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前言 中药包含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其中起疗效作用的有效成分种类繁多,包括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如挥发油、香豆精类、蒽醌类、强心苷类、萜类、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多糖类等)。提取分离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可以降低原药材的毒性,提高其疗效,可以进一步改善中药制剂的剂型,提高其制剂质量,对于促进中药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制约中药制药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对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传统的提取分离方法,普遍存在着有效成分提取率低、能耗高、工序多和生产周期长等缺点,直接制约了中药制药产业的发展。因此发展高效、低耗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根据现行的《新药审批办法》,中药新药共分为五类。第一类:①中药材的人工制成品;②新发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③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④复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第二类:①中药注射剂;②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③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④中药材以人工方法在动物体内的制取物及其制剂;⑤复方中提取的有效部位群。第三类:①新的中药复方制剂;②以中药疗效为主的中药和化学药品的复方制剂;③从国外引种或引进养殖的习用进口药材及其制剂。第四类:①改变剂型或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②国内异地引种或野生变家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参芪活血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方法:根据中医药传统理论及现代中药药理学及病理学制定处方,采用颗粒剂型的制备方法以及中药有效成分薄层色谱法,控制主药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该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合理。结论:该制剂工艺简便、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醇沉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石锰  莫尚志 《中药材》1999,22(6):313-314
水提醇沉法在中药制剂的生产中造成了有效成分的大量流失,影响制剂的质量及疗效,造成资源的浪费。用超滤法及离心法代替醇沉法既可以保证制剂的质量及中药的传统特色,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鹿茸海马壮阳液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浸渍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 ,按照酒剂常规制备。制定性状、总固体、乙醇量等检查项目 ,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该制剂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 ,服用方便 ,疗效确切 ,质量稳定。结论 :制备工艺可行 ,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6.
中药提取对中药制剂的内在品质和临床疗效极为重要。现代科学技术为中药提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提高有效物质的得率及纯度,提高药品的品质可控性和临床应用的顺应性,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提取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益寿降脂宁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方法:根据中医药传统理论及现代中药药理学及病理学制定处方,采用颗粒剂型的制法制备,以及中药有效成分的薄层色谱法,控制主药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合理。结论:该制剂工艺简便、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树脂法提纯中药成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药产业的发展 ,必须走创新之路。传统中药制剂“粗、大”,服用不便 ,不适应现代人生活。有必要应用现代高新技术 ,对中药生产工艺进行革新 ,发展中药制剂产业。其中 ,“大孔吸附树脂法”可作为提高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项新技术。所用“大孔吸附树脂”(Macroreticular Resin)为高分子材料 ,具有多孔网状结构和良好的吸附性能 ,属于有机高聚物。其可分离提纯中药有效成分 ,是利用吸附性和筛选性相结合的原理。此法已被逐渐推广应用。现作一综述 ,以期推动其在中药领域的发展 ,提高中药制剂质量。1 树脂法提纯中药有效成分的应用应用“大孔吸…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提取操作在中药制剂制备中的重要性,简述了中药浸出原理,中药材质量和炮制方法,溶媒及溶媒用量,提取时间和次数,药材粒度,中药复合提取等对提取效率的影响,介绍了提取工艺研究方法和评价及提取工艺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药质量控制及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结果。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如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渗漉法等)在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方面,存在着有效成分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提取率不高等缺点。近年来,在中药提取分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  相似文献   

11.
金丹膏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烈行  高秀芝 《中药材》1996,19(10):525-527
金丹膏是由白胶香等十味中药制成的外用黑膏药,为保持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本文通过对传统法和综合提取法两种工艺比较,并根据组方中药材性质,采取了合理的制备方法,从而保证了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彩芳 《中草药》2002,33(4):U003-U003
中药制剂如何向高效、速效、低毒、优质方向发展 ,如何向现代化转变 ,使中药制剂突破常规制剂的传统观念 ,顺利地和国际标准接轨 ,以最佳功效整体走向世界 ,本人就此谈点看法。1 改进与创新中药制剂并举1.1 加速中药制剂的改进 :中药传统剂型的特点是“粗、大、黑”。应运用各种不同程度的新技术、新工艺如喷雾干燥、冷冻干燥、超临界萃取、逆流萃取、膜技术、超低温粉碎、无气喷雾包薄膜衣等达到以提取精制为主的目的 ,从而显著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 ,使其奏效快 ,生物利用度高。如苏冰滴丸、四逆汤滴丸、双鱼点穴膏、牡荆…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中药提取工艺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殷明阳  刘素香  张铁军  陈常青 《中草药》2015,46(21):3279-3283
提取工艺作为复方中药制备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药用资源及临床疗效,更关系到中药制药产业的发展。通过查阅文献,重点对近5年复方中药的传统提取方法和新型提取技术以及评价指标和提取工艺参数优化进行概述,总结并展望了复方中药提取工艺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质量认识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药品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中药制剂一般是各医院疗效确切而且深受患者欢迎的特色品种,但由于中药制剂常受生产环境、原料质量、提取工艺、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制剂质量不稳定甚至影响临床疗效。那么如何提高中药制剂质量呢?通过本人10多年中药制剂生产实践及管理经验,对此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感冒止咳颗粒原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2册),由黄芩、葛根、金银花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的功效,原标准中的提取工艺较为简单,无法准确控制制剂质量。我们拟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用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3个因素,各选择3个水平,以感冒止咳颗粒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葛根素及绿原酸提取率的综合积分为指标,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作为感冒止咳颗粒制剂的提取制备工艺,以提高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质”和“量”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因此 ,除服用方法及临床辨证用药等因素外 ,药学因素直接影响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种类及含量 ,从而对中药制剂的疗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就影响中药制剂疗效的药学因素探讨如下。1 原药材质量原药材的质量与产地、采收时节及用药部位密切相关。产地不同 ,中药材的生长环境不同 ,如海拔高度、温度、土质、气候、光照、雨量、肥料等 ,对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均有一定影响。如薄荷在砂质土壤中栽培挥发油含量较高 ,曼陀罗在碱质土壤中生长生物碱含量较高。毛花洋地黄中强心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中医有整体观念和辩证论证治两大特点 ,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必须进行辨证论治 ,使用复方制剂。复方中药的有效成分是复方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之基础 ,研究复方中药的有效成分对中药复方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药复方制剂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1 确保复方中药的有效成分中药材质量的规范化 ,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前提 ,是确保复方中药有效成分的关键。中药饮片是中药复方制剂的原料 ,其质量的差异直接影响其有效成分。2 复方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思路2 1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单味中药有效成…  相似文献   

18.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传统用药和民间验方、单方的基础上,根据药材性质所含成分和临床需要,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加工制备的灭菌制剂,起效快,疗效确定。但中药注射剂多为复方制剂,成分组成较为复杂,其中未知成分更是占有相当比例,很多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成分尚不明确,给中药注射剂制备及质量控制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中药有效部位及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是现代中药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中药制剂的质量、疗效和产量。因此,提取分离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有力地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和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促液化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部分药材水提取有效成分制成水丸剂。结果:制备方法简便可行,制剂性质稳定,临床应用有效。结论:该制剂易于制备,质量可控、稳定、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