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手术麻醉的小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单纯氯胺酮麻醉)与观察组(给予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较好,患儿血流动力学较稳定,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钟帝钦 《现代保健》2012,(23):43-44
目的:观察氯胺酮辅助腰- 硬联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儿93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 例(腰-硬联合加氯胺酮麻醉组) 和对照组43 例(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氯胺酮药物剂量、术后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MAP、HR、Sp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氯胺酮用药剂量、术后清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9/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硬联合加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手术效果满意,安全性高,是小儿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冯平 《中国卫生产业》2014,(26):129-130
目的对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4年4-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84例,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予以氯胺酮麻醉,研究组患儿则予以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停药后的生命体征情况。结果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儿停药之后的生命体征,两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样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等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为小儿进行麻醉,麻醉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包劲 《中国校医》2018,32(7):526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60例麻醉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儿给予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麻醉,对照组患儿采用间断分次给予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比较2组患儿麻醉效果,恶心呕吐、躁动等安全事件发生率,手术前后患儿血压、心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麻醉效果好于对照组患儿(χ2=6.029,P<0.05);研究组患儿恶心呕吐、躁动等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χ2=8.974,P<0.01);手术前2组血压、心率相近(P>0.05);手术中研究组血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分别=8.355、8.241,P<0.01)。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麻醉效果,提高麻醉安全性,减少术中生命体征波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小儿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46例3-8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氯胺酮组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组,每组23例.观察麻醉前、后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氯胺酮组麻醉前后MAP、HR、RR均有显著升高,P<0.05;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组麻醉前后MAP、HR、RR无显著变化,与氯胺酮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氯胺酮组发生术后无躁动3例,恶心、呕吐4例,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组仅发生恶心1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辅助,呼吸循环稳定,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8月于阜新市某医院就诊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切皮、建立人工气腹20min、手术完成时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2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麻醉持续时间。结果术前,2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建立人工气腹20min及手术完成时,研究组患者心率均慢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建立人工气腹20min及手术完成时,研究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维库溴铵、丙泊酚及安氟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后麻醉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全身麻醉。其可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手术持续时间与术后麻醉持续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氯胺酮符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索。方法选择在我院2012年五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儿科住院的下腹、会阴、下肢部位将进行手术的患儿80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并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此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均为40例。对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的常规麻醉的方法,对观察组的患儿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的麻醉方法。对患儿麻醉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程度进行观察,同时对于患儿在手术后的清醒时间,以及在手术过程中和手术之后的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儿在手术中的HR观察可以发现,在手术中两组患儿的HR明显上升,手术后10min可以发现观察组患儿的HR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与麻醉前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0min可以发现观察组患儿的MAP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与麻醉前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没有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可以发现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效果要优于氯胺酮麻醉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8.
赵晓龚  张瑞杰 《工企医刊》2014,27(5):1003-1005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与伍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作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手术患儿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在手术中使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进行小儿静脉麻醉,观察组在手术中使用氯胺酮、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术中以及术毕的麻醉效果,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氯胺酮使用量以及患儿苏醒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术中和术毕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氯胺酮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毕苏醒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进行小儿静脉麻醉麻醉效果明显,氯胺酮使用量明显减少,术毕苏醒时间较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开胸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麻醉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接受开胸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基础进行麻醉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麻醉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恢复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内操作时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诱导后、心内操作时的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接受开胸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麻醉中,采取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麻醉管理,能够降低手术期间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儿恢复。  相似文献   

10.
