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HIV感染剖宫产术中职业暴露的特点,探讨职业暴露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4月-2013年12月开展的282例HIV感染剖宫产术中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观察、比较自2008—2013年开展职业防护培训前后HIV感染剖宫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类型差异等。结果282例HIV感染剖宫产术中有6例发生职业暴露,发生率2.13%。开展HIV感染剖宫产职业防护培训前(2008年以前)职业暴露发生率13.16%(5/38),明显高于职业防护培训后(2008年1月-2013年12月)0.41%(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4例为针刺伤引起、2例为无保护接触引起。结论本研究HIV感染剖宫产发生职业暴露更易在未经职业防护培训的早期发生,且以针刺伤为主。经职业防护培训后,通过规范手术操作、减慢手术速度、严格执行普遍性防护措施等可减少HIV感染剖宫产术中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骨科HIV感染患者围术期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探讨职业防护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某医院骨科内固定术或关节置换术围术期76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信息,调查暴露程度分级、时间分布、暴露类别和部位;在暴露后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1年随访,记录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情况和发生HIV感染情况。结果 76例职业暴露者中,男性职业暴露比例明显高于女性,30岁年龄段职业暴露比例明显高于30~45岁和≥46岁年龄段,暴露级别为Ⅰ级的构成比明显高于Ⅱ级、Ⅲ级,从2012年起职业暴露构成比逐年降低,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暴露类型构成情况分析显示,针刺伤构成比明显高于黏膜溅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伤中右手暴露构成比明显低于左手,手背暴露构成比明显高于手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手指部位暴露情况:食指中指小指拇指无名指,各手指部位暴露构成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职业暴露者中有42例接受预防抗病毒治疗,32例Ⅰ级和Ⅱ级暴露者未坚持完成服药治疗;10例Ⅲ级暴露者坚持全程服药治疗;所有职业暴露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HIV感染。结论男性和30岁的骨科医务工作者是围术期HIV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针刺伤为主要暴露方式并多发生在左手;围术期严格执行职业暴露防护规范可有效避免暴露后HIV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完善预防HIV感染的防控措施,寻求的最佳途径促进有效的HIV职业防护。方法对为手术抢救一例患者发生HIV职业性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暴露途径、暴露时间、暴露后处理方式调查和HIV跟踪检测。结果本次职业暴露者有36人,其中13人暴露时间长达2~8h,占总职业暴露人员的36.11%。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规范要求实施急救处理的只有2.28%。结论医务人员面临极大的HIV职业暴露危险,必须加强和重视相关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种类,分析发生的原因,为职业暴露提供防治措施.方法 利用职业暴露呈报表对暴露事件进行登记和追踪监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源以HBV和HIV为主,工龄以工作5年以下的为主,护七是主要的职业暴露人员,其次为医生,暴露途径以针刺伤为主.64例血液体液暴露者追踪一年后结果全部正常. 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宣教,提高个人防护意识,规范医护人员操作程序,积极处理职业暴露事件.能最大限度的预防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布情况,制定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方法对54名已报告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调查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采取回顾性监测,提出防治措施。结果对54名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1名,苍白密螺旋体感染1名,职业暴露感染率为7.41%。结论应注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教育;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程序,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与方案,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可预防职业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医院内HIV/AIDS管理与职业防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加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医院感染管理,增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防止HIV在医院范围内的传播。方法建立了HIV/AIDS监测报告管理制度,积极开展AIDS知识培训,认真做好医院内HIV初筛检测;严格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与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医疗护理操作程序和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结果医护人员对HIV/AIDS的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能及早发现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和消毒隔离措施,HIV/AIDS患者平均确诊天数较以往明显缩短。结论加强医院内HIV/AIDS管理与监控,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安全教育,可有效地防止AIDS在医院内传播和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健全军队医院针对地方HIV(艾滋病)感染患者外科手术的防护制度,防止医院感染。方法以1例地方HIV感染确认患者的手术实际操作为例,实行分级分段措施,由手术室、院感科和供应室分别负责手术准备与实施、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术后器械消毒等工作,保护手术人员操作安全。结果在严格落实标准防护、消毒隔离、规范操作和终末消毒等操作规程后,整个手术过程中未发生导致职业暴露的各类情况,未发生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感染。结论落实完善有效的防护措施与执行科学合理的标准操作,是防止地方HIV(艾滋病)感染患者因手术造成军队医院感染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廖慧 《中国保健》2010,(11):61-62
总结2例艾滋病患异位妊娠手术的配合及术中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术前的患者的心理准备、用物的准备、人员的准备,术中的配合与防护,术后的消毒灭菌处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和完善的防护措施以及术后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是可以避免医务人员为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实施手术时发生职业暴露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手术的防护管理。方法 根据3例HIV携带者手术及疾病的特点,执行严格的手术防护及术后处理措施。结果 本组手术皆顺利进行,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无一例发生职业暴露。结论 医护人员只要明确自身职责,建立并执行隔离防范制度,操作认真严谨,职业暴露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HIV职业暴露的防护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传染病医院28例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情况、预防措施及监测结果。结果 28例HIV职业暴露者中护士最多(19例,占67.86%),暴露发生地点病房最多(21例,占75%),暴露途径针刺伤及接触暴露各占50%,暴露级别2级暴露最多(14例,占50%),暴露源类型重度最多(18例,占64.29%),污染物来源血液最多(26例,占92.86%)。28例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后局部紧急处理,其中22例预防性用药,医学监测1年,所有暴露者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28例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者均未感染HIV,暴露人员中病房护士最多,一旦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局部紧急处理,危险性评估,联合预防性用药,是防止HIV职业暴露和暴露后感染HIV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孟郊  王金萍  许宁  周宁 《职业与健康》2017,(23):3303-3306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爱滋病(AIDS)患者的态度,以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自我防护的意识。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天津市2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疗机构的183名医务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接受调查的医务人员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以<30岁组人数居多。