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约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2%,其最常见的类型为卵巢无性细胞瘤,妊娠合并卵巢无性细胞瘤更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临床情况。现对2019年5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描述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案,为临床处理妊娠合并卵巢无性细胞瘤的病例积累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2.
卵巢颗粒细胞瘤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总结72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期别、不同原发肿瘤大小的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5年及10年存活率。结果 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5年及10年存活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降低,但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无明显相关关系。I期病人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对存活率也无明显影响。结论 临床分期是影响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I期患者术后 相似文献
3.
患者 31岁 ,孕 2产 1,住院号 495 2。因孕 5个月 ,左上腹痛进行性加重 11天于 2 0 0 0年 4月 2 5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查体 :T36 0℃、BP14 5 / 8 5kPa ,心肺正常。腹膨隆 ,宫底平脐。胎心 140 /min ,于左上腹可触及一约 13cm× 9cm× 10cm大小的肿物 ,质软 ,压痛 ,境界不清。B超提示 :宫内妊娠 ,左上腹部可见 130 0mm× 97 8mm×12 5 0mm不均匀中等强度回声 ,其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类圆形似蜂窝状及多房分隔状低回声。血常规Hb112g/L ,WBC10 9× 10 9/L。初步诊断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 ?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r,JGCT)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 1 例妊娠合并JGCT病例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27岁,因停经39+3周,间断右下腹疼痛3 d入院。彩色超声提示右下腹部一8.5 cm×6.1 cm囊实混合回声。查糖类癌抗原125(CA125) 32.3 U/mL, CA19-9为19.1 U/mL,诊断为先兆临产,盆腔包块(性质待排),行剖宫产术+剖腹探查术,探查见右侧卵巢一囊性肿物,已破溃,行右侧卵巢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JGCT。行二次手术,给予右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左侧卵巢活检术+盆腔淋巴结取样术+部分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术后予顺铂+长春新碱+博莱霉素(PVB方案)化疗3个疗程,随访8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JGCT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发生于妊娠期者更为罕见,确诊需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6.
卵巢无性细胞瘤并双侧肾上腺转移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3 0岁 ,住院号 19785 4 ,孕 2产 1。因阵发性头晕 4个月 ,B超检查发现双侧肾上腺肿瘤 ,于 2 0 0 0年 11月 2 0日入院。 1年前剖宫产时发现左卵巢肿瘤 ,未处理。查体 :BP 2 4 0 / 17 3kPa ,向心性肥胖 ,四肢及腹部皮肤可见宽大紫纹。腹软 ,双肾区无隆起 ,未触及肿物 ,肾区无叩痛。左下腹部触及一 10cm× 8cm× 7cm质硬肿块 ,稍活动 ,无压痛。IVU示双肾受压低头征象 ,位置下移。B超示 :左侧肾上腺区 10 9cm× 7 4cm× 7 0cm低回声实性肿物 ,形态不规则 ,内部回声不均质。右侧肾上腺区 11 2cm× 7 9cm× 7 0… 相似文献
7.
8.
9.
双侧卵巢皮质增生一例李洪君,冯晓莉患者39岁,已婚。因腹胀4个月,于1993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于1993年7月起,自觉腹胀并逐渐加重,同时伴双下肢水肿直至小腿部。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结核性腹膜炎,给予抗结核治疗2个月末见好转,遂行盆腔CT... 相似文献
10.
病例简介 例 1 2 9y,因突然左下腹疼痛 4h ,于 1989年 11月 2 5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 ,G2 P1L1A1,末次月经 1989年 10月2 9日 ,无停经史 ,置IUD 2个月。全身检查 :T 3 6.8℃ ,P 10 8/min ,R 2 7/min ,BP 10 / 6KPa,贫血面容 ,全腹压痛 ,以左下腹为显著 ,反跳痛明显 ,腹肌紧张 ,移动性浊音阳性 ;妇科检查 :宫颈举痛 ,阴道后穹隆饱满 ,子宫大小因腹肌紧张触诊不清 ;辅助检查 :B超示子宫直肠陷窝及子宫周围有液性暗区回声 ;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 5ml,镜下见皱缩红细胞。Hb 80g/L ,尿妊娠试验阳性 ,临床诊… 相似文献
11.
卵巢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GCT)是起源于卵巢颗粒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3%[1],是最常见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约占70%[2].GCT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最常见为雌激素,故临床多表现为与雌激素升高的相关症状,而仅2%~3%的GCT分泌雄激素[3].本文报道2例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2.
17年来收治了卵巢颗粒细胞瘤病人19例。19例中颗粒细胞瘤14例,颗粒-卵泡膜细胞瘤5例。发病年龄9~71岁,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为多。临床表现子宫异常出血或月经失调,尤其是绝经后出血为多,青春期前出现典型性早熟。本瘤有晚期复发,预后较好的特点。本组较正存活率为83.3%,5年存活率为78.5%。本文认为:肿瘤超出卵巢本身者,无论年龄大小或有否生育,均应行卵巢癌根治术,尽可能切除转移病灶,术后尽早辅以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13.
双侧输卵管同时妊娠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38岁 ,孕 3产 1,因停经 2月余 ,阴道不规则流血1月余 ,下腹痛 4h ,于 2 0 0 2年 4月 2 3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停经 4 0余天始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 ,在外院行尿妊娠试验(+) ,未行其他检查 ,诊断为早孕 ,行清宫术 ,刮出物不详。术后持续阴道流血 ,伴下腹隐痛 ,经抗炎治疗无效。入院前4h突发左下腹剧烈撕裂样疼痛 ,伴头晕、心慌及肛门坠胀感 ,急来我院就诊。检查尿妊娠试验 (+) ,B超检查示子宫6 4 0cm×4 6 0cm× 4 8 0cm ,内膜线居中 ,双侧附件区囊性不均质性占位 ,盆腹腔中等量积液。入院查体 :血压 115 75mmHg(1mmHg … 相似文献
14.
