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特点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4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女生主观幸福感高于男生;不同生源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农村的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年级学生主观幸福感最高,一二年级主观幸福感较低.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内外向与主观幸福感得分有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得分有显著负相关,精神质与主观幸福感得分有显著负相关.结论:人格特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SWB)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与总体幸福感量表对92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SWB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幸福感与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r1=-0.44,P<0.01;r2=-0.58,P<0.01),与外向性呈显著正相关(r=0.36,P<0.01)。结论外向性、精神质与神经质等人格特征是影响大学生SWB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贫困生人格特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217名贫困生和170名非贫困生为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试,运用t检验、F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非贫困生[(76.44±12.32)分;(79.55±10.51)分,t=2.682,P<0.01];不同气质类型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F=40.017,P=0.000),其大小依次为外向稳定型(84.42±9.89)分、内向稳定型(77.93±9.07)分、外向不稳定型(69.54±9.62)分、内向不稳定型(67.35±10.98)分.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向三因素对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R2=0.433,Beta=-0.567,-0.148,0.130,t=10.364,2.799,2.448,P<0.05或P<0.01).结论 贫困生人格特征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贫困的压力对外向稳定型、内向稳定型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影响,而对外向不稳定型、内向不稳定型贫困生幸福感影响较大,使之幸福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贫困生人格特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以哈尔滨工程大学217名贫困生和170名非贫困生为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试,运用t检验、F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非贫困生[(76.44±12.32)分;(79.55±10.51)分,t=2.682,P<0.01];不同气质类型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F=40.017,P=0.000),其大小依次为外向稳定型(84.42±9.89)分、内向稳定型(77.93±9.07)分、外向不稳定型(69.54±9.62)分、内向不稳定型(67.35±10.98)分。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向三因素对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R2=0.433,Beta=-0.567,-0.148,0.130,t=10.364,2.799,2.448,P<0.05或P<0.01)。结论贫困生人格特征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贫困的压力对外向稳定型、内向稳定型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影响,而对外向不稳定型、内向不稳定型贫困生幸福感影响较大,使之幸福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人格是其幸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大三、大五人格维度、自尊、心理控制源、自我概念等多方面论述了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就教师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理论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最后展望了教师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值得今后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的评价与感受,包括生活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不同国家人们交流与沟通的增多,研究者们也试图尽可能地扩大考察主观幸福感的地域范围,以把握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大体状况,进而为提升幸福感水平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性别及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苗元江教授编制的《综合幸福问卷》对110名大二和大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3种不同教养方式对正性情绪维度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3种不同教养方式对总体幸福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结论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总体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总体幸福感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为工具,抽取某大学在校大学生300人作为被试者,收回有效问卷289份,男性130人,女性159人,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为(22.1±2.21)岁。结果 289名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GWB)评分为62~105,平均分为78.16±10.78,比较性别、文理科、是否独生、城乡等未见差异,幸福感总分与自我和谐量表评分有一定程度的相关(r=0.36,P〈0.05)。结论说明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对当前生活还是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在杭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等现状,探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的对策与建议。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自制的相关问题,对8所在杭高校的大学生开展现况调查。结果在杭高校大学生幸福感平均得分为75.22分,处在一个较幸福的水平。主观幸福感在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年级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月消费水平、学习成绩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个人自我评价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宣传与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定370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主要运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人际关系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与其休闲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人幸福感量表和自编的休闲活动参与情况问卷对922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61.7±11.3)分;不同休闲方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F=12.04,P<0.05),主观幸福感与休闲满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但程度不强,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休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生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47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论:人格负向特质(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影响主观幸福感;实施积极人格培养,优化医学生人格品质对提升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身心症状的现状。方法采用牛津幸福量表修订版(ROH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9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量。结果 (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得分为42.20±13.26,身心症状量表总均分为1.68±0.46,身心症状量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显著高于常模。(2)男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差异,但是女生的身心症状显著比男生差,在躯体化、抑郁、恐怖这3个因子上的得分,女生都显著高于男生。城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身心症状量表总均分及其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SCL-90总均分及每个因子都负相关,特别是和总均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等因子显著负相关。结论应该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广东省大学生希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性情希望量表和牛津幸福量表修订版对505名广东省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希望和主观幸福感得分分别为(22.09±2.94)和(42.01±10.55)分,男生在路径思维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生(t=2.270,P=0.024),城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农村学生(t=2.202,P=0.028);大学生总体希望感、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与主观幸福感均呈线性相关(r=0.503、0.391和0.445,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联合起来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25.2%的变异量。结论:提高希望感水平有助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医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关怀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牛津幸福量表修订版(ROHS)对2695名在校医学院大学生进行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逐步法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为(43.08±11.16)分,家庭关怀度总分为(6.48±2.39)分,医学生家庭关怀度和主观幸福感指数较高.(2)女生在家庭关怀度(t =3.462,P<0.01)及其适应度(t=2.718,P<0.01)、合作度(t=4.178,P<0.01)、成长度(t=4.484,P<0.01)因子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城镇学生在家庭关怀度(t=3.939,P<0.01)及其适应度(t=4.683,P<0.01)、合作度(t=3.306,P<0.01)、成长度(t=2.796,P<0.01)因子和主观幸福感( t=3.508,P<0.01)上的得分都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家庭关怀度及各因子均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r=0.197 ~0.357,均P<0.05),合作度、亲密度、成长度和情感度联合起来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13.2%的变异量.结论 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家庭关怀度较好,增强家庭关怀度有助于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拓展训练对民航专业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理论支撑的应对模式和干预机制。方法选取139名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其中试验组72人,对照组67人,试验组采用拓展训练进行干预,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段按照学校的管理进行安排,于拓展训练干预前后运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两组进行测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心理韧性量表评分和总体幸福感指数。结果拓展训练干预前,两组心理韧性量表各因子评分、心理韧性量表总分及总体幸福感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拓展训练干预后,试验组心理韧性量表中人际协助、积极认知、情绪控制3个因子评分及总体幸福感指数均上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目标专注和家庭支持两个因子及心理韧性量表总分在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相应时间,对照组心理韧性量表各因子评分、心理韧性量表总分及总体幸福感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在心理韧性量表中人际协助、积极认知、情绪控制3个因子及总体幸福感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目标专注、家庭支持两个因子及心理韧性量表总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拓展训练能有效促进民航专业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塑造和培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临床本科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个体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Beck抑郁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外向型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而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抑郁总分以及各类别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最有力?最稳定的因素;抑郁的消极态度?躯体症状和操作困难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其次,其中抑郁类别中的疲劳和忧愁心情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较大;而自尊只能解释主观幸福感很小一部分的变异?结论: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针对这些个体的影响因素,培养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聋哑中学生和普通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聋哑中学生和普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艾森克个性测验(EPQ),社会支持评定表(SSAS)和自尊量表(SES)对202名聋哑中学生和273名普通中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在普通中学生中,女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生(P〈0.05),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差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P〈0.05);普通中学生和聋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都与积极应对、总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呈正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聋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P〈0.05),自尊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P〈0.05)。结论普通中学生和聋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均与性别、经济状况有关;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