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硝苯吡啶降压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主要是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伴有心排出量及脉率增加。为改善硝苯吡啶的降压反应(减少脉率反应及血压波动),作者并用甲基多巴进行短期及长期的治疗试验。方法:23例未经治疗或未经充分治疗的男性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平均年龄55岁。入院时舒张压均大于120毫米汞柱;停用降压药及其他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15例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用硝苯吡啶后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效应,并对其中10例进行了血浆儿茶酚胺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硝苯吡啶可减轻心脏后负荷,从而改善大多数严重心衰病人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3.
硝苯吡啶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观察30例继发于伴左至右分流的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硝苯吡啶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以了解硝苯吡啶对不同严重程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经舌下含化硝苯吡啶1小时后,肺动脉压、肺总阻力指数及肺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下降;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及氧输送量明显增加;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所改善,但阻力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改善不甚明显;体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右心室工作指数的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硝苯吡啶是治疗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4.
27岁女患,确诊为雷诺氏病10年。屡用烟酸、苄胺唑啉治疗效差,改用硝苯呲啶30mg,每日3次,10天后病状明显减轻,但感纳差,肝区不适。查体: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触痛。血GPT97u,黄疸指数20u,乙肝五项指标及肝胆B超均正常。停硝苯吡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硝苯吡啶对心衰的血液动力学效果。 8例正常窦性心律的慢性心衰患者,年龄为31~64岁,男女各4人。血液动力学测量:采用常规心导管术或Swam-Gang导管连续测量肺动脉与压心输出量。体动脉和肺动脉压及心室内压力用Hewlett-Packard 1280c压力传感器进行测量。测量用药前(对照)和舌下含化20mg硝苯吡啶后10~30分钟的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常能引起肺动脉高压(PAH),发生原因常由于缺氧使钙通过细胞膜内流,引起平滑肌痉挛继发血管收缩。本文报道用硝苯吡啶二周疗法,小剂量治疗慢阻肺引起PHA的疗效观察。 10名病员在休息或轻度活动时都呈缺氧状态,平均FEV_1和FVC预计值分别为26.7±14%及43.3±2.5%。病员用硝苯吡啶疗程中无急性呼吸衰竭和肺部感染,观察疗效前停止药物及夜间氧疗。用右心导管、EKG、血气分析仪、肺量计等监护及观察试验项目。动脉插管后30分钟作为治疗前试验项目,用20mg硝苯吡啶舌下给药后,每15分钟复测试验项目一次,共1小时。硝苯吡啶每日口服30mg、持续15天,再重复观察项目。用硝苯吡啶45分钟平均肺动脉压从30托下降到26托,以后不再下降。肺  相似文献   

7.
硝苯吡啶治疗高血压特别有效,既往缺乏该药对高血压血液动力学影响的双盲交叉研究报告。本组10例轻度高血压患者,年龄:28~59岁。平均收缩压175.5±2.4毫米汞柱,平均舒张压107.5±3.7毫米汞柱。试验前降压治疗至少停止15天,试验使用胶囊,含硝苯吡啶10毫克或安慰剂,采用双盲交叉口服与舌下含化给药,用药前及用药后30、60、120分钟观察血液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8.
硝苯吡啶(Nifedipinc)又名心痛定,是一种新型降压药物。我院于1981年3月~10月应用西北制药厂试制的硝苯呲啶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5例。从对血液动力学、心输出量、总周围血管阻力、每搏输出量、动脉顺应性和平均动脉压及血管紧张素Ⅱ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疗效及用药指征。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钙通道阻滞剂治疗雷诺氏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有效。笔者自1985年10月以来试用硝苯吡啶(Nifedipine)治疗雷诺氏现象7例,短期疗效满意。 一般资料 7例中女6例,男1例。平均年龄35.7岁(20~62岁).均符合下列诊断标准:①指(趾)端苍白—紫绀—发红间歇性发作,伴随麻木、灼痛等症状;②寒冷(冷水)诱发,复温后缓解;③每周至少发作7次;④两年以上病史。基础疾患为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风湿性关节炎2例,  相似文献   

10.
尼索地平(Nisoldipine)为一新的双氩吡啶钙拮抗剂,与硝苯吡啶比较,其血管扩张作用更强,而负性肌力作用更小。初步研究显示口服尼索地平对正常人与轻度心衰患者均有血管扩张作用。本文研究静注尼索地平治疗10名严重充血性心衰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效应及剂量、血浆浓度和血液动力学间之关系以及血浆神经体液测定对识别血液动力学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男7人,女3人,平均年龄58.7岁(44  相似文献   

11.
硝苯吡啶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的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吡啶的抗高血压效应可归因于其对血管的直接作用,减少血管系统的阻力,但可伴有儿茶酚胺的释放和轻度心动过速.β-阻滞剂是一种确认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作用方式很复杂,并非直接作用于小动脉.硝苯吡啶与β-阻滞剂合并使用能互补不足,系治疗高血压的合理方法.本文联合应用硝苯吡啶和选择性β_1-阻滞剂氨酰心安治疗伴有稳定性劳累性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并评价两药合用对无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是否也有降压作用.方法:15例伴有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经过初始2~6周的观察后,在原先用氨酰心安(12例为100毫克,每日一次;3例为50毫克,每日一次)及噻嗪类利尿剂治疗的情况下,加用酷似硝苯吡啶的安慰  相似文献   

