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浅谈《金匮要略》脏腑经络辨证特点及辨证观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影 《四川中医》2001,19(9):11-12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其首创脏腑经络辨证方法。全书共诊疾病308种,皆以脏腑经络辨证方法为指导,抓住主要矛盾,或以辨病为主,或以辨证为主,无不反复诲人以病与证相结合的具体辨证方法,以达到确切掌握其脏腑经络病机所在,其脏腑经络辨证方法至今指导和运用于临床,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药归经学说与中医辨证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药物作用定位与疾病定位的内在统一,它是历代医家以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理论为指导,以药物的功效和所治病证为依据,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中药作用机理的定位理论与中医脏腑经络、部位器官等基本理论的必然联系。中药归经的认识方法可以有多种,但最终均统一到脏腑辨证中去。因为归经所指的脏腑经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脏腑经络的病证也可包括部位器官的病证。所以以脏腑经络为主,辅以部位器官辨证确定疾病的定位是研究药物归经的主要方法。即使用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甚至以基因、受体、靶点乃至功能、成分、元素等表示,也要以脏腑经络为核心反映其与部位器官甚至基因、受体、靶点乃至功能、成分、元素等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为指导理论的一种辨证方法,与针灸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关系极为密切。经络辨证主要以《灵枢·经脉》中的十二经脉的病症及《难经·二十九难》中的奇经八脉的病症为依据。通过十二经辨证,奇经八脉辨证,经别、经筋、皮部辨证,选用相应的经穴,以扶正祛邪,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4.
经络辨证与针灸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为指导理论的一种辨证方法 ,与针灸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关系极为密切。经络辨证主要以《灵枢·经脉》中的十二经脉的病症及《难经·二十九难》中的奇经八脉的病症为依据。通过十二经辨证 ,奇经八脉辨证 ,经别、经筋、皮部辨证 ,选用相应的经穴 ,以扶正祛邪 ,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5.
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为指导理论,而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一种综合性的,临床辨证方法。笔者仅以病案举例的方式谈一谈经络辨证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希望能引起临床医师,尤其是针灸医师的关注,重新审视经络辨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为指导理论,而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一种综合性的临床辨证方法.笔者仅以病案举例的方式谈一谈经络辨证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希望能引起临床医师,尤其是针灸医师的关注,重新审视经络辨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杂合以治”治疗阳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痿为男科常见病之一,病因有命门火衰、心脾两虚、惊恐伤肾、湿热下注四个方面,病位在宗筋,发病与多条经脉、五脏的功能失调有关。治疗上以"经络辨证和分部辨证为主,结合脏腑辨证"为指导,采用近部选穴、远道选穴和辨证选穴三种原则,应用俞募配穴法、根结配穴法,多选用特定穴,宗《素问·异法方宜论》"杂合以治"的原则,灵活应用针灸诸法,以提高疗效和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
穴位诊断法,是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以穴位痛觉过敏等阳性反应为依据,探索经络、脏腑病变关系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在病理条件下,阴阳失和,营卫壅滞,经络和穴位便会在肌腠、皮肤出现压痛等阳性反应。因此,穴位压痛,是一种疾病状态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机体的功能障碍;这也说明经络是脏腑的反应带,而穴位是疾病的反应点。体表压痛和脏  相似文献   

9.
