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焦虑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 ,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生物因素对人体疾患的作用 ,同时还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本文分析 10 1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焦虑状况及在治疗中心理护理的作用 ,以说明社会心理因素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作用及整体护理的重要性。对象与方法1 对象 随机抽取 2 0 0 0年 1月至 10月住院的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10 1例。其中良性肿瘤 5 8例 ,男性 30例 ,女性 2 8例 ;恶性肿瘤 4 3例 ,男性 30例 ,女性 13例 ;年龄 11~ 80岁 ,平均 4 8岁。2 方法 采用Zung 1971年编制的焦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病因、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56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发病原因,临床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口腔颌面部创伤的高发人群为20~30岁的男性群体,发病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损伤,患者的主要骨折部位为下颌骨以及颧骨,超过半数患者在受伤2周后来院治疗;通过仔细诊断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降低了残疾的概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主要病因是交通事故损伤,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治疗过程需谨慎以免因治疗不当而造成颌面畸形。  相似文献   

3.
张彤  张凯 《中国学校卫生》1996,17(6):427-428
我国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对口腔、颌面部意外伤害儿童685例进行了调查分析。1资料来源1992年1月~1995年3月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收治的685例意外损伤患儿,年龄为4个月~17岁.高峰年龄在4~14岁之间.占总数的70.82%;男女儿童比例为4:且,城乡儿童比例为2.3:1。2调查结果685例患儿中,低经济收入与高经济收入家庭的儿童意外伤害比例为21:1。4个月~6岁儿童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里或幼儿园内占64.00%;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公路上或交通大道上占38.69%.发生在校内或与运动设施相关的场所占35.00%。儿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急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2011年8月间收治的446例口腔颌面部损伤住院病例的年龄、原因与急诊处理方法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高发年龄段在16-40岁,交通事故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在颌面部骨折中,牙体损伤最常见。痊愈367例。结论:口腔颌面部损伤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注意全身与局部的关系,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总结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急救方法和急救经验。方法以我院口腔外科2010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了对96例病人的急救措施。结果 96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中,单纯软组织损伤患者有17例,占17.7%,单处发生骨折的有40例,占40.7%,多处骨折患者20例,占20.8%,合并颅脑损伤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的有9例,占9.4%。经过正确诊断和及时的救治,9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颌面部创伤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上应在首先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与多科协同处理创伤部位。  相似文献   

6.
董慧春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075-5076
目的对造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9例颌面部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29.1%。男女比例为9.11:1。年龄段在20-41岁为发病高峰。交通事故成主要原因,在发生颌面损伤中接近一半发生骨折,在骨折中主要以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而颅脑外伤是颌面骨折中最常见的并发性反应。结论男性青壮年成为颌面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常造成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并可合并颅脑外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将整形修复方式运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38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样本纳入研究,随机均分为两组。19例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19例整形修复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差异小(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小(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P <0.05)。结论 针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治疗,临床主张选择整形修复治疗方式,其属于非常有效且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式,能够让患者的软组织在短时间内恢复,并且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面部外观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笔者统计我院近十年来有记载的886例口腔颌面部创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与治疗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口腔颌面部损伤病患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以本院2012年下半年急诊收治且确诊是口腔颌面部损伤的50例病患为探讨对象,对所有病患的相关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对所有病患进行及时治疗及有效护理,所有病患均完全治愈.结论 对于口腔颌面部损伤病患,需要立即展开急救,同时需进行有效的全面护理,这样才可改善预后,不断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导致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出现手术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后填写我院针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自行设计的问卷,以此明确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出现手术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年龄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与高血压等自身因素对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较大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的手术感染几率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伤口异物、切口类型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外界因素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有较大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与高血压等自身因素以及手术时间、伤口异物、手术切口类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外界因素均是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发生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要想有效降低手术感染几率,需要分别于术前以及手术过程中对以上可能的危险因素予以排除,以达到防止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高广林 《现代保健》2009,(27):85-86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年龄与性别构成、损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420例颌面部损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损伤高发年龄在20~39岁,其发病率占发病总人数的60%,男女之比为3.04:1,在病因中以交通事故损伤居首位,其发病率占发病总人数的44.3%。