次性肝素帽病人40例为对照组,CVC配合TEGO连接器病人38例为实验组,两组病人均规律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结果]实验组CR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VC配合TEGO连接器进行规律性血液透析能降低透析病人CRI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180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80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普外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为主;基础疾病以恶性肿瘤的感染率最高;并与侵入性操作、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免疫抑制剂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关.结论:护理人员应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预防和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80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普外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为主;基础疾病以恶性肿瘤的感染率最高;并与侵入性操作、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免疫抑制剂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关。结论:护理人员应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预防和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门海燕  苏春燕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2):1116-1120
血液透析治疗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血管通路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或移植血管内瘘,中心静脉导管通常是血透患者最后的通路选择。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菌血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效预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非常重要。本文对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减少感染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有效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探讨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3年6月期间我院1327例次中心静脉置管病例中确诊的24例CRI病例,分析其病原体分布,感染与静脉导管留置类型、时间的关系。结果:CRI病例中,留置单腔导管者9例,留置双腔导管者15例。共分离菌株2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革兰阴性菌7株.真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7株),其次是真菌(6株)。CRI以置管后第8~14天发生率最高(56%)。结论:预防的重点在于避免导管腔内及腔外的污染。重视穿刺点皮肤的消毒,选用单腔导管,减少不必要的间置装置,操作者水平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均能有效减少CRI的发生。对怀疑CRI者不应立即拔管,可先试行抗生素锁治疗,在24~48h后无效者应立即拔除导管。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不易控制、病情严重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真菌感染的病例。应及时拔除导管。  相似文献   

10.
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VC-RI)病原学、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护理干预4个方面对CVC-RI国内外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VC-RI)病原学、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护理干预4个方面对CVC-RI国内外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386例,在治疗过程中对导管尖端部位细菌学培养,并针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时间迁延及频繁穿刺,局部组织病原菌感染发生几率越高;穿刺时已发热,也是导致局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引起临床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性因素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感染比率15.38%,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比率51.28%,其他微生物感染比率33.34%;深静脉置导管12~15 d、16~18 d、>18 d患者导管尖端处组织感染的几率分别27.4%、44.4%、71.4%.结论 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迁延周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和严格督导导管留置护理操作对防治导管留置所致的感染具有极其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姜华 《上海护理》2013,13(1):54-57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各种深静脉导管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给药、补液及肠外营养支持。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中心静脉置管是不可或缺的处置手段。而医院感染,尤其是导管相关性感染是目前感染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作为首选血路,包括隧道套囊导管、非隧道导管和移植物,适用于原有血路废用、首次血液透析、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未成熟或有严重外周血管疾病无法建立血路的患者。导  相似文献   

15.
殷超鸣  周静 《当代护士》2018,(4):113-114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3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7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系统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10.45%(7/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36%(19/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96%(6/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4.78%(3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通过早期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其发生率,对于患者病情改善以及疾病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并发症小等优点,可以为肿瘤病人提供一条无痛、安全、可长期使用的静脉通路。但随之伴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如今已成为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在医院感染中占第3位,占所有感染的19%[1]。我科自2008年开展PICC以来,已置管354例,随着置管例数的增多,导管相关性感染也日益突出,我室2009年12月—2011年6月对100例发生CRBSI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各种中心静脉导管可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静脉给药、补液及肠外营养支持等.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治疗中,中心静脉导管可以说与生命紧密相连.近年来,尽管在静脉导管材料、种类及置管技术上不断进步,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1], 也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占医院获得性菌血症的20%~30%, 居院内感染第3位[2].在ICU中,中心静脉插管较未插管者引起血液感染高出20~30倍[3].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不仅威胁着患者的安全,也给临床医疗护理带来不良后果.如何预防CVC-RI, 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和改进措施,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fectionInfection,CRI)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3年6月1372例次中心静脉置管病例中24例CRI病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与护理的关系。结果确诊CRI24例次中留置单腔导管者9例,留置双腔导管者15例,共分离菌株25株。CRI置管后8~14天发生率最高(56%)。结论预防的重点在于避免导管腔内和腔外的污染。加强无菌操作,重视穿刺点皮肤的消毒,选用单腔导管,减少不必要的间置装置,及时拔除感染的导管,操作者水平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法均能有效地减少CR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周翠芹 《上海护理》2015,15(1):68-71
<正>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最佳的血管通路无疑是自体动静脉内瘘,但是许多情况下要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尚未成熟或失功、作为肾移植或腹膜透析前的过渡,急性电解质紊乱、食物和药物中毒等的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使用过程中感染发生率高,近来的一项包括98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多中心研究表明,使用导  相似文献   

20.
俞燕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9):1865-1866
目的:探讨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菌群分布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2005年10月620例住院患者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菌种分离鉴定及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总体相关性感染率约25%,留置导管2周以上的感染率明显升高,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及念珠菌等。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源于体表的正常菌群,严格的无菌操作、缩短置管时间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