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时必经采用综合治疗,不能只是用药物解除病人身体上的痛苦,更需要注意医治病人精神、心理方面的创伤。  相似文献   

2.
1对象与方法100例慢性前列腺病人来源于男性科门诊,年龄19~46岁,平均28.6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年,平均4.6年。病史症状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采用门诊心理咨询方式,对慢性前列腺炎病人表现的焦虑、烦恼、恐惧、愤怒、精神症状以及心理紧张患者进行多次深入心理咨询,收集资料。归纳起来,患者心理状况大致可分为焦虑型、恐惧型、盲目求医型、失去信心型及压力型等5种类型。2结果从临床上接触大量的慢性前列腺炎病人中,许多病人经常伴有多种精神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失眠、多梦、健忘、乏力、性功能减退、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3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SCL-90测评表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评分,比较分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变化,评价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结果:3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患者心理负担过重;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9个因子分值均明显低于下颅前分值(P〈0.05).大部分患者情绪稳定并有较大的改善,消除了焦虑、消极悲观等情绪。结论:提示今后要加强心理护理工作,控制患者消极情绪、为提高疗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抑郁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与慢性前列腺炎有关的心理精神问题,特别是抑郁的发生及心理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0年5月~2010年10月本院男科门诊5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 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和评分,对中、重度抑郁患者分别予以药物干预和必要的心理治疗,对所得的数据进行 t检验及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分轻、中和重度抑郁症.患者对自觉症状的变化特别敏感(100%),对慢性前列腺炎认为是性病而产生愧疚感的为145例(29%);有200例(40%)害怕会丧失生育力;害怕传染给亲人的为155例(31.00%).相关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及文化程度对抑郁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婚姻状况及病程比较,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根据患者的各自特点及困惑因素分析,实施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前、后 SDS的评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存在心理障碍,早期实施合理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能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抑郁、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故建议在男科诊疗过程中开展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心理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特征,以便对患者进行更好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方法:对3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其心理特征,并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焦虑、悲观、孤独的心理,心理疏导能有效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异常心理。结论:精神因素与慢性前列腺炎有密切关系,减轻心理负担,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慢性前列腺炎心理状况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8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则实施本研究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比较干预后不良心理状况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并统计干预前后两组勃起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勃起功能得分高于干预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提高性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问题的分析,探讨如何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治愈率及降低年内复发率.方法:15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常规治疗的同时通过访谈找出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经治疗后治愈率提高25.3%、复发率降低26.7%.结论: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的患者治愈率明显提高,同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 了解淋病或 (和 )非淋菌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 ,为临床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 135例淋病或 (和 )非淋菌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 淋病或 (和 )非淋菌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SCL 90中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 ,显著高于中国男性常模 (P <0 .0 1)。结论 : 淋病或 (和 )非淋菌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具有明显的心理障碍 ,对其除进行常规医学诊断与治疗以外 ,还需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中国性科学》2015,(3):104-107
目的:探讨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策略及应用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提供帮助。方法:选择10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54例)和对照组(n=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研究组在传统的方法干预的基础上,以聚焦解决模式为依据,制订心理策略,进行心理护理。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及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depression scale,HAD)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F-36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SF-36量表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均0.01)。治疗前两组患者HAD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D得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能为慢性前列腺炎提供有效心理干预,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病,对男子性功能有无影响尚有争论。我科自1997年7月至1998年8月调查了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56例正常男性,旨在了解慢性前列腺炎对男子性功能有无影响。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慢性前列腺炎组(研究组)120例,年龄29-46岁,平均38岁。婚龄1-24年,平均15年。病程0。5-8年。病前均无性功能障碍。其中细菌性前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耻感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社会影响量表(SIS)对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高校学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共纳入503例高校学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耻感总分为(61.65±16.24)分,社会排斥维度得分为(23.06±5.57)分,经济歧视维度得分为(7.07±2.39)分,内在羞耻感维度得分为(13.47±4.10)分,社会隔离维度得分为(18.06±4.80)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41.36%的学生病耻感为高水平,34.39%的学生病耻感为中水平,24.25%的学生病耻感为低水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性伴侣、文化程度、每个月生活费、每周手淫或性交次数、有无并发症、专业类别、疾病知晓情况是高校学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校学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耻感水平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从影响因素着手,改善其病耻感水平与身心状况。  相似文献   

