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至2013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83例,按照不同用药治疗方案把患者分为试验组(43例,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和对照组(40例,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治疗7 d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综合比较。结果①治疗7 d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50%(P<0.05);②试验组患者腹痛腹胀、腹腔积液、及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和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用生长抑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至2013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83例,按照不同用药治疗方案把患者分为试验组(43例,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和对照组(40例,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治疗7d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①治疗7d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50%(P<0.05);②试验组患者腹痛腹胀、腹腔积液、及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和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用生长抑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1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费贤彬 《现代医院》2011,11(3):60-61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主要症状变化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在血、尿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腹水消退时间等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成功止血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治疗后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消化内科诊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泮托拉唑,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西咪替丁。比较治疗效果,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白细胞、Ca^2+及AL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白细胞、Ca^2+及ALT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白细胞、Ca^2+及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5,(7):867-868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大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大出血患者96例,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44/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再出血率为4.17%(2/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9/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大出血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兰艳  郑盛 《现代保健》2011,(12):23-24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针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06~2010年收治的31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两组。泮托拉唑针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者归人治疗组,单独使用泮托拉唑针治疗者归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治愈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92.44%)及止血率(95.85%)与对照组的治愈率(82.56%)及止血率(88.9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针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泮托拉唑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溃疡通过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与溃疡复发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情况差异。结果:在用药后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87.5%,两组患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后溃疡复发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上,观察组为5%与82.5%,对照组为17.5%与67.5%,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通过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均可以达到较好治疗疗效,但是泮托拉唑可以有效的提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降低溃疡复发率,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郑小红 《现代保健》2012,(6):105-106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和西咪替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1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西咪替丁治疗,B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B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首次通便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较A组均明显缩短(P〈0.01或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过程中,泮托拉唑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明显,宜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0.
《rrjk》2017,(2)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在高原胃肠功能障碍中的防治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高原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共62例为本次探讨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使用泮托拉唑静脉滴注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法莫替丁加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病情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78%,对照组有效率为67.74%,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能有效防治高原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痛,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观察组的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减少患者输血量,缩短患者止血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所有患者给予禁食、置胃管、补充血容量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持续出血时间、总输血量、胃液p H值、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治疗有效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持续出血时间[(15.14±4.59)h]比对照组[(25.45±6.28)h]短,总输血量[(150.22±26.94)m L]比对照组[(205.85±25.96)m L]少,胃液的p H值(5.89±0.62)比对照组(4.53±0.55)大,血红蛋白水平[(120.79±9.56)g/L]比对照组[(101.81±9.20)g/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与单一使用泮托拉相比,止血时间更快,输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13.
《rrjk》2017,(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泮托拉唑注射液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泮托拉唑注射液40mg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1mg加入5%葡萄糖2注射液50ml中静脉滴注,2次/d,30~60min内滴完;观察组60例,采用泮托拉唑注射液80mg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2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30~60min内滴完。两组疗程均为6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呕血、黑便次数、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5.00%(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2~96h,观察组呕血、黑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泮托拉唑注射液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用量有直接关系,2次/d,泮托拉唑注射液40mg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1mg静脉滴注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9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9例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99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大便隐血试验转阴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药物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泮托拉唑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能帮助患者更快止血,相对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糜烂性胃炎中联合泮托拉唑及瑞巴派特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接受泮托拉唑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联合泮托拉唑及瑞巴派特治疗者为观察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间主要症状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完成4周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完成4周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治疗中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具有着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荣家慧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392-2392,2397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配对分组法将86例胃溃疡患者分为泮托拉唑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和泮托拉唑对照组。[结果]泮托拉唑对胃溃疡的8wk总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泮托拉唑组的72%(P﹤0.05);且副作用少。[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胃溃疡采用枸橼酸铋钾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即将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62胃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将单独采用枸橼酸铋钾治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采用枸橼酸铋钾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患者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为3.23%(1/31),低于对照组的48.39%(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509,P 0.05)。结论 :胃溃疡采用枸橼酸铋钾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双联抗血小板加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7年3月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消化道异常反应、消化道出血情况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2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可有效降低PCI术后因抗血小板治疗所造成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7例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在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予以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65.51%,两组止血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时间、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满意,止血迅速,是一种可供临床选择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糖铝+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膜固思达+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25例(80.65%),对照组患者治愈18例(58.0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内腔镜进行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检查并利用膜固思达+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疗效优于硫糖铝+奥美拉唑,可以有效提高病情检出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