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前舒颗粒对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大鼠海马单胺氧化酶A/B(MAOA/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雌性未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经前舒治疗组,束缚造模法复制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旷场实验对模型进行评价,治疗组采用经前舒颗粒治疗,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MAOA/B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大鼠海马MAOA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经前舒颗粒治疗后,MAOA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而MAOB mRNA和蛋白表达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PMS肝气郁证大鼠海马MAOA表达出现异常,经前舒颗粒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MAOA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5-羟色胺受体1A (5-HTR1A)基因在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模型大鼠下丘脑区的表达,探讨该证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靶点.方法 束缚法制备PMS肝气郁证模型大鼠,经前舒颗粒干预,获得正常组、造模组、给药组;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区5-HTR1A mRNA及其蛋白表达;应用软件SPSS 16.0,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法统计数据.结果 PMS肝气郁证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相比,下丘脑5-HTR1A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经前舒颗粒给药后与造模组相比,表达均显著升高;给药组与正常组相比,表达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肝气郁证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相比,下丘脑5-HTR1A基因表达下降,通过经前舒颗粒干预后,恢复正常;说明5-HTR1A基因可能与PMS肝气郁证相关,并且可以作为经前舒颗粒治疗该证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3.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肝气郁证动物模型改进及肝失疏泄微观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魏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5):404-408
目的:改进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大鼠、猕猴模型造模及其评价方法,为揭示肝疏泄失常现代机制提供实验资料与现代科学解释。方法:应用昼夜颠倒配合旷场法筛选行为学得分相近大鼠进入实验,调整造模刺激强度及持续时间,采用昼夜颠倒配合旷场法对模型大鼠宏观表现予以量化评价;运用30 min成组随意观测及猕猴社会层级模式判别标准化方案规范猕猴实验方法并叠加社会应激因素,按照量表制作规范流程并运用视觉可视化标尺技术改进《雌性实验猕猴情绪评价量表》,进行猕猴模型宏观表现量化评价。结果:旷场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造模后逆模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及旷场实验总分均显著增加(P<0.05),而郁模组大鼠则显著减少(P<0.05),用药后这一情况得到明显纠正(P<0.05)。修订后量表主要考核指标较前大幅改善,相关系数均≥0.75。结论:分析动物模型整体表现与相应微观指标变化,两者密切相关,部分揭示了中医"肝疏泄失常"的微观机制:肝疏泄太过所致烦躁易怒等表现可能与下丘脑、边缘叶NE、DA、5-HT水平上升密切相关;肝气疏泄不及呈现抑郁萎靡等症状可能与下丘脑、边缘叶DA水平下降,5-HT水平上升有密切关系。据此推测,肝主疏泄可能通过调节机体该类活性物质含量而呈现作用;其功能定位为脑中枢,尤其是下丘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借助前期研制成功PMS肝气逆、郁两证大鼠模型检测其血清与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探索"肝失疏泄"微观机制并对模型与中医证型关系进行初步分析. 方法 挑出动情周期非接受期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PMS肝气逆证造模组、PMS肝气郁证造模组、PMS肝气逆证造模给药组、PMS肝气郁证造模给药组,肝气逆证大鼠模型以情志刺激为主多因素复合造模法制备,肝气郁证大鼠模型以慢性束缚应激法制备,模型复制成功后肝气逆大鼠模型用经前平颗粒干预,肝气郁证大鼠模型用经前舒颗粒干预.HPLC测定血清及中枢NE、DA、5-HT含量,比较各组差异并进行分析. 结果 旷场实验中,相较正常对照组大鼠造模后逆模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及可旷场实验总分均显著增加(P<0.05),而郁模组大鼠则显著减少(P<0.05),用药后这一趋势得到明显纠正(P<0.05).肝气逆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NE、DA、5-HT含量均有上升趋势;肝气郁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DA含量呈下降趋势,5-HT含量显著上升.外周单胺类神经介质变化趋势多与中枢相反. 结论 肝疏泄太过所致烦躁易怒等表现可能与边缘叶DA水平上升,下丘脑DA、边缘叶5-HT水平下降密切相关;肝气疏泄不及呈现抑郁萎靡等症状可能与下丘脑NE水平上升,下丘脑、边缘叶DA水平下降,5-HT水平上升有密切关系.据此推测,肝主疏泄可能通过调节机体该类活性物质含量而呈现作用;其功能定位为脑中枢,尤其是下丘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猕猴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探讨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在郁怒诱发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syndrome,PMS)肝气郁证猕猴模型中的作用。方法:以雌性实验猕猴为对象,分为正常组、郁怒情绪反应组、PMS肝气郁证模型组和治疗组。