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10):625-629
目的:分析局部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缺损创面修复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皮肤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面部基底细胞癌30例患者局部皮瓣修复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1年,30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存活,功能良好无畸形,瘢痕较小,外观满意,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局部皮瓣修复基底细胞癌手术缺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经传统与可调便携负压吸引装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封闭式负压引流系统覆盖创面,试验组采用爱纳苏可调便携负压吸引装置系统覆盖创面。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肉芽情况、舒适度和满意率评分。结果:试验组的创面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超过75%的患者肉芽红润、颗粒状,血液循环良好,无炎性分泌物,创面培养无细菌生长;对照组多数患者肉芽暗红、颗粒状,血液循环差,部分肉芽糜烂、坏死,创面培养有细菌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舒适度评分为(83.28±11.77)分高于对照组的(56.98±10.52)分,试验组的满意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VSD而言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经爱纳苏可调间歇独立负压系统覆盖创面,可促进愈合,改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根治性切除和即时修复的理想方法。方法对肿瘤进行根治性切除,根据缺损创面基底和局部情况,选择不同的材料和组织即时修复。结果11例患者治疗后,随访1~7年无1例复发,移植组织全部成活,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现代整形外科技术,可有效修复局部广泛切除复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后的较大创面缺损,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局部任意皮瓣修复头皮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1月23例头皮任意瓣膜修复手术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皮损恢复情况及皮瓣部毛发生长情况。结果23例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100%,无皮瓣坏死、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出现小面积皮瓣边缘发黑结痂,经过多次换药后二期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皮下小面积积液囊肿,经积极抽取积液进行封闭注射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部分毛发生长正常,切口无瘢痕增生,且皮损无复发。结论头皮皮损切除后创面修复是皮肤外科的常见问题,临床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局部任意皮瓣修复头皮缺损是直径在6 cm以内的头皮缺损的常用方法[1],且具有外形美观,皮损切除和创面修复1次完成,皮损无复发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85岁,右颞部褐色斑片10年,增大伴疼痛4个月。皮损组织病理提示符合鳞状细胞癌(中分化)。诊断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手术完整切除瘤体后,予以等面积双半圆取皮法及全厚皮片移植修复肿瘤切除后较大缺损创面。本篇对等面积双半圆取皮,全厚皮片移植修复肿瘤切除后较大缺损创面方法、疗效进行简要综述,供相似患者的创面修复及取皮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游离全厚皮片移植在修复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12月用全厚皮片处理残余创面8例,将皮片固定于受区,留置一端长缝合线,置一棉团于受区上,打包固定。结果 8例游离皮片修复后皮肤缺损均一期愈合,外形及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游离全厚皮片是治疗皮肤缺损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皮瓣修复下睑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使用局部皮瓣修复下睑皮肤缺损18例,创面面积约1.2 cm×1.3 cm~2.4 cm×3.1 cm。根据创面的位置及大小,分别选择鼻唇沟皮瓣、皮下蒂风筝皮瓣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18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3年,其外观形态良好,效果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修复下睑皮肤缺损时,如果能选取合适的局部皮瓣,并注意保持和恢复下睑美容单位的完整性,将取得良好的形态与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等面积供皮原理,在获取较大面积全厚皮片的同时,供皮区缺损面可直接拉拢缝合,观察临床效果。方法:设计错位供皮法,将类圆形缺损面分成两个半圆,沿直径错位排列,并标记在供皮区,按标记线所取的皮片经拼接后即可形成较大面积皮片。结果: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3例发生在足跟部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皮损面积2 cm×2 cm~3 cm×4 cm。采用错位供皮法供皮,3例患者的缺损面均完成全厚皮片移植,手术后移植皮片边缘及拼接处均有约15%~20%坏死,经换药处理,1个月后愈合。供皮区创面宽度缩小后,均直接拉拢缝合。结论:修复足跟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错位拼接等面积供皮方法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内眦缺损的效果。方法: 使用局部皮瓣修复内眦部皮肤缺损11例,创面面积约l .2cm×1.2cm~1.8 cm×2..5cm。根据创面的位置及大小,分别选择眉间皮瓣、菱形皮瓣、风筝皮瓣或联合使用两种局部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11例患者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10个月至3年,其外观形态良好,效果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修复内眦部皮肤缺损时,如果能选取合适的局部皮瓣,并注意保持和恢复内眦美容单位的完整性,可取得良好的形态与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由于鼻翼沟的特殊曲线外形和鼻翼、鼻孔不可以向外牵拉的原因,鼻翼沟周围皮肤肿瘤切除后的创面缺损往往不能直接缝合,需要适合的局部皮瓣修复以达到理想的美容修复效果、,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我科共收治鼻翼沟弯唇颊部皮肤肿瘤2l例。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皮损,术后遗留皮肤缺损创面应用Burow楔形推进皮瓣进行一期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面部肿瘤切除手术后常遗留大小不等的皮肤缺损,缺损面积较小者除可直接拉拢缝合外,大部分创面需要局部转移皮瓣或游离皮片移植来修复。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我科收治32例面部肿瘤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皮损,术后缺损应用Burow楔形推进皮瓣进行一期修复,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紫草油纱治疗天疱疮创面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紫草油纱治疗天疱疮创面1例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外一科郝埃厚李长顺张惠芬紫草油纱是临床中治疗表皮及深层组织缺损修复创面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外用敷料。