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脑缺氧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复制小鼠脑缺氧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芍药苷对中枢神经系统缺氧的影响和对脑缺血再灌注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芍药苷可显著提高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生存时间,提高脑组织中SOD的含量,GSH—PX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结论:芍药苷能增加脑的抗耐缺氧能力、保护大鼠脑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急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缺血预处理对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及适宜的缺血预处理时间。方法建立大鼠局部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10min缺血预处理、20min缺血预处理4组,后两组分别以缺血前短暂缺血再灌注各10min和20min作预处理。测谷丙转胺酶(ALT)、谷草转胺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肝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10min缺血预处理组ALT、AST、LDH明显降低,还原型GSH明显增加,而AI则明显下降,光镜下肝组织损伤程度亦明显减轻;20min缺血预处理组则变化不明显。结论10min缺血预处理可通过上调还原型GSH以增强抗氧自由基能力而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中肝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保护肝脏;而20min缺血预处理则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二氮嗪(Diazoxide)预处理对大鼠肝窦内皮常温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32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①假手术组(Sham组);②对照组(Control组),进腹后行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I/R);③二氮嗪组(Dia组),在行肝I/R前10min,静注Diazoxide (5 mg·kg~(-1));④5-HD Dia组,在行肝I/R之前20min静注5-HD(10mg·kg~(-1)),10min后静注Diazoxide(5 mg·kg~(-1))。再灌注90min时测定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水平和肝脏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包括光镜HE染色和透射电镜(TEM)超微结构检查;免疫组化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Control组的血清ALT和HA水平,肝组织ET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肝组织NO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Control组相比,Dia组的ALT、HA及ET含量都降低(P<0.05)。肝组织中NO的含量升高。5-HD完全抵消了Dia的作用。HE染色和TEM检查提示Dia组较明显地减轻损伤,而5-HD Dia组则与Control组相似。Dia组肝窦内皮细胞膜ICAM-1表达比例明显减少,且染色较淡,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5-HD可以抵消Diazoxide减少ICAM-1表达的效应。结论: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开放剂的预处理对后继的肝脏I/RI中肝窦内皮的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ong,IP)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供肝冷保存时间150min,无肝期14min左右。80只大鼠,配成40对,配对大鼠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IP组),每组20对。对照组获取供肝前仅以4℃肝素生理盐水灌注,后获取供肝并放入4℃生理盐水中保存;IP组获取供肝前先夹闭门静脉及肝动脉,使供肝缺血10 min,再松开血管夹,恢复供肝血供10min,然后以与对照组相同的方法灌注、获取及保存供肝。各组受体的一半(n=10)用于肝移植术后采集标本:另一半(n=10)用于观察肝移植术后生存期。结果IP组大鼠肝移植术后一周生存率、胆汁分泌量高于对照组,血清AST、ALT、LDH、肝组织细胞凋亡及TNF-α低于对照组。结论缺血预处理能降低移植肝组织中TNF-α水平,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移植肝功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 (IP)对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只。对照组 (Con)持续平衡灌注通气 60min ,无缺血 ;缺血再灌注组 (IR)缺血 45min ,再灌注 3 0min ;缺血预处理组 (IP)先给予连续 2次的 5min缺血、5min再灌注的预处理 ,再行缺血 45min和再灌注 3 0min。测定缺血前和再灌注末灌注液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白细胞数量 ,测定再灌注末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黄嘌呤氧化酶 (XOD)活性和湿 /干比 (W /D)。结果 :IR组再灌末MDA含量、MPO活性、XOD活性和W /D较Con组明显升高 (P <0 0 1) ,而SOD活性则显著下降 (P <0 0 1)。IP能明显减少再灌后MDA、MPO、XOD和W /D的增加 ,提高SOD的活性 (P <0 0 1)。结论 :IP能明显抑制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7.
8.