卵巢颗粒细胞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GCT),属于性索间质肿瘤,呈低度恶性,预后良好,但是有晚期复发的特点。GCT病因不明,目前研究集中于基因甲基化、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等方面。22号染色单体和14号染色三体的异常多见。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于GCT有晚期复发的特点,因此,应特别强调足够的化疗疗程及各期患者应终身随访。 相似文献
15.
卵巢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53例临床分析陈亚枫卵巢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属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亦称卵巢功能性肿瘤。常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及闭经。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我院自1964年1月... 相似文献
16.
残角子宫双胎妊娠子宫破裂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2 9岁 ,孕 2产 0 ,末次月经 2 0 0 2年 5月 2 9日 ,停经5 0d有点滴阴道出血 ,未治疗自愈。于孕 13周+ 2 产前检查时未见异常 ,孕 14周 + 3时因同房后下腹痛于 2 0 0 2年 9月 7日就诊 ,腹痛逐渐加重伴恶心、乏力。 2 0 0 2年 3月 ,因停经40d自然流产 ,行清宫术 ,术中未发现异常情况。身体检查 :血压 70 / 40mmHg(1mmHg =0 13 3kPa) ,脉搏 70次 ,神志清 ,面色苍白 ,腹膨隆 ,全腹压痛 ,反跳痛及肌紧张 (+) ,移动性浊音 (+) ,宫底触不清 ,未闻及胎心。辅助检查 :血红蛋白4 3g/L。B超示 :子宫前位 8cm× 6cm× 5cm ,… 相似文献
17.
郑井红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7,34(3):199-203
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adult granulosa cell tumor of theovary,AGCTO)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肿瘤,无明显的遗传性,在病理方面与卵巢上皮癌具有明显差异。抗苗勒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是AGCTO特异性肿瘤标记物,具有诊断意义。目前治疗方法尚不规范;手术是初发及复发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化疗常作为术后残余病灶及复发患者的辅助治疗,目前也有学者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及拮抗剂治疗,以及拮抗EGF家族基因的治疗等。AGCTO易远期复发,血抑制素B水平与AGCTO患者病情相一致,常用于随访。 相似文献
18.
幼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幼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J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2005年间收治的10例JGCT患者(JGCT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以同期随机(系统抽样法)选择的成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AGCT)患者10例作为对照(AGCT组)。结果JGCT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为7~31岁,平均20.5岁,其中30岁以前发病者占90%;肿瘤直径为5.5~15.0cm,平均9.8cm;肿瘤细胞排列为结节状,伴含有黏液的滤泡结构,瘤细胞黄素化明显;细胞核呈中~重度异型性,核分裂象常见[3~5个/10高倍镜视野(HPF)],未见核沟和Call-Exner小体。AGCT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为14~74岁,平均45.1岁,70%的患者40岁以后发病;肿瘤直径为5.0~21.0cm,平均11.7cm;肿瘤细胞排列为多样性,滤泡规则无黏液,细胞黄素化少见;细胞核呈轻度异型性,核分裂象不多见(0~3个/10HPF),核沟和Call-Exner小体常见。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JGCT组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70%,AGCT组患者PCNA、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细胞异型性程度的增加而递增,轻度与中~重度异型性细胞的p53、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p53蛋白分别为1/8和58%,PCNA蛋白分别为2/8和75%)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GCT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0%,AGCT组患者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GCT患者与AGCT相比,其发病年龄较轻,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PCNA、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卵巢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GCT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①临床分期及分型:FIGO分期ⅠA期15例(57.8%),ⅠC期5例(19.2%),ⅡB期3例(11.5%),ⅡC期1例(3.8%),ⅢB期2例(7.7%).高分化18例,中分化5例,低分化3例.成年型GCT 23例,幼年型GCT 3例.②肿瘤特征:肿瘤大体上多为表面光滑,分叶状、实性或囊实性肿块,仅1例呈囊性.肿瘤细胞由小圆形、多边形或梭形细胞构成,核呈石榴子样,可见或多或少的纵形核沟及Call-Exner小体.③免疫组化表达:抑制素α(α-inhibin)表达阳性率94.1% (16/17),CD99表达阳性率92.3% (12/13),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阳性率94.7%( 18/19).④治疗及随访:1例放弃治疗死亡,其余25例均行手术治疗,联合化疗5例.随访1~6年,ⅢB期2例为中~低分化,肿瘤直径> 10 cm,已死亡,其余均存活.结论:GCT是低度恶性的卵巢肿瘤,核沟是常见的组织学特征,Call-Exner小体是最常见的排列方式.免疫组化中α-inhibin、CD99和Vimentin是诊断GCT比较有意义的抗体.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等因素均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20.
儿童卵巢无性细胞瘤在临床较少见,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综合考虑,手术在儿童卵巢无性细胞瘤中是首选方法。随着综合治疗模式的发展,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后对于儿童生育力的保护及卵巢恶性肿瘤的管理。报告1例12岁儿童卵巢无性细胞瘤病例,患者因下腹胀痛首次就诊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发现盆腔包块后就诊于妇科,肛门指诊示盆腔偏右侧可触及约7.0 cm×6.0 cm包块,质中,边界尚清,活动可,相关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25)略升高,剖腹探查行术中冰冻病理所示考虑左侧卵巢良性病变,右侧卵巢恶性病变,故行右侧附件切除术+左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给予辅助化疗同时给予戈舍瑞林去势保护卵巢功能治疗。现已随访11个月,患者月经规律,无特殊不适。通过回顾性分析儿童卵巢无性细胞瘤诊治过程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诊断、治疗及管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