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处理医疗侵权纠纷案件中,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医患纠纷案件属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侵权损害赔偿案件。正确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并注意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医学会鉴定专家组开展的鉴定活动,根据它所包含的特有性质,决定了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过程中一般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相似文献   

2.
2002年4月1日起,我国对于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确立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本文讨论医疗事故、医患纠纷的定义、举证责任的分配、举证责任“倒置”在医疗侵权纠纷中的适用等。  相似文献   

3.
由于环境污染行为的复杂性?渐进性和多因性以及损害的潜伏性和广泛性,其因果关系之证明较之普通侵权行为案件更为复杂?基于环境侵权下因果关系具有其特殊性,在环境侵权中适用因果关系推定规则更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但对于该规则仍然需在适用情况?证明标准和举证责任倒置区别等方面进行明确?  相似文献   

4.
颜霏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4):502-504
自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司法解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至今,医疗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引发的争议和对其负面影响的讨论从未间断。8年以后,过错及过错推定原则随着2009年12月26日《侵权责任法》的正式出台最终尘埃落定。本文从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制度各阶段发展的角度,通过对比举证责任倒置和《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的多元化归责原则的探讨,理解新法中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普通民事案件举证责任分配实行的是“谁主张谁举证”规则,通常由原告负责举证?但是不同案件的事实是不同的,原被告的处境和举证能力也是不对等的,为避免审判结果的不公,针对特殊案件,法律又规定了特殊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由被告承担完全的举证责任,即所谓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较为典型的就是医疗侵权案件?文章将就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对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审判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举证责任的概念及其含义的基础上,论述了举证责任的分配及其渊源,并阐述了医疗机构所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期增强医务人员的证据意识和知识,提升医疗侵权案件审判的公正性与效率性。  相似文献   

7.
举证责任倒置给医院带来新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举证倒置”,《规定》对医疗侵权既适用过错推定又适用因果关系推定,这种做法过重地增加了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给医院带来严峻的挑战。文章既强调了病人的权利,也强化了医务人员的证据意识,并面对新规则,指出了医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2010年7月1日施行的《侵权责任法》中的医疗损害责任一章与既往的法律法规大有不同,该法实施后举证责任?因果关系与过失责任等一系列医疗损害中最常见的问题都需要重新认识?笔者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只要医疗事故需要鉴定,举证责任倒置就存在?如果《侵权责任法》要求的是严格责任,则某些过错的确认,就不再需要确立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举证责任分配在医疗侵权诉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也是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的核心要素。本文借鉴德国的有关医疗侵权举证责任理论及司法实践,提出在医疗侵权诉讼中实行有限的举证责任倒置,在医患双方举证责任的分配上找到相对的契合点,以推动医疗侵权案件公平、公正的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1举证责任倒置与医疗侵权诉讼的概述1998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11条"案件的同一事实,除举证责任倒置外,由提出主张一方当事人首先举证,然后由另一方当事人举证"进一步在民事诉讼的司法解释中使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术语。不久一些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相继制定在医疗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内部规定,开始在医疗侵权诉讼中迈出实践步伐[1]。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审判经验基础上推出《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第4条第(八)项,  相似文献   

11.
护理管理者如何应对“举证责任倒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疗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即作为原告的患者将不再承担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这两个方面的举证责任,而改由医疗机构承担,这是我国医疗市场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向国际医疗接轨迈进了一步。举证责任倒置实施两年来。在医疗卫生界引起强烈反响。“举证责任倒置”给患者诉讼带来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因此普遍受到患者欢迎,而给医疗卫生界带来的则是更多思考——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2.
论举证责任倒置对医疗行为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医疗侵权诉讼案件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证明责任。该规定的出台,像一把双刃剑,在规范了医疗行为,推动了医疗机构的改革.加快了医疗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邓利强 《中国医院》2004,8(3):28-29
2001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一则司法解释要求医疗机构就医疗侵权诉讼承担无过错和无因果关系的举证,即举证责任倒置.在现实工作中有些患者要求医院在任何诉讼中都承担举证责任,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下面从一则案例看一下举证责任倒置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规定》) ,已于 2 0 0 2年 4月 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中第四条第八款明确规定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1 ] 即“举证责任倒置”。新规则 ,将给医院带来新的挑战。1 “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原则  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及我国民事法规定 :谁主张、谁举证。侵权行为须具备以下要件 :(1)行为的违法性 ;(2 )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3)违法行为损害事实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4)行为人确有过错 ,即侵权因果关系可…  相似文献   

15.
举证责任倒置引发过度医疗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举证责任倒置对于医患双方都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但举证责任倒置本身具有的缺陷容易导致医务人员为保护自关键是加强管理,提高医务提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举证责任倒置,己而采取过度医疗行为.为杜绝过度医疗行为,从医方来看,前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社会在加强监督的同时,要认识医学本身的高风险性,建立健全医生执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法律界有一个共识,举证责任很大程度上关乎一个案件的成败。自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出台至今,医疗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引发的争议和对其负面影响的讨论从未间断。10年后,过错及过错推定原则随着2009年12月26日《侵权责任法》的正式出台,最终尘埃落定。此法出台后,法律界人士认为,《侵权责任法》的最大意义在于明确了在医疗侵权中,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第一对医生是公平的,因为医生肩负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第二对医生的法律评价是正面的,不再是出现不良后果就认定医生有过错。医卫界人士认为,广大医生应该确实落实《侵权责任法》规定,尽到应尽的诊疗义务。那么基层医生应如何尽快了解《侵权责任法》,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我们特邀请相关专家,就其中与基层医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条款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施行可能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文章通过阐述侵权责任法中有关医疗过错归责原则?举证责任以及输血相关产品责任等内容,对侵权责任法相关条款的适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相关条款的不同理解也做了合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自2002年4月1日起开始实行。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人民法院在审理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案件时,已普遍适用了“举证责任倒置”,即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  相似文献   

19.
张诗鸣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99-201
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正式实施,<规定>中明确要求在医疗纠纷引起的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同年9月1日,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随之生效.但在此后的医疗纠纷处理实践中.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不仅成为医患双方共同的热门话题,而且引发了我国医学和法学两个领域的广泛争议.在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新的冲突和矛盾.对此,我们必须重新正确认识并深入理解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保证医疗活动的良好秩序,保障人民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20.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今后法院在诉讼中,如果医院不能对自己的医疗技术行为提供无过错证据,将要承担败诉责任.护理记录是医疗病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护理记录综合反映了病人患病期间病情的动态变化以及所采取的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分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为保证护理记录的原始性、正确性、完整性和作为证据的权威性在应对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