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临床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择36例四肢手术需充气止血带加压肢体止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血预处理组。缺血预处理措施为阻断术肢血流5分钟,然后松止血带,恢复血流灌注5分钟,反复4次。肢体缺血前、再灌注0.5、1.5、3、24小时和72小时分别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肌酸磷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各时相点与缺血前比较,血清MDA、CK、AST和LDH含量明显低干时照组.SOD活性明显高于时照组.结论 缺血预处理时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鼻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是心脏疾病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线粒体质量控制(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MQC)是维持心肌细胞正常功能和适应能力的关键过程。MQC系统参与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以及自噬环节,保护心肌细胞免受I/R损伤的影响。目前,MQC成为心脏I/R损伤的新型靶向治疗策略。本文通过概述MQC与心脏I/R损伤之间的联系及近期研究机制进展,旨在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为心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持续平衡灌注通气60min,无缺血;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45min,再灌注30min;缺血预处理组(IP)先给予连续2次的5min缺血、5min再灌注的预处理,再行缺血45min和再灌注30min。测定缺血前和再灌注末灌注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白细胞数量,测定再灌注末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和湿/干比(W/D)。结果:IR组再灌末MDA含量、MPO活性、XOD活性和W/D较Con组明显升高(P<0.01),而SOD活性则显著下降(P<0.01)。IP能明显减少再灌后MDA、MPO、XOD和W/D的增加,提高SOD的活性(P<0.01)。结论:IP能明显抑制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病变组织及血清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I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UF组)、纳洛酮拮抗组(NLX组)。以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再灌注120min制作IRI模型,于再灌注末刮取大鼠肠黏膜组织测SOD和MDA,留取腔静脉血检测血清中SOD和MDA,剪取相同部位4cm肠段检测组织含水率。结果:IRI组组织和血清MDA和组织含水率较Sham组显著升高,分别增加189.8%、285%和13.5%(均P<0.01);组织和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73.5±4.3vs29.4±4.1,107±6vs51±5,均P<0.01)。舒芬太尼预处理可使IRI后MDA、组织含水率升高和SOD下降明显减缓,组织和血清中MDA较IRI组分别降低40.9%与53.2%,SOD升高99.6%与68.6%(均P<0.01),但与Sham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均P<0.01)。纳洛酮不能完全拮抗舒芬太尼预处理对IRI的保护效应,两组各参数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均P<0.01)。组织和血清MDA和SOD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91和0.807。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通过抑制大鼠IRI后脂质过氧化、保护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IRI引起的氧自由基介导性损害。纳洛酮拮抗舒芬太尼预处理并不能完全地逆转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受损肠道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已酮可可碱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已酮可可碱对肠缺血 /再灌注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4 0只随机分成 5组 :①假手术组 ;②肠缺血 /再灌注 2h组 ;③肠缺血 /再灌注 4h组 ;④肠缺血 /再灌注 2h PTX治疗组 ;⑤肠缺血 /再灌注 4h PTX治疗组。测定各组动物血清TNF -α水平 ,肺组织MPO、MDA活性及观察病理形态。结果 肠缺血 /再灌注致肺损伤组血清TNF -α水平及肺组织MPO、MDA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5 ) ,肺组织损伤明显。PTX治疗后 ,血清TNF -α水平及肺组织MPO、MDA活性明显低于相应各时间点 (P <0 0 5 ) ,肺组织损伤减轻。结论 已酮可可碱对肠缺血 /再灌注致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HIRI)时黄嘌呤氧化酶 (XO)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HIRI实验兔及肝癌手术患者 ,动态观察血浆XO活性的变化及异丙酚对它的影响。结果 HIRI期间 ,血浆及肝组织内XO活性明显增强(P<0 0 5和 P<0 0 1) ;使用异丙酚后 ,XO活性的异常变化显著减轻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和 P<0 0 1)。