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作业工人尿氟与血清氟含量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内环境(尿、血)氟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反映机体从外环境摄入氟含量多少的客观指标,人体长期摄入或吸入过量的氟可引起氟中毒。所以氟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职业接触人群的危险性评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于1996年2月份,对1995年3...  相似文献   

2.
白斌  鲁寿芳  蒋康 《职业与健康》2006,22(12):896-896
氟为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成人平均每天摄入0.5-5 mg氟。体内缺少氟时,易患龋齿病。但长期过量接触氟化物的工人或多年生活在高氟环境的居民常发生氟斑牙及氟骨症。尿氟浓度是评价氟接触的最佳指标。为了解某化工厂职工长期或间断接触氟化物后对身体危害的状况,我们于2005年6月对云南省某化工厂职工进行了尿氟含量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摄入或吸入过量或不足 ,均能影响人体健康。近几年来 ,职业性接触氟化盐引起的氟中毒日益增多 ,但目前尚缺乏一套满意的氟中毒监测体系 ,特别是氟中毒的早期监测体系。我们对广西某县投产 5年的电解铝厂工人与当地无氟污染区的正常人的尿氟、尿钙、尿磷及尿羟脯氨酸 (HYP)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广西某电解铝厂工人 68名 ,其中男 66名 ,女 2名 ,年龄在 18~ 42岁之间 ,平均年龄 2 9岁 ,接触氟时间为 1~ 5年。该批工人均从非高氟地区招工而来 ,入厂前体检各项指标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4.
对194名接触有机氟作业工人进行了尿NAG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长期接触有机氟作业工人尿NAG活性明显高于非接氟作业的对照组。不同性别、不同工龄和不同工种之间尿NAG活性未见明显差异,但对照组工人尿NAG活性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提示长期接触有机氟作业可能对工人肾脏产生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接触有机氟作业工人尿ALP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83名接触有机氟作业工人进行了尿ALP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长期接触有机氟作业工人尿ALP活性明显高于非接氟作业的对照组。女性工人尿ASP活性显著高于男性,不同工种间尿ALP活性也存在差异,聚合和推管工段工人尿ALP活性高于单体工段。但不同年龄、不同工龄尿ALP活性未见明显差异。结果提示长期接触有机氟作业可对工人肾脏产生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6.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某化肥厂作业环境氟浓度和接触氟作业的43名工人班前晨尿氟浓度,依据《氟斑牙临床诊断标准》(WS/T208—2011)诊断氟斑牙。该化肥厂作业环境氟浓度未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尿氟检测两次的11人,第二次尿氟均值显著高于第一次(P0.05);接氟工人尿氟水平对氟斑牙发病情况无明显影响(P0.05)。随着接氟工龄的增加,尿氟水平增高,应加强防护,降低氟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过量氟摄入对人体心脏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公司电解铝厂120例工业性氟接触者,采用流行病学队列研究,观察心电图的改变情况情况。结果 显示跟踪前后随着工龄的增长,心电图阳性检出率增高,两项及两项以上心电图改变检出率也有所增高。结论 过量氟摄入对人体心脏神经传导有明显影响。对工业性氟病的诊断应考虑氟对工人心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磷肥厂氟化物的污染情况和接触氟作业工人尿氟水平及其关系,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方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进行检测,以接触氟作业工人136名为接触组,不接触氟员工72名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尿氟含量检测,分析尿氟含量与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关系。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超标率为60.71%;接触组工人尿氟含量(92.63±55.65)μmol/L,高于对照组尿氟含量(30.56±10.82)μ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作业工人主要临床自觉症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氟作业工人尿氟含量随着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上升而增加,尿氟含量与所处岗位空气中氟化物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该磷肥厂氟化物的污染较为严重,接触氟作业工人受到一定的职业危害,应完善工作场所的除尘排毒措施,加强作业工人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个人防护;尿氟是一个良好的氟接触指标,尿氟检测能反映作业工人接触氟的程度和体内蓄积水平。  相似文献   

