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缺血与神经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72年Kerr等人首先提出细胞凋亡的概念,并详尽地描述其病理特点,此后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近几年已成为各学科研究的热点。凋亡是由细胞内外因素激活细胞本身的自杀程序而引起,是一种主动的由基因介导的细胞死亡过程,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及调控,并依赖于新的蛋白质合成,它不仅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而且参与许多病理过程,如脑缺血、缺氧性损害,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对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缺血性脑损害发生机制,并对其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HD02对慢性前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研究HD02在大鼠慢性前脑缺血过程中对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16~18个月SD大鼠64只,雄性,体质量300-350g。利用末端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HD02干预前后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并检测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Calcineurin和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活性。结果:HD02有减少阳性凋亡细胞出现率[(5.404&;#177;1.38)%与模型对照组(12.72&;#177;3.45)%比较,t=4.84,P&;lt;0.01]及减少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表达(HD02组比模型对照组:缺血15d:7.10&;#177;1.90比12.55&;#177;3.30,t=3.86,P&;lt;0.01:缺血30d:4,60&;#177;1.15比9.50&;#177;4.20,t=4.67,P&;lt;0.01),降低Calcineurin D02组比模型对照组:大脑皮质每克蛋白中含[(38.24&;#177;5.58)比(48.98&;#177;5.04)nmol/s,t=3.64,P&;lt;O.O1];海马每克蛋白中含[(37.87&;#177;3.38)比(52.58&;#177;4.92)nmol/s,t=3.75,P&;lt;0.O1]和Calpain活性[大脑皮质每毫克蛋白中含(2.96&;#177;O.77)比(4.56&;#177;0.85)A/h,t=3.84,P&;lt;0.05];海马每毫克蛋白中含[(2.90&;#177;0.28)比(4.91&;#177;0.94)A/h,t=3.97,P&;lt;0,01]的作用。结果:HD02有一定的抗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Akt信号通路在HD02抗慢性前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Akt信号通路在HD02抗大鼠慢性前脑缺血过程中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和Akt信号通路[总Akt磷酸化Akt(Ser473),Akt(Thr308),FKHR(Ser256),GSK-3β(Set9)和PTEN]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1.40&;#177;0.21)%]比较,造模后15和30d慢性前脑缺血大鼠细胞凋亡率[(15.30&;#177;0.74),(12.72&;#177;3.45)%]显著增加(t=7.56,7.02,P&;lt;0.01);磷酸化Akt(Ser473)和Akt(Thr308)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3.51,3.76,P&;lt;0.01);FKHR(Ser256)、GSK-3β(Ser9)和PTEN表达明显增加。HD02可明显降低慢性前脑缺血大鼠细胞凋亡率[HD02 15d:(11.40&;#177;0.75)%,HD02 30d:(5.40&;#177;1.38)%]。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15和30d,HD02可显著上调磷酸化Akt(Ser473)和Akt(Thr308)表达水平(t=3.94,4.18,P&;lt;0.01);明显抑制FKHR(Ser256),GSK-3β(Ser9)和PTEN表达。结论:HD02能抑制慢性前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这一作用与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已有实验证实脐血干细胞移植后可迁移至脑损伤区域,存活并分化为神经细胞。目的:探讨经静脉移植脐血干细胞治疗大鼠脑缺血的疗效以及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48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造模1d后经尾静脉注射脐血干细胞和PBS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治疗后3,7d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4,21d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未见BrdU阳性细胞,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切片中可见BrdU阳性细胞,对侧半球也可见少量BrdU阳性细胞。对照组大鼠缺血侧凋亡细胞显著多于治疗组(P〈0.05)。提示经静脉移植的脐血干细胞可迁移至大鼠缺血侧脑组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慢性脑缺血痴呆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慢性脑缺血导致大鼠痴呆中的作用。方法:Wister大鼠10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350~400g。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备慢性脑确血致痴呆大鼠(vasculardementia,VD)模型;应用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流式细胞术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VD大鼠的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查发现额叶、海马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1周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18%,21.92%;纹状体区2周时细胞凋亡率最高为9.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4%,3.72%,2.18%(P<0.01),以后均逐渐下降。脑缺血一两周时TUNEL染色及额叶、海马及尾状核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4周以后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琼脂糖凝胶电泳未见典型的细胞凋亡“梯形条带”。结论:神经细胞凋亡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早期明显,晚期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近年来的慢性脑缺血研究常用的动物模型及长期慢性脑缺血后诱发的解剖、生理、行为学和能量代谢等改变作综述,以阐明慢性脑缺血在痴呆发病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79-01/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dementia”和“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learning and memory,ischemia,2VO”,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4—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慢性脑缺血,痴呆”,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慢性脑缺血模型的实验动物研究文献,筛除临床研究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9篇英文和1篇中文全文,均具有较新进展性,慢性脑缺血动物试验与痴呆关系的研究。