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痛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波形特征,及微血管减压术(MVD)后波形变化。方法对10例三叉神经V2支疼痛病人行MVD手术,收集MVD前后BTEP电位波形,观察波形分化,记录潜伏期、波形持续时间,并观察病人术后疗效。结果 10例病人中,术前7例W2、W3波形消失,减压术后5例出现波形分化差;2例出现波形分化差,减压术后潜伏期缩短。术后10例病人疼痛症状均缓解。结论三叉神经痛病人BTEP电位异常,MVD术后BTEP电位波形改善。BTEP监测可用来指导MVD。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对三叉神经痛病人三叉神经根切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作者研究了36例经术前MRTA及术中探查除外神经血管接触的三叉神经痛病人,在三叉神经感觉根大部切断术过程中,通过术前、中、后记录BTEP以监测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测定BTEP潜伏期及波幅参量的变化指导手术的进程.结果 36例病人患侧BTE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提示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损害,术中待BTEP呈一直线后,不再继续切断神经根,术后疼痛均缓解,未遗三叉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可以指导选择性三叉神经根切断术并防止三叉神经眼支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BTEP)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Nicoletspirit多导诱发电位仪 ,对 2 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检查 ,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同时设置 12例正常人的BTEP做为对照。结果 :BTEP提示患侧三叉神经的短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 ,与健侧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BTEP的变化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程长短及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BTEP有助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定性及定量诊断 ,能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TN)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4例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术前影像学检查评估后,个体化地选择治疗方案;分析患者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者中,15例患者术前MRI示蛛网膜下腔间隙尚宽、存在血管压迫,且无明显手术禁忌证,予以再次行MVD术;术后14例患者疼痛消失,1例患者疼痛明显减轻,3例患者出现面部麻木,无复发患者。19例患者行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PBC)术,术后所有患者面部疼痛均消失,但均出现面部麻木,并发咀嚼肌无力11例、角膜炎1例、口唇疱疹2例,1例患者术后10个月疼痛复发。结论 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患者,再次行MVD及PBC术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需根据影像学评估和患者状况个体化地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BTEP)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Nicolet spirit多导诱发电位仪,对2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设置12例正常人的BTEP做为对照。结果:BTEP提示患侧三叉神经的短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BTEP的变化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程长短及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相关。结论:BTEP有助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定性及定量诊断,能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三叉神经痛(TN)微血管减压术(MVD)前后三叉神经的功能恢复.方法 本文研究了38例经磁共振三维层析血管成像术(MRTA)证实有神经血管接触的TN患者,在MVD过程中,通过术前、中、后记录早期头皮诱发电位监测三叉神经传导功能;同时从三叉神经出脑干区(REZ)直接记录诱发电位作为对照研究.结果 所有病例的术前头皮诱发电位均显示三叉神经根部的传导功能损害.头皮诱发电位和根部直接记录电位证实MVD后32例患者三叉神经传导功能迅速恢复,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结论 MVD后TN的改善常与神经生理学数值恢复正常有关,提示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MVD后电生理数值的迅速恢复和疼痛缓解均证明这两种现象与髓鞘再生无关.  相似文献   

7.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的波形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BTEP检测。结果: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正常10例,异常40例.BTEP异常率80%。疼痛侧异常包括双侧异常37例,疼痛侧异常明显高于对侧。异常BTEP主要表现为T2、T3波形消失或分化欠佳,波幅低下,或峰潜伏期延长,IPLI)延长。BTEP的变化与病情相关,病情越重、病程越长BTEP异常越明显。结论:BTEP可作为检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一种电生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经皮穿刺球囊压迫(PBC)治疗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分别采用MVD(25例,MVD组)与PBC(67例,PBC组)治疗的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MVD组和PB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0%和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治愈率高于PBC组(88.0%vs 64.2%,P0.05);PBC组复发率高于MVD组(27.0%vs4.2%,P0.05);MVD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PBC组[(102.0±28.2)min vs(20.9±10.6)min,(11.7±3.5)d vs(4.3±1.8)d,均P0.05);PBC组三叉神经抑制反应、面部麻木发生率高于MVD组(26.9%vs4.0%,92.5%vs 16.0%,均P0.05);MVD组与PBC组口角疱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0%vs40.3%,P0.05)。PBC组出现咀嚼肌乏力37例;MVD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术侧耳鸣1例。结论 MVD和PBC均能有效治疗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MVD的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三叉神经抑制反应、面部麻木、咀嚼肌乏力等并发症少;而PBC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合并梳理术治疗复发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复发原因。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13例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后复发患者行MVD术合并梳理术(internal neurolysis,IN)。对其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手术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三叉神经MVD术后复发原因主要为血管压迫和蛛网膜粘连,其次为Teflon肉芽肿。随访期结束时,疼痛强度分级(the 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pain intensity scale,BNI)为BNI I级9例,BNI II级2例,BNI III级1例,BNI IV级1例。术后细菌性脑膜炎1例,头皮延迟愈合1例和面部麻木13例。结论三叉神经MVD术后复发原因主要为血管压迫和蛛网膜粘连,其次为Teflon肉芽肿。对于复发三叉神经痛患者来说,MVD术合并梳理术是可行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联合应用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的价值.方法:2007年2月至2009年11月我院采用MVD治疗58例三叉神经痛病人,以术中使用电生理监测的30例患者为试验组,未使用这两种电生理监测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有效率(三叉神经痛症状缓解或消失)及眩晕、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有效率为93%(28例),发生眩晕1例(3%)和听力下降1例(3%);对照组术后有效率为68%(19例),发生眩晕8例(29%)和听力下降9例(32%).