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在输血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通过查询2015~2019年核酸检测系统阳性结果月分析表及启奥血站信息管理系统(shinow9.5),收集2015年3月~2019年12月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数据,比较科华、罗氏2套核酸筛查系统的核酸检测能力.结果 科华核酸筛查系统和罗氏核酸筛查系统共检测标本19...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无效结果发生情况及相关原因。方法统计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室核酸检测系统无效结果发生的次数和类型分布,分析不同检测时间、试剂批号等与无效结果的相关关系。结果本室共检测核酸标本21032个pools(94397份),无效结果总发生率为0.26%(55/21032)。2015~2017年无效结果发生率分别为0.35%(25/7 055),0.29%(20/6 785)和0.14%(10/7 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5,P 0.05)。2015~2017年无效结果发生率不断降低,随年度呈降低趋势,经卡方趋势检验,χ~2趋势=6.348,P=0.012。核酸检测无效结果以加样失败或样本中有凝块或气泡导致扩增无效占比最大,为61.82%(34/55),与其他无效结果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5,P=0.013。不同年份的无效结果发生构成不同,χ~2=25.485,P=0.004。各月份无效结果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试剂批号统计,无效结果发生率最高为批号5,达1.22%(4/329),各批号间的结果无效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342.525,P 0. 001)。结论本室血液筛查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无效结果发生率处于正常范围,且呈逐年降低趋势,发生原因与试剂批号有一定相关性,监测结果无效率有助于持续监控核酸试验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性,评估在上海地区开展核酸检测(NA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在核酸检测平台上,对31 184人次HBsAg,抗-HCV,抗-HIV ELISA阴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V DNA,HCVRNA,HIV RNA-1 3项联合核酸定性(cobas TaqScreen MPX试剂)检测,先进行6人份混样(pool)MPX检测,再对组成混样MPX反应性pool的标本进行单检。对于MPX检测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鉴别试验,同时使用罗氏ECL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进行乙肝补充血清学试验。结果 31 184人次标本共检测了5 198个pool,发现47个反应性pool,pool反应性率为0.9%;反应性pool拆分单检发现31例MPX反应性标本,经鉴别其中24例为HBV DNA,2例为HCV RNA/HBV DNA合并阳性,5例鉴别结果为不确定。结论核酸检测能在目前常规血清学检测阴性的献血者标本中筛查到核酸反应性的标本,常规开展核酸检测能进一步提高上海地区血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病毒核酸检测在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自上世纪80年代初报道艾滋病可经输血传播以来,血液安全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其中HIV、HBV和HCV三种病毒感染危害尤其严重,被世界各国列为献血者及临床供应血液的必检项目。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血站基本标准》规定,血站使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HBsAg、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酶联免疫检测阴性的样本进行核酸检测,探讨其应用特点。方法将酶联免疫检测阴性的样本按不同试剂厂家的要求进行汇集并进行核酸筛查,不同时段应用不同的核酸检测试剂,并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和澳大利亚国家实验室的核酸检测室间质评。结果在筛查的55 543人份样本中,检出HBsAg阴性而核酸HBVDNA阳性的样本2份,未检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艾滋病毒抗体阴性而其相应核酸阳性的样本。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与预期结果完全相符,国际室间质评结果HIV-1RNA完全相符,HBVDNA和HCVRNA分别有1个和2个未检出。结论我国目前核酸检测试剂的灵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还需进一步扩大检测规模。核酸检测在血站和医院应用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张妍  朱海峰  孙波  曹磊  陈富强  王静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1298-1300
目的 对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探讨将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的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Roche Cobas S201血液筛查系统对本中心ELISA检测阴性的91 271份标本进行HBV、HCV和HIV 3项联合筛查,并对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分项定量检测和乙肝5项检测.结果 91 271份标本中共检出核酸阳性标本60例,阳性检出率为0.066%;其中38例定量检测阳性,且均为HBV DNA.结论 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可有效地提高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技术在盐城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必要性。方法选取在2015年3~12月盐城地区采集的至少一种酶免试剂阴性的无偿献血者标本55186例,采用RocheCobass201检测系统和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的仪器及试剂开展HBVDNA、HCVRNA及HIVRNA联合NAT检测,采用6/8人份混样池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对筛查阳性的部分标本送至江苏省血液中心进行确证。结果至少一种酶免试剂阴性的55186份标本共检测了7965个pool,其中罗氏系统检测3930个pool,检出47个反应性pool,pool阳性反应率为1.20%。达安系统检测4035个pool,检出39个反应性pool,pool阳性反应率为0.97%。拆分检测共筛查出42份核酸反应性标本,总反应性率为0.076%。其中罗氏核酸检测系统反应性率为0.12%,达安核酸检测系统反应性率为0.0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6份送检标本中,有25份被确认为HBV DNA阳性,确认阳性率为69.44%。所有标本中无HCV RNA和HIV RNA的检出。结论在常规血清学检测的基础上进行核酸检测,能降低常规血清学检测漏检率,提高血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站采集的54575份无偿性献血者所提供血液样本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血液样本均利用核酸检测技术(NAT)进行筛查检测,检测指标具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三种,同时将NAT阳性例筛出并开展证实试验。结果54575份无偿性献血者所提供血液样本中共检出ELISA法阴性、NAT阳性血液样本49份,此49份血液样本检测报告均表明该血液样本为HBV-DNA阳性,无HCV-DNA和HIV-DNA血液样本出现,ELISA检测方法的漏检率为0.0898%(49/54575)。结论核酸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使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得到有效规避,令临床用血安全与临床用血质量得到更好保障。  相似文献   

10.
