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联用532眼底激光、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n=34。对照组使用532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雷珠单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6.5%),两组进行比较得出P0.05,差异显著。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工作非常重要,联用532眼底激光、雷珠单抗治疗的效果较好,快速患者患者症状,改善患者视力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到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达法分组,对照组(n=40)用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n=40)增加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从治疗有效率上来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显著,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口服和血明目片联合卵磷脂络合碘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比较两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 3个月、 6个月后,两组的CMT、BCVA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CMT、 BCVA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8%vs. 1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的视网膜厚度,提高其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患者手术以及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9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观察组术前注射雷珠单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后视力水平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视力水平,改善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5.
邓春霞  苏光  李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4,(30):4881-4883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联合大活络胶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80例根据收治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大活络胶囊,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情况和眼底视网膜病变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视力改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3%和80.0%,对照组分别为17.1%和6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视网膜微动脉瘤数目和出血渗漏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眼底FFA改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中无复发病例,对照组中有1眼发生严重玻璃体出血。结论:视网膜光凝联合大活络胶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眼底病变疗效显著,视力改善明显,安全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532 nm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并经治疗及随访15个月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光治疗组86例和药物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主观视力改善时间、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证实视网膜水肿消退时间和15个月复发率.结果 激光治疗组治疗后主观视力改善时间为(13.7±6.2)d,较药物治疗组的(30.5±4.5)d明显缩短(P<0.01);激光治疗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证实视网膜水肿消退时同为(25.6±8.9)d,较药物治疗组的(52.0±7.9)d明显缩短(P<0.01).两组患者的15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32 nm激光能安全有效地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激光治疗中心性浆膜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62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为中心性浆膜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眼,治疗组采用氩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定期观察治疗后视力、眼底情况.结果 激光治疗组在术后各个随访时间达到治愈的病例数均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激光治疗能明显缩短病程,是一种治疗中心性浆膜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雷珠单抗与激光光凝配合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2016年我院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78例并分组,治疗组患者采取雷珠单抗与激光光凝配合治疗,对照组采取激光光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情况并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SPSS 19.0软件检测P<0.05,即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雷珠单抗与激光光凝配合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伴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PDR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采用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视力、眼压、CRT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BCV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的CRT低于术前,且观察组的CR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可明显改善PDR伴白内障患者视力,降低CRT,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术结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DR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47眼)和研究组(40例,50眼)。对照组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珠单抗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变化,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结束6个月后,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术结合雷珠单抗治疗可有效降低DR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提高视力水平,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P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观察组的渗出吸收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光凝联合康柏西普治疗PDR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视网膜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糖尿病临床有意义的黄斑水肿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激光光凝治疗和单纯内科治疗,以了解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对本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根据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小组(ETDRS)定义的临床有意义黄斑水肿诊断标准诊断为CSME的患者75例83只眼,其中38例42只眼采用氩激光光凝治疗,此为治疗组。37例41只眼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控制血糖的内科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激光治疗前后对比视力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视力无变化或有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视力提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氩激光视网膜光光凝治疗对糖尿病临床有意义黄斑水肿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97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4例、43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升患者视力,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眼底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眼底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雷珠单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雷珠单抗组则采取常规药物+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治疗效果;患者自觉不适症状缓解、眼压恢复正常、视网膜水肿消失和新生血管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和视网膜厚度;切口不愈合比例。结果治疗后,雷珠单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0.0%;雷珠单抗组视力、眼压和视网膜厚度变化优于常规治疗组;雷珠单抗组自觉不适症状缓解时间、眼压恢复正常时间、视网膜水肿消失时间和新生血管消失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眼底病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视网膜激光治疗,研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 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4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视网膜激光治疗,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分别给予患者测量眼压以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血压测量等,随诊6个月~1年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探究的44例患者(68眼)中视力提高的患者例数是36例(54眼),共计2眼发生了视力下降且诱发原因是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视网膜激光治疗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6.
邵洋 《医疗装备》2016,(4):89-90
目的探讨造影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价值和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依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结果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疗法,观察组实施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法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大大提高了分级的准确性,激光治疗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将198例CSC患者212眼根据患者自愿分为两组各99例106眼。对照组采用激光光凝眼底治疗,观察组采用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用Amsler方格表评价视力恢复状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视力较之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1月后视力恢复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3月后两组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CSC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改善视力状况,提升治疗总显效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己酮可可碱在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取36例(72眼)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及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PTX治疗.对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4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肾功能等指标方面综合对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PTX对于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相比于单用缬沙坦的治疗方案更具优势,能更加有效的改善肾功能和保护眼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指导下激光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对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色素上皮渗漏点在中心凹200μm以外的52病例中选择24例行激光治疗,28例给予改善微循环药物及维生素辅助支持治疗。随访3个月,将症状好转、视力提高两行以上、视网膜下液明显吸收者视为治疗有效。结果药物治疗组2例(7.14%)治疗有效,其余患者无明显改变;激光治疗组中14例(58.33%)有效,其余无改善,无1例出现病情恶化。结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以准确诊断并指导激光光凝。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对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组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中VEGF、PD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变化,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CMT、PSV、EDV及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VEGF、PDGF、TNF-α、IL-6、IL-10水平及RI、EDV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疗效好,可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