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在脊柱转移瘤及其他脊柱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4例经手术病理诊断的脊柱疾病患者行^99mTc-MDP全身骨平面显像,将显像图分为局部异常浓聚、局部异常稀疏、局部加其他部位异常浓聚或稀疏、其他部位异常浓聚或稀疏几种。结果:骨显像诊断脊柱疾病的灵敏度为:转移瘤90.6%,原发恶性肿瘤76.0%,良性肿瘤52.9%,瘤样病损85.7%,炎性病变100%,压缩性骨折100%,62.5%的转移瘤患者伴有其他部伞骨骼的异常浓聚或稀疏灶。非转移瘤的其他脊柱疾病,23.6%伴有异位异常浓聚或稀疏灶。结论:核素骨显像是诊断骨转移瘤的最佳方法。对其他脊柱疾病,骨显像可判断病灶是单发抑或多发。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骨转移核素骨显像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咽癌 (NPC)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 ,占全部恶性肿瘤的 3 0 .97% ,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 78.0 8% [1] 。NPC较早发生骨转移 ,核素骨显像对诊断骨转移病灶有较高的灵敏度。一、资料与方法15 1例NPC患者均经临床及病理检查确诊。其中低分化癌 89例 ,鳞状细胞癌 11例 ,中分化癌 1例 ,泡状核细胞癌 1例 ,余 49例病理分类不详。按常规行全身及头颅正侧位骨显像。颅底骨显像正常标准为 :双侧颅底骨放射性分布对称 ,颅底放射性摄取均匀。阳性 :颅中凹放射性浓聚较邻近颅骨或颈椎明显增高或颅底左右放射性分布不对称[2 ] 。二、结果与…  相似文献   

3.
4.
骨转移瘤的全身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肿瘤 ,特别是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常在疾病早期有骨骼的转移。如能早期发现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都有很大的帮助。核素骨显像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 ,比X线片能更早发现病灶。收集 1995年~ 1999年 5年间经临床诊断恶性肿瘤患者 13 0例 ,探讨核素骨显像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   13 0例中男性 94例 ,女性 3 6例 ,年龄 3 0~ 69,平均年龄49 .5。其中肺癌 41例 ,前列腺癌 2 8例 ,乳腺癌 13例 ,消化道肿瘤 2 6例 ,泌尿系统肿瘤 7例 ,其他部位肿瘤 7例 ,原发性骨肿瘤 8例。采用GE公司双探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与核素骨显像诊断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了31例(45个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和研究结果。X线检查阳性率为80%,核素骨显像阳性率为97.8%,结果表明对早期病灶,骨显像较x线平片敏感,文内比较分析了x线平片与骨显像在诊断中的价值。对x线平片阴性而可疑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应做骨显像检查,以免误漏诊。  相似文献   

6.
骨转移瘤100例X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100例骨转移瘤X线分析,指出主要X线表现为四型;(1)溶骨型;(2)成骨型;(3)混合型;(4)少见的特殊型.第4型包括骨皮质转移型、骨膜反应型和末端骨溶解型等少见病例.骨转移瘤绝大多数(86%)好发于脊柱躯干之中心部位,肋骨及椎体之小斑片状骨溶解是最常见早期X 线改变.在骨转移瘤诊断时应注意与原发型骨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95例骨转移瘤进行回顾分析,原发肿瘤常见部位顺次为肺癌、乳腺癌、鼻咽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等。X线表现为(1)溶骨型.(2)成骨型,(3)混合型。骨转移瘤好发于脊柱,其次为肋骨及骨盆。斑片状骨溶解是最常见X线改变。  相似文献   

8.
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0例肿瘤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 15~20mci行SPECT全身骨显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阳性结果为121例,阳性率为40.3%,其中的75例与X线检查对照,骨显像阳性而X线阴性者12例。结论:SPECT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87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87例肺癌患者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87例肺癌患者的全身骨显像表现。结果:肺癌骨转移率为63.2%,发生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肋骨,其次为脊椎骨、盆骨、四肢骨、肩胛骨、颅骨和胸锁骨。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腺癌和鳞癌较其它类型更易发生骨转移。结论:肺癌骨转移比较常见,所以肺癌患者应常规作全身核素骨扫描,以帮助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囊状膨胀型骨转移瘤X线诊断(附3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囊状膨胀型骨转移瘤临床X线特点。方法报告35例囊状膨胀型骨转移瘤,从临床X线上作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男21例,女14例。年龄35~70岁,平均52岁。结果发现原发瘤后1~10年发现骨转移29例,先发现骨转移瘤5例,始终未找到原发瘤1例。原发瘤为鼻咽癌10例,肺癌9例,肾癌5例,乳腺癌4例,甲状腺癌3例,肝癌、前列腺癌、食管癌及原发瘤不明各1例。病灶在四肢长管骨20例,肋骨4例,骨盆4例,椎体2例,肩胛骨2例,颅骨、锁骨及掌骨各1例。骨质呈囊状破坏16例,膨胀性破坏9例,囊状伴膨胀性改变10例。病灶边缘清楚27例,边缘不清楚8例。骨皮质突破,并形成软组织肿块7例,边缘有硬化11例,病灶内有网格状骨嵴影及散在小斑点状钙化影6例。结论囊状膨胀型骨转移瘤的原发瘤发生骨转移时间取决于原发瘤细胞分化程度与发展快慢因素。  相似文献   