结论 异丙酚可有效地抑制HIRI时XO活性而减少氧自由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上肢缺血再灌注致患者肾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22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肝肾功能未见异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对照组(C组)和地佐辛组(D组)。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阻滞(0.33%罗哌卡因25 ml),D组于上止血带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C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评价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效果,于麻醉前(T_0)、止血带1 h(T_1)、松止血带后5 min(T_2)、松止血带后30 min(T_3)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和缺血修饰蛋白(IMA)的浓度,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浓度、β_2-微球蛋白(β_2-MG)浓度。记录术中恶心呕吐、头晕、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中1例因手术因素更改麻醉方式,其余均顺利完成,无患者使用补救药物,无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头晕等并发症。D组血浆MDA和IMA的浓度在T_2时分别为(5.3±0.3)μmol/ml和(2.0±0.1)ABSU/ml,T_3时分别为(7.1±0.4)μmol/ml、(1.4±0.3)ABSU/ml,血清Cr、BUN、β_2-MG在T2时分别为(89±12)μmol/L、(7.0±0.1)mmol/L、(2.0±1.0)mg/L,T3时分别为(85±11)μmol/L、(6.4±0.4)mmol/L、(3.5±0.7)mg/L,与C组比较,显著降低;与T0时比较,T_2、T_3时血浆MDA和IMA的浓度明显升高,血清Cr、BUN、β_2-MG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地佐辛可减轻上肢缺血再灌注致患者肾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A组,假手术对照组(n=8);B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n=8);C组,长托宁预处理组(n=8).分别于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后12 h处死动物,留标本,以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分析不同组肿瘤坏死因子-a(TNF-a)mRNA的表达,检测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血浆丙氨酸转移酶(ALT)、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TNF-a mRNA的表达、血浆ALT和肝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升高.C组TNF-a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ALT及肝组织中MDA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为(91.30±9.75)U/L、(8.3±0.6)nmol/g,肝组织病理学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长托宁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及氧自由基的生成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短期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浓度、心肌细胞内Caspases-3、Caspases-8和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四组:假手术组(A组,生理盐水5 mL/d)、缺血再灌注组(B组,生理盐水5 mL/d)、阿托伐他汀标准剂量预处理组(C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阿托伐他汀强化剂量预处理组(D组,阿托伐他汀40mg/d).灌胃3d后,第4天制作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后,用比色法检测心肌中MDA和SOD浓度,Western blot检测活化Caspase-3、Caspase-8和NF-κB的表达.结果 与B组比较,C组SOD浓度明显增加(P<0.05),MDA浓度明显减少(P<0.05),Caspases-3和Caspases-8表达明显减少(P<0.05),NF-κB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较,D组SOD浓度增加更为明显(P<0.05),MDA、Caspases-3和Caspases-8及NF-κB表达减少更为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明显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降低细胞凋亡,减轻MIRI损伤,表现出较强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大黄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观察大黄是否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具有防治作用,并通过观察大黄对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磷脂酶A2(PLA2)的影响,探讨大黄防治肠源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肠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大黄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以病理学改变及^125I标记牛血清白蛋白(BSA)肺摄取指数作为评价肺损伤的指标,分别测定各组动物不同时间血浆、肺组织TNF含量及血清、肺及小肠组织PLA2。