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侵袭手术治疗——前瞻随机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138,自引:0,他引:138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11个医院应用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内科组105例,微侵袭外科组144例,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与微侵袭外科治疗近期(1个月)和远期随访(6个月).结果近期疗效外科组明显好于内科组(P<0.001);近期死亡率在两组间无差别内科组近期死亡12例,死亡率11.4%,外科组近期死亡13例,死亡率9.0%(P=0.471).远期疗效外科组明显好于内科组(P=0.006);远期死亡率外科组低予内科组内科组远期死亡7例,死亡率7.5%,外科组远期死亡4例,死亡率3.1%(P=0.013).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微侵袭手术治疗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超早期微侵袭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对76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早期微侵袭组手术良好率优于非超早期微侵袭组;手术死亡率与术前GCS评分、有无并发症有关,但与年龄无关.结论超早期微侵袭手术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总结我院2 0 0 1年3月~2 0 0 4年1月,显微镜下“微侵袭”清除与传统“肉眼”下清除脑内血肿病例比较分析,报告如下。临床材料及方法微侵袭组: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35~80岁,平均5 7岁。2 2例既往有高血压史。术前意识状态分级:清醒4例,嗜睡9例,浅昏迷9例,中昏迷5例,深昏迷2例。术前瞳孔散大:单侧8例,双侧3例。发病到手术时间:<6h 14例,6~2 4h 10例,2 4~72h5例。手术前GCS :12~15分4例,9~12分9例,6~8分7例,3~5分9例。术前CT检查:出血部位位于基底节2 0例,脑叶9例;出血量30~5 0mL 5例,5 0~70mL 17例,>70mL 7例;破入脑室13例,…  相似文献   

4.
CT定位微侵袭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我院于2001年1月-2004年1月采用CT定位,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经皮微创穿刺并粉碎颅内血肿,酌情注入尿激酶并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36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侵袭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一种常见的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随着神经外科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微侵袭神经外科治疗已逐渐成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重要治疗方法。本文从介绍神经导航系统和内窥镜的特点入手,着重阐明了两者在HICH外科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从而总结出HICH的微侵袭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使先进的技术能够更好的应用到HICH的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6.
超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8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7h内采用小骨窗微侵袭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结果血肿全部清除156例,大部分清除27例;术后早期死亡16例(8.74%)。167例随访6 ̄48月,随访前6个月死亡5例。按ADL分级Ⅰ级33例,Ⅱ级50例,Ⅲ级54例,Ⅳ级23例,Ⅴ级2例。结论该手术创伤小、时间短、简单易行,死亡率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且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微侵袭入路术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结合临床分级探讨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病死率15.3%。日常生活能力(ADL):ADL1l54.5%,ADL2l9.2%,ADL3311.5%,ADL49%。结论 病死率与术前意识状态及手术时机选择有关,术后ADL与手术术式和手术时机有关。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血肿引流术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对37例高血压脑出血行血肿粉碎清除术或经皮钻颅血肿粉碎引流术,33例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微创手术治疗组平均住院(19 ±4)d,昏迷(5 ±3)d,而传统手术组分别为(28 ±11)d、(13 ±3)d,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微创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2.62%、8.10%,而传统手术组分别为29.4%、30.3%,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头颅CT动态检查发现微创手术组9~19d大部分血肿消失,水肿明显消退,而传统手术术后水肿期较长,恢复缓慢。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病死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神经外科1999年1月~2003年12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56例,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男138例,女118例;年龄27~84岁。术前意识障碍程度:嗜睡16例,朦胧32例,浅昏迷84例,中度昏迷91例,深昏迷33例;其中昏迷伴一侧瞳孔散大31例。出血部位:左侧基底节区102例,右侧基底节区117例,顶叶皮质下24例,枕叶皮质下20例;血肿破入脑室89例。血肿量:30~50ml 147例,50ml以上109例。1.2手术方法:局麻强化或全麻下根据CT显示血肿距皮质最近处作头皮直切口,长约5cm,颅骨钻孔后扩大成4cm直径骨窗,十字形切开硬脑膜。避开重要血管,直接电灼…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三维重建工作站辅助高血压脑出血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高血压脑出血简单、快捷、精确可靠、价廉的手术定位方法及高效、快速、止血可靠、手术失血少的内镜手术方法.方法 通过脑出血三维重建工作站(神经外科影像与手术工作平台系统),采用内镜对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行三维重建,通过该三维重建图像来设计内镜手术入路.脑出血三维重建工作站辅助定位与设计手术入路完成后,完全采用内镜清除深部脑内血肿,观察、分析手术疗效.结果 脑出血三维重建工作站可以直观显示脑内血肿与各解剖结构、体表标志的三维空间量化关系,迅速辅助定位并设计最佳个体化内镜手术入路.脑出血患者通过内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仅(1.6±0.5)h、手术失血量仅30~40 ml.本组26例患者中,脑内血肿全部清除(98%以上清除)5例、次全清除(90%以上)13例、大部清除(70%以上)8例.本组25例术后随访满3个月患者中(1例患者出院后失访),恢复良好6例(24%),轻度残疾10例(40%),重度残疾5例(20%),植物状态3例(12%),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后院内死亡)(4%).结论 脑出血三维重建工作站可以三维重建直观显示患者脑内血肿与各解剖结构与体表标志的三维空间量化关系,是一种简单、快捷、直观、精确可靠的神经内镜脑出血手术定位与入路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CT导引外科治疗应用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介绍高血压脑内血肿并破人脑室系统微侵袭手术新方法的应用。方法:首先CT扫描定出X、Y、Z坐标,确定血肿靶点在颅腔内位置。钻颅置入F14导管抽吸排空血肿和引流,并与开颅方法进行比较。结果:93例血肿消失时间分别为4d 15例,5d 53例,7d 20例,10d 5例,其中6例死亡(占6.5%)。结论:应用本研究证实CT导引行单管排空血肿及脑室内积血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开颅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神经内镜辅助组与常规大骨瓣开颅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医疗费及其预后ADL评分的差别,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时间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明显短于常规开颅组;血肿清除率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明显高于常规开颅组;住院医疗费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明显低于常规开颅组;在预后ADL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优于常规开颅组,神经内镜辅助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开颅组。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具有较短的手术时间、较高清除率、较低住院医疗费及较好的ADL预后评分等优点,比常规开颅手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式比较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2  
