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抗血小板抗原3a,5b(HPA-3a,5b)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胡翊群FBoehlen夏文权王鸿利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NAIT)是由胎儿与母亲的血小板抗原不合所致。我们报道1例患儿和母亲存在两种血小板抗原型不合,母亲血清中被检测出...  相似文献   

3.
背景当母体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进入胎儿循环并破坏新生儿嗜中性粒细胞时,发生新生儿同种免疫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AN)。抗体是否是特异性针对嗜中性粒细胞抗原HNA-1c(SH)导致NAN尚不清楚,因为在已报道的4例中有3例出现其他特异性中性粒细胞抗原。本文报道5例NAN,在母亲血清中仅检测到抗HNA-1c。研究设计与方法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FCI)和单克隆抗体(MoAb)同相抗原(MAIGA)试验检测HNA-1c抗体。用DNA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做HNA-1c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4.
背景 已有报导输血反应与中性粒细胞5b抗原有关,而在新生儿同种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未见报导。病例报告在一个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新生儿母亲的血清中检出了抗-5b,该新生儿已被几种细菌感染。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这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治疗有效。用新检出的5b抗血清以及另外3种5b抗血清做免疫沉淀反应试验,鉴定出一种分子量为75  相似文献   

5.
6.
背景 中性粒细胞抗原NA1和NA2是已被阐明的FCRⅢB受体上的两个等位基因,这些抗原与临床关系密切,其对应的抗体常引起新生儿同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输血后肺部损伤和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研究设计和方法 采用PCR-SSP法和反向寡核甘酸引物法比较进行NA1和NA2抗原基因分型。分型用DNA从5个民族的478例健康、无血缘关系个体外周血分离。结果22例样本同时用血清学方法和基因的方法做比较(2例NA1/NA2、10例NA1/NA2、10例NA2/NA2),结果两种方  相似文献   

7.
8.
背景 在反复多次输血和经产妇中,由HLA抗原引起的HLA抗体同种免疫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最常见原因。已报道的由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相当罕见,而且还常常与HLA抗体引发的情况相混。个案报道:一经产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单独由血小板抗原HPA引起的抗体而导致血  相似文献   

9.
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了血浆分离和血浆置换的历史、理论、技术及并发症。第二部分的重点是讨论在ICU使用中血浆分离或置换方法治疗一些慢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CD11b、1,25-(OH)_2Vit D_3、γ干扰素(INF-γ)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PRE)中的表达及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PRE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患儿血清CD11b、1,25-(OH)_2Vit D_3、INF-γ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各血清指标与PRE的关系。根据脱水程度分为轻度患儿28例、中度患儿42例、重度患儿20例,比较不同病情患儿血清CD11b、1,25-(OH)_2Vit D_3、INF-γ水平、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4~+/CD8~+)、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 A)、Ig G、Ig M],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血清CD11b、1,25-(OH)_2Vit D_3、INF-γ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CD11b[(86.24±7.16)%]、INF-γ[(3.62±0.72)pg/ml]高于对照组[(69.35±4.42)%、(1.15±0.20)pg/ml],1,25-(OH)_2Vit D_3[(20.75±5.03)pg/ml]低于对照组[(35.66±7.14)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D11b、1,25-(OH)_2Vit D_3、INF-γ与PRE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儿血清CD11b[(92.71±6.35)%]、INF-γ[(5.23±1.04)pg/ml]高于中度[(86.23±5.79)%、(3.72±0.65)pg/ml]、轻度患儿[(81.63±4.90)%、(2.32±0.49)pg/ml],1,25-(OH)_2Vit D_3[(18.10±2.16)pg/ml]低于中度[(20.42±2.77)pg/ml]、轻度患儿[(23.14±3.0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儿外周血CD3~+[(48.81±3.44)%]、CD4~+[(22.39±1.80)%]、CD4~+/CD8~+(0.52±0.04)、IgA[(0.92±0.21)g/L]、IgG[(6.48±1.02)g/L]、IgM[(0.48±0.10)g/L]低于中度[(51.06±4.02)%、(23.97±2.25)%、(0.58±0.05)、(1.18±0.26)g/L、(7.75±1.44)g/L、(0.61±0.13)g/L]及轻度患儿[(54.11±4.50)%、(26.08±2.73)%、(0.63±0.07)、(1.47±0.30)g/L、(9.22±1.93)g/L、(0.74±0.15)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D11b(r_1=-0.400;r_2=-0.492;r_3=-0.431)、INF-γ(r_1=-0.406;r_2=-0.529;r_3=-0.577)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1,25-(OH)_2Vit D_3(r_1=0.514;r_2=0.568;r_3=0.502)与CD3~+、CD4~+、CD4~+/CD8~+呈正相关(P0.05);血清CD11b(r_1=-0.519;r_2=-0.518;r_3=-0.506)、INF-γ(r_1=-0.616;r_2=-0.660;r_3=-0.692)与Ig A、Ig G、Ig M呈负相关,1,25-(OH)_2Vit D_3(r_1=0.669;r_2=0.551;r_3=0.663)与Ig A、Ig G、Ig M呈正相关(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CD11b、1,25-(OH)_2Vit D_3、INF-γ与PRE发生及其免疫功能显著相关,可作为预测疾病发生、评估免疫紊乱及病情程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12.
作者报道了27例Ph(+)CML病人在慢性期用低剂量重组α-2bIFN治疗的结果.病人年龄18.4-67.4岁.17例预先曾给予马利兰治疗(其中1例加用了羟基脲,另1例加用了γ-IFN),余10例为初治.患者诊断至开始用IFN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5.6和0.39个月.  相似文献   

