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绵羊或人“O”型红血球以戍二醛或甲醛固定后,再经过高稀释度的鞣酸处理,这种红血球能将较多的蛋白质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其表面,称为致敏。用抗原致敏的红血球,在适当条件下与待检血清作用,如血清中有特异性抗体,则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出现凝集现象,称为间接血球凝集试验(简称间接血凝),用以检查病人血清中有无抗体。反之,如将抗体  相似文献   

2.
用血吸虫卵可溶性粗抗原(简称虫卵抗原)致敏冻干血球做间接血凝试验(IHA)诊断血吸虫病,存在着致敏血球批间差异较大、质量不够稳定的缺点.我们自1981年起对虫卵抗原致敏血球标准化的问题进行探讨,重点研究了不同批次和不同用量的抗原致敏血球效果的差异,并通过试验,改进了致敏血球的部分操作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被动血球凝集试验(PHA)是一种快速、敏感的血清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及免疫学领域,1988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脘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与四川省卫生防疫站采用超声波处理未浓缩抗原致敏醛化绵羊红血球,建立麻疹被动血球凝集试验,并将其引入麻疹抗体的检测中。我们应用此试剂和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同时检测305份健康儿童血清中的麻疹抗体,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硷化乙醇法制备细菌O抗原,用以致敏醛化红细胞。临用前加入3%聚乙二醇(PEG)、灭活的正常兔血清及绵羊红细胞膜配成间接血凝应用液,以检测杂交瘤产生的抗霍乱弧菌菌体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在细胞培养上清和小鼠腹水抗体的检测中,其灵敏度比经典的醛化致敏血球提高4~8倍。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ELISA和固相放射免疫(SPRIA)试验中存在的某些问题,Braolburne等1979年利用抗体致敏红血球作为显示剂,设计了固相血球凝聚(SPACE)系统,即先用抗体包被聚苯乙烯血凝滴定板,洗板后加检材(抗原)结合,然后加抗体致敏红血球作用,根据血球凝聚(固相吸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适用于基层医院检测囊虫抗原的方法。方法 囊液抗原致敏血球间接血凝(IHA)法,检测待检血清与含1:8+囊虫抗体兔血清的混合液的抗体,低于1:2#为阳性。结果 检测未经治疗的囊虫患52例和用吡喹酮治疗后的患41例,阳性率分别为82.69%和85.37%。结论 囊液抗原致敏血球IHA法间接检测囊虫患血清特异抗原结果稳定,方法简便,临床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ndirect hs-emagglutination test,IHA)是以红血球为载体.将预制的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吸附其表面作为试剂,用于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的一种血清学方法.其特点是:微量的抗原与其相应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可借红血球凝集现象表现出来,因此.显著地提高了反应的敏感性。 1.致敏血球和问凝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它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阳性检出率为92.80%~100%,平均为95.31%,非血  相似文献   

8.
国有人用抗体中和试验检查野鼠巢穴和猛禽吐物中的鼠疫F_1抗原,调查结果表明,鼠疫菌的分布比原先想象的广泛得多。认为是没有鼠疫的北厄尔布鲁地区,用该方法从黄鼠巢穴和猛禽吐物中检出了F1抗原,随后经过细致工作,果然从该地区检出了鼠疫菌。近年来有人报导用鼠疫菌的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致敏血球进行试验研究,用血凝试验诊断其相应的抗原①②,均指出用抗体致敏的血球作诊断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前Cook(1965)认为凡是用抗体致敏血球的血凝试验统称为反相被动血球凝  相似文献   

9.
炭凝集试验(Carbon agglutination test;CAT)是检测病原特异性抗体的一种血清学方法。国内外已用于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和血清学诊断,但在寄生虫病方面的应用研究甚少,特别是应用于血吸虫病者尚未见报道。作者用血吸虫虫卵抗原致敏活性炭,建立了血吸虫病炭凝集试验,并与间接血凝试验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筛选出适合野外鼠疫监测工作需求的冻干鼠疫F1抗体致敏血球.方法 在传统鼠疫F1抗体致敏血球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红细胞保护剂,制备冻干鼠疫F1抗体致敏血球,并通过血凝试验筛选出两种红细胞保护剂蔗糖与海藻糖及两种介质健康兔血清(normal rabbit serum,NRS)、小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相似文献   

11.
<正> 为研究乙型肝炎的需要,我们以全国统一检测法,对关中地区健康人群和肝炎住院患者共6774例进行了HBgAg的调查测定。在测定过程中,为了提高其敏感性,增强特异性和节约试剂等,故又采用对流电泳等法同时进行了实验比较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原理:间接血凝试验是以红血球为载体,根据抗原和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检测未知抗体(或抗原)的一种简易血清学方法。由于多种不同的抗原——抗体  相似文献   