孙强 《工企医刊》2013,(6):482-483
目的 观察分析使用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芬太尼实施小儿区域性辅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5月收治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94例,随机分为实验、对照2组,实验组患儿在手术中使用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芬太尼进行区域辅助麻醉,对照组患儿则单纯采用氯胺酮进行常规麻醉.结果 实验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氯胺酮用量及追加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区域麻醉中应用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芬太尼进行辅助麻醉,可以有效较少药物应用剂量及追加剂量,明显缩短患儿苏醒时间,且患儿各项生命体征更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人工流产术患者不同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应。方法:择期行人工流产术患者160例,分为对照组(C组)(诱导时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Ⅰ组(诱导时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及氯胺酮0.1 mg/kg);Ⅱ组(诱导时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及氯胺酮0.2 mg/kg);Ⅲ组(诱导时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及氯胺酮0.3 mg/kg),每组40例。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出现体动反应追加异丙酚30~50 mg,分别记录诱导前(患者入室稳定3m in后)、扩宫口、宫腔负压吸引时及术毕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手术时间、意识消失时间(从开始注药至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停止注药至呼之睁眼时间)、异丙酚用量及注射时疼痛情况并评价麻醉满意度。结果:各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相比,Ⅰ组、Ⅱ组、Ⅲ组注药时疼痛例数减少,异丙酚用量降低,麻醉满意率提高(P<0.05),Ⅱ组与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组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诱导前相比,扩宫口、宫腔负压吸引时各组平均动脉压(MAP)均降低;但Ⅱ组和Ⅲ组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异丙酚2 mg/kg复合氯胺酮0.2 mg/kg可显著提高人工流产术患者麻醉满意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为剖宫产术麻醉药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行剖宫产的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给药前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麻醉剂起效时间、麻醉剂持续时间及痛觉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麻醉前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研究组产妇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麻醉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能保持产妇血流动力学平稳波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与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腹股沟区手术患儿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右美托咪定组(A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行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氯胺酮组(B组)予以氯胺酮,超声同A组。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后、手术切皮时、苏醒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呼吸频率(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前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统计学差异,A组手术切皮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B组(P﹤0.01或0.05),脉搏血氧饱和度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紧出现术后呕吐2例,B组出术中体动8例,术中恶心3例,术后躁动10例,术后呕吐5例。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全麻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麻醉效果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宫腔镜手术中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及异丙酚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来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麻醉使用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和异丙酚,对照组患者麻醉使用等量生理盐水、舒芬太尼和异丙酚.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异丙酚的用量、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及扩宫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t值分别为-2.942、-8.474,均P<0.01;平均动脉压:t值分别为-6.128、-7.889,均P<0.01).对照组患者术中异丙酚用量为(168.97±39.21) mg,观察组患者畀丙酚用量为(144.23 ±25.17)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5,P<0.001).对照组患者的扩宫体动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x2值分别为28.571、4 762,均P<0.05).两组患者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00、2 554,均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中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能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术中异丙酚的用量和不良反应,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陈修聚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8):123+125-123,125
目的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静吸复合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择期手术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喉罩(A组)和气管插管(B组)麻醉.结果 A组置管后、拔管后的平均动脉压(MAP)、置管后、手术结束时和拔管后的心率(HR)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拔管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小儿静吸复合麻醉应用喉罩与气管插管相比,对患儿循环干扰轻、不良反应更少,麻醉过程更平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小儿腺样体手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儿苏醒期躁动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腺样体手术的患儿4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应用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拔管时间与苏醒期躁动评分;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麻醉诱导后15分钟(T2)、手术结束时(T3)、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患儿离室前镇静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时比,T1时~T3时两组患儿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儿出室前镇静较好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室前两组患儿血压与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腺样体手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比较好,能有效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缩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观察组42例,使其各方面均有可比性.对照组患儿给予羟丁酸钠联合氯胺酮麻醉;观察组患儿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两组患儿麻醉诱导以后至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心率进行监测和记录,统计两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及出手术室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麻醉诱导开始以后直至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儿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以及出手术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等不适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手术患儿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只要进行严密观察、注意给药速度并对用量进行适当调整可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儿麻醉诱导期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纳入此次研究的58例先心病矫治术患儿均为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患儿在入组后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分别使用生理盐水与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指标在给药后15 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心率指标在给药后12 min和给药后15 min比较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插管前、插管时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插管时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缓慢维持注射对先心病患儿起到了有效的镇静催眠作用,同时复合静脉全麻实施气管插管,有效地减少了因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9-2017.9)手术治疗的98例下肢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采用腰麻方式,研究组同时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进行辅助,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SaO_2)、收缩压(SBP)、心率(HR)、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肾素(R)、麻醉完成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0时刻,两组患儿的SaO_2、SBP、HR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刻,对照组的SBP、HR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的SaO_2显著的低于研究组(P0.05);术前,两组患儿的血清NE、E、R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血清NE、E、R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儿的麻醉完成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的疼痛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0%)与对照组(14.29%)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手术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接诊的13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对患儿进行麻醉,试验组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对患儿进行麻醉。分别在术前、术后对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胺碘酮用量、呼吸不畅、躁动及精神异常的发生率进行记录分析,并对两组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儿呼吸不畅、躁动及精神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试验组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进行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良好,优于单独使用氯胺酮对患儿进行麻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