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相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018年在绍兴市中心医院住院的2岁~14岁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其中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36例,普通支原体肺炎(MPP)64例,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50例。对支原体感染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及健康儿童测定血清CRP、PCT、IL-6、IL-8、TNF-α、CD4~+、 CD4~+/CD8水平。结果 RMPP组治疗前(急性期)CRP、PCT、IL-6、IL-8、TNF-α、CD4~+、 CD4~+/CD8~+与MPP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P组治疗前(急性期)CRP、IL-6、IL-8、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MPP治疗2周后(恢复期)血清CRP、PCT、IL-6、IL-8、TNF-α、CD4~+、CD8~+、 CD4~+/CD8~+水平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P组恢复期CRP、PCT、IL-6、IL-8、TNF-α~+水平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液免疫及细胞因子参与了MPP及RMPP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5例MP感染患儿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组,另选同期体检5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CD3+、CD4+、CD8+、CD4+/CD8+水平以及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MMEF25-75、PEF25、PEF50,并比较MPP组中不同滴度支原体抗体之间的肺通气功能差异。结果 MPP组患儿血清中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降低,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MPP组患儿的肺通气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最大中段呼气流速(MMEF25-75)、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PEF25)及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PEF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滴度组患儿各肺通气指标平均值均低于高滴度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P感染会引起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免疫功能紊乱,肺通气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指标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并确诊为RMPP的患儿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普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患儿4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指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特异性外周血淋巴细胞指标对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肺实变发生率[83.33%(25/30)]、胸腔积液发生率[86.67%(26/30)]及住院时间长[(13.68±3.22)d]均高于对照组[2.50%(1/40)、2.50%(1/40)、(8.45±2.3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997、51.254,t=7.847,均P<0.05)。两组患儿外周血CD3^(+)百分比、CD4^(+)百分比、CD8^(+)百分比、CD19^(+)百分比及CD56^(+)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CD3^(+)绝对计数[(1548.40±158.04)个/μl]、CD4^(+)绝对计数[(605.83±73.45)个/μl]及CD19^(+)绝对计数[(456.33±40.26)个/μl]均低于对照组[(1826.50±205.30)个/μl、(736.56±81.47)个/μl及(403.94±32.94)个/μl],观察组CD56^(+)绝对计数[(582.43±51.26)个/μl]高于对照组[(513.85±48.81)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70、6.926、5.813及5.694,均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CD3^(+)、CD4^(+)、CD19^(+)及CD56^(+)绝对计数预测RMPP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联合预测的AUC值最高。结论外周血CD3^(+)、CD4^(+)、CD19^(+)及CD56^(+)绝对计数对RMPP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RMPP发生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脾氨肽冻干粉对其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住院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为RMPP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对2组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RMPP组脾氨肽不同治疗时间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RMPP组和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RMPP组脾氨肽冻干粉治疗时间延长,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下降(F=12.09,P0.01);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升高(F=32.27,P0.01),CD4~+/CD8~+水平显著下降(F=39.15,P0.01);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水平与脾氨肽治疗时间呈负相关(r=-0.55,P0.01)。结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与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关,动态观察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水平对RMP诊断和疗效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968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MPP组),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MPP组与对照组、重症MPP组及普通MPP组不同胸片改变的NLP及PLR差异。结果(1)MPP组与对照组比较,WBC、N、L计数及PLT、NLR、PLR和CD3~+、CD3~+CD4~+、CD3~-CD19~+、CD3~-CD(16+56)~+、CD19~+CD23~+绝对值、CD4~+/CD8~+、Ig M均高于对照组,Ig 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8~+绝对值、Ig 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症MPP组的NLR、PLR及CD3~+、CD3~+CD4~+、CD3~+CD8~+、CD3~-CD19~+、CD19~+CD23~+绝对值和IgA、IgM均高于普通MPP组,L计数、CD4~+/CD8~+均低于普通M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N计数及PLT、CD3~-CD(16+56)~+绝对值、Ig 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支气管肺炎组、大叶性肺炎组的NLR和PL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NLR与N、L计数成正相关(P0.05),PLR与WBC计数、CD3~+CD4~+、CD3~-CD(16+56)~+绝对值成负相关(P0.05),PLR与N、L计数、PLT成正相关(P0.05)。结论NLR和PLR与支原体肺炎的轻重和免疫紊乱相关,可用于临床辅助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探讨胸片表现及免疫功能状态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肺外并发症早期识别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是否发生肺外并发症分为亚组;另选取同期住院就诊的120例普通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胸部X线胸片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3~+、CD4~+及CD8~+)、免疫5项检查(IgG、IgM、IgA、C3及C4)及炎性细胞因子检测(IFN-γ、IL-4及IL-6),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RMPP伴肺外并发症患儿X线胸片以典型的肺实变为主的大叶性肺炎表现为主,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不伴肺外并发症患儿(P0.01)。观察组伴肺外并发症患儿Ig G含量、Ig M含量和CD8+指标均明显增高,而CD3~+、CD4~+和CD3~+/CD8~+指标均明显减低,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不伴肺外并发症患儿(P0.05)。