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目的 基于HIS真实世界评价儿童应用注射用更昔洛韦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使用注射用更昔洛韦的患儿进行真实世界研究,对患儿的人口学信息、临床诊断、药物用法用量、溶媒、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ADR)发生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20年1月—2020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使用注射用更昔洛韦的患儿共942例,ADR发生率为8.92%(84/942),均为一般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皮疹;10%葡萄糖注射液溶媒组(14.55%)及1岁及以下儿童(14.56%)ADR发生率比较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更昔洛韦在儿童的临床应用存在超适应证用药情况;ADR多发生在用药1周内,程度较轻,与原患疾病、合并用药可能相关,临床用药时应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詹海燕  杨健 《中国药师》2018,(5):870-874
摘 要 目的:分析注射用洛铂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及其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SPSS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某院2016年11月~2017年7月201例使用注射用洛铂患者的用药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特点,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1例使用注射用洛铂患者的适应证、给药途径和溶媒等方面超说明书用药比例分别为89.55%、18.41%和47.26%。ADR发生率为63.18%。ADR/ADE主要表现为血液和淋巴系统损害及肝胆系统损害,如淋巴细胞计数降低(40.80%)、贫血(23.88%)、白细胞数降低(19.90%)、血小板计数降低(15.92%)和AST增高(10.45%)等,无5级ADR发生,有心悸、呼吸困难和呃逆等新的ADR发生。且0.9%氯化钠溶液为溶媒可能是AD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该院注射用洛铂大部分超说明书用药,ADR发生率为63.18%,以0.9%氯化钠溶液为溶媒可能是发生AD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注射用甘露聚糖肽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6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报的注射用甘露聚糖肽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病例72例,采用Stata软件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用药信息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注射用甘露聚糖肽常见的ADR是皮肤系统损伤(41.7%),具体临床表现为皮疹;其次是呼吸系统ADR(36.1%),临床表现为胸闷和呼吸困难。肺癌患者更易发生呼吸系统ADR,与其他肿瘤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和溶媒可能是影响注射用甘露聚糖肽安全性的危险因素,老年患者应谨慎用药,配伍溶媒建议选择0.9%氯化钠。结论 临床使用注射用甘露聚糖肽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对存在潜在风险的患者谨慎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并分析黄芪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对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者4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进行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黄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血清CMV-IgM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是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MV-IgM转阴率是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3.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对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更昔洛韦儿童用药安全失效模式筛选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更昔洛韦用药安全中的风险点,制定用药安全防范策略。方法 利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法,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步骤,寻找更昔洛韦儿童用药过程中的失效模式。结果 通过风险优先级数评分,共获5项需立即干预的更昔洛韦用药风险点,并针对这些风险点制定防范策略。结论 更昔洛韦在儿科临床使用的各个环节仍有许多用药风险存在。我国关于儿童合理用药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定甚少,关于保障和促进儿童合理用药的政策有待落实和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炎琥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确诊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2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注射液,5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15滴/min,1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10 mg/(kg·d)加入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其他治疗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人轮状病毒抗原(RV-Ag)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治疗组患儿大便RV-Ag转阴率为85.8%,对照组转阴率为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治疗组转阴率为100.0%,对照组转阴率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炎琥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徐群英 《海峡药学》2013,25(5):297-298
目的了解注射用更昔洛韦不良反应(ADR)在某区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某区五家二级医院及所属社区自2008年至2012年65例注射用更昔洛韦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本组资料显示,不良反应以儿童居多(占40%),一般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皮疹等过敏反应。结论临床应重视注射用更昔洛韦的合理安全用药,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任盛超  赵卫东  李敏 《安徽医药》2018,39(8):984-986
目的 比较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铜陵市疾控中心医疗部皮肤科门诊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阿糖腺苷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静脉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甲钴胺片、转移因子口服液、a-干扰素凝胶等基础治疗。连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患者水疱止发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发生不良反应和治疗结束后发生遗留疼痛的例数。结果 阿糖腺苷治疗组水疱止发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小于更昔洛韦治疗组[(5.02±0.36)d vs(7.01±1.03)d;(8.15±1.05)d vs(10.58±1.33)d;(6.13±0.36)d vs(8.05±0.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遗留疼痛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更昔洛韦,其结痂、止疱时间短,疼痛缓解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更昔洛韦分别联合神经节苷脂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4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42例)、观察2组(43例)及对照组(39例)。观察1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2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1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48%);观察组(1、2)的头痛、发热、惊厥、意识模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异常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在惊厥、意识模糊消失时间上显著短于观察2组。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中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1、2)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的NS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观察2组的NS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3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1、2)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神经节苷脂和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两种方案均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有效措施,均能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更昔洛韦联合神经节苷脂具有更好的修复神经损伤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地塞米松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儿童脓毒症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淮安市儿童医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脓毒症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试验组(n=55)。对照组患儿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按40 mg·kg-1剂量取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溶于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给药,12 h给药1次,连续用药7 d。