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64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其中生存48例,死亡16例,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探讨IL-2、IL-6、IL-8与甲减和亚临床甲减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255例甲减(甲减组)、274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亚甲减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IL-2、IL-6、IL-8水平,选择1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减组IL-2水平低于亚甲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IL-8水平高于亚甲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2水平与血清TT3、TT4、FT3、FT4负相关,IL-6、IL-8水平与之呈正相关。结论 IL-2、IL-6、IL-8参与了甲减和亚甲减的发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变化。监测患者血清IL-2、IL-6、IL-8的水平变化,对甲减和亚甲减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晖  刘鹏鹰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336-1338
目的:比较Graves病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L-10、IL-18的变化,考察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血清IL-10、IL-18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Graves病初诊患者,给予丙硫氧嘧啶(PTU)治疗。病情缓解后开始药物减量,3~5个月后改维持量。每次均采集病人治疗前、缓解后、维持治疗期、停药1年后及复发后的静脉血,以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测定淋巴细胞亚群及IL-10、IL-18浓度的改变。比较血清IL-10、IL-18浓度及淋巴细胞亚群在健康人群及不同治疗阶段的变化,并研究不同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中IL-10、IL-18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外周血中CD3+CD4+淋巴细胞以及自然杀伤(NK)细胞明显减少(P〈0.05),而CD3+CD8+的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血清中的IL-10和IL-18浓度显著升高(P〈0.01)。在给与药物治疗1~3个月后病情均出现缓解,其NK细胞明显增加,CD3+CD8+细胞数开始减少(P〈0.05)。血清中免疫因子IL-10、IL-18则显著降低。改为维持治疗后,患者IL-10、IL-18的浓度继续回落,但仍然高于对照组(P〈0.01),此时外周血CD3+CD4+、CD3+CD8+淋巴细胞及NK细胞均比治疗前升高,已接近正常。有21例患者在停药半年到1年后复发,复发者体内CD3+CD4+、CD3+CD8+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均出现异常(P〈0.05),血清IL-10、IL-18又明显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CD3+CD4+、CD3+CD8+、CD4+/CD8+、NK与IL-10之间均有相关性。结论:Graves病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失调。抗甲亢药物治疗能有效地逆转这种免疫失调,但这种逆转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缓解后的维持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失调的纠正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的慢性炎症,累及气道、肺实质以及肺血管,伴随疾病进展,肺功能会进一步损害,严重时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目前,COPD的发病机制仍无定论,近年研究发现,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炎症细胞释放的多种炎症介质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白细胞介素(IL)-2、IL-8、IL-10与COPD的发生密切相关.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在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患者外周血、痰液等标本检查中IL-2、IL-8、IL-10发生了量的变化.此外作为体内的重要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亚群也在疾病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105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IL-10、TNF-α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L-6、IL-8、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IL-1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病患者各组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TNF-α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L-6、IL-10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方法:选择AMI患者30例和对照组30例。AMI组于发病后24h、2周检测血清IL-6、IL-10。结果:(1)AMI组血清IL-6、IL-10水平及IL-6/IL-10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2)相关分析:①AMI与IL-6、IL-10呈正相关;②IL-6与IL-10、WBC呈正相关。结论:AMI后血清IL-6、IL-10水平增高,其变化参与AMI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IL-6和IL-10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中的预警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IL-6与IL-10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作用。方法 将40例人住急诊ICU的SIRS患者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MODS组)和非MODS组,存活组和死亡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IL-6和IL-10浓度,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 SIRS患者IL-6和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ODS组和死亡组IL-6浓度和APACHEⅡ评分分别明显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1);MODS组和死亡组IL-10浓度分别与非MODS组和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S患者IL-6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813,P〈0.01),IL-10浓度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r=0.0627,P〉0.05)。结论 在SIRS患者中早期检测血清IL-6浓度对患者病情和预后有判断作用,早期检测IL-10浓度对患者的预后没有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IL-1、IL-6和IL-10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B组)给予常规治疗加CRRT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IL-1、IL-6和IL-10变化.[结果]B组治愈率(63.33%)明显高于A组(4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CRRT能有效调节血清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平衡,并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IL-6、IL-8、IL-10水平与肝硬化伴骨质疏松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分别测定肝硬化伴骨质疏松患者经氧化苦参碱治疗前后的IL-6、IL-8、IL-10水平.结果肝硬化伴骨质疏松病人的IL-6、IL-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IL-10水平则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氧化苦参碱治疗一个疗程后肝功能减退组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IL-10水平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一个疗程后肝功能恢复组的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L-10水平则显著升高.结论 IL-6、IL-8、IL-10与肝硬化伴骨质疏松患者预后有关,其水平可作为判断肝硬化伴骨质疏松患者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T细胞亚群、TNF—α、IL-6、IL-8的变化进行实验研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TNF—α、IL-6、IL-8的含量。结果:肝硬化组及携带者与对照组相比,CD3+、CD4+、NK(CD16+CD56)显著下降(P〈0.01),CD8+显著升高(P〈0.01),CD4+/CD8+比值肝硬化组显著下降(P〈0.01),但携带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及携带者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升高,但升高程度有差异,其中以肝硬化升高最为明显,携带者与肝硬化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TNF—α、IL-6和IL-8水平的高低,能够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同时也说明了T细胞亚群、TNF—α、IL-6和IL-8参与了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再狭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内科收治的行PCI治疗的130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半年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否发生再狭窄,将其分为再狭窄组(n=34)和无狭窄组(n=96),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h、48 h、7d的IL-6、IL-10、CRP水平差异.