12.
钙拮抗剂如硝苯吡啶(nifedipine)可松弛小动脉平滑肌,故可纠正原发性高血压血液动力学异常。单用硝苯吡啶降压副作用大,因此把它列入第三线降压药。如果和β-阻滞剂及利尿剂联用,可使其副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作者把氨酰心安(atenolol)和苄氟噻嗪(bendrofluazide)未能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硝苯吡啶的研究对象(双盲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男8,女7)例,年龄32~69岁。服用氨酰心安100mg/d及苄氟噻嗪5mg/d,  相似文献   

13.
对高血压急症患者应尽快给予快速降压治疗,硝苯吡啶和可乐定是近年来常用的药物.本文研究目的旨在比较此二药对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和其安全性。研究对象包括51例舒张压≥16.0kPa的高血压患者,男性20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48.2岁,随机分为两组.①硝苯吡啶组23例:一次顿服硝苯吡啶20mg,服后2小时内96%的病例舒张压降至≤14.7kPa,而83%的病例在服药后45分钟内即可达到这一水平.服药后45分钟时平均舒张压下降3.83kPa,收缩压下降6.27kPa,但30%的病例于服药后3小时血压又逐渐恢复至服药前水平。服药  相似文献   

14.
雷诺氏症象的定义为小动脉痉挛出现的皮肤颜色短暂性改变,典型的可分为苍白,青紫,潮红三个时相。雷诺氏症象分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的症象称雷诺氏病。而继发性雷诺氏症象则继发于损伤,神经性疾病,胶亢组织病等。继发的雷诺氏症象的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疾病处理。本文重点介绍雷  相似文献   

15.
用硝苯吡啶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10例。结果显效6例,有效3例,1例因胃肠道反应而停止治疗。硝苯吡啶用量为20~40mg,每日3~4次即可维持疗效。因此认为硝苯吡啶对SSS的治疗确实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晚近的实验提示,硝苯吡啶的正性变时和变收缩效应可因植物神经阻滞而改变。临床上,硝苯吡啶已较多地与β-阻滞剂合用,但尚无有关联合用药对冠心病人冠状循环效应的报道。本文评价了用心得安阻滞β受体后,硝苯吡啶的即刻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和代谢效应。方法:男性11例,女性1例,均因心绞痛而接  相似文献   

17.
对83例高血压病人用硝苯吡啶治疗,其中①40例用硝苯吡啶30mg/天+双塞75mg/天+心得安30mg/天;②17例用硝苯吡啶+双塞;③7例用硝苯吡啶+心得安。④9例单用硝苯吡啶。结果:显效87.6%,有效10.9%,平均3天达到疗效.治前病情及不同用药组之间的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10例用硝苯吡啶10~20mg 含服,15分钟即见效,2小时达高峰,效果可持续4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 硝苯吡啶是一种有效的钙离子抑制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其中用它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更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对6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了观察,在口服硝苯吡啶前后对血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血管紧张素Ⅲ(ATⅡ)及红细胞钠钾等变化进行了分析。现报导如下: 观察对象均系北京酒仙桥心血管病防治区的病人。依照1979年郑州会议标准确诊,男性36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46岁。Ⅰ期高血压28例,Ⅱ期高血压38例。平均病程11.8年(范围1-30年)。于服用硝苯吡啶两周前停服其他降压药,女性育龄病人须停服避孕药一个月后再服用硝苯吡啶。服法每日三次,每次10-20毫克。于服药后两周,观察患者血压(上卜  相似文献   

19.
硝苯吡啶是1,4双氢吡啶衍化物,能阻滞电位依赖性钙通道,并且体外证实有抑制气道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在单一剂量研究中证明,硝苯吡啶和其他钙拮抗剂均可抑制组胺和乙酰甲胆碱诱发的支气管收缩。作者研究了硝苯吡啶对抗运动性哮喘(EIA)的剂量反应关系。选择具有EIA 病史的11例轻型患  相似文献   

20.
硝苯吡啶(Nifedipine)是目前正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用的一种钙拮抗剂,以往的研究提示,硝苯吡啶是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痉挛的有效制剂,但尚缺少双盲试验的对照观察。本文应用双盲试验法,比较硝苯吡啶和二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2例患者,女性10例,男性2例。所有病例在临床上均有静息时发作的胸痛,伴有≥0.1毫伏的 ST 段变化和可逆性局部冠状动脉痉挛。5例为右冠状动脉痉挛,7例为左前降支痉挛。试验观察包括三期。第Ⅰ期为历时2周的治疗前观察期,估计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片的用量。第Ⅱ期为时5周,随机双盲分为以硝苯吡啶作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