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对某炮兵部队官兵腰部训练伤发生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制订炮兵腰部训练伤防治方案,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对南京军区某炮兵部队2013年9月入伍新兵281人(A营140人、B营141人)参训6个月后腰部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订"炮兵腰部训练伤防治方案";对该部队2014年9月入伍新兵276人(C营139人实施"炮兵腰部训练伤防治方案",D营137人不实施该方案)参训6个月后腰部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上述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年9月入伍新兵参训6个月后腰部训练伤的发生率为24.6%,其中A营为23.6%、B营为25.5%,两营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014年9月入伍新兵参训6个月后腰部训练伤的发生率为17.0%,其中C营为11.5%、D营为22.6%,C营训练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营(P0.05)。结论腰部训练伤在炮兵部队中发病率较高,本文提出的"炮兵腰部训练伤防治方案"可有效降低炮兵腰部训练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驻岛官兵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部队开展训练伤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指导.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于2019年12月抽样调查258名某岛礁驻岛官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驻岛官兵训练伤发生率为63.57%,不同年龄、饮食习惯、入伍前体能成绩、睡眠质量、有无慢性病、自我感觉训练强度的驻岛官兵训练伤发生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损伤是下肢关节扭伤和腰肌劳损.结论 驻岛官兵训练伤发生率较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应从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治意识、贯彻科学组训理念、保障防治措施有效实施等方面考虑,以预防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军陆战队某部训练伤发生情况及训练伤防治知识教育现状,探讨训练伤发生的影响因素、训练伤防治知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具体防治措施,为组训部门安排训练、卫生部门开展教育、参训人员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3月1—15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海军陆战队某部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并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海军陆战队某部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为20.33%,调查的428名官兵中过去1年因参加训练受伤的有209例,其中发生过软组织损伤的129例,骨与关节损伤的80例,不同学历官兵过去1年训练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P0.05)。结论海军陆战队某部官兵训练伤知识掌握情况整体较为片面,各部门需通力合作、综合手段、提高重视并加强预防,才能有效降低军事训练伤发生率,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某部秋季入伍新兵军事训练伤与冬季入伍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对比研究,为减少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某部教导队2013-2014年秋季入伍新兵共1083名与2011-2012年冬季入伍新兵共1163名的军事训练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秋季、冬季入伍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分别为28.56%、26.74%,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损伤部位和病因均有变化,秋季训练伤与冬季训练伤中的擦伤占比分别为19.42%、14.79%;挫伤分别为17.80%、22.83%;骨折分别为10.03%、7.07%,具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秋季与冬季入住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气温因素的变化、训练着装的不同,使训练伤的伤型、发病部位的特点和规律有变化,据此针对性提出建议,将有效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兵军事训练伤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本院于2014年9月开展新兵军事训练伤预防与护理工作,选取新兵600例设为观察组,将2013.8~2014.8未开展预防工作的600例新兵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训练伤发生率为10.2%,高于观察组1.8%,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新兵军事训练伤,且损伤后积极护理,可大幅度降低训练伤发生率并促进损伤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休哈特质量控制图安全预警系统管理与常规健康教育对部队训练伤的预防效果差异。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5月—2019年5月,选择同一兵种专业的战士800名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0例,在训练伤预防方面,实验组采用基于休哈特质量控制图安全预警系统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管理。比较两组战士2年时间内训练伤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各类训练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事件。结论基于休哈特质量控制图安全预警系统管理,可明显降低部队训练伤发生率,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索现阶段新兵生理健康教育适宜的内容和形式。方法 整群抽取1 350名新兵,自编问卷调查其生理健康知识需求;设置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由课题组依据需求调查设计、实施教学干预,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学模式进行干预;问卷测量干预组、对照组生理健康知识水平,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除“戒除劣习”以外,其他8维度健康知识的需求率均达到85%以上;干预组生理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健康促进行为”、“膳食营养与卫生”、“训练伤防治”维度上,干预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学历、籍贯和性别的干预组新兵,生理健康知识得分差异显著。结论 依据新兵生理健康知识需求,结合现代健康传播的理论和方法改进、完善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能有效提高新兵生理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兵骨密度情况,分析骨密度相关因素,并探索骨健康管理策略。