可达到非生物保护膜的功效及作用,加之包扎适宜的温湿度有利于细胞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病例为女性,56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单独和联合使用对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单独行负压伤口治疗者为A组,单独行皮肤牵张器治疗者为B组,行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联合治疗者为C组,每组各20例。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3、7天创面面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创面引流液透明质酸水平以及分泌物细菌计数的变化。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3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均呈逐渐缩小的趋势。治疗第1、3、7天,B组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A组(P<0.05),且C组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A组和B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3组患者的创面分泌物细菌计数均呈逐渐缩小的趋势。治疗第1、3、7天,A组的创面分泌物细菌计数明显低于B组(P<0.05),且C组的创面分泌物细菌计数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3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透明质酸水平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治疗第1、3、7天,C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透明质酸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联合使用促进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二者单独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应用A-T皮瓣修复颞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缺损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在遵循皮肤肿瘤切除原则基础上彻底切除皮肤肿瘤,设计A-T皮瓣修复颞部皮肤缺损,A形两侧切口线顺应眼部鱼尾纹走向,T形底边为顺应或平行发际线和耳前轮廓线的曲线,形成上下两个推进皮瓣修复中间三角形缺损,术后的切口线隐蔽。结果 本组共32例患者,颞部皮肤缺损面积最大2.8cm×4.0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外形美观。随访2年,未见复发,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A-T皮瓣修复颞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缺损,术后可获得满意的美容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三叶皮瓣修复鼻尖部皮肤缺损的经验与体会。 方法 23例鼻尖部肿瘤手术切除后皮肤缺损患者,缺损面积1.5 cm × 1.5 cm ~ 2.5 cm × 2.5 cm。根据创面的位置及大小,设计三叶皮瓣进行修复,各瓣叶之间的角度保持在45° ~ 50°,第1个瓣叶与创面的大小相等,第2、3个瓣叶依次缩小,修复过程中尽量保持鼻部美容亚单位的完整性,并利用天然皱褶隐藏瘢痕线。 结果 23例的皮瓣术后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23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皮瓣与周围皮肤组织的色泽、质地及厚度相近,切口瘢痕隐蔽,鼻翼、鼻孔、鼻小柱及周围器官均未发生畸形,形态满意,功能良好。 结论 三叶皮瓣能有效修复鼻尖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并取得良好的形态与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耳后蒂皮瓣在耳廓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修复应用及效果。 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6月共收治8例耳廓皮肤肿瘤患者,术中扩大切除肿瘤后遗留的皮肤缺损均采用耳后蒂皮瓣修复。结果 8例患者手术后创面均Ⅰ期愈合,瘢痕轻微,皮瓣色泽、质地良好。随访6个月以上,耳廓形状满意。结论 耳廓皮肤肿瘤切除术后,采用耳后蒂皮瓣修复耳廓皮肤缺损,手术简单、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鼻翼沟的特殊曲线外形和鼻翼、鼻孔不可以向外牵拉的原因,鼻翼沟周围皮肤肿瘤切除后的创面缺损往往不能直接缝合,需要适合的局部皮瓣修复以达到理想的美容修复效果.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我科共收治鼻翼沟弯唇颊部皮肤肿瘤21例.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皮损,术后遗留皮肤缺损创面应用Burow楔形推进皮瓣进行一期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轮匝肌为蒂肌黏膜瓣在唇癌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切除肿物,根据缺损的大小逆行设计蒂在同侧的口轮匝肌黏膜瓣180°旋转修复创面缺损。结果唇部肿物扩大切除术后,黏膜缺损最大面积约4.0cm×1.0cm,设计口轮匝肌为蒂肌黏膜瓣修复缺损,肌黏膜瓣全部存活,随访3~12个月,肌黏膜瓣存活良好,与邻近唇黏膜无明显色差,且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肿瘤切除致唇部组织缺损达到1/3~1/2唇黏膜时,与Abbe瓣相比,以口轮匝肌为蒂肌黏膜瓣修复唇部缺损,术后不需二期断蒂,供区切口隐蔽,术后功能及外观满意,是唇缺损修复的一种新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O-Z皮瓣在头皮肿瘤切除后创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O-Z皮瓣修复头皮肿瘤切除后创面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头皮肿瘤作圆形或椭圆形切除,根据创面的大小、部位及其周围头皮的松动性和毛发分布情况,在创面左右侧或前后方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旋转皮瓣,并将其相向旋转将创面封闭。结果28例中,创面面积最小为3 cm×4 cm, 最大为6 cm×6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其中16例随访3~12个月,头皮形态良好,未见肿瘤复发。结论O-Z皮瓣可有效地修复面积小于6 cm×6 cm的头皮肿瘤切除后的创面缺损,并可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斧头状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斧头状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形成的继发性创面的应用体会。方法: 42例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 面积最小0.8cm×0.7cm, 最大5cm×6cm,在缺损边缘的一侧形成斧头状皮瓣, 面积为创面的1~1. 5倍, 蒂部宽度约为旋转侧宽度的1/3~1/4, 形成深度在面部为SMAS的浅面, 头部为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皮瓣形成后向受区旋转推进修复创面。结果:全部皮瓣存活良好, 创面得以Ⅰ期修复,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斧头状皮瓣制作简单, 血运可靠, 是修复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