RMPP伴肺外并发症患儿血清中IFN-γ、IL-4及IL-6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而IFN-γ/IL-4水平均较另两组降低(P0.05)。结论 RMPP伴肺外并发症患儿胸片表现为肺实变为主的大叶性肺炎;CD8~+指标升高、CD3~+、CD4~+和CD3~+/CD8~+指标明显减低;IFN-γ、IL-4及IL-6水平明显增高、而IFN-γ/IL-4水平降低对患儿RMPP肺外并发症早期识别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可用于区分儿童支原体肺炎(MPP)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危险因素,确定预测RMPP的联合因子,为RMPP患儿定制精准治疗和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儿科的141例MPP患儿,收集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按照前3天治疗效果分为MPP组和RMPP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与RMPP有关的危险因素,再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经逐步回归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绘制联合因子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预测效能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141例,其中MPP85例,RMPP5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胸腔积液、咳嗽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淋巴细胞计数(LY)、淋巴细胞百分比(LY%)在MPP组与RMP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将胸腔积液、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CRP和LY%作为联合因子建立RMPP预测模型,AUC为0.834(95%CI:0.768~0.900),Youden指数最大为0.522,敏感性为80.4%,特异性为71.8%。结论 本研究为RMPP患儿构建了合并胸腔积液、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CRP和LY%指标的联合预测模型,对于RMPP的预测诊断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MPP患儿,将其分为普通MPP组和难治性MPP(RMMP)组,并根据是否发生肺外损伤将RMPP患儿分为合并肺外损伤组和未合并肺外损伤组;检测并比较不同组患儿外周血中miR-155、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差异。结果共有MPP患儿136例,普通MPP组80例,RMPP组56例;RMPP患儿中肺外损伤组25例,无肺外损伤组31例。RMPP组IFN-γ、IL-4、miR-155水平高于普通MPP组,IFN-γ/IL-4低于普通M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MPP组内miR-155水平与IFN-γ/IL-4呈负相关(r=-0.307,P=0.021);miR-155诊断RMP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且miR-155是RMPP的独立影响因素;与无肺外损伤组相比,肺外损伤组IL-4、miR-155水平升高,IFN-γ/IL-4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外损伤组内miR-155水平与IFN-γ/IL-4不相关(P0.05);miR-155诊断RMPP合并肺外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4,且miR-155是RMPP合并肺外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iR-155在RMPP患儿外周血中高表达,与T淋巴细胞平衡密切相关,且对RMPP诊断及肺外损伤的早期识别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病程早期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增高,对其RMP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30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难治程度,将其分为RMPP组(n=88)及MPP组(n=216).对2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伴喘息患儿中的水平及对其喘息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5-1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妇儿医院小儿内科血清MP抗体阳性住院患儿200例作为单纯MP感染组,其中92例MP感染伴喘息患儿为MP喘息组、108例MP感染不伴喘息患儿为MP非喘息组;选取同期住院89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为哮喘组,检测3组患儿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对92例MP喘息组随访1年。结果 1)MP喘息组进行1年的随访后,反复喘息组70例,喘息终止组17例,失访5例;2)MP喘息组、MP非喘息组的CD3+CD4+、CD3+CD4+/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哮喘组(P<0.05),CD3-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哮喘组(P<0.05);3)MP喘息组进行1年的随访后,反复喘息组CD3+CD4+、CD3+CD4+/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喘息终止组(P<0.01),CD3-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喘息终止组(P<0.01)。结论 1)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2)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患儿同时伴CD3+CD4+/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低时,容易导致反复喘息,甚至发展为哮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细胞亚群分布,研究MPP的免疫损伤机制,为MPP免疫学治疗的可能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医学中心收治的MPP患儿共78例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经纤维支气管镜采集BALF样本,收集同期因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发育畸形以及慢性咳嗽入住本院儿科医学中心患儿BALF样本61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BALF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MPP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CD3+T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和CD4+/CD8+检测结果MPP急性期和MPP恢复期均要低于对照组(P0.01),CD8+检测结果 MPP急性期和恢复期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P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失调,本研究进一步为临床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MPP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咽拭子和血清核酸、抗体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儿科收治的39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期间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MP-IgM)检测阳性为MPP诊断依据,将MPP患儿纳入研究组,将非MPP患儿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及入院当日的常规实验室指标、血清MP-IgM、肺炎支原体脱氧核糖核酸(MP-DNA)、咽拭子MP-DNA进行检测。结果 有135例患儿确诊为MPP,占全部患儿的34.62%,在入院当日研究组患儿的血清MP-IgM阳性率为50.37%(68/135),直至住院15 d以后血清MP-IgM阳性率达到100.00%。在入院当日和住院2~7 d,研究组患儿的咽拭子MP-DNA及血清MP-DNA阳性率均高于血清MP-IgM(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入院当日的咽拭子MP-DNA、血清MP-DNA、血清MP-IgM诊断MP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70、0.828和0.752,其中,咽拭子MP-DNA的灵敏度最高,为0.830,其次为血清MP-DNA,为0.711。