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0年Pereira根据嗜酸粒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过氧化物酶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快速、简便的血片嗜酸粒细胞染色法(PereiraABC.ClinicalLaboratorySci-ences1990;3(1):6)我们应用该法并对它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与改进,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瑞氏染液:每100ml已配好的瑞氏染液内加入5ml聚己二醇辛基苯基醚,混匀即可(如无也可不加)。2.pH6.8磷酸盐缓冲液:称取KI5mg,于100ml0.067mol/L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即可。3.方法:新制备的干燥血片,以蜡笔在血膜头尾各画一竖线,于线内滴加瑞氏液3~5滴,使之均匀分布于血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记录结果并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 CD34、HLA-DR表达均为阳性患者RR率30.00%,CD34、HLA-DR表达均为阴性患者RR率72.73%,提示CD34、HLA-DR表达均为阳性患者为临床RR率反而降低(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利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准确诊断病情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金法及电镜酶细胞化学法对HL-60细胞表面标志及细胞内髓过氧化物酶进行双标记,精确地显示出酶反应部位定位于HL-60细胞有核模、粗面内质网池膜表面及嗜天青颗粒中,同时观察到粒细胞表面相关抗原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关节改变1例陈济华,刘秀建,陈济人1临床病例患者,女,10岁,关节游走性肿痛1年,面色苍白2个月,发热1周。1年前左前臂肿物1×1cm,质硬,逐渐长大约3cm×3cm,色红伴疼痛。在当地切除,其间出血不多,切口愈合良好。1个月后...  相似文献   

5.
6.
患者,男,25岁,乙肝病史13年,间歇乏力,纳差加重伴腹胀1月入院。病程中有发冷发热、全身骨痛、牙龈出血及脱发症。查体:T39.0℃,P112/min,R18/min,BP108/80mmHg;精神差,可见散在出血点,左耳(颈)部及腹股沟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巩膜轻度黄染,肝未及,脾大肋下5.0cm,边钝、质硬,肝区有叩痛。血:WBC74.2×109/L,RBC2.66×1012/L,HGB84g/L,PLT20×109/L,N0.172,L0.72,M0.018,血片中幼稚细胞占97%;POX强阳性;骨髓像: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原粒+早粒占88%,大部分细胞体积大小一致,核圆形、染色质疏松,可见1~2个核仁,细胞浆量较少染灰蓝色,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经131I治疗后,补硒对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TPOAb水平为10~ 1300 IU/ml的Graves病患者266例,其中,TPOAB范围在10~60 IU/ml为阴性,TPOAb>60 IU/ml为阳性.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12例)和硒治疗组(154例),对照组经131I治疗后行常规治疗,硒治疗组经131I治疗后行常规治疗及服硒制剂(100μg/次,2次/d),比较两组治疗后6、12个月TPOAb水平及TPOAb阳性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6个月,两组TPOAb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Z=-2.084,P<0.05;硒治疗组:Z=-2.112,P<0.05),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64,P>0.05);治疗后12个月,对照组TPOA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38,P>0.05),硒治疗组TPOA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65,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0,P<0.05);两组TPOAb水平阳性率在治疗后6、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对照组:x21=0.720、x22=0.103,P均>0.05;硒治疗组:x21=0.023、x22=0.340,P均>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1=0.001、x22=0.366,P均>0.05).结论 补硒能有效降低经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的血清TPOAb水平,对血清高水平TPOAb的降低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S—D大白鼠鼠背皮瓣为材料,对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染色显示微血管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以10%缓冲甲醛(PH7.2—7.4)在4℃固定6—12小时,冰冻切片40um,联苯胺液显示微血管效果最好,该方法不需灌注,对血管无扩张,破裂作用,无人为改变,可用于皮瓣微血管形态学研究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玉琴 《民航医学》1994,4(2):42-43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恶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死亡率甚高。通常称之为“血癌”,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但通过近年血液病专家们临床研究表明,ANLL是可以缓解和治愈的。本例患,主要通过联合应用化疗药物,治疗22个疗程,已完全缓解(CR),5年达到治愈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uer小体在各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特征。