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5 mg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 mL中静脉推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4 d后停药,其他药物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血清PCT、Presepsin、NT-proBNP水平,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肝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8%,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5%,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APACHE-Ⅱ评分及血清PCT、Presepsin、NT-proBNP、BUN、Scr、AST和AL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各项指标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儿童脓毒症可有效降低PCT、Presepsin、NT-proBN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肝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王晓燕  周文  张一弛  郝丽娜 《中国药事》2018,32(9):1301-1308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2016年醒脑静注射液所致14例不良反应报告,对患儿年龄、用药原因、用法用量、使用溶媒、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等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和规律。结果:醒脑静注射液本身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中1~3岁儿童占57.14%;非说明书适应证用药患儿占80%;以5%葡萄糖为溶媒所致的ADR达78.57%;儿童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达71.43%。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使用过程中应明确其功能主治,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更安全;减少超药品说明书用药;3岁以下患儿在有替代药物的情况下,不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生产厂家应加强醒脑静注射液用于儿童的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纳多)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地区2003~2013年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ADR上报信息进行统计归类,对发生人群、ADR症状和累及器官、发生时间、合并用药情况及处理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1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老年患者的构成比大于青壮年患者,女性患者的构成比大于男性,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ADR例数最多(35例),其次为累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ADR发生时间无规律。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ADR报告中存在9例合并用药现象。新的ADR 8例,无严重ADR。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保证临床用药安全,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我院儿童患者应用注射用更昔洛韦(GCV)致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于我院住院部接受注射用GCV 治疗后发生ADR 的33 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注射用GCV 致ADR 最常见的为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ADR 主要发生于0 ~ 1 岁婴儿(75.76%);18 例(57.57%) ADR 发生于用药后第1 ~ 2周;严重ADR 共3 例。结论:为减少ADR 发生,临床应合理应用注射用GCV,提高其用药合理性,避免超说明书用药,注意配伍禁忌,减少药物联用。在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患儿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咸阳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咸阳市中心医院2014—2018年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23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ADR的类型、给药途径、中药注射剂种类、累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3例ADR报告中,男68例,女55例,男性略高于女性;51~60岁组患者最多,占21.14%;ADR涉及的中药注射剂有6类,以理血剂引发的ADR最多,占62.60%;ADR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有72例(36.73%)。结论 中药注射剂所致的ADR不可忽视,应规范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加强用药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江程  李春晓  杨玉晴  郭静 《中国药事》2023,(11):1252-1265
目的:对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安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获得临床安全性信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安全性相关文献进行收集与筛选、提取、标准化及整合,形成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文献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ADR/ADE发生特点进行梳理分析。结果:共计纳入41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临床研究345篇,个案报告22篇,ADR监测51篇;报告ADR/ADE共计5292例,其中ADR/ADE的临床表现为56个,累及19个器官/系统损害,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6.35%)、胃肠系统损害(29.65%)和全身性损害(9.11%)为主;共计发生79例严重ADR,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肝损害和血尿等;在发生时间和人群特征上表现为速发型不良反应,儿童为发生热毒宁注射液ADR/ADE的高发人群;有记录的ADR/ADE转归及预后情况均痊愈或好转。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可获取热毒宁注射液ADR/ADE临床表现、累及器官/系统损害情况、严重程度、发生时间、转归及预后情况等,但整体ADR/ADE发生发展过程的描述不够详细,对ADR/ADE的处理措施、转归时间等信息缺失较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艾迪注射液上市后用药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使用艾迪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信息及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患者临床特征、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进行详细纪录.结果 共纳入研究患者2173例,发生ADR 41例,ADR发生率为1.89%.艾迪注射液的ADR发生率与患者性别、溶媒种类、单次给药剂量均无显著相关性.ADR发生率前3位的原患疾病分别为恶性淋巴瘤、血液病恶性肿瘤和鳞状上皮肿瘤,艾迪注射液与中药注射剂、抗菌药物及增强免疫药物联合用药发生不良反应较多,主要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中枢及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常见.多数ADR在首次用药60 min内出现,所有不良反应给以相应对症干预措施后明显好转,无加重或死亡患者.结论 临床中应严格按照艾迪注射液说明书中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尽量避免与中药注射剂、抗菌药物和增强免疫药物联用.同时,建议厂家及时完善说明书.  相似文献   

17.
陈艳  宋惠珠  洪远 《中国药事》2017,31(10):1224-1228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钙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为ADR监测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无锡市人民医院上报的瑞舒伐他汀钙所致肝损害ADR 9例进行分析。结果:在瑞舒伐他汀钙引起的ADR中,女性2例,男性7例,所发生的ADR均为肝酶升高、肝功能异常,其中有1例同时发生横纹肌溶解。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瑞舒伐他汀钙应用的监测,特别是用药期间肝、肾功能及肌酸激酶(CK)的监测,正确进行用药安全评估,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致儿童严重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6年1月1日—2021年5月31日南阳市中心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72例儿童严重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例儿童严重抗菌药物ADR报告中,男44例(61.11%),女28例(38.89%)。婴儿期(28 d~1岁)患儿严重ADR占比最高,为52.78%。静脉滴注是引发严重ADR最主要给药途径,共69例(95.83%)。引发ADR最多的抗菌药物类别是头孢菌素类,共35例(48.6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共73例次(68.87%)。绝大多数ADR经相应处理后痊愈或好转。结论 抗菌药物引起的严重ADR受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用药时间等因素影响,应加强患儿抗菌药物所致严重ADR监测,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借助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的真实世界数据,评价某院儿童使用头孢唑肟的安全性,并分析头孢唑肟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CHPS平台,对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使用头孢唑肟的住院患儿进行单中心回顾性主动监测,药师对系统监测病例进行评定,获得头孢唑肟ADR发生率,并对ADR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系统共回顾性监测了2 948例使用头孢唑肟的患儿,31例出现ADR,ADR发生率为1.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头孢唑肟联合氟氯西林、单次用药剂量是儿童使用头孢唑肟发生AD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头孢唑肟在儿童用药中发生ADR并不少见。减少与氟氯西林联合用药、根据说明书推荐剂量用药有助于降低临床用药风险,CHPS系统的应用对今后进行大样本量真实世界用药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