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给指握拳法在老年消瘦患者手背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老年消瘦患者,每日将符合条件、需进行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用给指握拳法,B组用传统握拳法进行手背静脉穿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背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和患者疼痛程度.结果本次研究共穿刺360次,A组和B组各180例,A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3.6%,B组为8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轻、中、重疼痛分别为132、30、18,B组轻、中、重疼痛分别为90、5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给指握拳法对老年消瘦患者进行手背静脉穿刺能够提高一次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浅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水平。方法随机性抽取30例于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注射治疗的病人资料,对其浅表静脉留置针操作情况,重点总结临床护理工作的相关措施。结果围手术期浅表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者的穿刺疼痛,提高了静脉注射的质量。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可显著改善病人的注射质量,为临床护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 384例患者静脉注射进针角度的临床观察 ,得出静脉穿刺时加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 (6 0°)可减轻穿刺疼痛或达到无痛注射。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 :选择 1995年 3月~ 1997年 7月需静脉输液的清醒患者。共计 384例 ,男 2 6 2例 ,女 12 2例。年龄 14~6 0岁之间 ,分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比较。1.2 操作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由作者本人操作。两组均选用上海医用诊察仪器厂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选择的静脉穿刺对象都是接受静脉输液的清醒病人 ,均选取病人上肢前臂或手背静脉为穿刺点 ,原则上从远心端至近心端依次选择…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259-1260
目的观察在儿童静脉穿刺时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止痛效果,探讨其在静脉穿刺时的最佳显效时间,探索出一种临床上可行的静脉穿刺无痛技术。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100例静脉穿刺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A组(32例)在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45 min后进行静脉穿刺,B组(34例)在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60 min后进行静脉穿刺,C组(34例)直接进行静脉穿刺。观察各组病人疼痛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VAS评分分别为:A组(0.68±0.21)分,B组(0.88±0.15)分,C组(1.36±0.17)分。A组、B组涂药后穿刺时疼痛度均较C组显著减轻,A组减轻疼痛效果显著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静脉穿刺前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轻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穿刺前45 min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止痛效果优于穿刺前60 min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凯纷在老年患者前列腺气化手术围术期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均行前列腺电气化手术,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均采用联合脊麻-硬外麻醉。A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凯纷10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m1),B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泣生理盐水15ml。分别观察术后24小时疼痛发生率、创面疼痛VAS评分、程度0~3级评价。并记录术后1、4、8、24小时生命体征。结果:两组病人24h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A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22.5%,明显低于B组72.5%(P〈0.01)A组病人疼痛程度明显轻于B组。结论:凯纷用于老年患者前列腺电气化术围术期镇痛具有确切疗效,并且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时使用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疼痛护理,将两组疼痛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更优,P0.05。结论:在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疼痛护理能够显著降低穿刺部位的疼痛感,提高输液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讨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价值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103例新生儿,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1例新生儿实施头皮静脉留置针、B组52例新生儿实施腋下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组新生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以及穿刺点皮肤损伤等情况。同时对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B组新生儿在静脉穿刺针的留置时间及首次穿刺的成功率两方面与A组新生儿比较,均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临床给予新生儿实施腋静脉留置针,一方面可以降低新生儿反复穿刺痛苦,另一方面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措施简单、易于操作,这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腹针用于单纯胸腔穿刺抽液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腔积液需行单纯胸腔穿刺抽液的131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以普通针头(A组)、静脉套管针(B组)和气腹针(C组)行穿刺抽液。结果 131例患者共穿刺378次,平均每例患者穿刺2.88次。C组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均P<0.05);穿刺中止主要原因:A组为医源性气胸(50.0%,6/12)和胸膜反应(25.0%,3/12),B组为堵管(55.6%,5/9)和医源性气胸(33.3%,3/9),C组为胸膜反应(66.7%,2/3);末次穿刺抽液后胸腔内残留积液深度:C组显著低于A组和B组(均P<0.05)。结论应用气腹针行单纯性胸腔穿刺抽液,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颈外静脉穿刺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院前急救的96例休克患者分为A组(外周静脉组)与B组(颈外静脉组)各48例,A组采用外周静脉穿刺IB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结果B组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休克纠正时间快、穿刺后针头的脱出率及局部肿胀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在院前急救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且安全可靠,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和护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与部分刺激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的关系.方法:以住院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分为3组:A组.使用头皮钢针穿刺外周静脉;B组,使用静脉留置针;C组,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观察采用三种不同的静脉给药方式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A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4%(21/25),B组发生率为51.5%(18/35),C组发生率25%(10/40).结论:PICC可以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应作为刺激性化疗药物的首选穿刺方法.不宜使用PICC的患者,可以用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乡镇卫生院门诊静脉输液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的100例门诊静脉输液病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静脉输液护理方法为特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中出现疼痛、休克、穿刺失败等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恐惧、焦虑、紧张比输液前有所减缓,出现疼痛2例、渗液1例、休克0例、穿刺失败1例.