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月明  黄铭涵  罗邦水  何友成 《新中医》2024,56(11):198-202
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强调脾、肾二脏在唾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方面的关键作用。流唾症 病机总属脾肾亏虚。或是脾气不升,口津乏源,浊邪上干;或为脾阳亏虚,土不制水,口津失运;或属脾虚失 摄,口唇痿软,涎满而溢;或因肾阴亏虚,脾中虚热,津为火迫;或肾阳亏虚,关门不利,口津内聚;抑或是 肾气亏虚,先天不足,口津内停。临证辨治上应重视脾肾亏虚这一核心病机,以健脾止涎、益肾摄唾为治疗总 则。可采用益气健脾、理气化浊,健脾助运、温阳化饮,补中益气、健脾摄涎,补肾滋阴、化浊利水,补益肾 气、蠲饮除邪等法治之,以促进津液代谢过程平衡稳定,进而使流唾症逐渐向愈。  相似文献   

2.
吴同玉  李宇涛  李灿东  朱龙 《中医杂志》2011,52(22):1976-1978
"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在理论上,涎和唾可以分主于脾肾,又可以为脾肾共同所主,或者与全身脏腑均有联系;有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脾和肾,病性性质以气阴两虚和湿热、瘀血为主,多为虚实夹杂。就糖尿病肾病的病变脏腑部位与病变性质探讨唾液的性状,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复国 《中医杂志》2002,43(1):72-72
答:唾为肾液,涎为脾液。故小儿唾涎频多俱是湿证,有虚寒和湿热之分。虚寒证:脾主中气,司中阳,性喜温,主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为后天之本,精气生化之源。肾主五液,主藏精,内寄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元气之主。脾肾相互协调,再经三焦  相似文献   

4.
五液辨证     
一、何为五液五液是指汗、涕、泪、涎、唾五种体液分泌物。《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张志聪《素问集注》注云:“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五液来源于水谷,通过脾气的输布,分别归藏五  相似文献   

5.
论肾主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 ,心为汗 ,肺为涕 ,肝为泪 ,脾为涎 ,肾为唾” ,指出人体内的津液可分属五脏 ,化为五液 ,各走其道 ,注之于窍 ,于是有汗、涕、泪、涎、唾之别。而人们习称的唾液包括涎与唾 ,又因“口为脾之官” ,“脾气通于口” ,故有人认为脾对唾液的作用是主要的 ,较为直接的[1]。近代对脾与唾液的生理、病理及实验研究亦较为深入[2] ,而对肾与唾的关系尚未有专篇讨论 ,显然 ,对唾液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今据文献资料 ,结合个人临床体会及见解 ,与同道探讨。1唾为肾之液体内的一切正常水液 ,包括涕、泪、唾等分泌液…  相似文献   

6.
五液病症久治不愈宜治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俊文  杨先环 《新中医》1991,23(5):46-47
涕、泪、涎、唾、汗,统称“五液”,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并与脏腑密切相关,正如《素问·宣明五气论》所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因此,对五液病症从其所属的脏腑论治,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然“肾者水  相似文献   

7.
姬孝斌  艾雪梅 《陕西中医》1991,12(11):481-482
张侃如老师年逾七旬有七,有六十多年的临床经验,辨证论治风格独特,治疗疑难病证颇具特色,善于化裁经方,屡起沉疴。我们拾其疑难经验点滴,或能挂一,以供同道。1.化唾涎善用建中涎之与唾,理论上虽有质地稀稠之分,数量多少之别,脏之在脾在肾之异,而临床上实际很难做到泾渭分明,故其治疗有健脾者,有补肾者,有脾肾同治者。  相似文献   

8.
多涎症以唾液分泌过多,频繁吞吐,不分昼夜为主症。多责于脾阳虚衰,日久及肾,脾肾两虚,水湿不化,上泛为涎。现举验案1则,从脾肾同治入手,治以温脾化饮、益肾摄唾,方以理中汤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涎为津液之一,《素问·宣明五气篇》日:"脾为涎。"为什么说涎是脾液呢?首先,脾开窍于口,涎为口中之液;其次,津液由肺、脾、肾三脏调节,其中脾主要负责"制",既不能使水分过盛,也不能使水失布达,涎液就是依仗脾之制约,既不溢于口外酿成滞颐,也不会少涎而致口咽干燥;三是人们之食欲又与涎液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0.
"涎"与"唾"分别为"五液"之一,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然而两者常有混淆,须详加辨析."涎"和"唾"均为口腔分泌的液体,即为"唾液",俗称"口水",均由口腔的唾液腺所分泌,具有滋润口腔和帮助消化的作用.在中医学中,涎和唾,在其生成、与脏腑的关系以及病理变化等方面,各成一说.  相似文献   

11.
已故陕西名老中医张鹏举,治疗小儿流涎有其独特的经验,兹介绍如下。 1 对流涎的认识张老认为,脾主运化,生津液,口是脾胃精气出入之户,也是涎出入之处,口为脾之外窍,涎出于口,故涎为脾之液,受水谷之精气,浮游涌溢,上输于脾,通过脾布散水精,而化为液,泌注于脾外窍。同时在脾气的摄津作用下,使津液渗灌口窍,发挥濡润助消化的作用,使之不致外溢。若饮食不振,损伤脾气,致化源不足,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灌溉四旁,则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于  相似文献   