结果 大黄可明显减轻ⅡR导致的肺和小肠组织的病理损害,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P<0.01),抑制肠缺血和再灌注早期出现的血浆及肺组织TNF水平升高(P<0.01);抑制肠缺血和再灌注期血清、肺及小肠组织PLA2活性升高(P<0.05或P<0.01),结论 早期应用大黄有助于防止肠源性肺损伤的发生,进而发挥组织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展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和PLA2等介质的释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细胞凋亡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关键性作用。细胞凋亡的发生与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凋亡促进基因Bax蛋白表达程度密切相关。目的:探讨亚低温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肠组织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湖北省咸宁学院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与生物化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2-04/12在咸宁学院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Wistar健康雄性大鼠32只,术前禁食24h,自由饮水。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亚低温预处理组,8只/组。方法:除假手术对照组外,其余3组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①假手术对照组仅暴露肠系膜上动脉而不夹闭,共2h,结束实验后取材;缺血再灌注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松夹60min再取材;缺血预处理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5min和松夹5min作为预处理,余同缺血再灌注组;亚低温预处理组实施缺血预处理前在小肠周围充填碎冰造成小肠亚低温(33-35℃),余同缺血预处理组。②各组大鼠取中段小肠4cm,分为两段,分别置于甲醛和戊二醛中固定,制作电镜标本。免疫组化后显微镜下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吸光度值,每组选10个视野进行测量,计算平均值,肠黏膜损伤按Chiu标准进行分级。0级:正常黏膜绒毛;Ⅰ级:上皮下间隙增大,通常在绒毛的尖端,常伴有毛细血管淤血:Ⅱ级:上皮下间隙扩张伴随上皮层同固有层中度分离;Ⅲ级:绒毛两侧上皮层大量的同固有层分离,部分绒毛顶端破损;Ⅳ级绒毛破损伴随固有层毛细血管暴露,可能观察到固有层的细胞成分增多;Ⅴ级:固有层破坏和不完整、出血和溃疡。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肠缺血再灌注后Bcl-2与Bax蛋白吸光度值的变化。②各组肠黏膜损伤分级。③各组肠黏膜组织学变化。结果:3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①各组肠缺血再灌注后Bcl-2与Bax蛋白吸光度值的变化: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均明显升高(4.03&;#177;1.02,9.56&;#177;1.32,P〈0.01;5.67&;#177;1.34.19.07&;#177;1.63,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Bcl-2表达升高(9.56&;#177;1.32,15.03&;#177;1.44,P〈0.01),Bax表达降低(19.07&;#177;1.63,14.11&;#177;1.21,P〈0.01);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亚低温预处理组Bcl-2表达仍有所升高(15.03&;#177;1.44,18.17&;#177;2.03,P〈0.05),Bax表达仍降低(14.11&;#177;1.21,11.58&;#177;1.04,P〈0.05)。②各组肠黏膜损伤分级情况:假手术对照组肠黏膜基本正常,损伤均为0级;缺血再灌注组肠黏膜损伤Ⅱ级2只,Ⅲ级3只,Ⅳ级3只,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缺血预处理组肠黏膜损伤Ⅰ级2只,Ⅱ级4只,Ⅲ级2只,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亚低温预处理组肠黏膜损伤0级1只,Ⅰ级3只,Ⅱ级4只,低于缺血预处理组(P〈0.05)。③各组肠黏膜组织学形态电镜观察结果:假手术对照组肠黏膜上皮微绒毛排列整齐,各细胞器形态正常;缺血再灌注组肠黏膜上皮微绒毛稀疏、变短、脱落,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变性,内质网排列紊乱、肿胀;缺血预处理组肠黏膜上皮微绒毛排列基本整齐,线粒体内质网轻度肿胀;而亚低温预处理组肠黏膜上皮微绒毛排列整齐,线粒体内质网肿胀不明显。结论:肠缺血再灌注前进行缺血预处理可以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并下调Bax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凋亡以保护缺血再灌注肠损伤。亚低温状态能增强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细胞凋亡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关键性作用,细胞凋亡的发生与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凋亡促进基因Bax蛋白表达程度密切相关.目的探讨亚低温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肠组织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湖北省咸宁学院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与生物化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2-04/12在咸宁学院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Wistar健康雄性大鼠32只,术前禁食24 h,自由饮水.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亚低温预处理组,8只/组.