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深圳市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与其肩颈、腰背健康的相关性,为更好地预防中学生肩颈、腰背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10个区10所中学的3 952名学生进行脊柱健康状况及日常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中学生中有肩颈症状和腰背症状的分别为20.3%和15.2%;有肩颈症状的女生(25.3%)多于男生(16.2%),高中生(24.5%)多于初中生(15.5%),住校生(24.4%)多于非住校生(17.6%);有腰背症状的女生(17.9%)多于男生(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分析显示,性别、学校类型、午休趴在桌子上睡觉、因学习或玩电脑熬夜、自评学习压力、持续长时间做作业、玩手机、看电视和使用电脑与学生肩颈症状相关(P<0.05);性别、午休趴在桌子上睡觉、因学习或玩电脑熬夜、自评学习压力、持续长时间做作业、玩手机、看电视与学生腰背症状相关(P<0.05)。结论 深圳市中学生肩颈、腰背症状不容忽视,学习压力、长时间静坐行为和不良的睡眠习惯均对脊柱健康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资料表明,80%以上的颈肩腰腿痛诱发因素是长期习惯性的体位不当和姿势不良,包括站、坐、卧以及难以避免的各种非生理性姿势。这些不良姿势的形成往往始于青少年时期。防治劲肩腰腿痛,应始于青少年。 训练良好的动力姿势 良好的姿势就是人体各部位的位置处于能保持各组相拮抗的肌群作用相互平衡,没有过度的伸张或屈曲,各关节、韧带相应稳定,不受过分牵扯。否则就可能发生颈肩腰背部疲劳、不适、疼痛。青少年应从晨起穿衣、刷牙、洗脸、扫地、看电视、平日坐姿等每项活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市主城区中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进行评估,为中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整群抽取北京市海淀区、东城区3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共1 670名,使用青少年身体活动问卷(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for Adolescents,PAQ-A)中文版进行身体活动评估.结果 青少年总体PAQ-A平均得分为(2.68±0.81)分,男生为(2.95±0.84)分,女生为(2.44±0.69)分,男生高于女生(I=6.41,P<0.01);中等到较大强度体力活动(MVPA)得分男生高于女生(t=7.53,P<0.01).平均每天视屏时间,男女均为100 min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论男女生,总体PAQ-A,MVPA高中生均低于初中生,视屏时间高中生高于初中生(P值均<0.01).学段、性别、父亲受教育水平均会影响身体活动水平.其中高中阶段(OR=2.24,95%CI=1.752.88)、女生(OR=3.42,95%CI=2.734.28)是引起身体活动不足的危险因素,而父亲文化为初中以下(OR=2.02,95%CI=1.133.64)、高中(OR=1.99,95%CI=1.322.99)、中专/大专(OR=1.56,95%CI=1.122.16)也是引起子女身体活动不足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中生身体活动水平较低,视屏时间较长;男生身体活动水平高于女生;父亲受教育水平低者,子女的身体活动水平也较低.  相似文献   

4.
了解北京市高中生健康素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研究者团队开发的高中生健康素养评价问卷为调查工具,选取北京市1 489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北京市高中生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74.77±8.54)分.以≥80分为具备基本健康素养,高中生群体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比例为28.7%.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来自郊区(OR=1.690,95%CI=1.320~2.164)、男生(OR=1.935,95%CI=1.508~2.484)、自评学习成绩差(OR=1.401,95%CI=1.195 ~ 1.642)、学校未开展健康教育课程(OR=1.550,95%CI=1.202~1.998)是高中生不具备健康素养的危险因素(P值均<0.01).结论 北京市高中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是改善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8):595-597
目的了解中学教师脊柱周围肌力及其对称性的现状。方法采用Back-check 600等长肌力测试仪,对北京市某中学进行随机抽样,选取55名在职教师进行脊柱周围肌肉力量状况的测评。肌力测试主要包括颈部屈(伸)肌力、颈部侧屈肌力、躯干屈(伸)肌力、躯干侧屈肌力、髋外展及内收力、伸髋肌力、肩外展力。结果男女教师组进行对比,各项肌力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成对肌力进行差异率比较显示:男教师成对肌力平均差异率在12.33%~53.02%,女教师平均差异率在12.57%~49.78%,其中躯干屈伸肌力和颈部屈伸肌力差异较大;受试者中多数对称部位肌力差异率在20%以下,但差异率超过20%的仍占一定比例,尤其以男女教师的颈部屈伸肌力及躯干屈伸肌力差异幅度大的比例较高。结论教师人群脊柱周围肌力对称性差,可能与长期伏案工作或长期处于不正确的身体姿势有关,是造成教师人群腰背部不适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中学教师及时了解自身脊柱周围肌力及对称性情况,选择适宜拉伸对称肌力的姿势或运动进行锻炼,以达到均衡各个部位肌肉力量,保持脊柱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前后,中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探索适合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对中学生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讲座,并对讲座前后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讲座后,艾滋病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较讲座前有明显提高(P0.01)。讲座前,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为(11.49±2.32)分,讲座后得分为(14.35±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3,P0.01)。