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人类的用药史上,抗菌药也许是唯一一个面世时间如此之短而使用量却如此之大的药物,每一年全球抗菌药物的使用量现在已可以用万吨为单位来计算,抗菌药挽救了难以计数的人的生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滥用抗菌药产生的耐药性使许多一度可以治疗的疾病开始变的难以治愈,合理使用抗菌药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细菌耐药性监测对准确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向和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临床医生多通过药敏试验来选择抗菌药物,但在门诊,仍是以经验选择抗菌药物为主,如何正确的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抗菌疗效是每个临床医生需面临的问题。本文对中国细菌耐药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针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提出临床经验性的抗菌药物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婉春 《当代医学》2010,16(28):6-6
抗菌药是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物。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不合理应用现象的增加,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率已达30%~50%,且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目前使用量、销售量排序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孙欣 《中级医刊》2009,(3):67-69
合理选用抗菌药(包括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不仅能有效控制感染性疾病,而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合理选用抗菌药是个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被感染的机体、抗菌药和致病菌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此,选用抗菌药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药物的疗效达到应有的效果,正确合理的给药方案及根据病因病情、药物的特殊性和治疗目的而正确选择给药方法,才能充分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郭步伐 《中外医疗》2011,30(32):178-179
在我国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由于在我国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临床医生在药品使用中起着关键性决定作用,临床医生如何合理用药,对解决不合理用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缪绪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5,9(3):M003-M003
抗菌药物是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日益增多,也给治疗带来了严重问题,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等。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细菌的耐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6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规范临床医生抗菌药物处方行为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6家三甲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和合理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7.69±2.527)分,有94.4%的临床医生愿意参加抗菌药物相关培训,90.8%的临床医生会依据指导原则进行处方行为。结论三甲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知识得分偏低,且存在不合理用药行为,要加强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应用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对合理用药的积极作用、提高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合理用药已成为临床药学和治疗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药针剂作为一种新剂型开始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它改变了中药一直以来煎服的用法,使其使用更加方便,疗效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中药针剂通过不断的研究而完善,逐渐成为以中国比较成熟的剂型。但是毕竟从中药制备成针剂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也只是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因此仍然还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检出和控制。中药针剂在临床中的应用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主要分析和总结了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对合理用药以及给药方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本院CAP(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药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 对本院CAP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药物选择、联合应用、给药途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CAP患者抗菌药物的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应用最广的是头孢类抗菌药,总有效率达到97%以上.结论 本院在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上仍有不足,但基本符合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索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室,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抗生素的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生索;(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室,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抗生素的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生素;(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14.
温波 《中外医疗》2010,29(32):126-126,128
随着抗菌药物的研制开发和广泛利用,也出现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以及引起的一系列药源性疾病和药疗事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并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15.
社区感染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门诊很常见,而在急诊就诊率更高,几乎占急诊工作量的60%。那么,如何应对社区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而避免滥用是我们每位,临床医生尤其是工作在基层医院的医生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药物半衰期(t1/2)又称生物半衰期与生物半效期,指血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的时间。消除相半衰期是指药物进入末端相的药物半衰期,通常用t1/2α(一房室模型)、t1/2β(二房室模型)、t1/2γ(三房室模型)来表示。  相似文献   

17.
孙萍  葛蕴萍 《中外医疗》2009,28(20):110-110
目的由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的耐药性,不仅造成患者经济上的浪费和医疗混乱,而且能及大的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我院近几年来抗菌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品种与临床疗效进行了回顾性统计调查与分析。结果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抗菌药物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大类药物,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是要在了解机体、病原体与药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用药方案,以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20.
合理用药是根据疾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药效学和药代学知识,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适当的给药方案,以达到既有效又安全地治疗疾病的目的。不合理的用药不仅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还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治疗效果,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