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疗养医学》2020,(7)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某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神经肌肉电刺激吞咽功能康复治疗仪进行康复理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S-QOL量表评分为(178.66±23.57)分,高于对照组的(162.39±22.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康复,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测法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上下肢Fugl-Meyer评测法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上肢、下肢Fugl-Meyer评测法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通过低频电流作用于相应的神经或肌肉,诱发骨骼肌收缩,以达到治疗患者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目的。NMES作为常规运动康复锻炼的替代方案,对于运动不耐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具有重要意义。NMES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骨骼肌肌力、肌耐力,改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患者骨骼肌形态结构改变、骨骼肌氧化应激水平降低、骨骼肌蛋白代谢平衡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辅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6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刺激组、对照组各33例,均常规给予药物治疗和基本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同时采用吞咽训练,电刺激组同时采用NMES配合吞咽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对2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电刺激组为93.9%,对照组为72.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ES配合吞咽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吞咽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19例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增加摄食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1个月后观察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最适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类型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作用方式。 方法60例经电视透视吞咽检查确诊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疗程10 d,比较2组的误吸、喉上升、食物残留、进食量评分,将2组患者按电视透视吞咽检查评分标准分为轻、中、重3个亚组,比较各亚组间的疗效。 结果治疗前电视透视吞咽检查评分、误吸、喉上升、食物残留、进食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第10天,治疗组误吸、喉上升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电视透视吞咽检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食量、食物残留量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第10天,治疗组中度吞咽障碍患者电视透视吞咽检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2组轻、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电视透视吞咽检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效肯定,主要通过改善喉上升减弱、误吸程度起作用。中度吞咽障碍的患者最适合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轻度患者无优势,重度患者具有疗效较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神经肌肉电刺激股四头肌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后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TKR术后患者104例,按分层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股四头肌,要求患者随电流刺激同时进行主动伸膝;对照组52例,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模式,两组电极分别置于膝部痛点。同时所有患者参与常规康复治疗,平均治疗(14.89±3.65)d出院。出院前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量表(KOOS)评定。出院后随访平均间隔9.5月,随访时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和KOOS量表评定。结果:出院时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18.11±9.66)和(16.13±4.25)、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AROM)分别为(103.21°±15.44°)和(99.21°±15.19°),两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主动伸膝受限为(1.93°±3.47°),明显小于对照组(6.26°±4.28°),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KOOS评分为(71.52±10.97),明显高于对照组(65.02±10.26),两组差异显著(P<0.01)。随访时,两组KSS评分均达优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KOOS评分(96.16±2.96)高于对照组(94.04±4.80),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TKR术后早期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股四头肌的康复治疗,有助于早期提高伸膝装置的功能和加速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4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观察其疗效。运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ES)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40例脑卒中患者经过8周的治疗,治疗前后相比,脑卒中患者MMES评定有显著性差异(P<0.05),Barthel指数评定治疗前后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发病后的早期康复治疗比后期康复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使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脑卒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康复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比较两组FMA、MBI评分、FQIS、SWAL-QOL、MDADL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FM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OIS、SWAL-QOL、MD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患者康复治疗使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护理延伸训练对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67例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33例)和延伸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电刺激组根据脑卒中治疗要求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延伸组在电刺激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延伸训练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78例,至研究结束共脱落患者10例,最终纳入研究患者共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组(36例)和运动治疗组(32例),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双下肢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双下肢肌力、耐力训练8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肺功能、多因素分级、股四头肌等速肌力、运动心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多因素分级系统评定、股四头肌峰力矩、心肺功能、SGRQ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1/FVC)均有所改善(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除体重指数(BMI)外,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MRC、6MWD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运动治疗组BMI、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D)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治疗后BMI、6MWD与运动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股四头肌峰力矩均较组内治疗前增加,且运动治疗组峰力矩[(83.07±1.83)Nm]大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组[(78.88±2.06)Nm](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治疗后VO2max、Wmax较组内治疗前增加(P<0.05),运动治疗组治疗后VO2max、Wmax、力竭时间较组内治疗前增加(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除疾病影响因素外,总分、症状、活动能力评分较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运动治疗组总分、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因素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和下肢运动训练均可作为COPD患者肺康复的基础,但下肢运动训练仍是COPD患者肺康复的首选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能否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旨在探讨一种简单、安全的非药物脑卒中后抑郁的理疗方法。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常规治疗,汉密尔顿抑郁评分>18分者给于盐酸多塞平抗抑郁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相同的护理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改善心理状态、独立生活能力评定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摄食吞咽训练同步颏下肌群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卒中后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筛选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3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常规组)28例、摄食吞咽训练联合NMES组(联合组) 28例和摄食吞咽训练同步NMES组(同步组) 2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吞咽训练, 在此基础上, 联合组接受摄食吞咽训练联合颏下肌群NMES治疗(即摄食吞咽训练结束10 min后, 再进行颏下肌群NMES治疗), 同步组则在接受摄食吞咽训练的同时进行颏下肌群NME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吞咽障碍结局与严重度量表(DOSS )评估3组患者的吞咽功能, 并记录其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感染情况和湿性嗓音例数。结果治疗后, 3组患者的DOSS分级均优于组内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同步组治疗后的DOSS分级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和联合组治疗后, 而联合组治疗后的DOSS分级和总有效率亦显著优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常规组和联合组分别出现6例和15例SAP病例, 与组内治疗前... 相似文献
16.
陈又新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1998,18(2):26-27
为探讨电刺激治疗慢性腰背痛的效果,应用双盲的随机的重复测量的设计,比较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NMES与TENS综合及安慰治疗的作用。研究结果提示:综合治疗不仅在疼痛减轻或疼痛缓解方面都比安慰治疗显著有效,而且也比单用TENS或NMES显著有效。此外,为评价长期应用TENS、NMES和综合治疗的作用及副作用,必须随访观察包括疼痛、精神状况和功能在内的临床征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疗养医学》2019,(7)
目的探讨针刺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抽签法选择某院2017年5月至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吞咽功能障碍。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干预,包括营养管理、口腔运动训练、口腔感觉训练、球囊扩张干预等。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针灸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1~3级患者比例为73.3%,对照组1~3级患者比例为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吞咽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对改善吞咽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肺移植术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即接受康复宣教、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物理治疗师监督行系统性早期肺康复治疗,包括体位转移、有氧训练、抗阻训练、呼吸训练等,3~5次/周,共训练4周;对照组由康复治疗师告知其有氧训练、呼吸训练、气道廓清等训练的方法,由患者自行康复治疗。分别于肺移植术前评估时及治疗4周后,采用床边肺功能仪评估2组患者的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比(FVC%)、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采用六分钟步行试验测定2组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6MWD、MB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FEV1%(64.58±13.71)%、FVC%(71.38±7.05)%、FEV1/FVC(85.19±8.98)%、6MWD(394.25±95.14)m和MBI评分(83.55±6.1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FEV1%(52.21±15.22)%、FVC%(58.80±16.61)%、FEV1/FVC(72.77±16.02)%、6MWD(303.00±52.80)m和MBI评分(74.50±7.19)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移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单纯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2组均给予同质化治疗和常规护理。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功能疗效标准分别在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56%,2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吞咽训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肌肉中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卒中后伴吞咽困难障碍的110例患者随机分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5例,联合组接受神经肌肉中低频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藤岛一郎评价标准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肌肉中低频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