廖艳婷  孙爱农  李乔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5):2113-2115,2118
目的探讨在中山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核酸检测技术的必要性及效果。方法选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地区献血者标本,对其中无反应性或单试剂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对203 836例ELISA双试剂无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共检出核酸反应性标本223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DNA 220例,丙型肝炎病毒RNA 3例,未检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RNA。对575例ELISA单试剂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共检出18例乙型肝炎病毒DNA反应性标本。ELISA双试剂无反应性标本和单试剂反应性标本的核酸反应率分别为1.09‰和31.30‰,核酸检测Ct均值分别为37.42±18.73和34.36±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酸检测技术在献血者血液安全筛查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病毒检出率,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发现隐匿性病毒感染,降低输血相关病毒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州番禺地区开展核酸血液筛查以来情况,探讨核酸检测技术(NAT)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罗氏诊断Cobas S201系统对两遍酶免4项(ELISA)及ALT筛查阴性的献血者标本进行HIV-RNA、HCV-RNA和HBV-DNA 3项联合、6样本混样检测,对混样阳性的样本进行拆分实验,并对拆分阳性的标本进行分项确证实验,对确证实验HBV-DNA阳性的样本进行乙肝两对半血清学标志物的酶免检测。结果共完成40 107例标本的核酸混样检测,拆分阳性的标本60例,阳性率为0.150%(60/40 107)。对这60例样本做分项鉴别实验,结果HBV-DNA阳性47例,阳性率为0.117%(47/40 107),其余13例确认阴性。对47例分项鉴别实验HBV-DNA阳性的样的进行乙肝两对半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单独HBc Ab阳性15例(31.9%),HBc Ab阳性伴HBs Ab弱阳性15例(31.9%)(其中有2例HBs Ab较强阳性S/CO分别达到14.6、22.3),HBe Ab、HBc Ab阳性8例(17.0%),单独HBs Ab阳性4例(8.5%),两对半全部阴性4例(8.5%),HBs Ab、HBe Ab、HBc Ab 3项阳性的1例(2.1%)。结论血站酶免4项及ALT筛查阴性的血液仍然存在一定的输血传染残余风险,HBs Ag阴性HBV-DNA阳性样本的两对半抗体阳性组合模式有6种,以单独HBc Ab阳性和HBc Ab阳性伴HBs Ab弱阳性占比最大。应用ELISA联合NAT进行血站血液筛查能更有效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血液标本核酸检测(NAT)的结果分析,评价不同献血者的血液安全性及核酸检测的必要性,同时针对献血者性别、年龄和职业差异的特点,完善无偿献血宣传和人群筛选策略,保证血液安全。方法对郑州地区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259 329例无偿献血者NAT结果进行分析,并对阳性献血者依据不同性别、年龄及职业进行回顾性统计。结果在259 329例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阴性的献血者中检出144例核酸阳性标本,核酸阳性率为0.056%。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献血者核酸阳性率(0.075%)比女性献血者(0.023%)明显偏高(P0.01);核酸阳性率以36~45岁最高(0.088%),18~25岁最低(0.022%);不同职业人群中以农民的核酸阳性率(0.095%)较高,公务员(0)、医务工作者(0)、学生的核酸阳性率(0.018%)较低。结论实施NAT能更好地保证血液的安全性;学生、公务员及女性血液NAT阳性率较低,应为血站重点招募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取核酸检测(NAT )技术进行血液筛查,减少由献血者感染“窗口期”及隐匿感染献血引起的疾病传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4358份献血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检测,同时用转录介导扩增技术(TMA)进行 HBV-DNA 、HCV-RNA 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RNA 核酸检测。结果 NAT 检测阳性 ELISA 检测阴性标本共51份。51份标本有鉴别试验结果的33份,其中32份 HBV-DNA 阳性,1份 HIV-1 RNA 阳性,HIV-1 RNA 阳性的献血者经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印迹法确认为 HIV-1疑似阳性(gp160和 p24±)。半年后再次回访该献血者,抽取血样送南京市疾控中心经免疫印迹法确认为 HIV-1阳性(gp160、gp120、p66、p51、gp41、p31、p24、p17+)。结论 NAT 技术可以减少由献血者感染“窗口期”及隐匿感染献血引起的疾病传播,从而减少输血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罗氏和诺华核酸试剂的核酸检测(NAT)能力。方法同时运用罗氏和诺华系统对262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及10例卫生部室间质评(NCCL)核酸标本进行检测,统计分析比较阳性检测率。