对照组患者的抑郁、恐惧、焦虑、紧张、疼痛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出现渗液5例、休克1例、穿刺失败6例.观察组患者患者总满意度为97%,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67.1.%,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肿瘤科病房中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0例肿瘤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依据对其护理措施的差异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实施疼痛护理模式(150例),B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150例)。结果:A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在肿瘤科患者中实施,患者满意度可以明显得到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吴琳贞 《医疗装备》2016,(5):196-197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期间行腹部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5例。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采用中医护理,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A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复发率明显优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症采用中医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而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复发率,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5.5号头皮针在门诊成人静脉输液中的可行性及优异性。方法:选择门诊成人输液病人需连续在输液室输注2天以上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将同一病人左右手背浅静脉,用两种型号的头皮针在不同时间段穿刺,为分组,5.5号头皮针为实验组,7号头皮针为对照组。观察内容为穿刺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输液速度、注射部位血管反应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68例门诊成人输液病人乐意接受用5.5号针头输液,在减轻穿刺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损伤程度、有效控制滴速等方面明显优于7号头皮针。结论:5.5号头皮针虽然针梗细、短,但它足以完成成人(一般病人)的输液功能,血管损伤程度的及疼痛轻微,穿刺成功率高。改变传统观念,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更好发挥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别应用腰椎穿刺与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及治疗有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3年4月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共34例,将采用腰椎穿刺鞘内注射治疗的患者作为A组,共19例,将采用腰大池引流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B组,共15例,所有患者均按照颅内感染常规治疗进行基础治疗,A组每天行腰椎穿刺放出感染脑脊液50ml,完成后鞘内注射含50mg万古霉素的生理盐水5ml;B组向引流管内注入含50mg万古霉素的生理盐水5ml,夹闭引流管,待2h后打开引流管进行引流,拔管后若感染未被完全控制可视患者具体情况行腰椎穿刺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结果 A组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0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4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3例、变形菌属感染2例,B组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9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5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例;两种方法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均有效,但A组治愈16例,治愈率为84.21%,B组治愈14例,治愈率为93.33%,B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有效治疗时间(8.4±1.3)d,B组(6.3±1.0)d,B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诉腰痛明显A组中有13例,占68.42%,B组有2例,占13.33%,B组腰痛比例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效果确切,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陈桂莲 《现代保健》2010,(3):107-108
目的通过使用静脉留置针给老年患者输液,体会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的优点。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167例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根据自愿方式分为两组:A组应用美国BD公司制造的18—20号静脉留置针穿刺;B组应用常规针头穿刺,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对照。结果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A组液体外漏现象明显低于B组。结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不仅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老年患者的痛苦,保护血管,而且减轻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更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的最佳方法,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40例住院接受静脉穿刺的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单日组采用针头先刺入皮下,沿静脉方向潜行后刺入静脉(称常规法)和采用针头在血管上方直入静脉(称直刺法),分别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直刺法较常规法疼痛程度轻。结论直刺法的穿刺方法疼痛程度轻,返修率低,是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PICC与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神经内外科患者输液中的疗效差异,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给药途径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并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痛苦以及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法将我院250神经内外科输液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120例PICC置管设为A组,130例静脉留置针为B组,记录两组留置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静脉炎率7%,B组静脉炎率53%;A组疼痛率13%,B组疼痛率65%;A组并发症率3%,B组并发症率45%。结论在神经内外科患者输液治疗中选用PICC置管效果明显优于静脉留置针,尤其对病情较重、病程长的患者,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合理选用PICC置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静脉输液儿童中行综合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3月收治静脉输液儿童共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输液先后顺序把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行综合护理方案,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第一次穿刺成功概率和家属满意度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第一次穿刺成功概率和对照组相比,对照组第一次穿刺成功概率更低,两组结果差异明显,且P0.05。和研究组家属满意度相比,对照组家属满意度较低,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静脉输液儿童中行综合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明显,提高第一次穿刺成功概率,减轻患儿疼痛,具有推广的优越价值在临床上。  相似文献   

20.
静脉穿刺是指将无菌针头刺入血管内进行采血、注射、输液的一种方法,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操作,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治疗.老年人血管硬化,易滑动,按常规穿刺,针类不易刺入血管,常导致穿刺失败.作者通过对108例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采取不同进针方法的比较,发现采用针头与皮肤呈45度角的直刺血管方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