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报告用脾胃学说作指导,用健脾益气为主,分别佐以化湿豁痰,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清热解毒,益肾滋阴等法,治疗颅脑术后癫痫发作、多发性脂肪瘤、支气管哮喘、异位性皮炎、乳摩尿、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收到满意疗效。提示脾胃学说不仅用于治疗脾胃疾病,还可用以指导临床许多疑难杂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治疗体系中,,可谓独特一环,曾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李东垣著《脾胃论》就是一个先例。实践证明,运用“脾胃学说”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不仅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收效甚佳,就是对于其他各系统的多种疾病,通过调理脾胃的方法,也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因其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萎缩性胃炎与血密切相关,从血论治,疗效满意。仅此加以探讨,以就教于同道。1血分病变是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机1.l胃体病变,气血相关萎缩性胃炎以胃痛、胀满为主,多属祖国医学“胃院痛”、“痞症”范畴。其病变在胃体,常因长期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劳倦过度等伤及脾胃,胃体失和,气血乖逆,发为本病。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又为多气多血之腑,宜通而不宜滞,故胃腑病变,不仅影响到气,导致气滞、气逆、气虚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院胀、疼痛…  相似文献   

4.
脾胃与疮疡     
脾胃与疮疡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350003)肖定远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脾与胃,居中土,互表里,脾为阴土而主升,胃为阳土而主降,乃一身之轮轴,升降之枢纽,为生化气血升清降浊,保持正常生命活动,故有“脾胃为后天...  相似文献   

5.
自70年代我国开展中西医结合脾胃学说研究以来,已走过20余年的路程,对脾本质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特别是对脾虚证本质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七五期间.由国家科委组织的“脾虚证候发生机理的研究”,在广泛范围内对脾虚证的实质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对脾主运化的生理、病理、结合药理及其动物模型等方面研究相当深入。1986年全国中医理论现代研究讨论会修订“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草案”时,将木糖排泄率和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列为脾气虚证诊断的参考指标。然而,回顾过去,脾胃学说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这应引起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6.
室女崩漏是指未婚女子不规则阴道出血,多发于青少年月经初期的一、二年内.初以月经紊乱或经期延长为主症,继之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轻者经血淋漓如漏,重者血下如注似崩或延期数月。由于久崩不止,出血耗竭必成漏,久漏不止也将成崩,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危害青少年学习、工作和健康。室女崩漏的病因机理有肾虚、肝郁、脾虚,有关辨证施治祖国医学认为,胞宫与奇经八脉中冲、任、督、带四脉有紧密关系,笔者认为冲脉与肝,任脉与肾阴,督脉与肾阳,带脉与脾的功能有类似之处。故选择肾、脾、肝归经药物从调节肝、脾、肾功能人手,是治疗崩…  相似文献   

7.
正脾胃学说源于《内经》理论,成熟于东垣时代,是中医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对脾胃学说颇有研究,牟师从五脏形成说及现代进化论看,脾胃不独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还是脏腑之原本。历代医家十分注重脾胃在诊治上的作用,调节脾胃是中医学独特的治疗大法,在临床诊治上起着核心作用。1《黄帝内经》确立脏腑以脾胃为核心在中医脏腑学说中脾胃是核心。《素问·太阴阳明论》言:"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  相似文献   

8.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脏腑,故有“后天之本”之称。故脾胃虚弱是构成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因此,调理脾胃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如《医林绳墨》说:“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疗以健脾为先”。近年来,随着诸多医家对脾本质研究的深入,认识到脾与免疫功能、消化功能、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代谢功能相关,证明了脾胃学说在临床上的重要性。现将本人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儿科常见病的一些临…  相似文献   

9.
论脾胃在脏腑说中的主导地位(续)柯新桥,郝建新,陈林艳,丁艳蕊,周祯祥2.2从脾胃与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关系上体现出来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主要取决于脏腑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而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又必须以精、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各种营养物质,由于脏腑的...  相似文献   

