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施雯慧  成诗明  陈伟 《疾病监测》2012,27(3):242-247
结核潜伏性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是宿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尚未发病,无活动性结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或细菌学证据的一种特殊状态。潜伏性感染者如不进行治疗,约有5%~10%会发展成活动性结核。早期识别和治疗结核潜伏感染者,是结核病防治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诊断潜伏感染的结核菌素试验(TST)和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方法、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使用方面的选择,为开展现场调查和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与休眠株蛋白质组差异表达情况,探讨结核潜伏性感染相关的诊断标志物.方法 选取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 Rv和由标准株诱导的潜伏性感染菌株模型(休眠株)的样本,每个样本各培养3皿.对2组样本中的菌株进行裂解并抽提蛋白,进行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检测与分析,获得标准株与休眠菌株中相关蛋白质组的表达数据,并利用蛋白富集、信号通路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技术将差异蛋白进行分类,进一步确定参与能量代谢通路的相关蛋白.结果 所检测的187个蛋白质中,64个蛋白质具有差异性表达,其中40个蛋白质表达上调,24个蛋白质表达下调.P9WPC9蛋白在休眠菌株与标准株中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9WPC9蛋白主要参与细菌的能量代谢通路,可能成为结核潜伏性感染的潜在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可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使患的抵抗力降低,由于多种病原体的侵袭而造成机会性感染。艾滋病(AIDS)的机会性感染使患受感染的器官系统广泛,被感染的机会频繁,且通常可同时有数种机会性感染,这些病原体对正常人致病性很低,但对艾滋病患则可危及生命。因此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正确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重庆市璧山区不同人群进行潜伏性结核感染现状调查,了解璧山区结核杆菌感染水平。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重庆市璧山区不同人群382例进行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IGRAs)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 382例患者中,阳性136例,阴性246例,阳性率35.60%;男性阳性率35.83%,女性阳性率32.24%,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2,P0.05);不同年龄人群中阳性率分布不同,结核感染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70岁以上老人感染率最高。结论重庆市璧山区存在结核杆菌高感染风险人群,结核感染率较高,高危人群中结核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相似文献   

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是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最基本诊断依据[1]。在实践中,即使有HIV的流行病学暴露史,或有与HIV相关的临床症状或疾病症候群,但缺乏HIV感染的实验室依据,也无法作出HIV/AIDS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结核病病原学确诊率低,缺乏细菌学证据易导致漏诊,错过治疗及预防的最佳时机,并造成严重的连锁反应。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试验是结核病辅助诊断的一种免疫学方法,目前可以用于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诊断及活动性结核感染的辅助诊断,但在结核病高流行及低流行地区的诊断价值及应用尚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T-SPOT.TB对结核高流行地区的菌阴性结核病、免疫缺陷结核病患者群的应用价值、影响因素及临界值判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和血清学结核抗体(TB-Ab)检测两种方法在结核辅助诊断中的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院就诊确诊为结核患者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及TB-Ab检测结果。结果在112例结核患者中,101例T-SPOT.T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90.18%,32例TB-A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28.57%。其中肺结核41例,40例T-SPOT.TB阳性,灵敏度为97.56%;18例TB-A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43.9%。肺外结核71例患者中,61例T-SPOT.T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85.91%,14例TB-A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19.7%。结论 T-SPOT.TB检测不受标本采集的影响,灵敏度高,T-SPOT.TB的各项综合评价指标均优于血清学结核抗体(TB-Ab),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艾滋病毒)已引起了全世界对安全输血的广泛重视。虽然性接触是传播艾滋病毒的主要途径,但是传播效率最高的仍是输血。为保证输血安全,对献血员进行抗-HIV(1 2)抗体筛查,是保证血液质量的必要检测项目之一。本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15万例无偿献血者标本,发现17例抗-HIV抗体阳性,并通过省艾滋病检测中心确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AIDS流行等原因,结核疫情开始回升。为了降低高危人群中活动性结核菌感染的患病率,医学界建议对高危人群的潜伏性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 sis infection,LTBI)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艾滋病伴发腹部结核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艾滋病伴发腹部结核患者超声资料.结果 88例艾滋病伴发腹部结核患者中,超声表现为腹部淋巴结肿大者66例(75.00%),其中31例伴发颈部淋巴结肿大,18例表现为分叶状融合团块,其内可见大片细小点状回声漂浮的无回声区;肝脏结核47例(53.41%),其中肝肿大40例,肝实质局灶性病变13例,表现为大小、分布较均匀的高或低回声结节;脾脏结核49例(10.63%),脾肿大41例,脾实质病变15例,其中局灶性病变14例,表现为多发均匀低回声小结节,弥漫性病变1例,呈"虫蚀样"改变;肠结核8例(9.09%);胰腺结核2例(2.27%);沁尿系统结核2例(2.27%);腹水14例(15.91%).结论 艾滋病伴发腹部结核超声表现与病理相符,病变内未见钙化出现,容易形成大面积液化;多个脏器同时受累多见,淋巴结、肝、脾是最常受累的部位.  相似文献   