田福玲 《河南中医》2008,28(1):75-75
六经辨证中的六经内在地涵盖了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比如太阳经,膀胱为其主,经络为其道,气化周于肌肤),是《伤寒论》中的六经,不是光秃秃的单纯的经络,但执《素问·热论》和《灵枢·经脉》中的内容以论六经,那就太局限了,张仲景的六经是《黄帝内经》中六经的延续和发展,它们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有许多的不同。《伤寒论》中的六经是能够概括人体的一切生理变化和病理改变的六经,即包含了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六经。六经是人体内的六大关系,是六大本源性的关系(如太阳经中,膀胱、太阳经络、体表之间气、血、津升降出入,周流不息所形成的那种功能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导中医药现代化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的独秀,是科学的并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它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易经>、<内经>与中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阐述了自然辩证法与朴素唯物论与中医学的关系,并着重介绍<内经>的主要内容,即整体观、人体外部与内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阴阳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分析了疾病矛盾的特性和疾病不同矛盾的本质.根据唯物辨证的原则,疾病分外因与内因说.提出了"阴阳与脏腑相关学说"和基本治疗原则.另外,还强调了中药现代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及中药方剂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主张治未病、重视整体性、注重从脏腑经络辨治、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及灵活运用内治法和外治法五个方面,阐述了《金匮要略》辨证论治的思想对后世耳鼻喉科疾病治疗的影响。认为现代耳鼻喉疾病的发生虽然与古代有所不同,但是《金匮要略》的论治思想和治疗法则仍然对现代耳鼻喉科的临床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六经辨证,始创于后汉张仲景,我国著名的中医眼科专家陈达夫教授首次将六经辨证引入眼科疾病的诊治中。目乃五脏六腑之精华,经络实为五脏六腑之道路,没有经络交通,则五脏六腑之精华不能到达于眼,而眼目一但患病,则相应经络亦会有不同的反应点。因此,眼病按六经辨证,是有理论根据的。眼睛中的葡萄膜泛指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组织。葡萄膜炎为眼科常见的疑难眼病之一,在该病的中医诊疗中以六经辨证体系为统领,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确定病位,结合八纲辨证以辨病性,对全面调整患者的体质,阻断或减轻疾病的复发,提高临床疗效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付琳  向光维  李小会 《吉林中医药》2020,40(1):48-51,55
肾性水肿临床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仲景继承《内经》理论,著《伤寒杂病论》并开创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现代肾性水肿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体系囊括了经络脏腑、气血津液、体质禀赋等理论基础。根据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理论为基础,结合各经辨证要点,将《伤寒论》六经辨证引入肾性水肿的临床诊疗。拓展六经辨证理论在肾性水肿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闫良主任中医师提出"分层"辨证论治男性不育症,"分层"辨证论治包括:首要层次——注重阴阳辨证;第二层次——精确定位病变脏腑经络;第三层次——精准辨析致病因素。闫老师平素要求学生既要熟悉每一个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又要熟悉每一个致病因素的致病特点,这样在临床辨证时才能真正辨清患者的证情。男性不育症常见的致病因素有六淫、瘀、痰、郁、毒、虫等,对于这些致病因素,只有"除恶务尽",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根据《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提出一般性辨证论治和复杂性辨证论治的理念。可用"知常达变"概括,"知常"体现的是一般性辨证论治思维;"达变"体现的是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主要包括变法辨证思维、动态辨证思维、整体性辨证思维、相对性辨证思维、逆向性辨证思维等。《伤寒论》六经辨证最大的特点或曰精髓就是"述变",亦即阐述复杂性辨证思维。本文以变法辨证思维和动态辨证思维为例,结合《伤寒论》的病脉证治和临床医案,探讨了复杂性辨证思维的表现形式、运用特点和辨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医眼科临证时,应充分结合中西医诊断技术考虑眼部病因,辨清全身病机,整体辨证与局部辨病相结合,目症与全身症状相结合,眼部检查与舌象脉象相结合,灵活运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多层次分析、综合辨证、确定证侯,提出合理的治法与方药,对提高眼病疗效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经筋是经络系统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循行分布规律、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在概括经筋疾病临床特征的前提下,认为经筋辨证体现出以望筋伤部位颜色、形态功能异常以及触结筋病灶点分布规律以辨病筋为基础,筋性肢节病辨筋伤与筋性骨伤之标本且局部与整体多维互参辨病位,筋性脏腑病辅以脏腑辨证辨阻滞气血之病筋,八纲辨证贯穿始终的辨证思路。通过探讨经筋辨证,以期丰富经络辨证体系的科学内涵,更好地指导筋伤病的针灸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8.
潘星宇老师认为痤疮的病因病机为热、湿、痰、瘀4方面,面部可划分为上、中、下3部,与上、中、下三焦脏腑相对应,从肺经风热证、湿热蕴结证、湿热毒瘀证、血瘀痰凝证等4种证型辨证论治痤疮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探讨肺胀证治中的六经辨证规律。以六经辨证规律为法则治疗肺胀较脏腑辨证更符合疾病的发展规律,从邪犯太阳、肺失宣肃,邪入阳明、痰热壅滞,邪伏少阳、肺郁气逆,太阴湿困、肺虚痰阻,少阴寒热、水气犯肺,寒热错杂、厥热胜复6个方面探讨肺胀的六经辨证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