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儿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中睡眠剥夺联合10%水合氯醛口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8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ABR检查的3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检查日期随机分成单日观察组(150例)和双日对照组(150例)。观察组给予睡眠剥夺联合口服水合氯醛,对照组仅口服水合氯醛。比较两组患儿的镇静效果、用药后的入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ABR检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镇静有效率(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的入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的ABR检查中断率、检查成功率、检查完成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67%)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小儿ABR检查过程中,给予睡眠剥夺联合10%水合氯醛口服的镇静效果较好,可帮助患儿尽快入睡,确保检查顺利、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5,(4):502-503
目的探讨观察开塞露应用于水合氯醛灌肠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直接应用水合氯醛进行灌肠镇静,观察组患儿应用水合氯醛进行灌肠镇静前先利用开塞露进行塞肛通便。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镇静灌肠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疗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8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塞露应用于水合氯醛灌肠镇静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的耐受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两种不同药物镇静方法对小儿腰椎穿刺制动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镇静方法对小儿腰椎穿刺的制动效果,确立术前药物镇静安全可靠方法。方法将74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腰穿前肌注鲁米那;实验组在腰椎穿前不仅肌注鲁米那,并给予10%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结果实验组97.2%的患儿能在30min内进入睡眠状态,顺利完成腰椎穿刺,对照组仅78.9%的患儿能完成腰椎穿刺,两组制动效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穿刺前,肌注鲁米那配合10%水合氛醛口服或灌肠能使患儿安静入睡,制动效果良好,能提高腰椎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5,(8):1090-1091
目的观察婴幼儿应用水合氯醛镇静催眠行CT检查时的制动效果,并对护理配合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CT检查的婴幼儿157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水合氯醛镇静催眠。根据给药方式分为两组,口服给药的75例为口服组,灌肠给药的82例为灌肠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57例婴幼儿均完成CT检查,口服组优良率为60.0%,灌肠组优良率为61.0%,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P>0.05)。103例婴幼儿CT图像质量清晰无伪影,54例有伪影,但不影响判断。口服组不良反应及哭闹发生率为12.0%,6例患儿再次补服,补服率为8.0%;灌肠组哭闹发生率为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合氯醛镇静催眠是婴幼儿影像检查制动的一种安全、简单易行的方法,但应根据患儿情况选择给药途径,灌肠给药较为安全方便,同时做好检查前中后的护理配合可提高检查成功率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5,(5):654-655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应用睡眠剥夺与水合氯醛配合镇静、催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肺功能检查的60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0例(肺功能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并配合短时间睡眠剥夺)和对照组300例(仅仅口服水合氯醛),比较两组患儿的镇静效果以及入睡时间。结果两组2~7个月年龄段患儿的镇静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8个月~2岁、2~4岁年龄段的镇静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65.1%(P<0.05)。两组2~7个月年龄段患儿的入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8个月~2岁、2~4岁年龄段患儿的入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肺功能检查过程中,给予睡眠剥夺配合水合氯醛的镇静、催眠效果较好,可帮助患儿尽快入睡,确保检查顺利、安全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齐爽  李龙云  梁枫 《中国妇幼保健》2014,(23):3832-383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喷鼻用于小儿核磁共振检查镇静效果。方法:选择MRI检查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水合氯醛组(A组)和右美托嘧啶组(B组)。A组患儿以10%水合氯醛50~80 mg/kg灌肠,B组以1.5μg/kg右美托咪定喷鼻。监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与用药后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观察镇静效果,并进行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后均能完成检查,但B组的镇静效果优于A组且未发生不良反应;A组不能配合给药3例,发生轻度恶心1例。结论:右美托咪定喷鼻用于小儿核磁共振检查镇静时,药物起效快、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地佐辛注射液用于小儿患者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小儿唇裂整复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注射药物。D组地佐辛注射液0.1mg/kg,C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FLACC评分、PAED评分、循环、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各时间点FLACC评分、PAED评分,D组明显低于C组(P0.01)。各时间点两组患儿均无过度镇静、心律失常发生。恶心、呕吐、瘙痒及低氧血症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注射液镇痛效果良好,起效快,作用时间长,能有效缓解小儿术后疼痛,减少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很好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镇静方法对小儿腰椎穿刺的制动效果,确立术前药物镇静安全可靠方法。方法将74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腰穿前肌注鲁米那;实验组在腰椎穿前不仅肌注鲁米那,并给予10%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结果实验组97.2%的患儿能在30min内进入睡眠状态,顺利完成腰椎穿刺,对照组仅78.9%的患儿能完成腰椎穿刺,两组制动效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穿刺前,肌注鲁米那配合10%水合氛醛口服或灌肠能使患儿安静入睡,制动效果良好,能提高腰椎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4年6月在河南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80例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po,tid;重组人干扰素凝胶2 b外用;口腔炎喷剂喷口腔1喷tid;体温〉38.5℃时给予布洛芬口服及物理降温对症处理。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感冒退热糖浆口服,疗程5-7 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疹消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及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鞍山市某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欲行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麻醉,比较3种药物的镇静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镇静起效时间、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镇静起效时间、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心率(HR)在应用镇静药物前(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HR在警觉/镇静评分(OAA/S)维持在3分时(T2)、术中0.5h时(T3)、手术结束时(T4)比较,A组患者HR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苏醒期无惊醒躁动病例,B组、C组患者苏醒期惊醒躁动发生率均为13.3%(4/30),A组患者苏醒期惊醒躁动发生率低于B组、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优于咪达唑仑、丙泊酚,且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辅助麻醉用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8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腹泻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40例患者.