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摘要 目的:分析上海市社区样本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训练情况。 方法:在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参加社区康复指导员培训的脊髓损伤患者中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是个人基本情况、受伤情况、康复认知和意向情况、康复训练历史情况等,同时对全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康复训练的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调查了16个区31名脊髓损伤者和全市21个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调查对象平均受伤24年,康复认知水平总体较高,了解及以上的比例高达85.0%,但少数患者对部分康复原则不了解。上海市各区希望之家开展康复训练的比例高达90.5%,患者对社区康复训练的好处、重要性和开展的必要性有明确认同,大部分人认同每月组织1—2次集中康复训练,这与实际情况一致。调查对象认为影响社区开展康复训练的第一位影响因素是缺乏专业人员指导(85.7%),影响患者定期参加社区集中康复训练的第一位因素是交通因素(64.5%)。54.8%调查对象在受伤1年内进行过早期康复训练。患者受伤1年以后参加机构康复训练的比例是87.1%,但训练次数较少,迄今平均5年参加0.48次训练。康复训练效果方面,机构康复训练最好,其次是社区康复训练,早期和家庭康复训练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结论:上海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已经初步形成了服务体系,未来应进一步加大脊髓损伤者早期康复训练和机构康复训练服务的供给。连续系统的康复训练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通过培训社区康复训练指导员,促进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工作是可以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海市社区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于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参加康复训练的126名社区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资料的分析。结果 126名社区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的焦虑标准分为(49.37±12.92)分,抑郁标准分为(55.06±13.35)分;46.03%的照顾者存在焦虑,57.94%的照顾者存在抑郁,40.48%的照顾者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情况和自评健康状况是社区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无业的照顾者发生焦虑的可能性大于有工作人群(OR=4.728,95%CI为1.106~20.209),健康状况明显变差照顾者发生焦虑的可能性是没有明显变差者的4.69倍(OR=4.692,95%CI为2.518~8.743);照顾年数和自评健康状况是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累计照顾时间5年及以内的照顾者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是累计照顾时间为5年以上的3.91倍(OR=3.913,95%CI为1.538~9.953),健康明显变差的照顾者发生抑郁的可能性为没有明显变差者的6.24倍(OR=6.244,95%CI为2.491~15.651)。结论上海社区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焦虑抑郁问题较严重,建议关注社区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的心理健康,其中重点关注照顾时间较短、无业和健康变差的照顾者,通过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来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上海市社区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于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参加康复训练的126例社区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照顾者的一般资料、焦虑自评量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6例调查对象中,平均年龄(54.68±10.96)岁;照顾者焦虑标准分平均49.37±12.92分,抑郁标准分平均55.06±13.35分,46.03%的照顾者存在焦虑;57.94%的照顾者存在抑郁,40.48%焦虑合并抑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照顾5年以内的照顾者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是5年以上的3.61倍(95% CI=1.54~9.95),无业的照顾者发生焦虑的可能性显著大于有工作人群(OR=4.73,95% CI=1.11~20.21)。和5年前相比健康明显变差的照顾者更可能发生焦虑或抑郁(焦虑OR=4.69;抑郁OR=6.24)。结论 上海社区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照顾5年以内的新近照顾者容易产生抑郁,有工作有助于减轻焦虑水平。建议为社区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提供更多社会支持,其中重点关注健康较差的照顾者,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评估缩小版伤残接受度量表修订版(简称缩小版量表)的信效度并分析慢性脊髓损伤者的伤残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研究对象为277例慢性脊髓损伤者。采用缩小版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EQ-VAS和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数据。应用描述性分析、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和信效度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缩小版量表不存在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复测信度的相关系数除了扩大维度外,其余均在0.6以上。各条目与维度的相关系数都在0.7以上;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缩小版量表包括两个因子:正向维度和负向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该模型可接受(CFI=0.96,RMSEA=0.07);效标效度良好;不同个人特征患者的伤残接受度得分差异符合预期。慢性脊髓损伤者伤残接受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正向维度得分好于负向维度。伤残接受度的正向影响因素包括没有焦虑或抑郁、有工作、教育水平更高、单身、受伤水平较低和完全性损伤,家庭收入和受伤年限的影响有限,性别和年龄不是影响因素。 结论:缩小版量表在慢性脊髓损伤者中的信效度总体良好。慢性脊髓损伤者伤残接受度水平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焦虑抑郁情况、个人和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和受伤情况。  相似文献   

5.