结果 245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标本中,罗氏和诺华系统分别检出1例和4例NAT阳性,其中仅有诺华1例鉴别实验鉴别为HBV,其余均未能鉴别;17例ELISA检测阳性的标本中,运用罗氏系统检测,11例HBs Ag阳性的标本检出5例NAT阳性,5例抗-HCV阳性的标本检出3例,1例抗-HIV阳性的标本未检出,10例NCCL标本全部正确检出;运用诺华系统检测,上述ELISA阳性标本分别检出3例、3例和0例,NCCL标本也全部正确检出。结论两种核酸检测系统在检测能力上各有优势,均能较好地胜任日常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核酸扩增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BV/HCV/HIV核酸检测试剂对血站常规ELISA筛查阴性的献血者标本进行HBV DNA、HCV RNA和HIV-1RNA 3个项目的8人份汇集检测,阳性汇集池再拆分检测。结果 33 714份ELISA筛查阴性标本中,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5例,阳性检出率为0.015%,未检出HCV RNA阳性标本和HIV-1RNA阳性标本。结论核酸扩增技术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提高献血者的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无偿献血人群进行HTLV核酸筛查,掌握HTLV在无偿献血人群的感染及分布情况,为血液筛查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在现有血液核酸筛查平台(无偿献血血液HBV/HCV/HIV核酸筛查)的基础上,建立HTLV血液核酸筛查平台,对5 368例献血者进行了HTLV(1+2型)的核酸检测,并对筛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NAT)在血液筛查中的作用,为选择血液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中心在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对68662例无偿献血标本同步进行血清学和核酸检测;29例血清学阴性 HBV DNA 阳性样本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测试;部分抗 HIV 阳性样本送疾控中心做确认实验。结果68662例标本中核酸单独阳性样本120例,输血残余风险为0.175%;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以 HBcAb 阳性模式居多;HIV 确认阳性11例,全部为核酸阳性标本。结论核酸检测能够降低输血残余风险,保证输血安全。NAT 和血清学检测相互补充,不能替代,应选择适合的筛查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了解单人份核酸检测方法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的利弊.方法 利用Procleix TIGRIS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结合血站常规的血清学检测,平行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对核酸检测初检反应性、复检非反应性的标本应用其它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对核酸检测初检反应性且鉴别阳性的部分标本,应用阴性血浆做倍比稀释,模拟混合NAT检测.结果 在总共12 005份标本中,核酸检测ULTRIO初检反应性标本共51例,经复检非反应性或鉴别试验阴性的标本共17例(33.3%),其中有6例经罗氏核酸检测为HBV阳性,即不可重复的标本存在真阳性的可能.模拟混样检测结果显示,经混样检测后阳性检出率明显降低,尤其是病毒拷贝数比较低的标本.结论 单人份核酸检测在血液筛查的应用中有利有弊,应根据需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9例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肝病中心住院的慢性丙型肝炎抗-HCV阳性患者,分别用磁珠法和TRIZOL法提取血清标本中HCV RNA,用FQ-PCR技术检测HCV RNA,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89例抗HCV阳性标本中以磁珠法提取核酸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为73.0%(65/89),以TRIZOL法提取核酸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为65.1%(58/89),两法提取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76,P0.05)。两法所测浓度结果换算成对数值,经t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获得较高的回收率、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磁珠法提取HCV RNA可用于HCV感染者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0.
核酸扩增技术在上海血液筛检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17  
目的 为正确评估目前酶免抗体筛检方法的血液安全性,探讨在我国血液筛检中引进核酸扩增技术(NAT),防止酶免抗体筛检方法窗口期漏检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Procleix~(TM)TMA HIV-1/HCV检测方法,分2个阶段,分别以8份样品和24份样品混合的形式,总共筛选了103539份上海市区的献血标本。结果 发现5份第2次酶免检测(EIA-2)HCV抗体和NAT同时阳性的标本,同时也发现275份(0.27%)EIA-2 HCV抗体阳性但NAT阴性标本和107份(0.10%)EIA-2 HIV抗体阳性但NAT阴性的标本,未发现血清抗体转换窗口期标本。结论 上海市的血液安全水平目前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HCV和HIV的感染危险性已经小于1:100000,Procleix~(TM)TMAHIV-1/HCV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在中国血液筛检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