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内皮素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采用按随机配对实验法,将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伤后不同时间予GCS评分、血ET测定、运动功能积分、及GOS预后评定。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改善脑血流、脑代谢,保护脑细胞,改善脑干的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并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能明显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科于2003年2月至2004年4月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30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脑外伤的抗凋亡作用,比较大小剂量纳洛酮对实验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家兔77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分别予非颅脑损伤、颅脑损伤、颅脑损伤后大剂量纳洛酮腹腔注射及颅脑损伤后小剂量纳洛酮腹腔注射处理,15天后均断头处死,于致伤处和对侧处分别取材,利用TUNEL法制作切片,观察及比较各组神经细胞凋亡数量.结果致伤处或对侧处,正常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神经细胞凋亡数量两两之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值从小到大为:正常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具有抑制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大剂量纳洛酮应用可以较显著抑制严重颅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盐酸纳洛酮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附6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国内外对纳洛酮研究的进展发现它对颅脑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即探讨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实际效果。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自2000.5~2001.2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5例,随机分成盐酸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年龄在15~60岁之间,GCS评分在3~12分之间,治疗距受伤时间在12小时之内(一般资料见表1)。治疗前均行头颅螺旋CT扫描,进行完整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排除如下禁忌证者(1)对纳洛酮类药物过敏者;(2)怀孕和哺乳妇女;(3)既往有慢性病史者;(4)有严重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递机制.方法选用家兔77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分别予非颅脑损伤、颅脑损伤、颅脑损伤后大剂量纳洛酮腹腔注射及颅脑损伤后小剂量纳洛酮腹腔注射处理,15天后均断头处死,于致伤处和对侧处取材,采用SP法制作切片,观察比较各组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量.结果致伤处或对侧处,正常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量两两之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值从小到大均为:正常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结论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递机制可能参与纳洛酮抗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观察纳洛酮对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纳洛酮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意识觉醒及临床征象。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早期病人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觉醒天数缩短,伤残率减少。结论:纳洛酮可以降低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升高幅度,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改善预后。其机制可能是拮抗并抑制伤后β—内啡肽的释放。  相似文献   

7.
环胞素A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环胞素A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5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胞素A和纳洛酮. 结果 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主要表现在患者觉醒时间早,呼吸循环功能恢复稳定较快,呼吸异常和心电图异常明显减少,颅内压显著降低(P<0.05). 结论 环胞素A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的反应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对6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组对照,观察两组病人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例入院3天后平均动脉压异常率为23.5%,呼吸异常率为11.8%,心律异常为29.4%,明显较对照组少.伤后48小时意识转清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是32.4%与30.0%,两者无明显差别.1周后意识转清率实验组64.7%,明显高于对照组48.6%.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有利于较快恢复生命体征稳定,缩短昏迷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05—2016-04间收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给予脱水剂控制颅内压;纠正低血容量、低血氧、酸中毒;有效抗感染及预防高热和应激性溃疡等常规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4例)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照组(32例)不使用纳洛酮。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意识觉醒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意识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纳洛酮,可改善脑血流,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缩短伤后昏迷时间,减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大剂量纳洛酮应用时机、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对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的80例按手术次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例术后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纳洛酮。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血B—EP、ET均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速度较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h监护指标(GCS、RR、SaO2、PaCO2、p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病例术后第1天及第7天脑水肿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血压、血小板、凝血功能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早期大剂量应用纳洛酮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β-EP、ET的值,从而减轻了由于内源性阿片肽及ET异常升高所致的继发性脑损害;纳洛酮加快患者术后复苏,具有麻醉催醒、解除呼吸抑制的作用;纳洛酮能明显改善和减轻颅脑肿瘤术后的脑水肿;纳洛酮在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轴索伤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l)是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暴力时,因剪应力而造成的神经轴索损伤.患者昏迷时间长,伤残率、死亡率高[1].盐酸纳洛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颅脑外伤急救及酒精中毒的抢救.但早期应用纳洛酮抢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报道不多.本院1996年3月至2001年10月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DAI患者4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我院自1999.1~2001.5收治的8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分组对照研究,探讨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入选对象均符合下条件:(1)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2)入院时GCS评分≤8分,平均5.6分。(3)无心、肺、肝、肾等器质性脏器损伤或衰竭。85例病人按随机分配卡法,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n=45,对照组n=40,两组平均年龄之间经t检查,无显著性差异,性别比例之间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病情之间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  相似文献   