10.
调治脾胃是中医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金元时期李东垣积50余年临床实践和切身体验著《脾胃论》一书,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脾胃学说的内容,认为人身以脾胃为要,力主“病从脾胃所生”和“养生当实元气”,创立了许多治疗和预防脾胃疾病的理论、方法和经验,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指导价值,现总结如下。l适寒温,顺应四时李氏认为外感时邪是伤害脾胃的原因之一.指出外感六淫致病,主要是由于脾胃亏乏,元气不足,不能抵御外邪,是脾胃病的外在原因。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和木、火、上、金、水五运错综的变化会伤人脏腑,故“人之…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祖国医学的脾胃是指以消化系统为主的涉及免疫、血流等多系统的功能综合单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在消化功能与动力关系密切,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当活跃。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胸痹、心痛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胸痹心痛"之病最早见于《金匮要略》。田俊主任认为心与脾胃的经络、气血、五行相关,从调理脾胃治疗胸痹,辨证施治,方可收效。  相似文献   

13.
论脾胃在脏腑学说中的主导地位(续)柯新桥,陈林艳,丁艳蕊,郝建新,周广祥4结合疾病诊断、临床治疗看脾胃的主导作用4·1结合疾病诊断看人们通常将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的整个机能活动简称之为“胃气”。在一般情况下,脏腑的功能状况、气血的盈亏盛衰、神...  相似文献   

14.
1《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医学专业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发掘祖国医学有关脾胃学说的精华,介绍有关脾胃研究的科研思路与方法,报  相似文献   

15.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对于小儿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都起着重要作用,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试从小儿脾胃的特点及其治法应用方面。结合有关文献,进行探讨。一、小儿脾胃特点——“脾常不足”1.小儿脾常不足的提出:早在隋代,《诸病原候论》就提出:“小儿肠胃嫩弱”,并认为这是产生小儿脾胃疾病——吐利的内  相似文献   

16.
浅谈灵龟八法在临床的应用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针灸科(032300)徐国年高小红灵龟八法又名“奇经纳卦法”。是祖国医学中古典针法之一。它是运用古代哲学的九宫八卦学说和中医理论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取其与奇经相同的八个经穴,以时间为主要条件,按照日...  相似文献   

17.
肝硬变是现代医学名词它属于祖国医学徵癖、痞、积范畴.祖国医学对于肝硬变的起因认识与现代医学颇为相近.认为湿热黄疸、水毒、蛊毒、情志抑郁、长期饮酒、肌他失常、脾胃虚弱引起.尚有认为阳虚阴损、下焦虚寒、气血相因所致.本病由于肝络瘀阻塞而形成硬化,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使肝脏血行畅通,瘀血化除,瘀化则血行更畅;血行则瘀无所留,由此则肝气畅通而无所塞碍.此法泛用于肝炎、肝脾肿大、早期肝硬变即使晚期高度腹水仍以此法为主.治疗应以“金匾”大黄虫丸为主方药物组成:大黄10g,蜃虫20枚,桃仁10枝其它治血化瘀软坚药如丹参、赤芍、五灵脂、必甲、当归、红花可以选加.肝硬变患者因病情缠绵,在整个病程中并发症多,而且较复杂,因此在治疗中除以活血化瘀治疗病以外,亦当结合临床休症分型辨证论治.一般分为:①湿热内蕴或湿热留滞型;②脾虚型;③气虚型;④气滞型;⑤血瘀型;⑥肝郁化热型;⑦阴虚内热型;⑧阴虚火旺型;⑨脾胃阳虚型;⑩肝心阴虚型;气阴二虚型;营热络伤型.活血化瘀对病状和肝功能化验结果有明显改善.活血化瘀用“金匮’大黄虫丸治疗早期肝硬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收录。本刊宗旨是发掘祖国医学有关脾胃学说的精华,报道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的理论研究与临床经验,重点着眼于国内外  相似文献   

19.
近20多年来,我国学者,从生化学角度对脾胃学说和脾虚证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从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代谢到调节代谢的酶学和各种激素、神经介质,从微量元素到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有关资料分述如下。 1 脾胃学说中物质代谢的研究 1.1 糖代谢脾虚证病人糖代谢发生障碍,表现在D—木糖吸收功能低下,此项脾气虚证的辩证参考标准,已在全国推广应用。D—木糖是一种戍糖,吸收后  相似文献   

20.
加强脾虚证本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脏象学说是中医的理论核心,脾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西医结合研究脾虚证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于脾虚证及基础理论研究思路方法等问题已有专家论述,无需重复。本文仅就脾虚证本质研究的困难和成绩、问题和对策、设想和意义等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以期对本课题的研究有所促进和稗益,并望取得同道们的批评指正。1困难和成绩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脾益气、主统血,牌为气血生化之源;牌为后天之本,脾旺不受邪;脾主思藏意;脾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可见中医的牌是涉及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