资料综合:将引用的文章信息分成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和慢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两部分,对慢性脑缺血和痴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在长期的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可以诱发学习和记忆功能损害,慢性脑缺血在动物痴呆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缺血再灌注后蛋白激酶C,游离钙变化与神经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与游离钙的变化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线栓法制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磷基转移法测定PKC活性变化。结果 PKC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了易位激活,细胞内游离钙含量增多及神经细胞凋亡。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PKC和钙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给氧为模型,观察三七总皂甙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细胞百分率,同时,测定细胞LDH的释放。结果:神经细胞缺氧/缺糖5h后再给氧3h时,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增高,为19.06%(P&;lt;0.01),细胞坏死百分率为6.83%(P&;lt;0.01),细胞内Ca^2+浓度为169.32nmol/L Ca^2+浓度(P&;lt;0.01),LDH的释放率为27.63%(P&;lt;0.01);神经细胞缺氧/缺糖5h后再给氧24h时.细胞凋亡百分率为49.85%(P&;lt;0.01),细胞坏死百分率为11.49%(P&;lt;0.01),细胞内Ca^2+浓度为298.11nmol/L(P&;lt;0.01),LDH的释放率为60.35%(P&;lt;0.01)。三七总皂甙(25,50mg/L)能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百分率,降低细胞内Ca^2+浓度,减少LDH的释放,三七总皂甙的作用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加。结论:三七总皂甙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过程具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细胞内Ca^2+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近年来的慢性脑缺血研究常用的动物模型及长期慢性脑缺血后诱发的解剖、生理、行为学和能量代谢等改变作综述,以阐明慢性脑缺血在痴呆发病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79-01/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dementia”和“chroniccerebralhypoperfusion,learningandmemory,ischemia,2VO”,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4-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慢性脑缺血,痴呆,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慢性脑缺血模型的实验动物研究文献,筛除临床研究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9篇英文和1篇中文全文,均具有较新进展性,慢性脑缺血动物试验与痴呆关系的研究。资料综合:将引用的文章信息分成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和慢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两部分,对慢性脑缺血和痴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在长期的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可以诱发学习和记忆功能损害,慢性脑缺血在动物痴呆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以缺氧/缺糖再给氧为模型,观察参麦注射液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 浓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百分率。结果:缺氧/缺糖5h后再给氧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并显著增加细胞内Ca^2 浓度和LDH的释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参考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百分率,降低细胞内Ca^2 浓度,减少LDH的释放,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参麦注射液只有拮抗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细胞内Ca^2 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电针督脉经大椎、百会穴对大鼠缺血区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影响,为临床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电针组,每组8只。用凝闭-侧大鼠大脑中动脉的脑缺血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TUNEL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染色SO-P法进行观察。结果:缺血组及缺血+电针组中每个脑片1000个神经细胞中凋亡细胞数目分别为676&;#177;12及326&;#177;15,缺血+电针组中,大脑皮质梗死区内TUNEL染色阳性细胞较缺血组显著减少(P&;lt;0.01);缺血+电针组中NGF、受体免疫阳性表达在细胞数量上及强度上均较缺血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增强(P&;lt;0.01)。结论:电针能抑制脑缺血后脑内神经细胞凋亡,可增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NGF受体的表达,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凋亡与迟发性神经元坏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凋亡与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关系。方法:实验于1998—01/1999—07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6-7周龄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流组;假手术组5只作为对照,缺血再灌流组根据再灌注提取标本的时间不同并分7组,即术后1h,1,3,7,14,28,42d组,每小组5只。制备动物模型,选用跳台,避暗反应等行为学检测确定。评价采用卒中指数评分和神经病学症状评分标准。制作病理切片,应用光镜,电镜,流式细胞仪,原位末端标记等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在不同时间缺血再灌注时与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发生、发展关系。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动物模型卒中指数及神经病学指数评价:缺血再灌注1d时卒中指数及神经病学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3.5&;#177;0.53,0,P〈0.05),(4.6&;#177;0.54,0,P〈0.05)。②各组病理形态学改变:重复缺血再灌注24h神经细胞问质水肿,核浓染固缩,顶树突延长。再灌注3d,皮质少量小胶质细胞增生,海马可见颗粒细胞变性呈空泡样。再灌注7d,皮质胶质细胞增生聚集成堆,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变性,部分坏死。再灌注28d,皮质神经细胞大量缺失代之胶质细胞,海马CA1、CA4区锥体细胞大量缺失、变性、坏死。电镜观察可见细胞核基质肿胀,破坏。排列紊乱,并有空泡形成。粗面内质网扩张,小胶质细胞核染色质凝聚,可见变形。③额叶、海马区细胞凋亡变化:重复缺血再灌注3d流式细胞仪检测额叶皮质、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最高。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逐渐下降至42d最低点。各不同时间点再灌注细胞凋亡数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原位末端标记法正常阳性对照组可见少量散在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1h后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阳性细胞增多,3d后皮质、海马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达高峰,核固缩,染色质聚集,一些细胞可见凋亡小体,阳性染色细胞核呈深棕色,缺血再灌注7d时皮质、海马区阳性细胞逐渐减少。