方法调查了解新兵基本情况,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对武警某部3476名新兵非利手的桡骨远端1/3处进行骨密度测定,分析可能影响骨密度的相关因素,并对部分骨密度异常的新兵进行三个月的骨健康管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研究对象骨密度T值平均为(-1.47±1.12),异常率为73.82%;女兵骨密度状况好于男兵,学历越高的人群,骨密度状况越好,籍贯不同的新兵骨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和其他职业人群平均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和农村兵的平均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骨健康管理,被干预新兵平均骨密度值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性别、学历、籍贯等因素与新兵骨健康状况相关,开展新兵骨健康管理能够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医学防护措施对武警基层部队擒敌术训练伤的干预作用,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武警部队不同地域的6个全训支队共4945名官兵,在对其实施训练伤防护的医学干预措施一年后,采用问卷调查与查阅门诊登记相结合的方法,对6个支队的训练伤发生情况及其诱发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医学干预措施后训练伤发生率为(5.8±1.0)人次/(100人·年),明显少于干预前训练伤发生率(9.6±1.6)人次/(100人·年),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施医学干预措施后,动作要领掌握不当在擒敌术训练致伤原因中所占比例为23.6%,明显少于干预前的42.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武警全训部队的擒敌术训练中,实施医学干预可有效降低擒敌术训练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某军校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并分析训练伤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军校2012年9月入伍的陆军参训新兵6个训练营中抽取1200名新兵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探讨入伍新兵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分析训练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新兵集训期间伤害发生率为9.17%,其中训练伤发生率为7.50%,占总伤害中的81.82%,非训练伤发生率为1.67%,占总伤害18.18%。受伤时间分别在第7周和第10周达到高峰,伤害类型以扭伤/擦伤/拉伤为主(64.55%),受伤的部位主要在双下肢(61.82%),发生的训练伤主要是体能训练引起(66.67%)。训练伤影响因素单因素结果示:户籍为城市的新兵训练伤受伤率(9.87%)明显高于农村新兵(6.42%)(P0.05),不同性别、民族、独生子女情况、家庭经济条件、体重计数训练伤伤害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受伤组的自觉训练量明显高于非受伤组(P0.05),且受伤组的训练内容掌握程度、训练前热身准备程度、训练衣服及鞋子舒适度评分均少于非受伤组(P0.05)。多因素结果示:户籍属于城市及自觉训练量大是影响训练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军校新兵入伍训练阶段训练伤的发生率为7.50%,高于非训练伤,且户籍为城市的新兵及自觉训练量大的新兵应该作为避免发生训练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医学干预措施对降低武警某部新兵擒敌术训练伤发生的作用效果,为减少训练伤的发生,保证武警部队官兵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12月对驻华北地区武警某部2个大队官兵的擒敌术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以其中1个大队作为对照组,按以往常规组训方式进行擒敌术训练;另1个大队作为干预组实施医学干预措施1年.对擒敌术训练期间2个组训练伤发生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干预措施对擒敌术训练伤的发生率及发生原因均有显著影响:动作要领掌握不当在擒敌术训练伤的发生原因中所占的百分比,干预组(44.2%)明显高于对照组(22.6%),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擒敌术训练伤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11.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武警部队官兵擒敌术训练中,实施医学干预可有效降低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牛素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5,(24):4428-4430
摘要:目的 探索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减少新兵训练伤的发生率。方法 纳入公安消防某部所招收全部新兵106名,根据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将集训分为时间相等的前后两阶段,组织问卷调查,并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对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受伤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发生率进行检验。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受训新兵的受伤率由31.0%降至10.3%,健康知识各项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各项发生率也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且有针对性地对新兵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新兵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健康行为的发生率,同时可有效降低新兵受训时训练伤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新兵健康素养水平并提高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某部新兵训练伤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炮兵训练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军区某炮兵部队2013年入伍新兵438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及个人基本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部新兵训练伤发生率为60.7%;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新兵运动能力、体质指数、学历、幸福感等4项个人基本情况与训练伤的发生率高度相关(P0.01),OR值分别为2.915、1.920、0.477、1.976。结论本组新兵训练伤的发生率较高,新兵的学历、体质指数、运动能力、幸福感等个人基本情况对训练伤发生率的影响较明显,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降低训练伤发的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武警部队基地化新训模式下新兵新训期间训练伤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新兵新训期军事训练伤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某部2015年度参加训练的新兵1000人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分为个人情况和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两部分。军事训练伤诊断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训练伤发生率为26.55%。城乡背景、营养状况、吸烟史、碳酸饮料饮用习惯、运动习惯等不同的新兵,其训练伤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新兵集训第6-10周发生损伤较多;入伍前营养状况较差、不良生活习惯及农村新兵易发生训练伤;应重视体能训练中劈叉训练、"冲坡"跑、器械训练的防护。  相似文献   

15.
