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少正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28-29
目的探讨伴有Labbe静脉损伤的脑外伤手术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伴有Labbe静脉损伤的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结果 CT检查显示:颞枕叶脑挫裂伤联合硬膜下血肿患者最多,其次为颞枕叶脑挫裂伤联合颞叶脑内血肿患者,中线结构移位〉1.0 cm患者最多;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后,痊愈27例,死亡3例,治愈率为90%。结论 Labbe静脉损伤预后较差,熟练掌握伴有Labbe静脉损伤的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额极静脉损伤所致术后迟发性额部血肿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轶 《安徽医学》2007,28(3):200-202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时,如何及时发现额极静脉损伤以预防其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方法对脑挫伤所致脑内血肿清除术及单纯硬膜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前额区迟发性血肿的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5例均再次手术清除血肿,术中证实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原因为额极静脉损伤。其中恢复良好4例,重残1例。结论在额颞部脑挫伤所致硬膜下或脑内血肿清除时应注意探查或预防额极静脉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Ⅴ级肝损伤治疗的回顾分析,探讨肝脏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Ⅴ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上腹部车祸伤1h”入我院急诊,彩超示肝内血肿。因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予以非手术治疗。治疗后24 h后患者腹痛加剧,腹部彩超示腹腔大量游离液,遂行急诊手术。术中发现肝后下腔静脉、肝右静脉及肝中静脉破裂。以左手拇指及中指阻断下腔静脉破裂处的远、近端,行肝中静脉结扎、肝右静脉及下腔静脉修补术。结论:指压阻断下腔静脉止血效果满意,可保证下腔静脉及肝右静脉缝合术的顺利进行,术后患者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63-65
目的 探讨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修复在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9年4月收治的72例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根据皮瓣选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静脉皮瓣修复治疗组(对照组)和指侧方皮瓣修复治疗组(观察组),各3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根据Tamai功能评分标准对术后手外观及功能进行评价,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效果优良率分别为94.4%和91.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皮瓣弹性变差及颜色加深的发生率分别为2.8%和5.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4%和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Tamai功能评分标准,观察组患者术后主观感觉及外观评分分别为(16.29±2.26)分和(18.25±2.13)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4.22±1.69)分和(16.80±2.5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修复应用于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手术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指侧方皮瓣在术后感觉、外观改善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静脉皮瓣,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皮瓣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5.
重型脑外伤超微结构的观察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重型脑外伤脑白质的超微结构的观察及临床分析 ,比较单纯性脑挫伤与脑挫伤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患者的预后差异。方法 随机选择 2 8例GCS 8分以下 ,CT显示有脑挫伤、挫伤性血肿 ,需手术治疗的病例 ,术中取非功能区皮质下肉眼观无挫伤的白质 0 .5cm× 0 .5cm× 0 .5cm大小 ,电镜观察 ,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2 8例观察标本中 ,10例伴有不同程度DAI ,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其他病例明显高。结论 ①脑挫伤、挫伤性血肿伴有DAI病例的预后比单纯脑挫伤差 ,病死率和致残率高。②脑挫裂伤患者如原发性昏迷时间长 ,手术后意识不能好转应考虑合并DA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VAS评分均比同组患者手术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7%(3/5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23%(10/52)(P0.05)。结论较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更为显著,可减轻患者创伤及疼痛感,且并发症少,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Qiu TL  Jin GL  Wang X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1):1500-1502
目的 探讨外伤后脑浅表大静脉梗死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措施.方法 从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74例脑浅表大静脉损伤按术中发现分为3组:1组:脑浅表大静脉损伤合并局部脑挫伤和脑内血肿、急性硬模下血肿.2组:脑浅表大静脉损伤合并局部脑挫伤和脑内血肿、急性硬模下血肿、损伤区颅骨骨折.3组脑浅表大静脉损伤合并损伤区颅骨骨折、急性硬模下血肿,无明显脑挫伤、脑内血肿,并按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脑疝情况分组.结果 1组28例,2组39例,3组7例,各组的损伤静脉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组和2组有37例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3组有2例发生脑梗死.脑梗死与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脑疝均无关.结论 脑浅表大静脉损伤主要南局部颅骨骨折或对冲伤、剪切伤所致,合并有脑挫伤时脑梗死多见,术中应注意保护受损腩浅表大静脉及周围的静脉网,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必要时大骨瓣充分减压,降低颅高压,术后注意稀释血液,防止受损静脉栓塞.  相似文献   

8.
    