两组患儿都采取抗感染、补液、纠正酸中毒等常规疗法进行治疗,且均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口服锌制剂进行治疗.结果 :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儿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腹泻消失时间、高热消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排便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患儿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可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起效时间较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儿腹泻经思密达保留灌肠、口服锌制剂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68例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8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之上,经思密达保留灌肠、口服锌制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止泻的时间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48.6±2.9)h,对照组止泻的时间(100.4±3.3)h,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经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服补液盐携带药物保留灌肠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护理,分析明确护理操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6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分成3组。A组在每次保留灌肠治疗前明确操作内容及要点,B组在每次灌肠治疗过程中明确操作内容及要点。C组每次操作前和操作过程中均不明确灌肠操作内容和要点。总结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A、B操作效果无明显差异,C组效果明显低于前两组,A、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分别与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标准明确的操作在口服补液盐携带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减少用药量,减轻患儿痛苦。值得广大医护人员注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口服咪唑安定作为术前镇静药的可行性.方法:60例手术患儿,术前用药按口服使用咪唑安定和肌肉注射安定而随机分组对比分析.结果:口服咪唑安定易于接受,镇静作用佳,无明显副作用.两组给药前后心率(H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患儿术后清醒与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咪唑安定可作为术前镇静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加味血府逐瘀汤口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孕三烯酮胶囊,2.5 mg/次,2次/周,第1次于月经第1天服用,3 d后服用第2次,以后每周相同的时间服用,连续服用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加味血府逐瘀汤口服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盆腔包块缩小情况、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复发率、受孕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6.05%)(P0.05);对照组盆腔包块缩小率为88.37%,观察组盆腔包块缩小率为90.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E_2)、催乳素(PRL)、孕酮(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性激素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SH、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_2、PR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加味血府逐瘀汤口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激素水平,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导致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出现手术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后填写我院针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自行设计的问卷,以此明确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出现手术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年龄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与高血压等自身因素对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较大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的手术感染几率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伤口异物、切口类型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外界因素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有较大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与高血压等自身因素以及手术时间、伤口异物、手术切口类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外界因素均是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发生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要想有效降低手术感染几率,需要分别于术前以及手术过程中对以上可能的危险因素予以排除,以达到防止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曹桂玲  吴靖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29-3130
目的: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96例,根据区组化分组法随机将患儿分成研究组(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和严格体检后均给予静脉补液和纠正酸碱平衡以及抗感染等常规基础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与口服锌制剂的联合用药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情况进行系统化的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其平均止泻时间亦明显降低,差别亦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其治疗效果显著,是小儿腹泻患者较为理想的药物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53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患者26例,注射1%罗哌卡因10ml+生理盐水1ml;B组患者27例,注射1%罗哌卡因10ml+0.02g/L舒芬太尼1ml。记录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持续时间、达到最高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同时评价两组患者的Bromage分级、腹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持续时间、达到最高平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两组患者的腹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Bromage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子宫切除手术中舒芬太尼可以增强罗哌卡因的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慈英  周江妍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352-3354
目的:探讨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在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实验组)60例和清洁灌肠组(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排便情况和术后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肠道清洁度较对照组效果好,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1天血清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对照组排便次数多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轻中度妊高征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轻中度妊高征剖宫产产妇86例,随机分为EA组(Ⅰ组)和CSEA组(Ⅱ组)。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镇痛、肌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能满足手术需要;两组麻黄碱使用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具有起效快,用药少,麻醉效果确切,是一种用于轻中度妊高征剖宫产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