12.
SLE女性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调查研究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通过自拟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综合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况低下,其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恐怖、焦虑、抑郁等因子与常模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年龄在20-30岁之间,已婚未育、经济收入低、家庭关系欠佳、治疗效果不佳和病情易反复的这些患者群集中呈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其他患者。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的心理状况低下,与年龄、婚育、家庭关系、收入、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方法对120例慢性湿疹患者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进行评估,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湿疹患者的躯体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均<0.05),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湿疹对患者心理、穿衣、社交娱乐、工作学习、治疗影响较大;发病部位位于暴露部位与非暴露部位的DLQI分值比较,男女性湿疹患者DLQI分值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婚与已婚患者DLQI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湿疹对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应该得到皮肤科医生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性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影响性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有稳定规律性生活的CP患者152例,并选择152例健康中年男性为比较对象,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指数评分表(NIH-CPSI)、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指数-5(CIPE-5)、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评分表(IIEF-5)分数及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照分析患者性功能、患者及其配偶性生活质量状况。结果:CP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性欲、勃起及勃起维持能力、射精及射精控制能力、性高潮频度、性生活焦虑紧张程度、性生活自信度等评分、患者及其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配偶性高潮频度评分等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CP患者性功能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偏低;性功能障碍显著影响了患者及其配偶的性生活质量;而患者性功能下降及性生活下降主要由CP症状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同性恋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同性恋是人类学、社会学、精神卫生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直到19世纪才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同性恋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小群体,虽然在整个人口中占少数,但其绝对数量并不少。目前,我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方案第三版工作组(CCMD-3),正在探讨我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与国际疾病分类方案(ICD-10)进一步接轨的  相似文献   

16.
心理干预在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在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78例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患者分为A组(36例)和B组(36例),A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B组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组内与组间各项指标评分的均值做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治疗前后CPSI评分分别为13.98±3.63和12.13±2.56,IIEF-5问卷调查治疗前后分别为9.26±3.42和14.47±3.75。B组治疗前后CPSI评分分别为13.57±3.79和12.79±2.87,IIEF-5问卷调查治疗前、后分别为8.64±3.43和19.76±3.48。A、B两组治疗前后CPSI和IIEF-5评分自身对照统计学显示,各组CPSI和IIEF-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A、B两组的CPSI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IIEF-5改善情况明显好于A组(P<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伴性功能障碍多为功能性,药物治疗可改善其症状,同时接受心理干预,其改善明显好于单纯的药物治疗。说明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伴性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心理干预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慢性前列腺炎细菌培养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细菌感染被认为是其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为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的细菌感染状况,我们对32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了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均为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计3200例,年龄18岁~55岁。1.2细菌培养步骤1.2·1取材用灭菌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尿道口三遍,用一次性无菌试管分别收集中段尿、前列腺液、按摩后尿液,并立即送至细菌培养室。1.2.2接种用无菌技术将收集的三种标本分别接种于一次性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前列腺炎配合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轻、中、重度前列腺炎患者80例,其中细菌性17例,非细菌性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结果:临床痊愈29例,改善32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78 25%.结论:前列腺炎治疗不仅靠用药,还应增加心理治疗和护理,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因心理障碍而引起的恶性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性病后前列腺炎的病人不断增多,部分病人病情顽固,抗生素治疗抵抗,久治不愈,给患者心理和经济带来巨大压力。而且,由于解剖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前列腺炎的治疗比尿道炎难度大,成为一个突出的临床问题,故近几个月,我们对部分此类病人的前列腺液进行滴虫培养,发现有较高的阳性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英德市不同服务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SWs)心理状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在英德市不同服务场所选取女性性工作者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232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0.97±8.13)岁,其中高档场所者占33.6%,中档场所占48.7%,低档场所占17.7%;HIV感染率为0.9%,梅毒感染率为6.5%;高档FSWs心理健康阳性者占58.97%,高于低中档FSWs心理健康阳性者,不同场所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16,P0.01);FSWs的文化程度、年龄和是否接受健康服务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P值均0.05)。结论:应在FSWs人群中普及性病艾滋病健康服务,尤其需加强对低年龄者和高等场所工作者的重点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