[结果]再狭窄组和无狭窄组患者术前、术后冠脉最小管腔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患者的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均显著的高于无狭窄组患者(P<0.05);再狭窄组患者术后6h、48 h的IL-6、CRP水平较无狭窄组显著的提高(P<0.05);再狭窄组患者术后6h、48 h的IL-10水平较无狭窄组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PCI手术前后IL-6、IL-10及CRP等炎症指标水平变化可反应患者手术后的炎症程度,可能与患者术后发生再狭窄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跖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IL-2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跖疣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健康体检者和跖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IL-2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跖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总数、TH细胞数及TH/TS比例、IL-2水平下降(P〈0.01),两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跖疣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张玢 《临床医学》2023,(2):31-33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预测重症肺炎患者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并进行纤支镜肺泡灌洗的87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入院时血清IL-6、IL-10水平,分析血清IL-6、IL-10水平预测重症肺炎患者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效果的价值。结果 治疗1周,87例患者中治疗无效13例,占14.94%,纳入无效组;其余74例治疗有效患者纳入有效组。无效组入院时血清IL-6、IL-10水平高于有效组(P<0.05)。入院时血清IL-6、IL-10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患者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无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1~0.9,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IL-6、IL-10过表达提示重症肺炎患者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无效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后的不同时期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和白细胞介素 8( IL - 8)含量。方法 :采用 ELISA方法测定 30例正常人对照、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期血清中 IL-6和 IL - 8含量。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 IL- 6和 IL- 8的含量在病程监测各期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 )。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后的不同时期进行血清中 IL- 6和 IL- 8含量的测定 ,对病情监测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对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依循随机分配原则将200例HDI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单用硫酸镁药物治疗,后者于前者治疗基础上加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比较两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变化情况及血黏度、血细胞压积、脐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比值(S/D值)、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值变化情况。结果药物治疗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均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化,但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可调节患者炎性细胞分子紊乱状态,缓解临床不良体征和症状,疗效显著,具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淋巴液和外周血IL-10、IL-12、T细胞亚群水平,及胸导管引流(TDD)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1例中、重度哮喘病人TDD治疗0d、5d淋巴液和外周血的IL-10、IL-12及T细胞亚群。结果:哮喘淋巴液中IL-10明显高于政党对照组血浆水平,而IL-12则明显降低;TDD治疗5天,哮喘淋巴液和血浆中IL-10均明显下降,IL-12则显著升高达正常血浆水平。哮喘淋巴液中CD3、CD8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人外周血水平,而CD4/CD8比值、B细胞百分率则显著增高;哮喘淋巴液中CD3百分率、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其自身外周血水平;TDD治疗5天,哮喘淋巴液中CD4/CD8比值下降,同时外周血CD3、CD8百分率明显升高,CD4/CD8比值、B细胞百分离下降。结论:哮喘淋巴液中存在IL-10和IL-12较生或释放失调,以及T细胞亚群失衡。TDD可能通过引流部分细胞因子和T细胞,调整和促进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IL -6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探讨其免疫功能与临床意义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L -6水平。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Ⅰ、Ⅱ期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CD8)无明显差异 ,IL -6水平增高 ;Ⅲ、Ⅳ期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CD4水平下降 ,而CD8与IL -6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肺癌患者IL -6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对临床分析肿瘤发展状况 ,判断其预后及疗效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输血对肝癌根治术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水平的影响,为肝癌患者围术期及术后输注同种异体血后免疫功能的评估提供依据及相应的治疗方向。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接受肝癌根治术患者250例,随机分为肝癌输去白细胞血组(n=100)和肝癌输全血组(n=150)。肝癌输去白细胞血组输注同种异体去白细胞血,肝癌输全血组输注同种异体全血。比较手术前(TA)、麻醉手术开始输血后2h(TB)、术后第1天早晨(TC)、术后第5天早晨(TD)4个时段,两肝癌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IL-6、IL-10的水平以及肝癌输去白细胞血组和肝癌输全血组之间IL-6、IL-10的水平。结果肝癌输全血组手术开始输血后2h及术后第1天IL-6、IL-10较肝癌输去白细胞血组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输全血组术后第5天IL-6、IL-10较肝癌输去白细胞血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根治术后患者输注同种异体全血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肝癌根治术后输注同种异体全血患者血浆中IL-6、IL-10的定时检测,对监测患者病情,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患者手术预后的情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在脓毒症患者体内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01—2011—12在我院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60例,脓毒症组根据28日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检测外周血IL-6和NT—proBNP的浓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非脓毒症对照组,入院的24h内检测血清IL-6和NT-proBNP浓度。结果: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血清IL-6和NT—proBNP的浓度均明显升高(P〈O.01);IL-6、NT—proBNP浓度、APACHEⅡ评分三者之间均呈正相关。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的血清IL-6和NT—proBNP的浓度均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IL-6和NT-proBNP水平升高反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与预后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NF-α、IL-6、IL-10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50例健康者及12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其值随着肝炎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结论上述细胞因子与乙型肝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判定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