结论在MPP患儿入院早期,其咽拭子和血清MP-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MP-IgM,特别是咽拭子MP-DNA的诊断灵敏度较高,临床医生可考虑将其用于辅助MPP早期的病原学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状况,为临床及时有效地对MPP患儿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40例肺炎患儿分为支原体肺炎组80例、细菌性肺炎组60例,选取同期门诊体检正常小儿4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三组儿童的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结果:CD3+、CD4+、CD4+/CD8+比值及补体C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4及CD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失调,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明显低下状态,而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儿童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常规治疗同时,使用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提高患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MPP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的3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法)进行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同时以同期于医院健康体检的3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健康者比较,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外周血急性期、恢复期CD4+分别为(36.25±5.10)%、(35.97±5.42)%,明显降低,CD8+分别为(30.91±1.14)%、(30.98±1.20)%,明显增高,CD4+/CD8+分别为(1.41±0.42)%、(1.40±0.39)%,也明显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外周血CD4+明显降低,CD8+明显增高,CD4+/CD8+也明显下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能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及诊断价值,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和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临床资料,并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识别危险因素。同时以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新变量与其他因素进行ROC曲线评价,以评价新变量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和淋巴结肿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MPP组胸腔积液率及实变范围≥2/3肺叶率均显著性高于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MPP组C-反应蛋白(CRP)、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氧酶(LDH)及白细胞介素-6 (IL-6)检测结果显著性高于MPP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IL-6及LDH为RMPP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价显示LDH、CRP及IL-6联合检测诊断RMPP效能较高。结论影像学检查联合LDH、CRP及IL-6检测对早期判断与识别RMPP可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临床特征与TGF-β1/Smads信号通路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规范性地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7 d的60例患者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组,其余60例患者为支原体肺炎(MPP)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从2022年在医院进行查体的健康人群中选择6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与生命质量进行评估,测定三组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与mRNA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RMPP组临床症状发生率大多高于MPP组(P<0.05);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MPP组,MPP组高于RMPP组(P<0.05);MPP组和RMPP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水平均要高于对照组,IL-1β低于对照组(P<0.05);RMPP组CD3+、CD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2组儿童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的CD3~+、CD4~+及CD4~+/CD8~+指标值、免疫球蛋白IgA及IgM水平、血清IFN-γ、IL-4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儿童CD8~+指标、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多种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明显异常,导致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检测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状况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某院2016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MPP患儿,将其分为普通MPP组和难治性MPP (RMMP)组,并根据是否发生肺外损伤将RMPP患儿分为合并肺外损伤组和未合并肺外损伤组;检测并比较不同组患儿外周血中miR-155、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差异。结果 共有MPP患儿136例,普通MPP组80例,RMPP组56例;RMPP患儿中肺外损伤组25例,无肺外损伤组31例。RMPP组IFN-γ、IL-4、miR-155水平高于普通MPP组,IFN-γ/IL-4低于普通M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MPP组内miR-155水平与IFN-γ/IL-4呈负相关(r=-0.307,P=0.021);miR-155诊断RMP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且miR-155是RMPP的独立影响因素;与无肺外损伤组相比,肺外损伤组IL-4、miR-155水平升高,IFN-γ/IL-4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外损伤组内miR-155水平与IFN-γ/IL-4不相关(P>0.05);miR-155诊断RMPP合并肺外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4,且miR-155是RMPP合并肺外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iR-155在RMPP患儿外周血中高表达,与T淋巴细胞平衡密切相关,且对RMPP诊断及肺外损伤的早期识别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SP-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长兴院区收治的18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每组各9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加用双黄连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比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SP-D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7. 80%)显著高于对照组(87. 91%)(P<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血清炎性因子及SP-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血清炎性因子及SP-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可有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提高患儿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了4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4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以及Th1、Th2细胞的百分比;并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含量。结果MPP患儿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0.03±9.37和30.25±7.11,较对照组65.88±8.83和36.55±6.01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别;患儿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为14.26±5.78,对照组为21.08±6.83,两者差异极为显著(P〈0.01)。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淋巴细胞和B1细胞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43例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G和IgA均无明显差异,IgM较对照组稍高,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患儿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Th1/Th2失衡,且Th1型细胞受抑制,而Th2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占相对优势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