结论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讲座,对提高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评价潍坊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学校环境及学生在校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市5 399名中学生,对其进行简版心理健康连续量表(MHC-SF)(青少年版)间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总评(MHC)得分为(3.51±1.00)分,情绪幸福感(EWB)、社会幸福感(SWB)、心理幸福感(PWB)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3.79±1.12) (3.16±1.25) (3.651.07)分;男生社会幸福感维度得分(3.49±1.06)低于女生的(3.52±0.96)分,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总分(3.57±1.04)高于高中生的(3.42±0.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8,5.38,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负面影响的因素包括学校生活差、受同学暴力威胁或言语侮辱、受学校成年入暴力威胁或言语侮辱、教室教学环境差、自我感觉在学校地位偏低、学习欲望差、不能与同学或老师互相尊重、不经常参加集体活动(OR值分别为0.411,1.412,0.786,0.834,1.741,0.732,0.690,0.732,P值均<0.05).结论 学校因素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学校应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的效果,探索适合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对中学生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讲座,并对讲座前后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讲座后,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较讲座前明显提高(P0.01)。讲座前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为11.49±2.32,讲座后得分为14.35±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3,P0.01)。结论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讲座,对提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人体的经络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脊柱关节、肌肉筋骨等组织互为一体,呈现统一的关系。如果因气血受阻,导致经络不通,脏腑之间的功能活动就会失去平衡,久而久之,就会引发颈肩、腰背或四肢关节的不适或疼痛,并诱发骨性关节退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中国医疗行业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WMSDs)发生情况,探究不同岗位不良工效学职业危害因素及WMSDs发生模式。  方法  通过《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修改版)》电子问卷系统对中国6 854名医疗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判定WMSDs方法进行发生结果统计分析。应用潜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 LCA)对主要工种WMSDs多部位发生模式进行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不良工效学因素。  结果  调查样本中,不计部位的总体WMSDs发生率为56.1%。其中,医生为54.15%、护士为58.66%、护工为51.04%、技师为54.05%、药师为48.48%。根据LCA分类结果,医生与护士WMSDs发生模式主要有颈肩型和躯干型;技师主要为颈肩型;药师为颈肩型;护工主要为颈肩型和轻微疼痛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肩型医生发生危险主要来自手腕长期弯曲(OR=1.383, P=0.036),频繁坐位工作(OR=2.110, P=0.020),工作姿势经常不舒服(OR=2.023, P=0.001);躯干型医生发生危险主要有腿部姿势受限(OR=1.413, P=0.044),频繁不舒适工作姿势(OR=4.402, P<0.001);颈肩型护士发生危险主要来自颈部大幅度前倾(OR=2.218, P=0.024),长时间频繁坐位工作(OR=1.533, P=0.006);躯干型护士发生危险有长时间频繁坐位工作(OR=1.883, P < 0.001),频繁不舒适工作姿势(OR=2.137, P < 0.001)。  结论  中国医疗行业WMSDs发生率同世界主流国家地区相比处于中等水平。但行业总体不良工效学危害水平较高,不良作业姿势普遍存在。其中颈部、肩部、上背部、下背部的工效学负荷水平较高,主要与颈部工作中长时间保持不变、长时间低头、颈部大幅度前倾、手腕长期弯曲、长时间保持转身、腿部空间受限、长时间坐姿、作业姿势不舒服等职业因素有关。应通过加强宣教培训、增加辅助助力设施、改善工作组织模式等方式,降低肌肉骨骼损伤危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如皋市2所医院ICU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如皋市2所三级医院200名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问卷、工作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分析ICU护士WMSDs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200名ICU护士WMSDs年患病率为85.5%,周患病率为71.5%,发病率居前3位依次为肩部、颈部、腰背部,分别为62.0%、60.5%、54.5%。颈部、腰背部和肩部疼痛程度较高,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表得分分别为(5.2±2.2)、(5.2±2.0)和(5.1±2.