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超声波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例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疼痛程度,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现有痛强度PP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P0.05)。结论:针刺联合超声波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改善临床相关症状和膝关节疼痛程度方面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扶他林超声波药物透入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的疗效。方法:6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超短波和扶他林超声波透入治疗,对照组予超短波和单纯超声治疗,观察两组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他林超声波透入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汤配合新癀片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四妙汤配合新癀片外敷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尿酸、C反应蛋白及血沉和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尿酸、ESR、CRP和VAS评分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妙汤配合新癀片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散治疗风湿郁热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风湿郁热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散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UA、CRP、ESR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散治疗风湿郁热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外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结合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VAS评分、UA、ESR及CRP浓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UA、ESR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UA、ESR和CR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外洗可以明显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痛风通络剂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非布司他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痛风通络剂,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的关节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过去12周内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血尿酸(UA)水平、过去12周患者自我感觉的总体评价(PG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GA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VAS评分、PGA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A水平、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痛风通络剂联合非布司他可有效减少慢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次数,减轻发作时的疼痛程度,降低血尿酸水平,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秋水仙碱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伤科黄水外敷病变关节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客观综合评价外敷伤科黄水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SR、CRP、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U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0.05),但治疗组的UA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伤科伤科黄水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较单纯西药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分期方案治疗慢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首诊时予洛索洛芬钠片每次60 mg、每天3次,秋水仙碱片每次0.5 mg、每天3次;间歇期予苯溴马隆片每次50 mg,每天1次;急性发作期予洛索洛芬钠片(每次60 mg,每天3次)+秋水仙碱片(每次0.5 mg,每天3次)+苯溴马隆片(每次50 mg,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首诊时及急性发作期予清热利湿方药,间歇期予健脾利湿方药,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急性发作时关节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过去24周内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血尿酸水平、过去24周患者自我感觉的总体评价(PGA)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GA评分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PGA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VAS评分、PGA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方案可有效减少慢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次数,减轻发作时关节疼痛程度,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四妙清痹汤内服联合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四妙清痹汤口服和药渣外敷治疗,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中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评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肿胀情况、关节功能、累计部位、皮肤颜色、关节畸形及痛风石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研究组除累计部位评分外其余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较研究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UA、ESR及CRP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自拟四妙清痹汤内服联合外敷可有效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症状,无毒副反应,不良反应较少,为临床用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顽痹清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用顽痹清丸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秋水仙碱治疗。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尿酸、炎性细胞因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89.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及关节活动受限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血尿酸、关节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痹清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临床疗效,可降低尿酸、缓解关节肿胀、降低血清IL-1β、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利活血解毒汤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BUN、Cr水平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服用常规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组采用清利活血解毒汤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两组持续治疗7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VAS疼痛评分和症状体征积分、炎性因子水平和BUN、Cr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改善IL-6、CRP和TNF-α水平方面,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两组差异有意义。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V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BUN、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BUN、Cr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BUN、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清利活血解毒汤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能够减少秋水仙碱用量,从而减少对BUN、Cr的影响,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酮洛芬凝胶外涂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61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酮洛芬凝胶外涂;对照组30例,使用塞来昔布胶囊0.2g口服,1次/d;7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在关节炎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肌酐、eGFR、尿素、血尿酸值的差异。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血肌酐上升,eGFR下降(P值均0.05),治疗组1例患者外敷如意金黄散后出现接触性皮炎。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与酮洛芬凝胶外涂联用治疗CKD并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其效果优于单纯口服塞来昔布,且未出现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推结合三黄软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和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秋水仙碱片、碳酸氢钠片加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观察组采用口服秋水仙碱片、碳酸氢钠片加针推结合三黄软膏外敷。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水平、血沉(ESR)和血尿酸(UA)水平、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CRP、ESR、U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VAS评分和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推结合三黄软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以降低细胞炎症因子、血尿酸水平,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波药物导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与超声波药物导入治疗均能有效减轻膝关节痛,且冲击波效果明显优于超声波药物导入。冲击波及超声波药物导入对改善膝关节关节活动度均无显效,并且冲击波治疗在改善膝关节活动度的效果上较超声波药物导入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滋阴健肾方治疗肝肾阴虚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秋水仙碱片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滋阴健肾方治疗,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评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胀度评分、VAS评分、触诊压痛评分、皮肤红晕评分、关节畸形评分、痛风石数量评分及TSS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UA、CRP、TNF-α、IL-1β、IL-6、IL-8及COX-2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各炎性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健肾方可有效改善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内炎性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安康信加新癀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外敷金黄膏加新癀片细粉治疗。两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血尿酸变化、Likert指数及视觉模拟(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31例,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31例,总有效率为74.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Likert指数评分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优势,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浮针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治疗的8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关节功能(K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表(VAS)评分进行对比,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Fugl-Meyer)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KSS评分、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差异显著,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可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透热转气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秋水仙碱片加碳酸氢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透热转气组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红肿持续时间、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持续时间、红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透热转气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周娅  黎明 《四川中医》2015,(2):99-100
目的:观察穿刺放血减压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将14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采用放血减压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和外敷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评分(VAS)、血清尿酸(UA)和血沉(ESR)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评分(VAS)、血清尿酸(UA)及临床疗效均有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VAS)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穿刺放血减压疗法及穿刺术后护理与单纯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基本相当,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金黄散外敷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口服双氯芬酸钠50mg,2次/d;实验组(32例)外敷金黄散,1次/d,每次6~8 h联合双氯芬酸钠50 mg,口服,2次/d,5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VAS疼痛评分、局部肿胀度、局部皮肤温度、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关节肿胀度评分、局部皮肤温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两组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降低,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黄散外敷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效缓解关节肿痛,可作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种补充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