13.
t(8;21)易位约见于30%~40%的伴有成熟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伴有该易位的AML-M2患者通常预后较佳。为了寻找有助于区分t(8;21)~+AMLM2与t(8;21)~-AML-M2的形态学特征,作者对30例t(8;21)~+AML-M2和50例t(8;21)~-AML-M2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特征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 方法 骨髓涂片采用常规的May-Gronwald-Giemsa染色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染色。由3例预先不知道患者染色体检查结果并且富有经验的血液学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健康献血者血浆中可溶性糖蛋白A(glycoprotein A,GPA)表达量与抗-M及抗-“Mia”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2月9日~2023年2月15日的健康献血者血浆:不规则抗体阴性的NN型(Ⅰ组,n=118)与MM型(Ⅱ组,n=51),抗-M抗体阳性的NN型(Ⅲ组,n=145)与抗-“Mia”抗体阳性的随机型(Ⅳ组,n=87),分别检测4组人不同个体血浆中GPA的含量,t检验分析GPA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浆中GPA平均含量分别为:9.941±0.252,10.97±0.256,5.139±0.129和4.28±0.139ng/ml。Ⅰ组与Ⅱ组的GPA平均含量较高,Ⅲ组与Ⅳ组的GPA平均含量较低,显示GPA平均含量在不规则抗体阴性(Ⅰ组与Ⅱ组)的血浆中较高,在抗-M与抗-“Mia”抗体阳性(Ⅲ与Ⅳ组)的血浆中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含有抗-M与抗-“Mia”抗体的健康献血者血浆中GPA含量明显低于抗体阴性的群体。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血浆中GPA是否有中和抗-M与抗-“Mia”抗体的能力,提高疾病诊断与安全...  相似文献   

15.
背景红细胞和40%(重量/体积)甘油于-80℃(平均温度,范围-65--90℃)冻存14年,再用325ml一次性离心杯, 通过Haemonetics自动细胞处理器(ACP)215去甘油,然后在 AS-1或AS-3 中于4℃保存21天,并分析其体外质量。设计和方法总共106单位CPDA-1(枸橼酸盐磷酸盐右旋糖腺苷)红细胞和40%(重量/体积)甘油置于800mL聚氯乙烯塑料袋中, 装入波纹纸板箱于-80℃冻存14年。经解冻后的单位于325ml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