9.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正常成人每日需摄入1—2mg,当氟的摄入量每日超过4—5mg时,就会产生氟的蓄积现象。在生产环境中,氟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贮存在骨、软骨和牙齿中,少部分贮存在肾及脾内。体内过量的氟化物有85%左右从尿中排出,少量亦可从肠道、汗腺、乳汁中排出。所以进行尿氟含量的测定,在氟化物中毒的诊断及防治中,是一项较为有参考价值的特异性指标。为此,对该市五个县(市)磷肥厂开展了生产场所的卫生学调查和氟作业工人的尿氟含量测定,以观察氟作业工人尿氟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生产场所空气中氟污染浓度的关系,从而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低浓度氟接触对工人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对某铝厂429名电解作业工人和200名对照工人的尿氟、呼吸系统症状、呼吸系统体征进行检查.结果接触组工人的尿氟、咽痛、胸闷症状以及咽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5~10年工龄组工人最明显.结论调查显示长期低浓度氟接触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弄清过量氟摄入对机体的影响及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职业性氟接触者 ,工龄 10年以上自愿者男工 60名 ,分两组。 3 0人服抗氟灵冲剂 ,3 0人服安慰剂。结果 氟接触者尿F-、血F-、尿BF4 -较非接氟者明显增多。血清IgG、IgM、IgA前者相对较低 ,AKP则明显高于后者 ,SOD活性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GSH Px活性前者明显低于后者。服用抗氟灵组较安慰剂组尿氟化硼排出量增加 ,且血清IgM含量、GSH Px活性升高。结论 过量氟可致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和AKP、GSH Px等活性改变。抗氟灵干预有降低氟负荷、保护健康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氟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造成机体功能和形态上的异常改变 ,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某化肥厂磷肥车间和复合肥车间接触氟作业职工尿氟浓度进行了调查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抽查某化肥厂磷肥车间和复合肥车间接触氟作业职工103人 ,其中男74人 ,女29人 ,年龄23~55岁 ,平均39.3岁 ,连续接触氟作业工龄2年以上 ;对照组为同一地区年龄、工龄均相近的非接触氟作业工人65人 ,其中男47人 ,女18人 ;两组人员除接触氟作业不同外 ,其它生活环境、居住条件均具有可比性。1.2方法车间空气监测 :根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有机氟作业工人尿氟含量水平。方法采集某企业7个车间接触有机氟(二氟一氯甲烷、三氟氯乙烯、四氯乙烯、八氟异丁烯)工人656名,以及该企业从未接触过有机氟作业的电工、管理、后勤人员255名的晨尿,按WS/T30-1996,吸取10.0ml尿液于50ml塑料烧杯中,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液10.0ml,用PXJ-IC^+型离子活度计,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用t检验、F检验和百分位数程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656名有机氟作业工人尿氟含量为0.10~4.74mg/L,均值1.08mg/L,255名对照组工人尿氟含量为0.16~2.95mg/L,均值0.90mg/L,作业组尿氟含量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尿氟含量呈偏态分布,尿氟百分位数(P2.5~P97.5)为0.23~2.27mg/L,建议本地区尿氟正常值上限为2.3mg/L。作业组男性尿氟均值水平高于女性(P〈0.01);作业组尿氟含量与年龄、接触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2,P〉0.05,但有随工龄增长,尿氟均值增加的趋势。结论有机氟作业组与对照组的尿氟含量有显著差别,作业组工人尿氟含量与性别有关,与年龄无关,与接触工龄关系不显著;本地区尿氟正常值上限为2.3mg/L。  相似文献   

14.
尘肺是采矿行业中危害工人健康的主要职业病之一,但是以气体状态如黄磷、氟化氢及其化合物危害作业工人健康的报道并不多。含磷、氟粉尘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吸收量与该物质的溶解度有关;固体的氟化钙、磷灰石等微尘颗粒,虽然水溶性不大,但却能被呼吸道大量吸收,以尿氟量推算,吸收量与氟化氢相同。为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参考有关文献[1],对某磷矿接触磷、氟粉尘工人做了有关职业危害方面的研究探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接触组为120名某磷矿接触磷、氟粉尘4a以上且近半年不脱离作业的工人,男78人,女42人,平均年龄41(30~49)岁,平均工龄为17…  相似文献   

15.
王烁  李伯灵  谈伟君 《职业与健康》2011,27(9):1041-1044
氟是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且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化学元素之一,对人体健康影响具有双重性,摄入不足或过量均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氟摄入量不足,可导致龋齿患病率升高[1];当经各种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又可引起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即地方性氟中毒,又称地方性氟病[2]。地方性氟中毒在世界各国均有报道,  相似文献   

16.
氟暴露对工人血清IL-8及NO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某铝厂工人66 人,观察血清氟、尿氟浓度,血清IL- 8 及NO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和对照组比较,氟暴露组血清氟浓度和尿氟浓度明显增高;血清IL- 8 含量高工龄组升高,而低工龄组无变化;血清NO 含量低工龄组升高而高工龄组降低。提示机体染氟后通过各种正向或反向调节维持正常的免疫应答。其中IL- 8 及NO参与了复杂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汞对生产环境的污染状况及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危害。方法结合车间空气中汞浓度,对311名汞作业工人尿汞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11名汞作业工人中,211人尿汞含量超过正常值上限,阳性率67.8%,尤其是工龄5-9年者阳性率最高,达78%;长期接触汞的作业工人(〉5年工龄),其尿汞阳性率随工龄增加而下降,尿中汞含量也随工龄增加出现先升后降。结论接毒工龄长短与尿汞阳性率关系密切,车间空气中汞浓度与尿汞含量呈正相关,汞在生产场所的二次污染值得重视,应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降低其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8.
氟接触对工人血清微量元素和IL—6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某铝厂工人66人,观察了血清氟、尿氟浓度,血清微量元素及IL6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氟接触组血清氟和尿氟浓度明显增高;血清Cu、Zn含量下降,Ca、Mg含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别,血清IL6含量增加,其中高工龄组又高于低工龄组,增加率分别为361%和241%。提示机体接氟后免疫功能受损,同时机体通过增加IL6水平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作业场所空气中氟化物与作业工人尿氟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若曼 《职业与健康》2005,21(4):487-487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某厂车间空气氟化物浓度与作业工人尿氟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有关国家标准方法,于2002、2003年对该厂接触氟的作业工人进行了尿氟测定,并于2003年对车间空气氟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2002年测定了39例作业工人,尿氟浓度均值为0.798mg/L。2003年测定了50例,尿氟浓度均值为0.762mg/L。2002年作业工人尿氟超过诊断高标准值的为1名,占所检查人数2.6%;2003年尿氟超过诊断高标准值的为2名,占所检查人数4%。有上升的趋势。结论虽然车间空气浓度值很低,但是氟作业少数工人尿氟仍超标,表明氟作业工人体内氟含量有一定蓄积。  相似文献   

20.
电解铝作业工人尿氟浓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铝作业工人体内氟的实际水平。方法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某铝厂429名电解工和同一地区无氟污染的200名正常人群班后24小时晨尿氟浓度。结果铝厂电解工尿氟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且尿氟浓度随工龄的增加而增高 (P<0.05)。结论尿氟可直接反映机体氟的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