应用社会等级压力应激法诱导猕猴出现“怒”的情绪反应,然后筛选出郁怒情绪反应猕猴进行择时挤压造模,制备PMS肝气郁证猕猴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雌性实验猕猴情绪评价量表进行行为学评价,并于卵泡期或黄体中晚期采集猕猴血清,分析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MS肝气郁证模型组和郁怒情绪反应组猕猴的量表抑郁情绪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且造模组显著高于情绪反应组(P〈0.05),用药后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MS肝气郁证模型组和郁怒情绪反应组猕猴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肝气郁证模型组也显著高于情绪反应组(P〈0.05),用药后恢复正常。结论:郁怒情绪极易诱发PMS肝气郁证,其机制与单胺类神经递质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香丹胶囊对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证大鼠下丘脑γ-氨基丁酸(GABA)与谷氨酸(Glu)的影响,探讨PMS肝气逆证的发病机制。方法:以情志刺激多因素法复制PMS肝气逆证大鼠模型,采用白香丹胶囊干预,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中GABA与Glu的含量。结果:造模后大鼠下丘脑中GABA、Glu含量均显著降低,白香丹胶囊给药后GABA、Glu含量均显著升高。结论:PMS肝气逆证大鼠下丘脑中GABA、Glu含量变化与PMS肝气逆证关系密切,白香丹胶囊能显著调节下丘脑中GABA、Glu的含量变化,使两者保持相对平衡而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7.
经前期综合征(prememstual syndrome,PMS)是女性多发病之一,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本病以肝气郁证多见.本实验对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患者进行研究观察,以进一步揭示该病证发病机理,为该病证的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筛选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证疗效评价症状指标,为建立PMS肝气逆证疗效评价标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PMS肝气逆证患者66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经前平颗粒和安慰剂,观察治疗3个月经周期,用“医生评价表”评价受试者用药前后的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经前平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烦躁易怒、情绪低落心烦抑郁、乳房胀痛、头痛、失眠多梦、小腹胀痛、胃脘胀痛、恶心、疲乏、性欲降低或厌恶房事、工作理家能力下降、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低、总分分值均有明显降低(P<0.01).安慰剂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疲乏、总分分值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后,经前平组与安慰剂组相比,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头痛、小腹胀痛、工作理家能力下降、总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烦躁易怒、情绪低落心烦抑郁、乳房胀痛、头痛、失眠多梦、小腹胀痛、胃脘胀痛、恶心、疲乏、性欲降低或厌恶房事、工作理家能力下降、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低在PMS肝气逆证的疗效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可以作为该痛证疗效评价症状指标. 相似文献
9.
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证大鼠下丘脑蛋白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MS肝气逆证大鼠下丘脑蛋白质差异表达,以期为PMS肝气逆证在蛋白质水平上的发病机制寻找证据.方法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2-DE)对PMS肝气逆证大鼠模型下丘脑进行蛋白质图谱分析,以MALDI-TOF-MS技术进行蛋白质鉴定.结果 下丘脑组织中模型组跟正常组比较:泛素羧端水解酶、清蛋白、醛缩酶蛋白表达下调;M2丙酮酸激酶、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I、钙结合蛋白表达上调,这些蛋白质与泛素通路、中间代谢酶、代偿作用等功能有关.结论 PMS肝气逆证与泛素通路、中间代谢酶、代偿作用等蛋白功能有关,提示以上6种蛋白质与PMS肝气逆证中枢发病机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复制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模型大鼠,确认以情志刺激为主的多因素致病造模方法的合理性。方法:在对肝气逆证模型大鼠"病证表现"进行观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该模型下丘脑、心、肝、胃、肾上腺中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多巴胺(dopamine,DA)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5种神经递质进行检测,并与正常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模型大鼠HVA含量在心、肝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胃HV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下丘脑中NE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肝脏NE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下丘脑、心中E含量显著上升(P<0.01),肾上腺中E含量明显下降(P<0.01),肝脏、胃中E含量与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关系不大;下丘脑、肾上腺中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脏5-H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NE、E与5-HT作为与忿怒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与激素,呈现出与肝气逆证大鼠模型情志等改变相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从“肝失疏泄”论治经前期综合征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失疏泄"为PMS的基本病机似得以共识。根据PMS的中、西医学病因病理基础,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情况,探讨肝失疏泄与PMS的病理机制。