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对提高住院患者即时完成服药率的作用.方法 通过实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及现况调查,比较住院患者活动前后即时完成服药率、对医护人员发药态度满意度和对"送药到口"发药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的即时完成服药率由75%提高至97%(P<0.01),对医护人员发药态度满意度由84%上升至98%(P<0.01),对"送...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强病案管理,降低病案在密集架上的错误率。方法采用QCC小组活动程序,通过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等活动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活动前后某时间段病案密集架上病案上架错误率,评价改善幅度。结果病案上架错误率由原有的1.27%降至0.02%,降低了1.23%。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病案上架的错误率,提高了科室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工作人员参与科室管理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产房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率及正确率的作用。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流程中影响产房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率及正确率的主要要因,针对主要要因制定相应对策,分阶段进行实施与检讨,比较、分析品管圈方法实施前后产房医护人员洗手认知、洗手正确性、洗手率、正确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抗生素使用率。结果产房医护人员对洗手认知测评分从品管圈前(63.55±9.20)分提升到品管圈后的(84.45±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洗手正确性测定合格率从品管圈前18.2%提高到品管圈后100%;工作前后洗手率从品管圈前22.2%提高到品管圈后93.1%;正确率从品管圈前54.1%提高到品管圈后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从品管圈前4%降低至品管圈后的0.4%,下降3.6%。阴道分娩产后抗生素使用率从品管圈前91%降低至品管圈后的11.2%,下降79.8%。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产房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依从性,提高产房医护人员洗手认知度,降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抗生素使用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个体体检者满意度方面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我院体检科2017年4月至9月将品管圈应用于提高个体体检客户接待满意度的实践,比较改善前后个体体检者满意度方面的变化。结果整改后,个体体检者不满意次数由17次/周,下降到6.5次/周,目标达成率106.06%,进步率61.7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个体体检者满意度,并且对科室的管理和科室成员的自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提高门诊患者就诊预约率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开展以"提高门诊患者就诊预约率"为主题的品管圈管理活动,对我院门诊患者就诊预约率低有关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整改措施并落实实施,科室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前后对我院门诊患者就诊预约率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我院门诊患者就诊预约率较活动前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科室通过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活动后门诊预约率逐月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11月开始在我院各个临床科室实施品管圈活动,一直到2017年8月共组建9个圈。分析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精神科、感染科、内科、外妇科等多个科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活动后护理安全管理明显改善,与活动前比较效果良好(P0.05);活动前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6.5%,开展活动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有94.5%,前后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安全管理与护理满意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皮肤破损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由本科室1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品管圈小组,分析新生儿皮肤破损发生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观察品管圈活动实施的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新生儿皮肤破损发生率显著降低,目标达标率为101.1%,进步率为68.78%。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圈员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以及团队凝聚力等,增强了自信心和责任意识。结论品管圈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皮肤破损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科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40例肿瘤科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在此期间实施品管圈活动;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40例肿瘤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此期间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2组肿瘤科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对照组肿瘤患者自觉服药情况为83.5%,实验组肿瘤患者自觉服药情况为90.0%。目标达成率为98.5%;进步率为5.43%。结论:在肿瘤科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同时可以提高品管圈成员的工作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工具在呼吸内科提高静脉输液PDA扫描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品管圈十大步骤,将2014年11月~2015年1月作为改善前,2015年2月~2015年4月作为改善后,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静脉输液扫描率由改善前4.83%上升至67.85%,目标达成率119.09%,进步率129.86%。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呼吸内科静脉输液扫描率,保证了患者安全,转变了护理人员从被动管理到积极参与管理的思想理念,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参与护理管理的积极性及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探讨降低科室钢针使用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一次性钢针使用率为活动主题。通过品管圈活动,选出影响科室一次性钢针使用率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结果:改善后对科室患者一次性钢针使用率进行调查,统计数据为12%(静脉穿刺472人,使用钢针57人,钢针使用率为12%),较改善前65%(静脉穿刺1 327人,使用钢针863人,钢针使用率65%)有明显降低。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科室钢针使用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开放病房危险物品带入率的应用效果。方法由10名医护人员组成品管圈,通过调查分析查找精神科开放病房危险物品管理的薄弱环节,确定主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过程中,危险物品带入率从活动前的45.21%,到活动中的31%降至活动后的1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精神科开放病房危险物品带入率及提高护理团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新入院患者床位等候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严格按照“品管圈”实施步骤开展活动。