13.
纳洛酮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以甲基强的松龙为参照,观察了14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应用纳洛酮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表明,急性脊髓损伤6h内的患者,入院后即在15min内通过外周静脉滴注纳洛酮5.4μg/kg,暂停45min后以4μg/kg/h维持23h。给药后6周观察,同对照组相比,纳洛酮治疗患者的触觉、痛觉评分明显提高,同对照组相比,甲基强的松龙组给药后6周及6月观察,运动功能、触觉、痛觉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6h内外周静脉给予纳洛酮也可改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但作用不如甲基强的松龙显著。  相似文献   

14.
纳洛酮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纳络酮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Feeney氏自由落体法制备脑损伤动物的模型 ,将 9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于伤后 1 5、60min及2 4h分别给予纳洛酮或 0 .9%氯化钠溶液 ,伤后第 5天断头处死大鼠 ,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生物素末端标记 (TUNEL)法测定神经细胞原位凋亡情况 ,并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大鼠脑损伤后 1 5及 60min应用纳洛酮可明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而伤后 2 4h给药 ,则两组神经细胞的凋亡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可明显减少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 ,从而可有效地保护神经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的监护及其临床意义;盐酸纳洛酮治疗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单核吞噬细胞在创伤性非断离性轴索损伤继发断离的作用;小儿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特点;镁离子在治疗缺血性颅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综述);S-100B蛋白与NSE评估重型脑外伤预后的临床研究;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钻颅引流术和微创闭式引流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额颞顶大骨窗开颅术治疗192例重型颅脑损伤;鞘内给氧与高压氧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作者采用纳洛酮加脊髓腹侧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65例,结果见单纯脊髓腹侧减压术肢体肌力恢复到Ⅲ级以上者9例,小剂量纳洛酮加脊髓腹侧减压术肢体肌力恢复到Ⅲ级以上者14例;大剂量纳洛酮加脊髓腹侧减压术肢体肌力恢复到Ⅲ级以上者18例。临床结果显示纳洛酮通过改善脊髓微循环和增加脊髓血流量,具有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纳洛酮加脊髓腹侧减压治疗脊髓损伤优于单纯脊髓腹侧减压术。  相似文献   

17.
纳洛酮对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血β-内啡肽和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血β-内啡肽(β-erdorphin,β-EP)和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方法对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的100例患者按手术次序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例术后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纳洛酮。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β-EP和ET。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血βEP、ET值均较术前有所上升,两组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血β-EP、ET均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快,术后第二天即接近术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早期大剂量应用纳洛酮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β-EP、ET的值,从而减轻了由于内源性阿片肽及ET异常升高所致的继发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18.
纳洛酮对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颅脑外伤后神经功能保护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按入院顺序配对实验法 ,将 86例中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分为两组 ,对比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由 7.95± 2 .12上升为 12 .85± 4.12 ,血内皮素含量由 95 .2 3± 12 .12下降为 5 4.65± 9 .0 5 ,脑电图 (EEG)的异常率由 91.60 %下降为 49.5 5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颅脑外伤的治疗中早期加用纳洛酮 ,具有增加脑灌注量、减轻脑水肿等功效 ,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急性乙醇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进行探讨.方法 对102例急性乙醇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急救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02例中84例恢复良好,中残8例,重残4例,死亡6例.结论 迅速病情评估,及早应用纳洛酮,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等是急性乙醇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抢救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纳洛酮用于芬太尼全麻后催醒及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纳洛酮(NAL)能有效地对抗芬太尼麻醉后的呼吸抑制,但也往往出现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为此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气管内插管全麻择期手术病人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72岁。手术包括胸外、普外、骨科、颅脑及五官科手术,手术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