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长)、感知健康状态是肩部WMSDs的危险因素;不良姿势、工作压力和冷的环境温度是颈部WMSDs的危险因素;未婚、月收入(低)、下班后身体疲劳、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是腰背部WMSDs的危险因素;感知健康状态是上背部WMSDs的危险因素;饮酒、手臂放置在角状物体边缘、不良姿势是肘部WMSDs的危险因素;腕部伸展、长期耸肩、感知健康状态、下班后身体疲劳是手/腕部WMSDs的危险因素;饮酒、腿部姿势、下班后精神疲劳是膝盖W...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济南市济阳区中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及饮食结构,找出城乡中学生饮食行为的差别,为有效开展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3月抽取济阳区2所中学的275名在校中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问卷调查,并对中学生体重指数、饮食行为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格答卷中60.62%(157人)的中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仅有39.38%(102人),但有98.07%(254人)认为饮食与健康有关系,83.78%(217人)愿意愿意接受营养知识并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74.13%(192人)表现出对营养知识感兴趣,91.12%(236人)认为有必要开展中学生营养知识宣传。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城区中学生的膳食结构要优于乡镇中学生(P0.05),挑食是发生不正常体重指数的危险因素(OR=2.18)(P0.01),而经常喝酸奶及乳酸饮料是发生不正常体重指数的保护因素(OR=0.49)(P0.01)。结论营养知识得分高的学生在早餐行为、喝水情况、膳食结构方面要优于得分低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闻慧  小君绘图 《健康》2011,(3):28-29
现代人以车代步的时间越来越多,而走路、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久坐难免让人腰酸背痛,肩颈不适。除了运动不足外,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姿势不正确。其实,正确的站姿、行走姿势与坐姿,就是让人感到最舒适,又能提供背部最大支持力量的姿势。注意姿势是预防腰背疾病的开始,骑摩托车或开车时要尽量把臀部往后移,让脊椎稳稳地坐落在髋关节上,下背挺直,并要让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初中生与高中生求助行为的差异及其与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关联,为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以南昌市内3所中学为研究现场,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表、渥太华自伤判断条目和中学生求助行为问卷对整群抽取的4 434名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  中学生NSSI检出率为33.3%,初中生检出率(36.0%)高于高中生(29.6%)(χ2=19.41,P < 0.01)。不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NSSI者与非NSSI者在求助意愿、求助家人及老师、面对面交谈求助方面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1.45)、担任班干部(OR=1.26)、城镇户籍(OR=1.45)、经常被长辈责骂(OR=1.98)及学习负担较重(OR=1.39)可能增加初中生NSSI发生的风险,而求助家人(OR=0.95)或老师(OR=0.95)可能减少初中生NSSI发生的风险;女生(OR=1.50)、担任班干部(OR=1.34)、独生子女(OR=1.45)、父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相对于初中及以下)(OR=1.56)、经常被长辈责骂(OR=2.08)、经常被长辈体罚(OR=4.12)及学习负担较重(OR=1.38)均可能增加高中生NSSI发生的风险,而具有求助意愿(OR=0.82)、求助家人(OR=0.95)及老师(OR=0.96)均可能减少高中生NSSI发生的风险。  结论  初中生与高中生的求助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应积极关注中学生的求助行为并鼓励中学生主动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东城区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开展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2所初中、2所高中及1所职业高中的初一至初三、高一至高三共计1 203名中学生,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及全国统一的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中学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东城区中学生CES-D平均得分为(12.47±9.60)分,19.70%的中学生肯定有抑郁症状。住宿生的CES-D得分(13.52±9.76)分明显高于非住宿生(12.17±9.54)分(t=2.033,P=0.042);非正常家庭的学生CES-D得分(15.06±10.79)分明显高于正常家庭(12.07±9.35)分(t=-3.687,P0.01),普通高中生的CES-D得分平均值(14.10±9.74)分明显高于初中生(11.13±9.61)分和职高生(11.90±8.85)分,而男、女生之间的CES-D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家庭(OR=0.65)、每天接触阳光时间1 h(OR=0.52)、睡眠时间8 h(OR=0.48)与肯定有抑郁症状呈负相关,而普通高中生(OR=1.68)、被恶意取笑(OR=3.02)、过去一年曾经打过架(OR=1.67)和现在有过被家长打骂经历(OR=1.69)与肯定有抑郁症状呈正相关。