选择2021年4月12—25日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86例新入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8月9—22日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79例新入院患者作为实验组,找出新入院患者床位等候时间长的真因,探索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新入院患者的床位等候时间,评价对策的有效性,计算目标达成率、进步率。结果 开展本次品管圈后,有效缩短了新入院患者床位等候时间,由活动前的81.7分钟降至42.8分钟,目标达成率为105.4%,进步率为47.4%。结论 “品管圈”是医疗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通过此次的品管圈活动,为患者就医提供了便利,有效缩短了新入院患者的床位等候时间,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优化了科室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消毒供应中心腹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该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常规管理,2021年5月至2021年9月该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腹腔镜器械管理质量(清洗、消毒、包装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科室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合格率依次为99.36%(465/468)、99.57%(466/468)、98.29%(460/468),分别高于实施前的95.22%(438/460)、97.83%(450/460)、96.09%(442/4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器械损毁、包装松散、可拆卸器械不配套、特殊细小部件缺失的发生率依次为2.78%(13/468)、0.85%(4/468)、0.43%(2/468)、1.28%(6/468),分别低于实施前的6.52%(30/460)、4.57%(21/460)、3.04%(14/460)、5.65%(25/4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4.44%(68/72),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儿驱动雾化依从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患儿驱动雾化依从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导致依从性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目标值公式设定目标值为87.60%,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儿驱动雾化依从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69.30%提高至88.85%,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品管圈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在提高患儿驱动雾化依从率中改变了治疗环境,操作方法,调动了医护人员积极性,降低了患儿住院费用,提升了患儿家长满意度,由此提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住院患儿驱动雾化依从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缺失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内10人成立品管圈小组,调查、分析骨科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缺失的原因,通过品管圈活动10大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使骨科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缺失率从活动前的45%降低到活动后的11.7%,目标达标率为104%,改善幅度达到74%。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骨科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缺失率,提高骨科护理质量,促进骨科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6-12月在本科开展品管圈(QCC)活动,根据实际成立品管圈(QCC)活动小组,确立"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为活动主题,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的原因加以分析,在掌握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措施,达到指定的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目标。结果自从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达到90.75%。目标达成率约为120%,进步率约为46.65%。结论根据实际,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在掌握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措施,可以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应用价值值得肯定和认可,并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应用品管圈来降低临床输液PDA漏用率的活动。方法:成立科室品管圈,通过拟定计划,现状把握,查找PDA输液漏扫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相应对策拟定及实施,并效果确认,最终制定出标准化流程作业,最后进行检讨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科室PDA输液漏扫率明显下降,从之前的13.5%降低到3.9%。结论:实践品管圈的活动能够对临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风险大大改善,还能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的业务素质,充分调动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构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的价值。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将缺少影像宣教资料、人员培训不到位、患者不能配合及患者医源性制动四大要素列为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率的考核指标,遵循PDCA工作程序,比较活动前后患者对康复锻炼遵医行为的依从性。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对术后康复锻炼的遵医行为依从率从41.7%提高至90.3%,患者住院日期减少2.79 d,目标达标率为131.4%。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术后康复锻炼的遵医行为的依从性,而且减少住院天数,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干预肿瘤患者大小便标本的留检率效果。方法科室成立“齐齐圈”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肿瘤患者大小便标本留检率较低的问题加以改进[1]。实施品管圈前后,对我科连续某月收治病人的大小便标本留检率进行统计,分析入院后3d及出院时留检率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我科患者入院后3 d及出院时大便留检率分别从33.33%和62.86%提升到74.04%和96.15%,相应时间点的小便留检率分别从38.89%和64.81%升高至95.45%和1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QCC活动,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的留检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诊预约诊疗服务中使用品管圈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2年1月-2013年1月就诊的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品管圈管理前组,另选2013年2月-2014年2月就诊的400例患者为品管圈管理后组,采取品管圈管理方式,对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有效改进,对管理前后门诊的预约诊疗服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管理前预约选择率为8.00%,管理后上升至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医务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谐程度、积极感与责任感、沟通配合、解决问题能力的评分显著低于管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预约诊疗中采取品管圈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将患者预约选择率显著提高,也可以显著将医务人员职业能力提升,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对改善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