至再灌注42d时阳性细胞数略有增多,但仍少于再灌注3d。电镜下受累神经细胞多单个存在,早期为染色质固缩,常聚集于核膜呈境界分明的颗粒、块状或新月形小体,细胞浆浓缩。核内细胞器和致密染色质保持完整。细胞周围无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全过程中均伴随着神经细胞凋亡,但细胞凋亡的高峰期在缺血再灌注后的两三天,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神经细胞坏死加重,凋亡数量减少。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且细胞凋亡作为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目的:验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局灶性脑缺血糖尿病大鼠的神经功能、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0/2008-03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材料:Wistar大鼠40只,体质量200~250 g,雌雄不限,鼠龄2.0~3.0月.方法:线栓法制作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随机分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连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0 μg/(kg·d),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注射7,14 d,每时间点取6只.主要观察指标:对两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染色计数脑缺血周边区神经细胞凋亡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缺血周边区的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Bcl-2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Bax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少于手术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增加糖尿病脑缺血之后缺血周边区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Bax蛋白的表达,拮抗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缺血性脑损伤中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TUNEL方法原位标记DNA片段,观察脑室内注射NGF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使用NGF后3日海马CA1区TUNEL阳性神经细胞数为锥体细胞总数的13.9%±11.6%,与缺血对照组(21.3%±13.7%)比较显著减少(P<0.01)。结论:外源性NGF对脑缺血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益智口服液对慢性脑缺血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中药益智口服液对慢性脑缺血导致大鼠痴呆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呆模型,检测益智口服液治疗组、缺血组与对照组的学习与记忆情况。结果 益智口服液治疗2组较缺血组大鼠的跳台与水迷宫成绩明显好转。结论 益智口服液能明显提高大鼠的学习与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研究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激活脑内成体神经干细胞,刺激其增殖和分化,还能促进脑内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减小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缺血灶,促进慢性脑卒中模型缺失神经功能的长期恢复。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治疗)、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仅行颈前正中切开,不结扎颈总动脉)。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定向航行观察大鼠逃避潜伏期,评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TUNEL染色和图像分析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脑缺血后7d,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1),海马组织TUNEL阳性凋亡细胞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14,28d时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逐渐加重,相应海马组织TUNEL阳性凋亡细胞逐渐增加。14,28d时实验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海马组织TUNEL阳性凋亡细胞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说明脑缺血后早期给予外源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助于减少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激活脑内成体神经干细胞,刺激其增殖和分化,还能促进脑内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减小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缺血灶,促进慢性脑卒中模型缺失神经功能的长期恢复。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治疗)、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仅行颈前正中切开,不结扎颈总动脉)。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定向航行观察大鼠逃避潜伏期,评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TUNEL染色和图像分析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脑缺血后7d,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1),海马组织TUNEL阳性凋亡细胞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14,28d时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逐渐加重,相应海马组织TUNEL阳性凋亡细胞逐渐增加。14,28d时实验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海马组织TUNEL阳性凋亡细胞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说明脑缺血后早期给予外源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助于减少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DNA损伤与凋亡的时空分布演变过程及两者间的联系。方法 共选取 72只成年Wistar大鼠 ,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 3 0min组及缺血 2h组 ;后 2组大鼠又根据再灌注时间 (再灌注 1,6,12 ,2 4及 48h)不同 ,各细分为 5个亚组。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 (MCAO R)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组织在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下 ,其P5 3表达在空间及程度上的改变 ,并结合TUNEL技术观察P5 3表达与细胞凋亡的时空关系。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细胞凋亡及P5 3蛋白表达增强 ,并随着缺血或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凋亡细胞数量与P5 3表达均逐渐增加 ,但P5 3蛋白的表达始终早于凋亡细胞的出现 ,且P5 3阳性细胞数量始终多于凋亡细胞数量 (P <0 .0 5 ) ,其分布范围也较凋亡细胞更广。结论 神经细胞缺血可引起DNA损伤 ,DNA损伤后可诱导DNA修复 ,如修复失败则启动细胞凋亡程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