方法对132例不同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用显微镜观察Auer小体的有无、位置、颜色、长度、粗细、数目(根)、形态所占百分比。结果 132例标本中有Auer小体的47例(35.61%),其中M3阳性率较高(80.77%),。其次为M2(42.10%)、M5(22.58%)。结论对Auer小体各项参数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Auer小体本身的认识,并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核酸杂交技术(dot-blot)分析了癌基因。-myc、 N-ras和抑癌基因 p53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非淋白血病(ANLL)中的扩增情况。结果发现,有 3 例(33%)的 MDS存在 p53抑癌基因的 2倍扩增,本实验中 p53抑癌基因的扩增发生在 MDS的较晚期阶段; 1例 ANLL中存在癌基因 c-myc和抑癌基因 p53的共扩增,且发现扩增与 MDS的分型及 ANLL的临床病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PCR技术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检测42例患者骨髓Ki-ras癌基因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结果表明,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1例MDS(RAEB-T)患者(1/6)发生了GGT→AGT的点突变,此患者诊断后3个月转为急性白血病。在急非淋白血病(ANLL)患者中(3/9)检测到上述同样位点点突变,其中1例发生了GGT→AGT和GGT→TGT的双突变;7例ANLL缓解期患者未检测到Ki-ras的突变;2例小细胞低血色素贫血和1例巨核细胞增生性血小板降低患者亦检测到突变。对实验结果特别是Ki-ras癌基因的点突变在MDS转急性白血病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小剂量Ara-C对64例急性白血病和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即MDS(RAEB或RAEBT)的疗效。完全缓解率32.2%,有效率54%。对疗效与年龄、性别、初复治、治疗前血象与骨髓象,完全缓解后强化治疗等因素的关系做了分析。LD-Ara-C疗法简易、安全,副作用轻微,多数病人能耐受,但有10例发生骨髓抑制,其中4例死亡。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拉萨地区(海拔3658m)10名高原健康人及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患者各8名,以及2例高原昏迷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血糖含量的变化。发现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患者血糖较正常人高,2例高原昏迷患者血糖偏低。高原反应患者血浆胰岛素未有改变,而高原肺水肿、高原昏迷患者血浆胰岛素明显高于高原健康人。  相似文献   

15.
报告垂体生长激素(GH)瘤20例患者于手术和(或)放疗后,血清GH基础水平及动态试验结果。20例均行葡萄糖抑制GH试验(OGTT),14例行胰岛素低血糖兴奋GH试验(ITT)。结果显示:血清GH基础值降至≤5μg/L,临床症状缓解的9例中,OGTT和ITT时GH水平恢复正常者仅1例;OGTT正常、ITT接近正常2例;OGTT正常,ITT异常者3例;OGTT和ITT均异常1例;单行OGTT2例中,1例正常,1例异常。GH基础值>5至<10μg/L 2例,OGTT及ITT均异常,其中1例临床症状缓解。GH基础值>10μg/L 9例,OGTT及ITT亦均异常,其中3例临床症状已明显改善。本文结果表明,GH瘤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血清GH基础值已明显下降者,OGTT和ITT时GH水平多数仍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38例B-CLL的免疫表型。结果 38例患者CD5、CD23阳性率分别为92.1%、94.7%,CD19、CD20阳性率分别为94.7%和97.4%,CD5及CD19共同阳性者占92.1%。结论对CL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并可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FLT3-ITD阳性及FLT3-ITD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及实验室特点,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展开讨论。结果 FLT3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D117表达率显著低于FLT3阴性患者,CD33、CD56、CD7的表达率显著高于FLT3阴性患者;与FLT3阴性患者相比较, FLT3阳性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显著增高,而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LT3阳性患者治疗反应率(OR)显著低于FLT3阴性患者。结论 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紊乱,高表达淋系抗原CD56、CD7及髓系抗原CD33,低表达髓系抗原CD117;FLT3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易合并外周血白细胞及骨髓白血病细胞高,完全缓解率低,是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周期素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分析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进行Cyclin蛋白测定,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6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12~70岁,平均34.4岁,另有5例正常人骨髓。结果 正常人骨髓未见阳性染色。患者阳性率为31.3%(15/48),其中ANLL和ALL的阳性率分别为25.0%(8/32)和43.8%(7/1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治患者的阳性程度多为轻中度,而复发患者的阳性程度则多数较高。结论 Cyclin D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存在过度表达的情况,其表达程度与临床病情进展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尤其与病情的复发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