12.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诊断肺螨病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醛化绵羊红细胞以1:800粉尘螨抗原制成致敏血球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37例患者阳性滴度的几何均值为84.82,最大滴度1:256,阳性率86.4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果认为间接血凝试验可用于肺螨病的辅助诊断,方法敏感方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鼠疫动物病的调查研究中,以F_1(r.Pestis抗原致敏红细胞之间接血凝反应试验(被动血凝反应,PH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发现新的疫源地、掌握新的动物病流行情况,是行之有效的血清学方法。用这种方法在啮齿动物鼠、旱獭、兔以及食肉动物狗、猫血清内获得特异性鼠疫F_1抗体已屡见不鲜。这些动物,无论是易感的贮存宿主或偶发的传播宿主,均证实能被染并产  相似文献   

14.
取162份血清(伤寒早期病人111份,流行病学调查伤寒康复者及其接触者51份),以间接血凝和肥达试验作对比观察。材料和方法:间接血凝冻干伤寒杆菌抗原致敏血球、对照血清冻干品均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制备。肥达试验O、H抗原系本室以国际标准伤寒杆菌制备。  相似文献   

15.
用间接血凝法(以下简称间凝法)测定人群的菌痢抗体,国外曾有若干报告。1948年澳大利亚Keogh等提出细菌抗原可被红细胞吸附,而后与抗体凝集旺[1]。以后有人陆续报道间接血凝法用于肠道菌的抗体测定[2-4],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痢疾杆菌等。1959年J.Havlik等用多价弗氏、宋内氏痢疾菌致敏人红细胞测定病人血清抗体,发现甚至轻型病人及无症状带菌者多数也具有阳性水平的抗体。他认为此法对于已用抗菌素治疗的病例诊断很有意义,因为这些病人大便培养细菌常常是阴性的[5]。1960年Young等用多糖抗原致敏人红细胞测定弗氏菌病人血清,发现间凝法比直接凝集反应敏感[6]。国内尚未见菌痢间凝法的研究报告。我们为了给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提供良好诊断工具,对血凝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感染菌痢后间接血凝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应用间接血凝试验诊断寄生虫病日益增多.实验证明该试验诊断血吸虫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有简易快速的优点,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有效工具.虽然间接血凝试验有高度的敏感性,可测出微量的抗体或抗原,但整个技术过程比较复杂,除特别注意抗原或抗体系统的纯度和致敏量外,影响的因素较多,故有时可出现复制性不够稳定.如条  相似文献   

17.
间接血凝试验,具有快速,敏感,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在免疫血清中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这种试验,是将某种抗原物质吸附到红细胞表面,已吸附抗原的红细胞称为致敏红细胞,致敏过的红细胞与血清中相应的抗体结合后,红细胞即发生凝集,形成  相似文献   

18.
间接血凝试验(IHA试验),正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城,在某些寄生虫病的诊断方面报导较多,如血吸虫病、猪囊虫症、阿米巴病、旋毛虫病等。此试验是将寄生虫抗原吸附在红细胞上,此种致敏的红细胞与血清中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相遇,在适宜条件下,抗原、抗体发生反应,红细胞便被动凝集起来而显示阳性结果。本试验具有快速简便,敏感性高等优点。特別是采用沪纸干滴血做为待检血清,给本试验创造了更方便的条件。关于钩虫病血清学的研究,很少有人报导。于Ball等1969年曾做过IH  相似文献   

19.
为做好重点人群的乙肝防治工作,对本地区部分儿童及饮食从业人员进行了乙肝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 冻干致敏HBsAg和抗-HBs诊断血清由北京生物制品所生产,HBs Ag诊断血球批号8124-1,抗-HBs诊断血球批号801-2.813。HBeAg和抗-HBe诊断血球由浙江医大附属医院供给,批号均为0473。二、方法: 按全国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统一实验检测技术方法规程,以反向间接血凝和间接血凝法测定HBsAg和抗-HBs。上述两法中,血凝滴度≥1:8者为阳性。对HBsAg阳性者进一步以琼脂扩散法测定HBeAg和抗-HBe。三、结果与分析: 1.对248名儿童和285名饮食从业者进行HBsAg检测,阳性51人,(9.57%)。其中儿童携带率为14.11%,饮食从业者(成人)为5.61%,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定眼角膜穿孔伤和外眼病患者血清抗葡萄膜抗体(AUAb)、抗晶状体抗体(ALAb)、抗视网膜抗体(ARAb)和抗角膜抗体(AKAb),了解角膜穿孔伤后患者血清中眼组织的自身免疫状况。方法取新鲜的牛眼组织制备相应组织抗原和抗体,用其抗原致敏羊血球后,改良的间接血凝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相应眼组织抗体。结果角膜穿孔伤患者血清中AUAb、ALAb和AKAb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或P<0.01),而外眼病组却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角膜穿孔伤患者血清中眼组织自身抗体的检测,可及时了解机体的免疫反应情况,对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