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倾向性评分匹配评估声带息肉支撑喉镜下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2月~2021年2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声带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组,将采取支撑喉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支撑喉镜组(n=86),将采取纤维喉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纤维喉镜组(n=52),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患者进行1:1最邻近匹配。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嗓音学指标[声门标准化噪音能量(NNE)、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NNE、Jitter、Shimmer及VHI评分低于术前,支撑喉镜组低于纤维喉镜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撑喉镜下切除术较纤维喉镜切除术更利于声带息肉患者声带及嗓音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51-4752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30例和30例嗓音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30例声带息肉患者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前后和30例嗓音正常成年人的嗓音声学参数值,电子喉镜采集其形态的改变。结果(1)对30例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声带息肉组术前元音的Jitter、Shimmer均高于正常组,DSI值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声带息肉术后各元音的Jitter、Shimmer值降低,DSI值术后升高,与术前各参数值相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3)术后的Jitter、Shimmer仍高于正常,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SI值术后仍旧低于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嗓音声学分析可以作为声带息肉手术疗效评价、术后嗓音恢复情况判定的一个客观的参考依据。嗓音声学测试结合电子喉镜检查可作为声带息肉术后复查较为全面的复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纤维喉镜与支撑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就诊顺序将120例声带息肉患者划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于纤维喉镜下行手术治疗,研究组于支撑喉镜下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整体治疗效果、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参数变化、远期复发率等情况,并对安全性进行评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嗓音声学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Jitter、Shimmer、NNE等参数均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7%)低于对照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发现,研究组远期复发率(5.0%)低于对照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效果理想,并发症少,远期复发率低,可有效改善术后嗓音声学参数,但此术式治疗费用相对更高,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各项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维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4例采用纤维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嗓音声学参数[包括振幅微扰(shimmer)、基频微扰(Jitter)及标准化噪声能量(NNE)]改善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97.73%比81.82%,χ2=4.456、P<0.05);2组治疗2周后各嗓音学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Shimmer、Jitter及NNE值均接近正常水平;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12个月内及12个月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带息肉患者采用纤维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利于嗓音恢复,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声学和电声门图测试在声带息肉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声带息肉患者术前、术后声学参数和电声门图(EGG)波形的变化.评价声学和EGG测试在声带息肉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Dr.Speech Science fot windows软件对86例声带息肉患者术前、术后及30例正常人进行声学和EGG测试,分析其波形和参数.结果在声学测试中,声带息肉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声能量(NNE)均高于正常组;而且声带息肉术前、术后Jitter、Shimmer、NNE值有显著差异.其中Shimmer和NNE敏感性高,具有诊断价值.声带息肉组EGG波形多数异常以渐开相切迹和陡直为主.结论EGG波形具有一定的病理检测或筛选作用,而声学参数可供定量分析,二者结合运用可互相补充,在声带息肉疗效评估中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子喉镜与支撑喉镜治疗声带良性肿物的疗效及其对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和标准化噪声能量(NNE)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治疗的声带良性肿瘤的患者593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电子喉镜组和支撑喉镜组。观察两组术后的疗效,并发症及其对嗓音的影响。结果电子喉镜组治疗声带小结节和小息肉的治愈率分别为97.66%和91.43%,而支撑喉镜组分别为96.12%和95.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撑喉镜治疗声带广基息肉的治愈率为86.49%明显优于电子喉镜组的7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撑喉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6%明显高于电子喉镜组的4.91%(P0.05)。治疗后两组的Jitter,Shimmer和NN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喉镜与支撑喉镜治疗声带良性肿物疗效均显著,对于广基声带息肉治疗,支撑喉镜治疗较为合适,而电子喉镜治疗适合于声带小息肉和结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polyp of vocal cord,PVC)的疗效及对患者嗓音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12月某院治疗的PVC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43例。对照组接受纤维喉镜治疗,观察组实施支撑喉镜、鼻内镜联合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嗓音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基频微扰(Jitte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Jitter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鼻内镜联合手术治疗PVC疗效确切,利于彻底清除病变,恢复患者嗓音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声门旁间隙自体脂肪注射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 选取单侧声带麻痹患者21例行声门旁间隙自体脂肪注射术.采用频闪喉镜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患侧声带表面积、声带闭合时声门裂隙.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嗓音声学参数[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和标准化噪声能量(NNE)、最...  相似文献   

9.