某部做好新兵训练伤预防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总结新兵训练伤预防工作的做法,有效降低新兵训练伤发生率。方法采取督查指导、跟训保障、总结等方法。结果通过多年工作指导,新兵训练伤发生率明显降低,并总结出5点经验:(1)抓好健康教育是做好新兵训练伤预防工作的前提;(2)抓好科学组训是做好新兵训练伤预防工作的基础;(3)抓好训练保护是做好新兵训练伤预防工作的关键;(4)抓好医学监督是做好新兵训练伤预防工作的重要环节;(5)抓好科学饮食是做好新兵训练伤预防工作的有力保证。结论总结的基本经验对相关部队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疗养康复对部队特勤人员及离退休老干部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在某院进行中医疗养康复综合治疗的部队特勤人员60例和离退休老干部60例,并对其进行睡眠质量测评,分别记录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后特勤人员测评情绪状态、睡眠效果、睡眠感受、睡眠可持续性、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总均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社会功能评分前后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后离退休老干部测评睡眠效果、睡眠感受、睡眠可持续性及睡眠总均分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情绪状态、睡眠潜伏期及社会功能评分前后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疗养康复治疗能提高特勤人员及离退休老干部的睡眠质量,促进身心健康,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妊娠合并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该院诊治的妊娠合并慢性乙肝患者160例,采用心理症状评定量表(SCL-90)评估所有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依据评估结果分为良好组(67例)、不良组(93例),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分析患者个人及家庭情况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妊娠合并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良好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好组与不良组患者的居住地、文化程度、乙肝病程、医疗保险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间乙肝家族史、家人接受程度方面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文化程度、乙肝病程、乙肝家族史、家人接受程度是妊娠合并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妊娠合并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不利于母婴获得良好妊娠结局,应了解妊娠合并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更好地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8.
刘彬  周庆  曹鑫 《医疗装备》2020,(5):135-13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6例急诊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院前急救干预实施前收治的43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院前急救干预实施后收治的43例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救治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液成分输注临床路径应用效果。方法将血液科2019年1月-12月511例住院输血患者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进行应用效果比较分析;并对医护人员和路径管理人员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路径组在输血治疗全过程用时、等候输血医嘱执行时长、医嘱执行到取血时长、例均输血费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路径组平均住院日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路径组输血记录规范合格率、用血合理性评估合格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输血申请单填写合格率、输血知情同意书签订合格率、输血感染筛查检查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医护人员和路径管理人员对血液成分输注临床路径内容完整性、流程合理性、诊疗规范性、实用性以及与病种临床路径兼容性满意度较高;认为对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质量有积极作用,对医护原有工作模式、工作量影响有限,对缩短住院日无贡献。结论《血液成分输注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18)》科学、合理,实用性强,易推广。应用本路径可以规范输血诊疗,优化流程,节约诊疗时间与输血费用,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226例。收集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病程、尿道压迫症状;使用生存质量评定(WHOQOL-BRE)中文版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表(SDS)评估抑郁症状。结果生存质量总得分以及心理状况、生理状况、环境状况、社会关系得分在不同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抑郁症状的前列腺癌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质量总得分以及心理状况、生理状况、环境状况得分在不同医疗付费方式的前列腺癌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质量总得分以及心理状况、生理状况、社会关系得分在不同病程的前列腺癌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尿道压迫症状的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总得分分别为(45.09±12.25)、(67.95±12.0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尿道压迫症状的患者心理状况、生理状况得分也低于无症状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尿道压迫症状、抑郁症状是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偏低,应针对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影响因素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