目的 比较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定向引流术)和锁孔血肿清除术(锁孔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和适用范围。方法 观察44例定向引流术和70例锁孔术各项临床指标、近期(术后1个月)和远期(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预后优良率、近期死亡率、远期预后优良率、远期死亡率在定向引流术组和锁孔术组中分别为:29.5%和35.7%,36.4%和45.7%,4.6%和12.9%,64.3%和65.6%,4.8%和1.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术式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神经导航定向内窥镜下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及导航系统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在神经导航引导、内窥镜辅助下行血肿穿刺清除治疗,并予以尿激酶灌注引流残余血肿,随访6个月,对治疗结果以KP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25例患者血肿量20~40ml9例;40~60ml16例。术后即刻复查CT血肿清除率在30%~70%16例;大于70%9例。治疗后6个月KPS评分80~100分14例;60~70分8例;30~50分2例;1例死亡。结论 神经导航引导、内窥镜辅助下行血肿穿刺清除,辅以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微创性、精确性、直视性、简便性、灵活性等优点,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间窗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01~2009-01行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9例,超早期组32例,延期组27例进行近期(出院时)GOS评分;6个月后ADL分级评定。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2组病例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预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超早期组病例近期、远期病残率明显低于延期组。结论临床观察和随访表明,对于Ⅰ、Ⅱ、Ⅲ级和部分Ⅳ级高血压脑出血(血肿量60ml)患者,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能保护脑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皮质脊髓束(CST)受损对评估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预后的价值,以及微创治疗改善其预后的效果。方法 43例HICH(出血量20~40 ml)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和微创手术组;微创手术组患者行神经导航下钻孔引流术。分别于患者发病时(术前)和发病3个月后进行DTI检查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用平均部分各向异性(FA)测量患侧血肿层面周围及对侧的CST,计算患侧/对侧的FA值比率。结果发病时,微创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的FA值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时与发病3个月后的FA值比率比较,保守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微创手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个月后,两组的FA值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如除去CST4级病例,两组CST1~3级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T完整患者的NIHSS评分在各个时期均较CST中断的患者好。结论 HICH(中小量)患者微创治疗的效果大多优于保守治疗,但CST4级患者无论采取何种治疗的预后都不好;对CST1~3级患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早期微创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对该疾病疗效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取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最微镜下清除血肿,观察疗效。结果:远期ADL1~3级73.9%,死亡率8.7%。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某些相对手术禁忌病人可以耐受手术。超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60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04-09~2006-06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颅手术20例,存活13例(65%),恢复良好5例(38.5%),中、重残8例(61.5%),死亡7例(35%);小骨窗开颅术40例,存活35例(87.5%),恢复良好26例(74.3%),中、重残9例(25.7%),死亡5例(12.5%)。小骨窗开颅术后,病人的存活率和恢复情况均高于开颅手术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开颅手术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能及时针对病因清除血肿,消除占位,制止出血,降低颅内高压,稳定颅内环境,阻断脑继发性损害,使病损的脑组织得以修复,达到康复。手术治疗能明显地提高存活率,小骨窗开颅术要比开颅手术为优,既能提高存活率,又能大大提高存活质量,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及时、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Recurrent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one-time event with rare recurrence. This observation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our experience in Taiwan. We, therefore, conducte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our series of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bleeding. During a 2-year period, we encountered 47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from a total of 892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hemorrhage (5.3%). There were 25 men and 22 women with a mean age of 59 ± 10 (range: 36–78) years at the onset of the first hemorrhage and 62 ± 9 (range: 39–80) years at the second hemorrhage. The median interval between 2 hemorrhages was 2 years and 4 months (range: 1 month to 8.5 years). All except one recurrent hemorrhages occurred at a site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one. Of the 38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both hemorrhages only 5 were regularly treated with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The outcome for the recurrent bleeding was grave: 26% died and 51% became totally dependent or vegetative. Recurrent hypertensive hemorrhage is not as rare as previously thought; it comprises 5.3% of ou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The recurrent hemorrhage, however, rarely occurs at the same location as the previous one.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appears to be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the recurrence.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after the first bleeding should be attempted to prevent recurrent hemorrhag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抽吸及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33例HICH患者,其中10例采用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抽吸及引流术治疗(机器人组),12例采用CT辅助定位微创穿刺抽吸及引流术治疗(CT定位组),另11例行常规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比较手术组的手术时长、血肿清除率、使用尿激酶次数、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3组患者治疗期间肺部感染率、NICU住院时间、甘露醇使用时间、72 h脑水肿体积以及入院即刻和术后1、3、5、7、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治疗期间肺部感染率降低、NICU住院时间减少、甘露醇使用时间缩短、72 h脑水肿面积减小、不同时间的NIHSS评分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定位组比较,机器人组血肿清除率提高,使用尿激酶次数减少,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肺部感染率降低,NICU住院时间减少,甘露醇使用时间缩短,72 h脑水肿体积减小,不同时间的NIHSS评分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抽吸及引流术治疗HICH能更彻底清除血肿、减少术后并发症,更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