选取我院声带息肉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内侧微瓣法切除声带息肉,对照组在直视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并发症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内侧微瓣法行声带息肉切除术,疗效确切、临床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对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康复及嗓音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声带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嗓音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音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及首次发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频微扰、声门嗓音能量(NNE)、术后振幅微扰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P0.05)。结论 声带息肉患者采用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嗓音功能恢复较好,可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胶原声带注射辅以发声训练治疗单侧声带固定和功能性声门闭合不全的疗效。方法:在强化局麻或静脉复合麻醉下,对5例单侧声带固定及4例功能性声门闭合不全患者经支撑喉镜进行人胶原声带注射,术后1周辅以发声训练。手术前、后对嗓音进行主观评估及声学分析。结果:6例患者术后声嘶明显改善,3例功能性声门闭合不全患者声嘶无改善。人胶原声带注射术后3个月频率微扰(Jitter)及振幅微扰(shimmer)下降,最大声时(MPT)延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噪声能量(NNE)及谐噪比(H/N)的变化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亦朝着有利于提高发声效率及质量的趋势发展。结论:人胶原声带注射辅以发声训练治疗单侧声带固定是简单、安全及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功能性声门闭合不全患者的疗效欠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对68例声带息肉患者采用了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结果:随访3~18个月,60例治愈(88.2%),6例有效(8.8%),无效2例(2.9%)。结论: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手术视野清晰,精准度高,副损伤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四部矫治康复训练在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首次行全麻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治疗的106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四部矫治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后发声量化训练在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日间手术病房收治的行声带息肉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奇偶数字表分配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量化的发声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客观评价指标:最长声音持续时间(Most rise time,MRT)、最高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cy,FOmax)、最低音强(Sound Power Level,SPLmin)、振幅微扰(Amplitude perturbation,Shimmer)、基频微扰(Fundamental frequency perturbation,Jitter)、嗓音障碍客观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主观评价指标:嗓音嘶哑分级(Grade,Roughness,Breathiness,Asthenia and Strain scale,GRBAS)和自我评估嗓音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并调查患者对发声训练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MRT、FOmax、SPLmin、Shimmer、Jitter、DSI以及GRBAS分级各项指标、VH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DSI、MRT、FOmax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GRBAS分级中B、R、C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HI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声量化训练与常规发声量化训练相比,能促进患者定时定量完成发声训练,能有效改善其术后嗓音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构建发声功能康复训练对改善声带息肉术后发声功能的效果。 方法 基于ICF和ICHI设计言语嗓音功能整体康复干预方案。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声带息肉伴有发声功能障碍手术治疗患者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康复训练1个月后,采用嗓音嘶哑分级评估(GRBAS)进行评估,采用嗓音疾病评估仪检测声学参数。 结果康复训练1个月后,患者GRBAS评分较术前和术后均降低(F > 6.214, P< 0.05);患者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标准化噪声能量较术前和术后均降低(F > 9.655, P< 0.05)。 结论 基于ICF和ICHI的发声功能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声带息肉术后患者的发声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支撑喉镜与间接喉镜下摘除声带息肉的疗效,探讨不同声带息肉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支撑喉镜(163例)与间接喉镜(147例)治疗的声带息肉的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术式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支撑喉镜治疗复杂型声带息肉的效果明显优于间接喉镜(P〈0.05)。结论声带息肉患者采用支撑喉镜下手术的疗效优于间接喉镜下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发声训练的声带息肉手术患者嗓音康复效果的影响,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109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4例与发声训练组(训练组)65例,常规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并给予音声卫生指导(音声教育);训练组除按常规组完成护理及指导外还进行了发声训练,在训练指导期间加强了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10,20,30 d进行嗓音声学参数的测试,同时调查发声训练患者的有利于嗓音康复的嗓音保健行为。结果:训练组患者术后10,20 d嗓音声学测试结果在振幅微扰、声门噪声能量低于常规组(P0.05);训练组术后20 d内在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行为、避免用声不当行为方面管理良好(P〉0.05),术后30 d在避免过度用声行为及主动参与发声训练行为方面其自我管理有下降趋势(P〈0.05);自我管理良好的患者术后20 d的嗓音声学测试结果在振幅微扰方面优于中差患者(P〈0.05),术后30 d声门噪声能量优于中差者(P〈0.05)。结论:发声管理教育能提高声带息肉手术患者术后嗓音康复的质量;可帮助患者建立一套正确的嗓音保健方法并做到良好的自我管理;嗓音疾病患者自我管理可作为患者进行嗓音康复的一种较理想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EMR组与高频电切术组,每组各40例,EMR组采取EMR治疗,高频电切术组用高频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质量评分,统计和比较两组术后随访1年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MR组与高频电切术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97.50%和90.00%、5.00%和15.00%、2.50%和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内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MR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较高频电切术疗效更佳,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的临床分析。方法对680例声带肿物切除采用纤维喉镜联合间接喉钳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结果680例声带息肉患者全部完成手术,治愈577例(治愈率85%),有效103例(有效率15%)。结论纤维喉镜联合间接喉钳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是一种实用、方便、有效的手术方法,适合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