马迎 《天津护理》2020,28(4):409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患者的失眠障碍,构建失眠障碍模型的初步模型。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以及失眠严重指数对130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结构方程的方法,构建脊髓损伤患者睡眠障碍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各因素对其睡眠障碍的作用机制。结果:脊髓损伤患者失眠严重指数得分为(16.461±8.022)分。其中中重度临床失眠患者75例(57.7%)。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睡眠障碍的影响最大,抑郁对失眠睡眠的作用效果强于焦虑。结论: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睡眠障碍应建立科学精准的管理模式,重点关注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况。同时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症状,采取个体化的干预措施,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减轻此类患者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社会参与水平现状,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后回归社区的脊髓损伤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中文版自主参与测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50例社区脊髓损伤患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总得分为(16.25±6.85)分,其中焦虑亚量表得分为(7.12±3.76)分,抑郁亚量表得分为(9.13±3.77)分,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4.80%和57.60%;自主参与测评问卷总得分为(44.90±17.31)分,总均分为(1.80±0.69)分。患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总得分以及焦虑、抑郁亚量表得分均与自主参与测评问卷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01)。结论社区脊髓损伤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社会参与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在为社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延续性康复护理的过程中,要关注其心理状况和社会参与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查北京市长青园地区社区门诊就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发生情况。方法:调查样本来源于整群抽取的2004-10.在北京市长青园地区社区门诊就诊患者103例。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由14条目组成,其中7个条目评定焦虑,7个条目评定抑郁;0~7分属无症状。8~10分属症状可疑。11-21分属存在症状)进行调查。由患者本人如实填写上个月情绪变化,调查者根据量表筛查结果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以及疾病情况下焦虑、抑郁障碍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结果:103例受试对象的测试结果均纳入结果分析。①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焦虑、抑郁障碍发生情况:抑郁障碍发生率高于焦虑障碍发生率(32.0%和21.4%)。男性抑郁障碍发生情况略多于女性(33%和31%);≥60岁离退休老年人中49.4%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的焦虑、抑郁障碍发生率高于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群(焦虑:25%和20%;抑郁:28%和24%)。②不同疾病情况下焦虑、抑郁障碍发生情况:焦虑、抑郁患者和可疑症状人群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病占25.2%,3种以上慢性病占6.8%。结论:北京市长青园地区社区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抑郁状态人数多于焦虑状态人数,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发生率男性略多于女性,文化程度低的发生率低于文化程度高者,患两种以上慢性病的离退休老年人有近半数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了解眼球摘除术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选择50例成年眼球摘除患者,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例眼球摘除术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率为74%(37/50),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6%(23/50),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我国常模结果。结论: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降低,抑郁和焦虑情感明显,应尽早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铁路警察和监狱警察抑郁焦虑情况的差异。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87例广州铁路警察进行抑郁焦虑调查,并以87例监狱警察作为对照组。结果:铁路警察抑郁发生率为64.4%,监狱警察为40.2%,铁路警察较高(P〈0.01);焦虑发生率分别为26.4%、18.4%,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性和青年铁路警察的抑郁情绪较相对应的男性和中年铁路警察明显(P〈0.05)。结论:铁路警察抑郁情绪明显,要重视对铁路警察抑郁情绪的疏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缓解负性情绪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 70 例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5 例,实验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的效果。 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逐渐降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得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能够明显减轻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焦虑、抑郁状况,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8例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及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8.6%和56.2%,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是否接受过糖尿病及肥胖健康教育是其焦虑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BMI、糖尿病并发症情况是其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心理障碍,其焦虑情绪主要受BMI、是否接受过糖尿病及肥胖健康教育影响;抑郁情绪主要受BMI、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影响。医务人员应着重关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糖尿病及肥胖健康教育,尤其是运动和饮食教育,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统计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中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其的血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368名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本项研究,使用贝克抑郁量表和贝克焦虑量表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对可能导致抑郁和焦虑的社会心理因素采用 logistic 回归进行分析。结果:368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110名(29.9%)患有抑郁症,124名(33.7%)患有焦虑症,社会心理因素分析:患者为女性、年龄<45岁、大专以下文化程度、无业状态是导致患者产生抑郁和焦虑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社会心理因素如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状态等会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的产生,治疗过程中需重视社会支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时期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支持情况,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汕头2家医院骨科接受治疗,临床确诊为脊髓损伤并伴有躯体功能障碍的5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于受伤后7 d内、受伤后1个月、3个月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组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后7 d内、受伤后1个月、3个月焦虑、抑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心理状态转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社会支持评分减低。结论受伤早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最为严重,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早期的心理状况及情绪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康复期患者尤其是出院后患者是社会支持弱势群体,应将康复护理延伸到患者出院后,以促进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重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进行焦虑与抑郁调查,探讨抑郁和焦虑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00例活动期RA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的评定。结果:抑郁焦虑情绪与RA患者关节压痛数、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呈正相关,与握力呈负相关,与晨僵、病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RA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治疗后可以降低其程度,有利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北京市某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270例进行调查,并与250例非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总分高于对照组(t=-2.55,P〈0.01),高血压组的抑郁和焦虑检出率分别为18.1%,12.5%,均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抑郁和焦虑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与抑郁和焦虑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关注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虑或抑郁障碍均是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国外研究显示,有无焦虑和抑郁障碍直接关系到TBI的预后。本研究旨在了解TBI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的评分情况及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脑震荡患者焦虑抑郁综合征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84例患有焦虑抑郁综合征的脑震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以及治疗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92.86%(3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0%(26/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震荡并发焦虑抑郁综合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潜在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加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哈佛大学与首都医科大学在脊髓损伤专业医师培养方面的不同。方法调查哈佛大学康复医学系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医师培养体系和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医师培养体系情况,包括脊髓损伤专业医师学历教育年限、专科医师培养年限、培养费用情况、康复教育机构设置情况等。结果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医师接受大学基础教育时间哈佛大学高于首都医科大学,专科培训哈佛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总年限分别为7年和5年,但专科和亚专科时间比例无明显差异。在培训机构组成方面,哈佛大学系统有26家脊髓损伤社区康复门诊,而首都医科大学系统无专门的脊髓损伤社区康复门诊。结论可借鉴哈佛大学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医师培养体系,提高首都医科大学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9.
韩丽芬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701-170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社区卫生服务站内86例老年高血压伴有抑郁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采用降压药物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心理干预。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抑郁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均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均下降明显,而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能使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血压得到明显控制,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在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由手术室护士实施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照组则按传统方式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围术期护理。2组分别在术前访视前1d和术后第7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术后SAS、SDS测评结果显示,2组负性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干预组2次测评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施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可以缓解脊髓损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后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