结论东城区中学生肯定有抑郁症状的学生比例较高,学校和家庭应重点关注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尽量保证其睡眠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同时应积极对存在影响因素的学生进行抑郁症状的筛查,及时制定群体及个体的干预措施,降低更严重的抑郁症状或后果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中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现状,并分析健康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覆盖内蒙古自治区全部12个盟市(103个旗县区),在每个城区随机抽取2所初中、2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每个郊县区随机抽取2所初中、1所普通高中,共纳入87 908名学生进行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和健康影响因素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人口学特征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中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检出脊柱弯曲异常中学生3 131名,检出率为3.56%;男生(3.69%)脊柱弯曲检出率高于女生(3.44%),城区(6.15%)高于郊县(2.50%),高中生(4.97%)高于初中生(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0,702.19,299.36,P值均 < 0.05);中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率随年级升高而上升,年级越高,脊柱弯曲异常率越高(χ趋势2=309.29,P < 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近视、超重、肥胖、班级座位调换频次、每天放学后做作业或读书写字时间、白天户外活动时间、平时对坐姿站姿自我要求、学段、性别、片区是中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相关因素(OR=0.53~2.55,P值均 < 0.05)。  结论  中学生脊柱弯曲异常与营养状况、近视、读写姿势、久坐时间、户外活动时长等密切相关,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共建护脊环境,早发现早干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伏案工作或学习,由于不良姿势会导致颈部、肩胛部肌肉疲劳,精神高度集中,易出现头昏头痛、颈肩酸胀、麻木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伏案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湖北省某县中学生对性侵犯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性侵犯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49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性及性侵犯的认知情况,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51.3%的中学生对性侵犯认知得分低于平均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生(OR=2.514),母亲不外出务工(OR=1.416),曾与成年人交流过性相关话题(OR=2.248)是男学生对未成年人性侵犯认知的保护因素;非独生子女(OR=0.674)是男学生对性侵犯认知的危险因素。高中生(OR=1.744)是女学生对儿童性侵犯认知的保护因素,非独生子女(OR=0.627),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低(OR=0.740)是女学生对儿童性侵犯认知的危险因素结论湖北省某县中学生对性侵犯的认知不足。这种认知缺陷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主要原因是性教育不足,或者性教育获取途径受限。监护人和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性教育,以提高学生对性及性侵犯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储备情况和相关态度行为,为促进学校生殖健康教育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应用统计描述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生殖健康调查共有383名中学生接受调查,知识方面:知识及格率为55.61%,年级(OR=2.361,95%CI:1.563~3.566)是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及格的保护因素;态度方面:女学生更倾向于对中学生恋爱持反对态度(OR=0.553,95%CI:0.359~0.853),高中生更易于持赞成态度(OR=1.782,95%CI:1.160~2.737);行为方面:在集体宿舍居住(OR=0.450,95%CI:0.245~0.824)和高年级是不恋爱的风险因素(OR=0.348,95%CI:0.166~0.729)。结论随着年级升高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恋爱风险,学生的居住方式对恋爱等的态度及行为构成影响,学校进行相关教育和干预时要充分考虑这些要素,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20.
杨杨 《现代预防医学》2019,(9):1595-1599
目的 了解郑州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和生活技能状况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郑州市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郑州市2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对422名在校中学生进行健康行为问卷和生活技能评价问卷的调查。结果 郑州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为34.8%,生活技能总得分为(79.7±12.5)分。男生在吸烟、健康危险行为方面发生率高于女生,存在统计学意义(x2值为8.01、8.68,P值均<0.01)。不吸烟学生的生活技能总得分和应对压力/调节情绪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吸烟学生,存在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34、-4.02,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中学生发生健康危险行为是初中学生的2.21倍,与教师关系较差的学生发生健康危险行为的风险性较高(OR值为11.56),宽容的父母管教方式(OR值为0.56)是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生活技能总得分高(OR值为0.96)对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起到保护作用。结论 郑州市中学生存在一定比例的健康危险行为学生,生活技能对降低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