李刚  张振林  冷刚  王守玉 《安徽医学》2013,34(8):1185-1186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情演化及治疗结果。结果 21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保守治疗13例,治愈9例,好转4例。手术8例,治愈3例,好转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分别为:单侧额颞开颅3例、冠状开颅1例、伴有幕上下硬膜外血肿手术1例、伴有顶枕部硬膜外血肿手术2例(其中1例行顶枕部硬膜外血肿清除后,经保守治疗后其额颞叶血肿增多又行一侧额颞开颅脑挫伤组织及血肿清除)、另1例保守治疗失败而行一侧额颞开颅挫伤组织加血肿清除术。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残率与病死率高,应在伤后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适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床边颅脑彩超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成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脑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成年患者32例,经骨窗超声检查再发血肿、脑梗死、脑挫伤灶等,并与颅脑CT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床边颅脑彩超在术后发现病灶18例,CT发现病灶21例,符合率高达85.71%。结论:经去骨瓣减压窗,床边超声可以准确探测术后颅内再次出血、脑梗死及脑挫伤灶,所测量脑内血肿量、脑挫裂伤灶大小、脑梗死面积与CT测量值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叉式"静脉组合移植修复腘动脉分叉部损伤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4年以来,应用"分叉式"静脉组合移植修复腘动脉分叉部损伤12例,12例均行开放复位固定,同时探查修复损伤血管.9例均取自体对侧大隐静脉移植修复,3例取对侧小隐静脉移植修复.肢体损伤至血循环重建时间6小时以内8例,8~10小时以内4例.结果 12例血管移植患者,术中血管吻合即时通畅率为100%.1例术后1天发生吻合口漏致血肿形成,探查修补后无复发;1例术后1天发生吻合血管栓塞,全身情况不允许行血管探查术,3天后肢体坏死截肢;2例因肌肉挫伤严重,发生部分肌肉坏死,经二期扩创后治愈.余11例术后随访6~35个月,血管通畅率100%,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患侧术后血流速度及血管口径与健侧无明显差异.结论 "分叉式"静脉组合移植是修复腘动脉分叉部损伤的有效方法,其取材容易、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后效果。方法将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83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41例于术后7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42例于术后3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简化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评分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能够有效改善颅内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李庆新  王卫红 《安徽医学》2014,(8):1049-1051
目的分析总结额极或(和)颞极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救治中的应用经验,以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3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CS 3~8分),均行大骨瓣开颅外减压手术;治疗组24例患者配合额极或(和)颞极部分切除内减压术(左侧10例、右侧14例),对照组19例患者单纯行血肿并挫伤脑组织清除术。术中均行逐次减压方法预防急性脑膨出,术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及出院前GOS评分。结果术后两组患者高颅压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治疗组术后恢复良好8例(33.4%),残疾14例(58.3%),死亡2例(8.3%);对照组术后恢复良好4例(21.1%),残疾10例(52.6%),死亡5例(26.3%)。治疗组手术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脑干梗死及严重并发症形成是主要致死原因。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救治中,配合额极或(和)颞极切除内减压技术是一种更有效的控制颅高压方法,预后较单纯血肿及挫伤组织清除效果好,但远期效果仍待考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腘血管损伤治疗的临床经验,提高腘血管损伤修复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及截肢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例腘血管损伤患者的诊断及情况治疗.结果 本组无死亡,肢体存活好转14例;3例截肢,其中1例伤后急诊行腘血管断裂修复、胫骨上段开放骨折内固定术,术后肢体存活,但2个月后再次受创伤而致内固定断裂再次开放性骨折行截肢术,1例血管吻合术后24 h发生血管危象转往上级医院重新修复后截肢,另外1例术后发生小腿肌肉坏死而致急性肾功能不全行截肢术.结论 腘血管损伤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探查修复,术后精心护理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急性硬膜外血肿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的引流时间、并发症情况、血肿清除率以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血肿清除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死亡人数较对照组明显较少,恢复良好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硬膜外血肿术后予以个性化护理可减少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血肿清除率上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根据其临床诊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疗法,观察组患者接受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4.1%,高于对照组(67.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低于对照组(26.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实施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机化的治疗。方法分析我科近一年收治的3例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 3位患者均先行颅骨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血肿机化后再次行骨瓣开颅机化血肿清除术,效果尚佳。1例因术后脑水肿严重,再次行去骨板减压术。结论硬膜下血肿传统治疗即钻孔引流效果尚佳,若血肿机化则无效,一旦确诊为机化均需开颅手术治疗,骨瓣开颅是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脑梗死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分析32例确诊颅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相应的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为重型脑外伤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出现脑梗死,其中治愈5例,好转9例,死亡18例。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容易并发脑梗死,病死率极高,早期诊断和早期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 ,促使病情好转 ,减少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 ,降低病死率 ,提高生活质量 ,是护理工作十分艰苦而重要的目标。1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 ,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5~ 6 0岁 ,其中交通事故伤 16例 ,坠落伤 5例 ,打击伤 4例。入院昏迷程度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 (GCS) ,积分 3~ 8分 ,均属重型颅脑损伤。头颅CT扫描检查 ,颅脑损伤定位 :脑挫伤 12例 (其中脑挫伤伴血肿 4例 ) ,硬膜下血肿 5例 ,硬膜外血肿 8例。术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 ,经抗感染治疗及护理后好转 2 0例 ,因呼吸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5例…  相似文献   

19.
刘美虹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80-1781
目的:介绍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回顾我院81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进行的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好转70例,死亡11例。结论: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优质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回顾我院81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进行的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好转70例,死亡11例。结论: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优质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