方法除假手术对照组外,其余3组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①假手术对照组仅暴露肠系膜上动脉而不夹闭,共2 h,结束实验后取材;缺血再灌注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松夹60 min再取材;缺血预处理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5 min和松夹5 min作为预处理,余同缺血再灌注组;亚低温预处理组实施缺血预处理前在小肠周围充填碎冰造成小肠亚低温(33~35℃),余同缺血预处理组.②各组大鼠取中段小肠4 cm,分为两段,分别置于甲醛和戊二醛中固定,制作电镜标本.免疫组化后显微镜下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吸光度值,每组选10个视野进行测量,计算平均值,肠黏膜损伤按Chiu标准进行分级.0级正常黏膜绒毛;Ⅰ级上皮下间隙增大,通常在绒毛的尖端,常伴有毛细血管淤血;Ⅱ级上皮下间隙扩张伴随上皮层同固有层中度分离;Ⅲ级绒毛两侧上皮层大量的同固有层分离,部分绒毛顶端破损;Ⅳ级绒毛破损伴随固有层毛细血管暴露,可能观察到固有层的细胞成分增多;Ⅴ级固有层破坏和不完整、出血和溃疡.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肠缺血再灌注后Bcl-2与Bax蛋白吸光度值的变化.②各组肠黏膜损伤分级.③各组肠黏膜组织学变化.结果3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①各组肠缺血再灌注后Bcl-2与Bax蛋白吸光度值的变化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均明显升高(4.03±1.02,9.56±1.32,P<0.01;5.67±1.34,19.07±1.63,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Bcl-2表达升高(9.56±1.32,15.03±1.44,P<0.01),Bax表达降低(19.07±1.63,14.11±1.21,P<0.01);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亚低温预处理组Bcl-2表达仍有所升高(15.03±1.44,18.17±2.03,P<0.05),Bax表达仍降低(14.11±1.21,11.58±1.04,P<0.05).②各组肠黏膜损伤分级情况假手术对照组肠黏膜基本正常,损伤均为0级;缺血再灌注组肠黏膜损伤Ⅱ级2只,Ⅲ级3只,Ⅳ级3只,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缺血预处理组肠黏膜损伤Ⅰ级2只,Ⅱ级4只,Ⅲ级2只,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亚低温预处理组肠黏膜损伤0级1只,Ⅰ级3只,Ⅱ级4只,低于缺血预处理组(P<0.05).③各组肠黏膜组织学形态电镜观察结果假手术对照组肠黏膜上皮微绒毛排列整齐,各细胞器形态正常;缺血再灌注组肠黏膜上皮微绒毛稀疏、变短、脱落,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变性,内质网排列紊乱、肿胀;缺血预处理组肠黏膜上皮微绒毛排列基本整齐,线粒体内质网轻度肿胀;而亚低温预处理组肠黏膜上皮微绒毛排列整齐,线粒体内质网肿胀不明显.结论肠缺血再灌注前进行缺血预处理可以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并下调Bax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凋亡以保护缺血再灌注肠损伤.亚低温状态能增强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有很多关于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及其可能机制的报道,如脑缺血预处理、吸氧、针灸、异氟醚预处理等,国外一些研究也已证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能诱导脑缺血,但机制尚未阐明.迄今,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NF-α预处理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TNF-α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地点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动物实验中心.材料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200~300
g,完全随机分为TNF-α0.05μg组、0.5μg组、1.0μg组及对照组,每组15只大鼠.实验动物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显微器械、25μL微量进样器及微动脉夹均购自上海仪欣医疗器械公司,日本产钓鱼线(直径0.17
mm),恒温箱,数码相机,北航图像分析系统,PBS液,重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购自美国Sigma公司),CD54,GFAP试剂盒、相应二抗及DAB染色试剂盒皆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0
g/L四氮唑红(TTC)及实验室常规使用材料等.干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并予以改良.在脑缺血前48
h,给大鼠小脑延髓池内注射不同剂量的TNF-α(0.05 μg,0.5μg,1.0μg)或PBS液(对照组),缺血2
h后再灌注22 h,处死大鼠.主要观察指标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05μg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t=1.52,患侧GFAP
t=0.93,ICAM-1 t=0.82),0.5μg组及1.0μg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均P<0.001,0.5μg组t=18.76,1.0μg组t=13.44),脑组织变性坏死程度减轻,患侧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减少(均P<0.001,0.5μg组t=5.82,1.0μg组t=6.84),ICAM-1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均P<0.001,0.5μg组t=6.80,1.0
μg组t=7.08).结论TNF-α可诱导脑缺血耐受,与星形胶质细胞的修复作用无关,而与ICAM-1表达下调、减轻再灌注后炎症反应有关,TNF-α诱导脑缺血耐受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