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本文指出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紧迫性,从社会、高等教育、学生等多个层次探讨了其弱化的原因,并根据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总结了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虽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当大学生逐步把步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加强与社会紧密联系、以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培养综合能力作为最高目标的过程中,其社会责任感的淡漠甚至缺失开始突显出来。如何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多地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并与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成一种信念和情感,进而上升为主人翁责任感,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责任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功与成才,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介绍美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影响因素,将对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薄弱环节。大学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这一环节,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培养和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要求人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浮现出来。如何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们更多地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并与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剖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成因,并就高校如何大力培育其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部分大学生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社会责任感相对缺乏。这既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改变育人观念,并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7.
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中的高素质人才,帮助他们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作为承担中华民族未来历史重任的一代青年,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光荣使命,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感的强与弱,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前景和走向,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与存亡。因而,他们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将革命事业继承下去。作为青年群体中高层次部分的大学生,理应具有更清醒的理智、更健康的心态、更宽广的胸怀、更远大的志向,社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循证科学的理念与方法评价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研究,了解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其相关研究质量现状,为制定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大学”“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资源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同时利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文献检索时间截止到2014年3月。依据循证科学证据分级标准对纳入文献分级,预先设计数据提取表,由2名评价员独立评价C级以上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对各高校社会实践现状作对比描述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研究22篇,其中A级0篇;B级4篇,均为政策研究;C级18篇,均为横断面调查。综合分析以上文献得出:①4篇政策研究文献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效果、保障机制建设及考评系统等提出重要意见。②18篇横断面研究文献调查了超过14504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大多数文献对研究方法学描述不清或不规范。③12篇研究文献调查了我国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和实际参号情况,5篇调查了参与时间,5篇调查了与专业结合情况:学生能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但实际参与面不全、参与时间短、次数少、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④7篇研究文献调查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问题,5篇调查了满意度。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问题为:联系实践单位难、经费不足、缺乏教师指导、确定实践项目难等;学生总体满意度为“一般”。结论①我国现有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高级别文章缺乏,研究方法学有待规范和改进;②亟需加强保障机制及考评体制建设,以保证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有?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当前很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的表现,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当代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医务工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有效缓和、避免医患矛盾的重要保证,加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意义重大。针对当前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际,分析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影响因素,针对当前教育中的局限性,力求通过在医学社会责任感教育中倡导学生主体性教育、校园文化氛围熏陶、责任约束机制和强化社会实践等手段,提高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部分中明确把"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社会责任感是指人们对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他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相应职责,履行多种义务的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它是一种精神风貌,它所展现的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高尚使命,是理想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对食品企业的卫生学评价的方法。方法: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论: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食品企业中某些不确定因素用隶属函数作桥梁将其在形式上转化为确定性从而可以公正的、统一的完成对该企业的卫生学评价。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体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医学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及强弱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成败。因此,努力培养和增强当代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强化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社会责任就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医学生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医疗事业的主力军,如何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将来服务于社会,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尽职尽责的担负起新时期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培养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王超  龙斌 《医学争鸣》2013,(2):39-41
在新一轮医疗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非常重要。国内关于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主要围绕着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原因分析、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加强方式等内容展开。但这些研究存在着某些不足,所以深化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需要我们丰富研究内容,综合研究方法,提升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全国科学技术颁奖大会上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这使我们高等院校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任重而道远。但是,由于主客观多种因素,部分大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社会责任感趋于淡化,这就使大学生难以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对此,高等院校应针对这种缺失。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和熏陶,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我国建设为创新型国家储备大批的可用之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临床护理见习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且建立临床护理带教水平的评价指标内容,从而有效构建临床护理评价模型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结果 利用评价模型对临床护理的某位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进行分析评价,评分结果为84分,说明带教教师的带教水平良好.结论 临床护理见习教学效果的评价中,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有效地评价临床护理见习的教学质量,并且具备实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伦理社会处境分析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绝对数量也大大增加,成为高校必须正视、重视和关注的特殊群体。本文分析了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的两大伦理社会处境,及为维护高校稳定,关心大学生弱势群体对其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提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医学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而责任感就是医德修养的坚强支点。当前,医学生责任感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受到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医学生的责任感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医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