肝失疏泄,根据其所致病证的不同,可分为肝气的疏泄功能不及(抑郁状态)和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亢奋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配以音乐疗法对肝郁证大鼠的作用。方法:取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音乐组、中药方剂组和中药方剂+音乐组。除空白组外,各组接受21 d不可预知的慢性应激刺激,造模结束后,中药方剂组和中药方剂+音乐组给予5.0 g·(kg·d)~(-1)药物,其余各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与此同时,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其余各组在安静环境下播放α脑波音乐1 h,3次·d-1。末次给药1 h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体积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和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值,同时称取主要脏器质量并分析主要脏器系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方剂组和中药方剂+音乐组大鼠血清体积比、肝脏系数、脾脏系数、血浆ACTH值和血清CORT值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音乐组大鼠肝脏、肾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体积比、血浆ACTH值和血清CORT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药方剂配以音乐疗法对肝郁证大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肝郁大鼠行为学及胰岛β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高脂高糖乳剂加链尿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再予慢性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刺激,建立2型糖尿病肝郁模型,观察其体重、自主活动、糖水消耗量变化;HE染色观察垂体-肾上腺形态学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肝郁大鼠自主活动减少;糖水消耗量减少;垂体-肾上腺形态结构呈现明显器质性改变。结论:垂体-肾上腺功能亢进可能引起糖尿病肝郁大鼠行为异常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口服疏肝化瘀镇痛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肝郁气滞经前头痛。方法:经前14d给予自拟疏肝化瘀镇痛汤口服,每日1剂,至月经净停服,配合针刺,每日1次,月经来潮停。结果:中药煎服配合针刺治疗“经前头痛”疗效确切。结论:口服中药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调经功能,配合针刺疏通经络,则头痛诸症自除,未发现有副作用,随访1a无复发。 相似文献
15.
检索1980年1月至今有关经前期综合征病因病机、证侯症状、治疗及相关动物实验的文章共449篇,其中明确阐述与肝有关约占86%。结合经前期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分析经前期综合征的病位主要涉及肝肾脾心,以肝为主,病机与精气血津液失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揭示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肾上腺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 采用小鼠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 ,以及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共4个证候肾上腺基因表达的差异,重点关注早期2个证候表达量大、差异显著的基因.结果 ①筛选邪毒壅盛证上调和下调基因20条和7条,气虚证上调和下调基因4条和7条.②邪毒壅盛证上调的基因涉及到信号转导与免疫应答的Pomc1、Tnfaip6、Ccrl2、Rgs1等,调控转录的Bhlhb2、Ell2、Atf3、Hivep2、Klf4等,参与代谢调节的Usp37、Chka、Dusp10等;邪毒壅盛证下调基因有Hbxip、H2-T22、Ndufs6,Tgfb1、Mgat4b、Cdkl3等.③气虚证独特上调基因有Pde10a、Ol-fr1305、Olfr46、Cyp3a13等;气虚证独特下调基因涉及到激素类Gh、Pomc1、Prl、Cga和原癌基因Junb.结论 荷瘤小鼠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肾上腺存在大量基因表达的改变,这可能是证候内在的本质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补肾壮阳胶囊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连续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氟西汀+抑郁模型组和补肾壮阳胶囊+抑郁模型组。观测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的旷场试验、体重、摄食量、糖水消耗试验和情绪性行为评分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垂直运动次数、理毛时间均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粒数均增加;体重增长量、糖水消耗量均明显减少,情绪性行为评分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补肾壮阳组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垂直运动次数、理毛时间均有增加,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粒数均有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体重增长量、糖水消耗量均明显增加,情绪性行为积分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氟西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补肾壮阳胶囊具有抗抑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肝阴虚证大鼠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艇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慢性损伤的基础上,结合温热中药灌胃制作大鼠慢性四氯化碳肝损伤肝阴虚证动物模型,并从病因、症状、体征、实验指标以及中药治疗反证等方面对模型加以评价。该模型的临床表现及病 理变化与人类肝阴虚证近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