11.
12.
85例AIDS并机会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认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并发机会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5例住院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常见的机会感染、实验室检查异常情况及机会感染的确诊时间等情况。结果:本组资料中发生机会感染患者主要为青壮年男性,发病后误诊率为70%,大多经两家医院就诊后确诊。60%以上患者首诊于非感染科。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腹泻、消瘦、皮疹、贫血等症状和体征。肺部感染35例(14%),肺结核12例(14%),乙型肝炎9例(10%),丙型肝炎10例(11%),梅毒7例(8%),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15例(17%),败血症1例(1%)。结论:HIV机会感染呈多器官受累,临床表现复杂,不具特异性。临床应提高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包括菌阴性肺结核病患者145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45例共190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对菌阴性肺结核诊断的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84.4%,阳性预测值为94.7%,阴性预测值为64.4%。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适用于菌阴性肺结核病的临床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联合结核抗原检测在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是否合并结核感染为依据,分为两组,各42例,对比单一检测法、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联合结核抗原检测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结核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显著;组间联合检测效果相比,差异显著。结论与单一检测方相比,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经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联合结核抗原检测,提高了诊断效果,避免了漏诊与误诊,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卫生问题,我国HIV感染人数逐年倍增。据专家估计2002年底HIV感染人数已经超过100万,如果控制不好,在2010年将超过1000万,形势非常严峻。从HIV感染到发展为艾滋病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有可能发生肝炎,或由HIV本身造成肝损害,或由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造成肝毒性。由于有几种肝炎(如乙、丙、丁型肝炎等)与HIV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如血液传播),必然存在艾滋病与肝炎的混合感染。因此,对艾滋瘊患者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预防,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TP)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现象在不同送检人群中的表现。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病毒核酸检测192例不同送检人群感染HIV、TP和HCV的情况,分析合并感染的特点。结果 192例送检血液标本均感染HIV,男127例,女65例,其中51例合并感染TP,18例合并感染HCV,7例同时感染以上3种病毒;合并感染者以血液科、传染科、皮肤科、肝病科和戒毒所送检的血液标本为主。结论 HIV与TP和HCV往往呈二重或多重合并感染,加强HIV感染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某地区大学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及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行为。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某地区3所高校3683名一至三年级在校大学生,均给予HIV抗体检测,并以问卷形式调查收集其对AIDS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相关行为方式等信息。结果血清学检查显示约0.03%感染HIV,0.57%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5.43%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以及0.27%感染梅毒;AIDS知识知晓合格率为91.58%,一至三年级知识知晓合格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06,P<0.001);有性行为人数约占26.20%,一至三年级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864,P<0.001);吸毒人数约占0.46%,一至三年级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594,P=0.451)。结论某地区高校大学生HIV感染率较低、AIDS知识知晓情况良好,但存在危险行为,且随着年级上升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干扰素-g(IFN-g)、白介素IL-1受体拮抗剂(IL-1Ra)、免疫球蛋白A(IgA)、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检测在高危人群结核潜伏性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高危人群结核潜伏性感染者65例,均拒绝接受预防性治疗,随访观察活动性结核发生情况,比较活动性结...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筛查,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检测抗体的第三代试剂为主。近年来国外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荧光检测(ELFA)系统筛查HIV感染者。我们用上述两种方法对39份血清标本进行比较,并用WEST-BLOT作为确诊试验。  相似文献   

20.
抗-HIV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不同检测试剂对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试剂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献血者血浆标本进行抗-HIV分析,呈反应性血浆标本采用免疫学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证分析。结果ELISA再次检测抗-HIV阳性率显著低于初次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证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初次检测和再次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不同试剂检测抗-HIV对于保证血液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