医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5.41%,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存在抵触排斥态度,发生或职业暴露的比例为74.87%,普遍缺乏艾滋病职业暴露标准防护措施的相关知识。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院内各类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的培训,加强对院内感染管理、强化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置规范,减少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强对HIV初筛阳性急诊手术患者的感染防控管理,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HIV初筛阳性急诊手术患者就诊全过程进行管理,采取应对措施。结果对HIV初筛阳性患者提出9点管理应对措施:(1)加强对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2)加强检验科HIV初筛实验室的建设和人员培训。(3)制定HIV感染者的急诊手术就诊处理流程。(4)加强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5)制定完善的HIV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6)制定医院医务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的防护措施。(7)积极预防HIV的职业暴露。(8)对HIV感染确诊阳性患者的告知义务。(9)加强对预防HIV感染者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结论加强对HIV初筛阳性急诊手术患者感染防控管理的对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该传染病医院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信息,分析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环节、方式等情况。结果 4年共发生49例HIV职业暴露,其中护士37例,医生7例,医技人员4例,保洁员1例;职业暴露人员中工龄≤5年者占75.51%。暴露方式以手术中器械、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针头等造成的锐器伤为主(36例,占73.47%);暴露环节以注射穿刺及有创术中操作为主(28例,57.14%);职业暴露中手术室发生22例(44.90%)、病房17例(34.69%)、检验科4例、产房3例、急诊2例、消毒供应中心1例。发生职业暴露后无1例感染HIV病毒。结论护士为HIV职业暴露的高发群体,针刺伤为暴露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加强CT检查室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减少为HIV/AIDS病人作螺旋CT增强检查时的职业性感染的发生几率。方法 总结分析1年半以来400名HIV/AIDS病人做螺旋CT增强检查时的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加强隔离措施,规范操作程序和被污染后的应急处理。结果 400名HIV/AIDS病人做螺旋CT增强检查过程顺利,医务人员均未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结论 科学合理的预防应对措施和完善的职业暴露处理是减少医源性感染HIV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工作现状,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于2016年4月6日—5月6日向全国13个省份158所不同级别医院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别调查各所医院开展职业暴露监测首年、2010年及2015年的职业暴露与防护管理及监测情况。结果81.65%(129/158)的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工作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98.73%(156/158)的医院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77.22%(122/158)的医院存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漏报现象。共发生职业暴露事件11 116例,调查首年发生1 542例,2010年发生2 474例,2015年发生7 100例。锐器伤在各类职业暴露类型中占96.76%;职业暴露人员职业分布中,护理人员占53.90%;职业暴露人员科室来源主要为普通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等;引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器具主要为注射器、头皮钢针、手术缝针等;静脉注射、针头丢入利器盒、手术缝针等是引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高危操作;在职业暴露源阳性分布中,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主,占58.69%。结论我国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的风险大,危害重,形势严峻,应通过政府立法、推广应用安全器具、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行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强化医务人员教育与培训、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报告、评估和随访机制等措施,以切实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HIV职业暴露8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相关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评估暴露后处理的效果,为更好地预防HIV职业暴露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询问记录83例HIV职业暴露者的一般情况、暴露方式、评估暴露级别并进行相应的暴露后处理;随访观察处理的效果. 结果 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公安人员是HIV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发生暴露后局部采用清洗-挤血-消毒等完整处理措施的比例逐年升高,暴露到预防用药的时间逐步缩短,83例中1名护士可能为HIV职业暴露感染. 结论 随着HIV感染者不断增多,医务人员和公安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机会增加,有关人员应树立普遍性预防的观念,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将HIV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发生职来暴露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分析20例医务人员发生职来暴露的方式,研究其原因和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结果20例发生职业暴露的方式为:针刺伤4例,被具有传染性血液及体液溅染粘膜和不完整皮肤3例;未采取防护措施致使不完整皮肤和粘膜受污染13例;20例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7例为意外事故,13例因未认真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导致职来暴露,事先对暴露源是否知晓的差别最终造成职业暴露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淡薄,标准预防原则的应用不规范。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地培训、增强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警觉意识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HIV感染孕产妇的医院内消毒隔离与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HIV感染孕产妇的医院内消毒隔离与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的产科处理资料及HIV职业暴露情况。结果:我院收治的4例HIV感染孕产妇均为无症状HIV感染者,3例没有进行产检,入院后检查发现,1例产检筛查发现;2例顺产、1例剖宫产、1例稽留流产行清宫术。在对HIV感染孕产妇的医疗操作中,先后有3名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结论:在妊娠、分娩、产褥期特殊生理阶段HIV院内传播危险性比非妊娠期大,必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有针对性地采取院内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起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追踪调查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管理,以提高职业防护能力。方法对2007年3月发生的一起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和血清学追踪监测。结果此次事件中共36名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经完整皮肤暴露率为72.22%(26人), 损伤性暴露率25.00%(9人),黏膜暴露率2.78%(1人)。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规范要求实施急救处理者仅1人(2.78%)。所有职业暴露人员经临床追踪12个月,全部HIV血清学监测阴性。结论医务人员是HIV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该院职业防护管理工作存在重大隐患,必须加强培训和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军队中小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护措施。方法 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48名医务人员进行总结与回顾性调查,提出防控措施。结果 职业暴露人员中护士占58.33%,医师占20.83%;职业暴露发生环节中拔针时及拔针后放置不当占39.58%,手术操作占27.08%,处置医疗废物时占29.17%,清洗器械时占2.08%,抢救危重患者时占2.08%。结论 强化医务人员防护意识,严格规范标准操作,完善职业防护配套设施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