12.
脊柱转移瘤MR扫描与核素骨显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骨转移瘤MR扫描阳性、核素骨显像阴性的不同原因。方法回顾经临床确诊的68例脊柱骨转移瘤病人的MRI与核素骨显像检查,分析MR影像表现,包括病灶的大小、位置及其与骨皮质关系和核素骨显像结果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在MRI图像显示561个病灶中,核素骨显像病灶检出率35.47%(199/561)。位于骨髓内没有骨皮质侵犯的133个病灶,核素骨显像未能检出,但位于骨皮质下、经骨皮质层病灶其检出率分别为25.58%(55/215)、67.61%(144/213);小病灶组(<15mm)、大病灶组(≥15mm)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0.12%(25/247)和55.4%(174/314);相同扫描野阳性病例检出率MRI(64/68=94.12%)优于核素骨显像(49/68=72.06%),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脊柱转移瘤的大小、位置及骨皮质受累与否影响核素骨显像的检出率,位于骨髓内没有骨皮质侵犯的早期病灶是MR扫描阳性核素骨显像阴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超级影像”的特点。方法2301例肿瘤患者骨显像中,发现18例(前列腺癌6例,乳腺癌4例,肺癌2例,原发灶不明3例,神经母细胞瘤和膀胱癌各1例)。依据“超级影像”图像特点的不同分为均一对称型(Ⅰ型)和灶性散在分布型(Ⅱ型)2种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超级影像”出现的阳性率为0.78%(18/2301),其中前列腺癌出现率最多,约占33.33%(6/18),乳腺癌和肺癌次之,分别占22.22%(4/18)和11.11%(2/18)。“超级影像”的分布特点均一对称型影像占38.88%(7/18),其中完全对称型占16.66%(3/18),而前列腺癌占整个Ⅰ型影像的71%(5/7);灶性散在分布型影像占61.11%(11/18)。结论“超级影像”是骨转移影像的一种特殊形式,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易于出现这种影像  相似文献   

14.
肝癌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肝癌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认识。方法:复习3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肝癌影像学表现。结果:额顶及骶骨各1例,均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及局部出现软组织肿块。血管造影显示病变区有丰富的血供。腰椎1例,为腰1~2椎体溶骨破坏。结论:我国为肝癌高发区,肝癌的血行转移是最常见的,但骨转移为首发症状者比较少见,尤其发生于颅骨,往往因病史及肝区症状不明显而误诊。我们认为对任何溶骨性骨破坏病例,应经常要考虑肝癌骨转移的可能,建议常规作肝脏的B超、CT或AFP检测。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骨转移100例临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100例乳腺癌骨转移的分析,发现乳癌骨转移有以下特点:(1)骨转移与乳癌的病理类型及其分期密切相关;(2)骨转移以胸廓诸骨、上部腰椎及肱骨为多;(3)骨转移以溶骨性病变居多,亦可见成骨性、混合性及囊状膨胀性;(4)骨转移常累及多骨,最多为5骨14处;(5)不同部位的骨转移可具不同特点;(6)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早期诊断骨转移,可发现X线上不能发现的病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17例中9例行X线检查,10例CT检查,8例MRI检查.结果:17例发生于扁骨和不规则骨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主要表现为,①皂泡状和吹气球样膨胀性骨质破坏:平片4例,CT 8例,MRI 6例;②病灶内骨间隔及骨嵴:平片4例,CT 8例;MRI 5例;③病灶周围骨硬化:平片3例,CT6例,MRI 4例,MRI表现为病灶周围线状低信号影;④骨壳部分断缺:平片2例,CT3例,MRI 2例;⑤液-液平面:CT 5例,MRI 6例;⑥骨膜反应:无;⑦软组织肿块:CT 1例,MRI 1例.结论: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特征与长管状骨大致相仿,螺旋CT及MRI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61例X线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分析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特点及其病理基础,提高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61例经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X线表现。结果①61例患者中,单纯肿块41例,肿块伴钙化13例,单纯钙化8例,结构扭曲5例,结构扭曲伴钙化4例,局灶性致密影5例,磨玻璃样改变1例,阴性1例。②有钙化者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有肿块者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粘液腺癌和髓样癌,结构扭曲者和局部致密性影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结论①乳腺癌常见的X线表现为单纯肿块、钙化伴肿块、单纯钙化和结构扭曲。②浸润性导管癌占乳腺癌的大部分,乳腺癌的病理基础不同,导致了不同类型的X线表现。③X线摄影对乳腺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临床检查阴性的患者,但对致密性乳腺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与SPECT骨显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0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均于2周内分别行WB-DWI与SPECT骨显像检查。将骨骼系统分为8个区域观察,颅骨、肩胛骨、胸锁骨、肋骨、脊椎、骨盆、肱骨、股骨。比较WB-DWI及SPECT骨显像检出的阳性病例数、病灶数量及区域。结果 25例患者有骨转移灶,受累区域共计84处,病灶数量共计204处。WB-DWI共检出骨转移21例,74处受累区域,193处阳性病灶;SPECT骨扫描检出骨转移18例,有72处受累区域,192处阳性病灶。两种方法在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灶阳性病例数及受累区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1,0.650,P>0.05)。WB-DWI尚能检出骨转移灶之外的病灶共计263处,其中原发肿瘤23处,实质脏器转移灶61处,淋巴结转移灶179处。结论 WB-DWI和SPECT骨显像在骨转移瘤的检出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且WB-DWI可以发现更多的骨外器官及淋巴结病变,可作为诊断骨转移瘤的一种新的、无辐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