12.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现代多用于心脏方面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炎、心功能衰竭等。然《外台秘要》载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本文介绍运用炙甘草汤治疗肺系疾病,取得较好疗效,为晚期肺系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滞颐又名流涎不收。其名出《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滞颐候》:"滞颐之病,是小儿多涎唾,流出渍于颐下,此由脾冷液多故也。"故历代医家多从脾胃虚寒论治。但目前认为还有脾胃积热型等,应临证仔细辨证,不可一概拘泥于脾胃虚寒论治  相似文献   

14.
"肾在液为唾"是中医肾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近年来肾与唾相关的文献分析总结,发现人们虽然从文献、实验、临床等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肾与唾的相关性,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唾液与肾的相关性研究尚欠深入,缺乏动态观察,而唾液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的广泛应用将为肾与唾的相关性研究带来契机,从而全面阐释中医"肾在液为唾"理论的科学内涵,为肾藏象相关疾病的临床无创伤诊断和微观辨证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郭集军 《中医杂志》2001,42(2):74-74
笔者外公是乡间医生,一次回乡探亲,见外公收治一流涎男子,竟独用一味法半夏便使其10余年顽疾痊愈,甚为奇怪,乃请教其因。外公说,痰涎为水湿化生,脾主涎而肾主唾;脾胃虚则湿浊聚;湿浊盛则痰涎生;故治涎可责于脾肾;半夏味辛性温,有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的作用;且《本经》认为法半夏兼有温肾之功;故独  相似文献   

16.
<正>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脾为涎,肾为唾。”脾胃正常则津足,口中和,不燥不渴,食而知味;脾胃虚寒,温化失权,升降失常,不能收摄则冷涎上涌,口淡泛恶。肾经有一络脉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穴,因肾阳虚衰,水津上犯则多唾,唾液清冷。故余临证中,凡见病后喜唾者,多从脾肾论治,每收效益。例1 石某,男,43岁。素患胃病,胃脘满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曾经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1983年11月16日来我院初诊:久病后胃脘不适,纳差,头昏乏力,时吐少量清涎而喜唾,二便量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证属:脾胃虚寒,痰饮内阻。治以温中散寒化饮,健脾益气之法。方选理中汤化裁:党参茯苓各12克白术半夏各9克干姜6克炙甘草5克益智仁10克。药用6剂后而病愈。例2 关某,男,6岁。曾患“消化功能紊乱症”  相似文献   

17.
正朱秉宜教授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朱老从事中医肛肠工作60余载,尤其对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tipation,STC)主要表现为排便时间延长,少便意,粪质坚硬,因而排便困难。朱老认为便秘的发生不外乎津不足或津不布导致津不润肠,与肺、脾、肾密切相关,因脾主运化,肾主五液,开窍于二阴,肺主气,与大肠相表里。故朱老临床多倡导"津不足,津不布"学说,多从"养阴通便,理气布津"角度诊治本病。现将其诊治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口疮从肾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发性口疮(复发性口腔炎)为临床常见的口腔粘膜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为病毒感染,代谢障碍,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异常,消化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引起的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口疮、口糜等范畴。初发多为实火,病久长期迁延难愈或反复发作属虚火。正如张景岳所言:“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1肾与口疮的关系肾为先天之本,内藏人体真阴、真阳,在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与涎同为口津,能滋养口舌;并且肾主骨,骨之余为齿,齿、舌、口三者密切配合,对人体消化、味觉和语言的维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肾脉络膀胱,支脉沿喉咙至…  相似文献   

19.
流涎治验     
柳某,女。3岁,1991年6月29日初诊。患儿自出生后第9个月长齿时流涎。2年多来从未间断。家人起初不以为病,疑系长齿所致,待牙齿大多长出,仍流涎不止,乃觉有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皆无效验。其涎时稀时稠,其量有增无已。诊见下颌如洗,胸衣尽湿,鼻燥涕稠,口渴喜饮,舌质红,尖边无苔,根后薄黄,脉浮数。处以:红参、枣皮、熟地、茯苓、知母、甘草各10g,泽泻、丹皮各5g,山药、黄柏各15g,黄芪、牡蛎各30g。2剂,水煎,日服3次,夜服1次,分3天服毕。二诊流涎止,略咳,要求予原方巩固疗效。遂处原方,加浙贝15g。2剂,用法同前。数日后,其母携柳某从幼儿园走出,问及其病,诸症悉除。随访至今,身体健康,流涎未再复发。 按:本例乃睥肾气阴两虚,郁热内停之流涎病。盖肾寓元阴元阳,藏精,主生长发育,主骨,齿乃骨之余。出齿时流涎,其涎时稠,2年多来不能制止,可知其证与肾之精气虚弱相关。口津之中,稠厚者曰唾,属肾,清稀者曰涎,属脾。平素下颌如洗,胸衣尽湿,绝非仅是唾液外渗所能及,足见其病尚兼脾气虚弱。脾肾气虚,不能摄津,故涎唾外流。气虚日久,郁而生热,虚热内扰,阴精受损,于是口渴喜饮,鼻燥涕稠。舌质红,根后苔薄黄,脉浮数,皆为脾肾气阴两虚,郁热内停之征。根据以上辨证,笔者投参芪地黄汤健脾滋肾,益气养阻,增知母、黄柏  相似文献   

20.
唾液腺分泌增多症的根本病因在于脾肾亏虚,水液运化失司,摄纳失调,临床分为多涎症与多唾症两种不同表现。辨证应从脾肾两脏着手,以温阳化饮、健脾益肾为治法。本文列举唾液腺分泌增多症验案2则,以理中汤、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为基础方,加用益肾摄涎之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