结论交通损伤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救治以抢救生命为主,先整体后局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外伤的性别、原因、部位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病因以交通意外伤占第1位,损伤部位以下颌骨骨折居多,3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6.7%。结论:在患者各项生命征平稳后,应早期进行骨折复位,以恢复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微型钛板钛钉坚固内固定+颌问牵引固定术是一种良好的治疗颌骨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感染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以减少其感染率。方法调查颌面整形外科2010年2月-2013年3月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17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感染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发生感染对照组有21例,感染率25.61%,观察组有6例,感染率6.25%;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为21.95%、观察组为5.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及感染预防的措施,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降低了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口腔颌面部疼痛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口腔颌面部疼痛对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6 433名老年人,平均年龄(83.58±11.21)岁,女性3 671人(57.07%)。1 325人(20.60%)有口腔颌面部疼痛,1 130人(17.57%)有抑郁症状,124人(1.93%)有焦虑症状。口腔颌面部疼痛与抑郁症状(OR=1.576,95%CI:1.348~1.840)和焦虑症状(OR=2.251,95%CI:1.536~3.259)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疼痛与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相关,社区和家庭应当多关注老年人的口腔颌面部疼痛情况并及时进行干预,以促进和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口腔颌面部患者手术后的监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爱玉  吴慧静 《职业与健康》2004,20(12):186-187
口腔颌面部手术,具有创伤大、病情变化快,切口感染机会多、手术时间长等特点,加之手术造成的解剖变化,舌及口腔颈部组织水肿,极易发生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而术后监护能有效地提高救治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的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8.2%[1],目前治疗口腔颌面肿瘤主要和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存质量的重视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的机会大幅提高,我科自1999年5月起开展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此手术是我院新开展的手术,我们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秦媛  黄剑辉  康秀玲 《中国校医》2005,19(6):580-581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患病规律及其特点。方法共调查学生1614人,男生789人,女生825人;采用问卷形式结合临床检查的方法调查。结果小学生口腔创伤患病率为2.39%,中学生为16.19%;在患病人数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男女之比为6.1∶1。中学生,特别是男生,由于好动、莽撞及动作幅度较大,易受到伤害,口腔颌面部外伤发病的概率也高。造成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原因主要分为运动性创伤和非运动性创伤两大类,运动性因素主要有赛跑、打球、体操、滑冰等运动项目;非运动性因素主要是交通事故、打架、意外撞击等。在175例口腔创伤中,运动性创伤94例,占53.71%;非运动性创伤81例,占46.28%。结论口腔颌面部意外伤害的预防及救治是十分重要的,力争在减少意外伤害的同时,将伤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颌面部创伤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性别分布特点、受伤原因分布特点、创伤部位分布特点进行了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结果①98例颌面部创伤患者中,男性患者66例,所占比例为67.35%;女性患者32例,所占比例为32.65%。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06:1;②按照受伤原因分析,排名前三的受伤原因分别是交通事故受伤的患者59例;职业性受伤的患者14例;生活意外性受伤的患者11例;③按照创伤部位分析,排名前三的创伤部位分别是下颌骨骨折的患者32例;颧骨颧弓骨折的患者22例;多发性骨折的患者18例。结论男性人群是颌面部创伤的高发人群,交通事故受伤是导致颌面部创伤的主要原因,患者受伤的创伤部位主要是下颌骨骨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MSI)的感染来源、并发症发生及危险因素,为临床MSI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口腔科MSI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MSI的感染来源包括牙源性感染67例(55.8%)和非牙源性感染53例(44.2%),其中牙源性感染包括根尖周炎27例(22.5%),智牙冠周炎23例(19.2%),牙周病16例(13.3%),其他1例(0.8%);非牙源性感染包括腺源性感染16例(13.3%),非特异性淋巴结炎14例(11.7%),皮肤感染13例(10.8%),骨髓炎6例(5.0%),其他4例(3.3%);65例病原菌培养结果阳性,45例培养结果为单一致病菌,20例培养结果为混合感染,共培养菌株85株,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4株占28.2%、酿脓链球菌19株占22.4%、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占22.4%和厌氧菌18株占21.2%;1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2例出现呼吸困难,3例出现肺炎,2例出现胸腔积液,1例出现呼吸衰竭;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白细胞计数≥15×109/L、多间隙感染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4.4%、26.3%、39.1%)高于无糖尿病、白细胞计数<15×109/L、单间隙感染者(10.1%、9.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白细胞计数≥15×109/L和多间隙感染是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I主要来源于牙源性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酿脓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白细胞计数≥15×109/L和多间隙感染是发生MSI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颌面部损伤可导致颜面畸型和功能障碍,并且常因为严重的合并损伤而危及生命。因此在积极救治可能危及生命的合并损伤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不失时机地处治颌面部损伤,这对改善面容和恢复功能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2003—2008年间诊治的226例颌面部损伤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