两组MVD治疗疗效差异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MVD中,联合应用TSEP和BAEP作术中监测能较好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三叉神经MVD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采用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局麻下经皮卵圆孔穿刺,通过电生理验证,结合阻抗、脉冲评估穿刺准确性,观察BTEP波W2-W3峰间潜伏期值的变化,个性化调整热凝毁损时间。结果术后即刻缓解率65.1%,明显缓解率30.2%,治疗有效率达95.3%。术后复发率2%。术后面部麻木发生率31.4%。结论神经电生理的应用,可获得满意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根据术中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波形变化,减少射频热凝时间,可降低术后麻木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与岩上静脉相关的三叉神经痛病人术中处理方法及术后面部麻木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7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人,根据术中观察岩上静脉是否压迫三叉神经,分为单纯静脉型(n=49)、动静脉混合型(n=272)及单纯动脉型(n=459),比较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单纯静脉型、动静脉混合型和单纯动脉型治愈率分别为93.88%、98.90%、98.91%,术后面部麻木的发生率分别为73.5%、46.3%、30.5%。单纯静脉型和动静脉混合型面部麻木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动脉型(均P0.05)。结论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根据发生率依次为:单纯静脉型动静脉混合型单纯动脉型,术中充分暴露小脑水平裂及三叉神经根部、充分保护岩静脉、减少神经和血管的牵拉可降低面部麻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联合应用电生理监测技术的优越性。方法将58例采用MVD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28)。实验组术中使用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自发性肌电图(EMG),对照组术中未使用电生理监测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有效率(三叉神经痛症状缓解或消失)及面瘫、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3.3%(28例),术后发生眩晕1例(3.3%),听力下降1例(3.3%),无面瘫发生。对照组术后有效率67.9%(19例),术后发生眩晕8例(28.6%),听力下降9例(32.1%),面瘫6例(21.4%)。两组手术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MVD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技术跟踪手术进程,能较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判断三叉神经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内胆脂瘤继发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在胆脂瘤切除术结合MVD中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及侧方扩散电位的变化及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1例颅内胆脂瘤继发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监测相关指标,并结合现有文献进行分析报道.结果 MVD后W2、W3波恢复正常,患者右侧颜面部疼痛消失;LSR消失,左侧颜...  相似文献   

15.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特征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正常人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BTEP)的波形特征及三叉神经系统病变时BTEP的变化。方法 对 3 0名正常成人进行BTEP检测 ,确定正常值标准 ,并与 2 5例确诊为三叉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BTEP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 0名正常人均记录到清晰、稳定的BTEP反应波。病例组 2 5例中BTEP异常 14例 ( 5 6% ) ,其中双侧异常 6例。 9例有面部感觉障碍者中 8例BTEP异常 ,16例无面部感觉障碍者 6例异常。 5例经脑外科手术证实的脑桥小脑角肿瘤患者 4例异常。 7例行射频治疗者 ,手术前后BTEP无明显变化。周围性病变时 ,BTEP主要表现为T1、T2 波消失或潜伏期延长 ,T1~T3波波间潜伏期差值 (IPLD)延长。中枢性病变时T3、T5波消失或低波幅 ,T1~T5、T2 ~T5波IPLD延长。结论 用无伤害性刺激在正常人可引导出稳定的BTEP反应波。三叉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和脑干中枢部分病变时 ,BTEP变化明显。BTEP为评价三叉神经周围结构和脑干中枢神经通路功能 ,提供了一个新的、可靠的电生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电生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的波形特征。方法选择全麻开颅手术非三叉神经痛病人20例,采用针形电极刺激其三叉神经周围支,在头顶记录BTEP波形,统计潜伏期、波幅和波间期。结果本组均可记录到W1、W2、W3三个波形,其中W1为高幅三相波,W2、W3为单相负波。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增大,W1、W2、W3波幅增大而潜伏期不变。结论采用针形电极刺激能获得满意的BTEP波形,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痛病人在微血管减压术前后BTEP的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VD和PBC手术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共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分别采用MVD和PBC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A组(P0.05);B组治疗痊愈率显著低于A组(P0.05);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术后三叉神经抑制反应和面部麻木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2组口角疱疹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VD手术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有效提高总体疗效,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并有助于预防相关术后并发症发生,而PBC手术治疗则具有医源性创伤小、操作难度低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症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的术前筛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伴颅底凹陷症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镜下行三叉神经包膜松解及神经梳理治疗。结果术后3例病人疼痛症状消失,术后均出现病侧面部轻度麻木。病人住院8~12d,出院时面部麻木感均不同程度缓解。术后2~8个月电话回访时病人面部麻木感均消失。结论颅底凹陷症引起的三叉神经痛伴桥小脑角区神经走行变异,由于三叉神经受压变薄,又无明显责任血管,且术中暴露欠理想,增大术中操作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长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2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接受MVD治疗,随访时间5年以上,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术后疼痛消失419例,术后即刻疼痛消失率86.9%,部分病人有短暂可逆性并发症,包括疱疹病毒感染、面部麻木、周围性面瘫、耳鸣和听力下降。随访时间5—12年,失访24例;出院时疼痛消失的病人在随访期间复发38例,其中5年内复发24例,5年以上复发14例,复发率9.5%。结论MVD是目前惟一针对三叉神经痛病因进行治疗的手术方式,手术后三叉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好保留,其长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3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患者术中有明确的血管压迫,仅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6例患者血管压迫不明显,行MVD+三叉神经梳理术(TNC);3例患者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离断术(PSR),1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对患者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31例行MVD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立即完全缓解26例,延迟缓解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6例行MVD+TNC的患者和3例行PSR手术的患者术后疼痛均立即缓解。结论为提高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愈率,应根据术中不同情况决定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老年人及不能耐受第二次手术的患者,更应积极行PSR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